自己整理 教育学填空题简单题汇总优选.docx
- 文档编号:26777576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5.16KB
自己整理 教育学填空题简单题汇总优选.docx
《自己整理 教育学填空题简单题汇总优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整理 教育学填空题简单题汇总优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己整理教育学填空题简单题汇总优选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l.“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教育的功能。
2.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文法、、辩证法、、几何、天文、音乐。
3.近代产生的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是正规教育即_________教育的主要标志。
4.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叫。
5.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
6.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
7.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实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的社会活动。
8.在欧洲中世纪出现两种类型的教育,即学校和教育。
9.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
10.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
11.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这是的教育。
12.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
它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3.学校教育制度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
14.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___的科学。
15.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和影响的功能。
16.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和绅士教育的主张。
17.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现代化、成为世纪三股最强大的潮流。
18.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苏格拉底问答法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1)第一步:
讽刺
(2)第二步:
定义(3)第三步:
助产术
3.近代教育的四大变化是什么?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政治经济直接制约教育的和方向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受教育权和教育。
3.学校文化可以分解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包括: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
4.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工作的能力称为。
5.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教育的要求,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__________教育的要求,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教育的要求,而当前的信息革命则提出了__________的要求。
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文化或文化。
8.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
9.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具有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功能、功能、____功能和功能。
10._____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11.年《义务教育法》颁布。
12.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是,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_____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13.从形态上看,文化可分为、和。
在文化的诸因素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14.现代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通过对的选择和对的选择来实现。
15.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各种亚文化。
其中,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教育这一现象的基本观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3)教育起源于社会的生产劳动
2.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性。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3.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典论,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稳定和发展;(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什么是教育资本储量?
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颇,时为教育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关系。
7.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诞生具有巨大的意义:
①可以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②个别教学将普遍实现;③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8.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②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推进科学体制化;③具有科学研究功能;④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9.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
10.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有何不同?
(1)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教育,而网络教育“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
(3)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1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信息技术影响下,教育观念的转变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②教育形式个别化。
③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④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校园的设施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1)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
(2)办公设备(3)后勤保障设施
13.学校文化的特性是什么?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2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④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14.学生文化的成因有哪些?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15.学生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其主要标志是:
生理方面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这称为。
2.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称为。
3.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或,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4.个体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的过程。
5.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个体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6.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理论称为。
7.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的理论称为。
8.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与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9.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称为。
10.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生理方面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的自我意识。
11.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2.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
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
1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之分。
14.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性。
15.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6.身体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______、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1.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②阶段性,要针时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③不平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④互补性,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⑤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2.简述遗传的含义及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意义。
含义: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不仅影响人的智力,也影响人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都受遗传基因的影响。
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3.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如下:
①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答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影喻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如下:
、
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②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_
③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④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⑤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哪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6.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详解】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的发挥,要求学推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的价值。
从宏观上看,教育发展规模、层次和水平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的需要,要考虑生产力发展和政治经济对教育的要求,要考虑社会发展的状况。
从微观上看,教育要发挥它的育人作用,也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自身的条件、家庭和家长的影响等等,包括:
人的可救育性和教育需要,学校教育者的素质及教育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教育环境的许可和积极协调的多方面影响等。
7.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
①教育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主体地位及尊严;
②教育教给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教会人们驾驭知识和技能、怀疑知识和技能,使人们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
8.少年期的年龄特征是什么?
(1)身体状态的剧变
(2)内心世界的发现(3)自我意识的觉醒(4)独立精神的加强
9.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总体上:
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具体讲:
①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②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③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④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应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多维标准。
10.对当前的中学生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
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②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
③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④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⑤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⑥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⑦重视人生观教育。
第四章教育目的
1.马克思主义关于___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3.教育目的基本层次包括: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__和教师的。
4.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
5.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6.人们对受教育者的,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是广义的教育目的。
7.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是狭义的教育目的。
8.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9.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0.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理想。
11.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中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12.素质教育是面向___的教育、是____的教育、是促进学生___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__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称为。
1.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因素?
(1)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2)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3)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4)社会历史发展进程(5)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为什么说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因为教育目的确定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3.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和客观依据。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4.如何认识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①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②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③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5.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6.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制定培养目标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7.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根本不同,你能测量目标,但不能测量目的。
8.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地位等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
学生是__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3.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____。
4.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___。
5.教育系统的诸要素中_____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
6.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____
7._____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8.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
9.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关系,在人格上是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0.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特征。
11.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
13.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
14.良好的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我国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有哪三个层次?
①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②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
③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有权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负有接受教育和管理的义务。
2.简述《教育法》规定的学生应尽的义务。
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3.如何理解教师这一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这一界定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它必须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师职业是以教育教学为职责、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职业
教师主要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4.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的角色;④管理者角色;⑤朋友角色;⑥研究者角色。
5.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个性品质)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包括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1)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2)坚定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6.试分析师生关系的性质
师生关系的性质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7.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1)民主平等:
师生在政治上、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
(2)对话合作:
师生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互相交换意见,互相协商、支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我一你”的关系
(3)尊师爱生:
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
(4)教学相长:
教育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中,双方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
8.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
(3)民主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
(4)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
第六章课程
1.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___及___安排。
2.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3.根据课程制定或管理层次,可分为:
国家课程、___、学校课程。
4.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5.课程目标有四个规定性:
__、具体性、预测性和__。
6.___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
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7.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是__。
8.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列化活动称为____。
9.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0.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11.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有三个基本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和。
12.课程计划,又称,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仃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文件。
13.教学计划的核心是。
14.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15.教科书和讲义是的主体部分,
16.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7.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的研究。
18.根据制定者和管理层次,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课程、学校课程。
19.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普遍性和。
20.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制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己整理 教育学填空题简单题汇总优选 自己 整理 教育学 填空 简单 汇总 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