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三率统计表附填表说明.docx
- 文档编号:26771193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35.16KB
金属非金属矿山三率统计表附填表说明.docx
《金属非金属矿山三率统计表附填表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非金属矿山三率统计表附填表说明.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属非金属矿山三率统计表附填表说明
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
1、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采矿权人
开采方式
矿山名称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采矿许可证号
行政区代码
经济类型
建矿时间
投产时间
剩余生产年限(年)
2、矿山储量情况
矿石工业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
矿产
名称
矿产
组合
有价元素(组分)
平均
品位(%)
统计对象及
单位
2011年底资源储量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年动用
资源储量
年损失资源储量
年末
保有
……
3、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主要矿体编号
矿体走向长度(m)
矿体倾角(度)
矿体厚度(m)
矿体赋存深度(m)
矿体稳固性
围岩稳固性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4、矿山采矿情况
开采方式
开拓
方式
设计生产能力(万吨)
设计资源利用率(%)
设计采矿贫化率(%)
设计开采回采率(%)
主矿种设计出矿品位(%)
主矿种最低工业品位(%)
年份
年实际出矿量(万吨)
年实际采矿量(万吨)
实际开采回采率(%)
主矿种实际出矿品位(%)
实际采矿贫化率(%)
掘采比(m/万吨)
露天剥采比(t/t)
2009
2010
2011
地下采矿方法名称
年实际出矿量(吨)
年实际采矿量(吨)
主矿种出矿品位(%)
采矿损失率(%)
采矿贫化率(%)
采矿耗电量(kwh/t原矿)
采矿耗水量(t/t原矿)
5、矿山选矿情况
选矿厂名称/序号
设计年选矿能力(万吨)
设计主矿种入选品位(%)
入磨粒度(mm)
磨矿细度(%)
选矿流程(流程图)
年外购矿石量(万吨)
年入选矿石量(万吨)
年份
主矿种入选矿石量(吨)
主矿种入选品位(%)
主矿种选矿回收率(%)
选矿耗水量(吨/吨原矿)
选矿耗新水量(吨/吨原矿)
选矿耗电量(kwh/吨原矿)
磨矿介质损耗(kg/吨原矿)
2009
2010
2011
选矿产品名称
选矿代码
产率(%)
选矿回收率(%)
主计价元素名称
主计价元素含量(吨)
元素名称1
含量(吨)
元素名称2
含量(吨)
元素名称3
含量(吨)
……
6、尾矿、废水、废石处置与利用情况
年份
尾矿产率(%)
尾矿年排放量(万吨)
尾矿品位(%)
尾矿年利用量(万吨)
尾矿年利用产值(万元)
选矿废水年排放量(万吨)
回水利用率(%)
回水利用产值(万元)
2009
2010
2011
年份
废石年排放量(万吨)
废石累计积存量(万吨)
废石年利用量(万吨)
废石利用产值(万元)
矿坑涌水年排放量(万吨)
矿坑涌水利用率(%)
矿坑涌水利用产值(万元)
2009
2010
2011
尾矿库设计库容(万立方米)
尾矿处置方式
尾矿运输方式
尾矿利用方式
截止2011年底尾矿累计积存量(万吨)
截止2011年底剩余库容(万立方米)
7、矿山经济指标
年工业总产值(万元)
年工业增加值(万元)
出售产品名称
主计价元素
品级
年初库存量(万吨)
年自用量(万吨)
年销售量(万吨)
年末库存量(万吨)
年平均销售价格(元/吨)
销售收入(万元)
国内
国外
……
8、难选冶、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名称
矿种
资源
储量(万吨)
品位(%)
难选冶
原因
年开采量(万吨)
矿石堆存量(万吨)
现采用的采选工艺技术
年份
年选矿量(万吨)
有价元素1的回收利用
有价元素2的回收利用
有价元素3的回收利用
名称
品位(%)
回收率(%)
名称
品位(%)
回收率(%)
名称
品位(%)
回收率(%)
2009
2010
2011
9、新技术新工艺情况
技术代码
简要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名称、原理、主要技术参数、适用范围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已取得的效益,技术应用现状和典型用户,技术推广前景,并附上工艺流程图,并介绍“三率”指标的历史回顾、企业的历史最好指标等
填表人:
联系方式
填报日期:
审核人:
联系方式
审核日期:
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
调查表填报说明
一、填报基本要求
(一)《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生产活动的采矿权人(以下均对应“矿山企业”,指具有法人地位或具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按《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及本填报说明的规定填报。
(二)调查表应由矿山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如实、全面、准确填报,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查同意后,按要求将调查表及与该表内容相同的电子报表各1份报送有关单位。
(三)本表以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为基本统计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
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采矿权人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必须1证1表分别进行填报。
(四)采矿权人没有选矿厂时可以涉及到选矿情况的内容。
(五)调查表累计数据均截止2011年12月31日,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二、指标解释及填写要求
(一)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1.采矿权人:
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采矿权人。
2.开采方式:
指采用露天或地下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方法,如露天、地下开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3.矿山名称:
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矿山名称。
4.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按《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规定填写。
5.采矿许可证证号:
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23位或13位编号。
6.行政区代码:
矿山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7.经济类型:
按《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2402-2000)填写。
8.建矿时间:
指矿山企业开始筹建时间。
9.投产时间:
指矿山企业建成投产时间。
10.剩余服务年限:
指矿山企业2011年末起至计划开采完毕时间。
两套及以上生产系统的企业,应填报各套生产系统中最长的可生产年限。
(二)矿山储量情况。
1.矿石工业类型:
是指矿山开采主矿种的矿石工业类型。
2.矿床工业类型:
根据矿床的成因类型、工业意义、经济价值及其代表性、矿石的矿物或元素建造、矿床的形态、产状及其与构造关系和围岩性质等因素所划分的矿床类型,如铜矿工业类型:
斑岩性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层状铜矿、含铜块状硫化物矿床、铜-镍硫化物矿床及含铜石英脉型矿床等。
3.矿产名称:
按《矿产名称、统计对象及资源储量单位》(附录一)填写。
4.矿产组合:
分为单一矿产、主要矿产、共生矿产和伴生矿产。
5.有价元素(组分):
填写矿山开采矿石中各矿种内的有用组分名称。
6.平均品位:
指矿山地质储量报告中所查明的矿石资源储量所对应的矿床(矿体)的平均品位。
7.统计对象及单位:
按《矿产名称、统计对象及资源储量单位》(附录一)填写。
7.2011年资源储量
累计查明:
是指截止到2011年底矿区内对应矿产累计查明矿石量(金属量),应分别对应主矿种、共伴生矿种逐项填写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年动用资源储量:
是指2011年度矿山开采生产过程中对应矿产采出量和损失量,应分别对应主矿种、共伴生矿种逐项填写年动用资源储量。
年损失资源储量:
是指2011年度矿山开采过程中损失的资源储量。
年末保有资源储量:
是指截止到2011年底,对应矿产资源可供开发的矿石量(金属量),应分别对应主矿种、共伴生矿种逐项填写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上一行填写金属量,下一行填写矿石量。
(三)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1.主要矿体编号:
填写矿体的编号。
2.矿体走向长度、倾角、厚度:
填写矿体的走向长度、倾角和厚度的平均值。
矿体厚度:
是指矿体上盘与下盘之间的垂直距离,此项指标应填报其平均垂直厚度。
4.矿体稳固性与围岩稳固性:
是指矿体和围岩在形成开采空间并暴露的情况下的稳固能力,可粗略的分为5类:
极不稳固矿岩;不稳固矿岩;中等稳固矿岩;稳固矿岩;极稳固矿岩。
填报者可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填报其所属类别。
5.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是指与矿床开采时的防水、排水、供水措施有关的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活动情况,如断层、裂隙、岩溶的分布和发育程度,含水层的性质、层数、厚度、水质、水量、分布范围、补给和排泄条件、与地表水的联系等。
此项的填报作简要的描述即可。
(四)矿山采矿情况。
1.开采方式:
指采用露天或地下方式采出有用矿物的方法。
2.开拓方式:
指矿床开拓工程的布置类型。
按照《开拓方式及代码》(附录二)中列出的开拓方式及代码,以产量大的原则选择一种主要的开拓方式进行填写。
开拓方式应与开采方式相对应。
3.设计生产能力:
是指矿山设计确定的年度采矿生产量。
此项指标应填报最终设计确定的年度主矿产的采矿生产能力。
经改扩建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矿山,应填写改扩建后的设计生产能力,单位采用万吨/年。
未经设计投入建设的老矿山,其设计生产能力填报与实际生产能力相同。
4.设计资源利用率:
是指企业在编写开发利用方案中设计对资源的总体的利用率。
5.设计采矿贫化率:
是指矿山设计过程中确定的采矿贫化率。
6.设计开采回采率:
是指矿山设计确定的采区开采回采率。
7.主矿种设计出矿品位:
是指矿山设计确定的回采后从采场放出矿石的主矿种平均品位。
8.主矿种最低工业品位:
填写矿山开采过程中主矿种的最低可采品位。
9.年实际出矿量:
分别填写2009、2010、2011年全矿或某一地下采矿方法对应的实际出矿量。
10.年实际采矿量:
分别填写2009、2010、2011年全矿或某一地下采矿方法对应的实际采矿量。
11.实际开采回采率:
指当年全矿实际实现的回采率指标值。
以矿山地质测量人员进入采场,实地测量计算得出的开采回采率指标进行填报。
多矿井同时生产时,填报各矿井加权平均回采率。
回采率=(1-损失率)%
12.主矿种实际出矿品位:
是指出矿量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所占比例,也即矿山回采后从采场放出矿石的平均品位。
13.实际采矿贫化率:
矿山开采过程中实际存在的贫化率。
14.掘采比:
是指地下开采的矿山,每采出一万吨矿石需要掘进巷道的延米数。
其计算公式为:
掘采比(米/万吨)=掘进量(米)/出矿量(万吨)。
15.露天剥采比:
指矿床露天开采时,剥离的废石(上覆岩层、层间夹石)量与采出矿石量的比值,即平均每采一吨(或立方米)矿石所需要剥离的废石量(吨或立方米)。
16.地下采矿方法名称:
是指采矿所采用的巷道布置方式、掘进程序和回采工艺过程的总称。
此项请逐一填写矿山主要采矿方法名称,按采矿方法及代码(附录三)填写。
17.采矿耗电量:
是指每采出一吨原矿各工艺耗电总量。
18.采矿耗水量:
是指每采出一吨原矿各工艺耗水总量。
(五)矿山选矿情况。
1.选矿厂名称/序号:
指采矿权人为处理从本采矿权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开采矿石所建立的选矿厂名称或序号。
2.设计年选矿能力:
是指矿山设计确定的年度选矿生产量。
此项指标应填报最终设计确定的年度主矿产的选矿生产能力。
经改扩建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矿山,应填写改扩建后的设计生产能力,单位采用万吨/年。
3.设计主矿种入选品位:
是指矿山设计中确定的主矿种在工业上可利用的最低平均品位。
4.入磨粒度:
即矿山破碎磨矿流程中进入磨机的最大矿石粒度。
5.磨矿细度:
指破碎磨矿流程中,从磨矿进入后续作业的产品细度,以-200目、-325目、-400目所占百分含量表示。
6.选矿流程:
即矿山破碎磨矿、选矿流程简单描述,根据流程先后顺序描述,如“螺旋溜槽重选获得合格精矿-重选尾矿弱磁选获得合格精矿-强磁选-磁选精反浮选”建议改为“鞍山式混合铁矿石采用三段一闭路碎矿、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选-弱磁选-强磁选-反浮选脱硅的重、磁、浮联合选矿流程流程”等。
7.年外购矿石量:
即矿山2011年自其它矿山购入的矿石总量,单位采用万吨/年。
8.年入选矿石量:
是指2011年度选矿生产所处理的矿石量,单位采用万吨/年。
9.主矿种选矿回收率:
是指主矿种的选矿产品(一般为精矿)中所含被回收有用成分的重量占给矿中该有用成分重量的百分数。
10.选矿耗水量:
是指矿山选矿阶段每处理一吨原矿各选矿工艺耗水总量。
11.选矿耗新水量:
是指矿山选矿阶段每处理一吨原矿各选矿工艺所需要补充消耗的新水总量。
12.选矿耗电量:
是指矿山选矿阶段每处理一吨原矿破碎、磨矿、选矿各工艺耗电量综合。
13.磨矿介质损耗:
即选厂磨矿流程中实际粉磨一顿矿石需要消耗的磨矿介质的重量,kg/吨。
14.选矿产品名称:
指选矿获得的对应标准品位(规格)产品名称。
若某一产品为流程中多个作业产品混合而成,而各作业产品没有单独分析核算的,按第一个作业产出的顺序为该产品顺序。
15.选矿代码:
按照选矿方法(附录四)填写,是指利用矿产中不同矿物在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将目的矿物与其它成分分离的方法代码。
按照选矿产品从流程中产出的先后顺序对应填写获得该产品的选矿方法代码。
如果选矿作业流程中采用了多种选矿方法,则以精选作业流程采用的选矿方法作为填报依据。
具有二种及以上不同选矿作业流程的,以精矿产值最大者优选的原则,选择两种主要选矿流程中精选作业采用的选矿方法依次填写。
尾矿对应的该项可以不填写。
16.产率:
是指选矿产品(一般为精矿)的重量占入选矿石重量的百分数。
填报矿山实际得到的产率指标,有多个产品的应分别对应填写各个产品产率。
17.选矿回收率:
是指选矿产品(一般为精矿)中所含被回收有用成分的重量占给矿中该有用成分重量的百分数。
填报矿山实际完成的选矿回收率指标,有多个产品的应分别对应填写各个产品回收率。
主计价元素名称:
是指选矿产品在出售过程中可单独计价的主要元素,如铁精矿中主计价元素为Fe,如该产品为混合精矿,则主计价元素填写价值高的元素,另外一种计入其它可计价元素中。
18.主计价元素含量:
是指选矿产品中主计价元素的百分含量。
19.元素名称及含量:
是指矿石中含有的主元素、共伴生元素名称及含量。
(六)尾矿、废水、废石处置与利用情况。
1.尾矿产率:
是指尾矿的重量占入选矿石重量的百分数。
2.尾矿年排放量:
指矿山当年排放的尾矿量,以万吨为单位。
3.尾矿品位:
是指尾矿中主矿种的品位。
4.尾矿年利用量:
指矿山以综合利用为目的,实际处理的尾矿量,以万吨为单位。
5.尾矿年利用产值:
是指尾矿综合利用所带来的收益。
6.选矿废水年排放量:
是指选矿当年排放的废水量,以万吨为单位。
7.回水利用率:
是指尾矿库澄清水返回选矿流程继续使用的水量占尾矿库接受水量的百分比.
8.回水利用产值:
尾矿库澄清水返回选矿流程继续使用所带来的收益。
9.废石年排放量:
指矿山当年排放的废(矸)石量,以万吨为单位。
10.废石累计积存量:
指矿山以处置为目的,将废(矸)石暂时贮存或堆存在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存场所内的废(矸)石量,以万吨为单位。
11.废石年利用量:
指矿山以综合利用为目的,实际处理的废(矸)石量,以万吨为单位。
12.废石利用产值:
是指废石综合利用所带来的收益。
13.矿坑涌水年排放量:
矿坑当年的涌水排放量,以万吨为单位。
14.矿坑涌水利用率:
以综合利用为目的而实际处理应用的矿坑涌水量占全部矿坑涌水量的百分比。
15.矿坑涌水利用产值:
矿坑涌水综合利用所带来的收益。
16.尾矿库设计库容:
是指将尾矿堆存在尾矿库的矿山企业尾矿库设计库容。
17.尾矿处置方式:
从干堆、回填和尾矿库堆存中选择。
18.尾矿运输方式:
是指尾矿从选矿厂运至堆存场地的运输方式,如汽车运输,管道运输等。
19.尾矿利用方式:
从以下方式中选择
(1)尾矿用作矿山地下开采采空区的充填料,即水砂充填料或胶结充填的集料;
(2)用尾矿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如制作水泥微晶玻璃等;
(3)用尾砂修筑公路、路面材料、防滑材料、海岸造田等。
20.截止2011年底尾矿累计积存量:
指截止2011年底,矿山以处置为目的,将暂时贮存或堆存在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存场所内的尾矿量,以万吨为单位。
21.截止2011年底剩余库容:
是指截止2011年底,将尾矿堆存在尾矿库的矿山企业尾矿库实际剩余的可利用的库容。
(七)矿山经济指标。
1.年工业总产值:
是指以货币表现的矿山企业当年度生产的最终工业产品总价值量。
包括当年度生产的成品价值、已完工的对外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采用“工厂法”的计算原则,当年度的产品销售价格前后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如生产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当年度实际平均销售价格计算。
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
2.年工业增加值:
是指矿山企业当年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有三种基本核算方法:
生产法:
是在计算货物和服务通过生产过程形成总产品(总产出)的基础上,剔除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货物和服务)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即: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
是通过将生产经营和劳务活动所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来反映最终成果的方法,亦即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即:
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支出法:
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反映最终产品生产规模的一种方法。
即:
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3.出售产品名称:
指销售标准品位(规格)产品名称,按矿产品在选矿流程中产出的先后顺序填写。
未列出的矿产品,要折算成同类矿产品填报,不能折算对应标准矿产品的,可直接填写该矿产品的正规名称全称。
4.主计价元素:
指选矿产品中可计价出售的主要元素或成分,当选矿产品为混合精矿或产品中有多个元素或成分可计价时仅填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元素。
5.品级:
是指根据对应的国家精矿质量标准按照精矿中有用元素和杂质元素含量不同而确定的品级。
非金属矿产品填质量标准。
不能折算标准矿产品的,可直接填写该矿产品的实际品位或规格。
6.年初库存量:
指当年度年初尚存在仓库中而暂未售出的,对应上述品位(规格)的矿产品数量。
7.年自用量:
指企业本年度生产需要或其它情况所产生的内部消耗的本企业生产(包括以往年度和本年度生产)的产品实物数量。
8.年销售量:
指矿山当年度实际销售(包括以往年度和本年度生产)的,符合上述品位(规格)的矿产品数量。
销售量统计应以销售实现为原则。
销售实现的标志有两个:
一、产品所有权已转移;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
即在产品已发出,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得到了收取货款的凭证的情况下,可作为销售实现,进入销售量统计。
年销售量应按总量、销往国内量、销往国外量分别填报。
9.年末库存量:
指当年度年末尚存在仓库中而暂未售出的,对应上述品位(规格)的矿产品数量。
10.年平均销售价格:
指当年销售该矿产品的当地交易平均价格。
等于年销售收入与年销售总量之比。
11.销售收入:
指矿山企业当年度销售该矿产品(包括产成品、半成品及废品)所取得的收入。
以销售实现为原则进行填报。
(八)难选冶、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名称:
是指难选冶、低品位资源的名称,如宁乡式铁矿、鲕状赤铁矿。
2.矿种:
是指难选冶、低品位资源所含主要元素对应的矿种,如宁乡式铁矿、鲕状赤铁矿对应矿种为铁矿。
3.难选冶资源储量及品位:
是指难选冶资源储量及品位。
4.难选冶原因简述:
简单描述该矿难选冶的原因。
5.年开采量:
是指难选冶、低品位资源当年被开采出的矿石量。
6.矿石堆存量:
是指存放在专设的储存设施中的、尚未开发利用的难选冶、低品位资源矿石量,以万吨为单位。
7.现采用的采选技术工艺:
是指已有开采加工难选冶资源的矿山企业所采用的利用该资源的工艺。
8.年选矿量:
是指难选冶、低品位资源矿石当年的选矿量。
9.品位:
是指已有开采加工难选冶资源的矿山企业所采用的利用该资源所得到的精矿中该有价元素的品位。
10.回收率:
是指已有开采加工难选冶资源的矿山企业所采用的利用该资源所得到的精矿中该有价元素的回收率。
(九)新技术新工艺情况。
简要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名称、原理、主要技术参数、适用范围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已取得的效益,技术应用现状和典型用户,技术推广前景,矿山企业“三率”指标的历史回顾,企业的历史最好指标等,并附上工艺流程图。
填表人、审查人:
是指采矿权人指定的填表人及填报单位的审查人,须签名或盖章
填报日期、审查日期:
填写填报数据和审查数据时间。
附录一、矿产名称、统计对象及资源储量单位
矿产
类别
序
号
矿产名称
统计对
象名称
金属量(矿物量、
化合物量)单位
矿石量单位
(一)能源矿产
1
煤
千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非金属 矿山 统计表 填表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