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DOC 117页.docx
- 文档编号:26767462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163
- 大小:511.13KB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DOC 117页.docx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DOC 1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DOC 117页.docx(1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DOC117页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DOC117页)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
王德敏编著
北京
第1章企业成本费用的构成
1.1人力资源成本
1.1.1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方案
方案名称
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方案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定义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以下简称为HR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日常经营管理所需的人力资源,并于使用过程中及人员离职后所产生的所有费用支出,具体包括招聘、录用、培训、使用、管理、医疗、保健和福利等各项费用。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根据人员从进入企业到离开企业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资源工作事项,可将HR成本分为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与离职成本四个方面,具体明细如表1-1所示。
表1-1HR成本一览表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人力资源成本
1.取得成本
(1)招聘成本
(2)选择成本
(3)录用成本
(4)安置成本
2.开发成本
(1)岗前培训成本
(2)岗位培训成本
(3)脱产培训成本
3.使用成本
(1)维持成本
(2)奖励成本
(3)调剂成本
(4)劳动事故保障成本
(5)健康保障成本
4.离职成本
(1)离职补偿成本
(2)离职前低效成本
(3)空职成本
三、人力资源成本各级科目说明
(一)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指企业在招募和录取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招聘、选择、录用和安置等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费用。
1.招聘成本,指为吸引和确定企业所需内外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招聘人员的直接劳动费用、直接业务费用(如招聘洽谈会议费、差旅费、代理费、广告费、宣传材料费、办公费、水电费等)和间接费用(如行政管理费、临时场地及设备使用费)等。
2.选择成本,指企业为选择合格的员工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在各个选拔环节(如初试、面试、心理测试、评论、体检等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与决定录取或不录取有关的费用。
3.录用成本,指企业为取得已确定聘任员工的合法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录取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等由录用引起的有关费用。
4.安置成本,指企业将被录取的员工安排在某一岗位上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包括录用部门为安置人员所损失的时间成本和录用部门安排人员的劳务费、咨询费等。
(二)开发成本
开发成本是指为提高员工的能力、工作效率及综合素质而发生的费用或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岗前培训成本、岗位培训成本和脱产培训成本。
1.岗前培训成本,指企业对上岗前的新员工在思想政治、规章制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培训者与受培训者的工资、培训者与受培训者离岗的人工损失费用、培训管理费、资料费用和培训设备折旧费用等。
2.岗位培训成本,指企业为使员工达到岗位要求而对其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上岗培训成本和岗位再培训成本。
3.脱产培训成本,指企业根据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允许员工脱离工作岗位接受短期(一年内)或长期(一年以上)培训而发生的成本,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或专门的技术人员。
(三)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工会费、存档费和残疾人保障金等。
1.维持成本,指企业保持人力资源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主要指付出员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津贴、年终分红等。
2.奖励成本,指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其超额劳动或其他特别贡献所支付的奖金,包括各种超额奖励、创新奖励、建议奖励或其他表彰支出等。
3.调剂成本,指企业为了调剂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其消除疲劳、稳定员工队伍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员工疗养费用、文体活动费用、员工定期休假费用、节假日开支费用、改善企业工作环境的费用等。
4.劳动事故保障成本,指员工因工受伤和因工患职业病的时候,企业应该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费用,包括工伤和患职业病的工资、医药费、残废补贴、丧葬费、遗属补贴、缺勤损失、最终补贴等。
5.健康保障成本,指企业承担的因工作以外的原因(如疾病、伤害、生育等)引起员工健康欠佳不能坚持工作而需要给予的经济补偿费用,包括医药费、缺勤工资、产假工资和补贴等。
(四)离职成本
离职成本是指企业在员工离职时可能支付给员工的离职津贴、一定时期的生活费、离职交通费等费用,主要包括解聘、辞退费用及因工作暂停而造成的损失等。
1.离职补偿成本,指企业辞退员工或员工自动辞职时,企业所应补偿给员工的费用,包括至离职时间止应付给员工的工资、一次性付给员工的离职金、必要的离职人员安置费用等支出。
2.离职前低效成本,指员工即将离开企业时造成的工作或生产低效率损失的费用。
3.空职成本,指员工离职后职位空缺的损失费用。
某职位出现空缺后可能会使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受到不良影响,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1.2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
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资金,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费用使用,在遵循企业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目标的前提下,依据公司预算制度,特制定此制度。
第2条预算职责分工
1.人力资源部是人力资源成本(以下简称HR成本)预算的主要执行部门及本制度的制定部门。
2.公司预算委员会负责审查、核准HR成本预算,并提出修正意见。
第3条范围
HR成本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调整均须遵循本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4条工作期间规定
人力资源部应于每月28日前编妥下个月的各项HR成本支出预计表,并于次月15日前编妥上月份实际与预计比较的费用比较表,呈总经理核阅后一式三份,一份自存,一份送总经理办公室,一份送财务部。
第5条制定依据
1.董事会确定的经营发展规划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2.历年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实际费用情况及本年度预计的内外部变化因素。
第2章HR成本预算的编制
第6条HR成本所包含的内容具体如表1-4所示。
表1-4HR成本构成一览表
费用项目
费用内容构成
工资成本
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职务工资、加班工资、补贴
福利与保险费用
福利费、员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招聘
招聘广告费、招聘会会务费、高校奖学金
人才测评
测评费
培训
教材费、讲师劳务费、培训费、差旅费
调研
专题研究会议费、协会会员费
辞退
补偿费
劳动纠纷
法律咨询费
办公业务
办公用品与设备费
残疾人安置
残疾人就业保证金
薪酬水平市场调查
调研费
第7条HR成本预算编制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HR成本预算编制流程示意图
第8条人力资源部在制定预算时,应考虑各项可能变化的因素,留出预备费,以备发生预算外支出。
第9条人力资源部做好年度预算后,编制《年度预算书》,并于三个工作日内上报预算委员会进行核准、审批。
第3章HR成本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第10条HR成本预算的执行
1.人力资源部在收到预算委员会批复的年度预算后,应按照计划实施。
2.人力资源部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簿,按时填写《预算执行表》,按预算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和累计差异额。
第11条HR成本预算执行控制
1.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对预算内的项目由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控制,预算委员会、财务部进行监督,预算外支出由总经理和财务部经理直接控制。
2.下达的预算目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来说不得超出预算。
根据预算执行的情况对责任人进行奖惩。
3.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经财务部经理及总经理的核准后纳入预算外支出。
如支出金额超过预备费,必须由预算委员会审核批准。
4.若HR成本的预算有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年度。
5.预算执行中由于市场变化或其他特殊原因(如已制定的预算缺乏科学性或欠准确、国家政策出现变化等)时,要及时对预算进行修正。
第4章HR成本预算修正的权限与程序
第12条预算的修正权属于预算委员会和公司董事会。
第13条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修正预算时,人力资源部必须提出《预算修正分析报告》,详细说明修正原因以及针对今后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交预算委员会审核并报董事会批准,然后执行。
第5章HR成本预算的考核与激励
第14条HR成本预算考核对象与作用
HR成本预算考核主要是对预算执行者的考核评价。
预算考核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以达到引导公司每一位员工向公司战略目标方向努力的效果。
第15条HR成本预算考核原则
预算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一个认可过程,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1.目标原则:
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2.激励原则:
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3.时效原则:
预算考核是动态考核,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
4.例外原则:
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核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第16条公司要通过季度、年度考核保证HR成本预算得到准确执行。
第17条季度、年度预算考核是对前一季度、年度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或者在必要时修正预算,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6章附则
第18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拟定并负责解释,经预算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第19条本制度自期年月日生效执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2生产成本
1.2.1生产成本管理控制制度
制度名称
生产成本管理控制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生产成本的管理控制,确保生产效益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涉及生产成本管理控制的部门和个人。
第3条生产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三部分费用构成,其中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等。
第4条生产成本管理控制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加监督,发现偏差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第5条生产成本控制权责规定
1.生产部负责对直接材料的消耗指标、领用流程、投料程序、标准工时和加工单价等做出明确规定。
2.财务部负责对制造费用分摊做出规范,并核算生产成本及呈报生产成本绩效。
第2章生产成本控制的一般性规定
第6条生产成本控制程序如图1-2所示。
图1-2生产成本控制程序图
第7条直接材料费用主要通过《领料单》来统计、估算,据此编制《材料耗用汇总表》,如表1-10所示。
表1-10材料耗用汇总表
日期:
年月日共页第页
材料名称
规格
料号
单价
制造单号
日期
生产车间
计划
生产数
实际
生产数
标准用量
领用量
退库量
实际用量
超用量
超耗率
(%)
合计
合计超耗金额
(单价×合计超耗量)
经理:
主管:
制表:
第8条直接人工费用主要通过《工时卡》、《计工单》来统计、估算,并据以编制《人工费用汇总表》,如表1-11所示。
表1-11人工费用汇总表
编号:
日期:
年月日
部门别
项目
用
人
数
本期
上期
差异
期间差异
目标差异
产量
本期
上期
差异
期间差异
目标差异
每人平均产量
本期
上期
差异
期间差异
目标差异
说明
第9条制造费用采用预定分摊率,各项实际制造费用发生的金额与已分摊制造费用有差异时,则以多、少分摊处理,并视状况转入成本或损益。
第10条若采用分步成本制时,月底必须估算在制品的完工程序,以核算产品的产量,在此基础上统计、估算产品生产成本,并编制《产品生产成本比较表》,如表1-12所示。
表1-12产品生产成本比较表
产
品
别
单位
产量
(A)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总成本差异
(C=A/B)
本月
上月
差异
本月
上月
差异
本月
上月
差异
本月
上月
差异(B)
经理:
主管:
制表:
日期:
年月日日期:
年月日日期:
年月日
第3章制定成本标准与费用分摊准则
第11条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可采用标准成本控制法,其主要特点是把成本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考核结合起来。
第12条标准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制定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控制标准,是进行生产成本控制的准绳,它应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
第13条在确定生产成本控制标准时,必须先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计算。
第14条应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生产成本控制标准。
企业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计划指标分解法、预算法和定额法三种。
1.计划指标分解法,即通过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的方法来确定。
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零部件或工序进行分解。
2.预算法,即用编制预算的方法来确定成本控制标准,如根据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确定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将其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
3.定额法,即确定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
第15条在确定生产成本标准时,需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的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进行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
第4章生产成本形成过程中的监控
第16条监督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即根据生产成本控制标准,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个环节、成本指标的执行情况、影响指标值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和工作环境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比和监督。
第17条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
1.材料费用的控制重点
(1)查核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必须符合公司及国家有关成本核算规定。
(2)查核当期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耗用数量及单位用量。
(3)查核领用、退库程序及计价方法,必须符合公司及国家有关规定。
2.材料费用监督、控制的职责划分
(1)车间质量检查员要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
(2)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不能开工生产。
(3)仓储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情况。
(4)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保证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情况。
(5)生产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具体职责包括经常收集材料消耗资料文件,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第18条人工费用的日常控制
1.人工费用的控制重点
(1)外包人工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
(2)当期直接人工、间接人工记录及其工作内容。
2.人工费用控制职责划分
(1)车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进行监督和控制,并负责对上述有关指标进行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2)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
第19条间接制造费用的日常控制
1.核查生产部的各项管理费用、车间经费等,设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未设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
2.核查生产及非生产部门制造费用发生数是否在预算范围内,有无超支情形。
3.核查制造费用报支,应依财务管理规定及范围报支。
4.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5章附则
第20条本制度由财务部指导生产部进行制定,其修订、补充、废止事宜均应由生产部提出。
第21条本制度报财务总监审核,经总经理审批后,自2010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2.2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制度名称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规范生产成本核算,达到生产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在抓好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全面提高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水平,是公司领导特别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第3条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等进行的强制性规范,以保证生产成本核算成果的质量。
第2章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第4条为了准确、真实地核算产品成本,公司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和仓库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第5条公司各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费用开支实行分口管理、层层落实的管理办法。
第6条各生产车间要加强对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对生产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备件以及主要低值易耗品等实行定额管理。
2.准确统计每批产品的原材料耗用,并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摊。
3.根据本公司水平对各种产成品、在产品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使其成为工资费用分配、个人考核、班组工时利用情况的依据,并把经过准确统计的产品生产所耗工时上报给财务部。
4.设立专门的领料员,对每种产品的原材料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摊。
5.区分原材料的定额和无定额,有定额的应按定额领、发料,无定额的应编制领用料计划,实行限额发料,不准以领代耗。
6.对月末结存的材料等物资实施盘点,如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结转手续,转入下月继续使用;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及时退回供应仓库。
第7条仓库管理
1.加强仓库登记管理,对领用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备品备件进行全面、准确登记。
2.严格物资的验收计量,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材料、备件、产品等物资的入库、出库和水、电、气的消耗,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计量。
3.强化物资的盘点管理,建立《物资盘点表》,实行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相结合的方法。
第8条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1.对生产中耗用的各种原材料、备件、工具和动力,工时、设备利用情况,内部转移,成品交库、出库和数量,质量检验,各项财产、物资的毁损等建立原始记录。
2.采用统一的原始记录格式的填制方法。
3.严格签署、审查、传递、汇集、保管程序,保证数字完整、清晰、真实可靠。
第9条财务部应对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按月进行严格考核,尤其对生产产品所耗工时、生产批次产品领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如有超标或浪费现象应给予相应处罚。
第3章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要求
第10条公司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凡不属于本期产品承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产品生产成本,要严格划清成本开支的界限。
第11条生产成本核算必须划清下列界限,不得相互混淆。
1.正确划分应计入成本与不应计入成本的界限。
2.正确划分各月的费用界限。
3.正确划分产品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产成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第12条下列支出应当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1.直接材料,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直接燃料和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包括公司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福利费等。
4.返回废品损失,因质量原因由质检部门判定由下步工序转回的,应由本工序承担费用损失。
5.制造费用,包括公司各个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员工福利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加工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差旅费、折旧费、运杂费、托运保管费、交通费、电话费、保险费、检定费、计量费、维护费、工装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13条下列支出不得列入生产成本
1.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对外投资的支出。
3.被没收的财物。
4.各项罚款、赞助、捐赠支出。
5.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14条下列收入不得冲减生产成本
1.规定应列入营业外收入的各项收入。
2.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3.外销材料、废次品等发生的收入。
4.按规定应直接上交财政的各种罚款收入。
5.按规定不应该冲减生产成本的其他收入。
第4章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第15条公司产品按生产作业计划归集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核算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根据工序特点,按品种分步结转半成品、产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的核算期为月份。
第16条直接材料的归集与分配
1.生产管理部门按订单或《生产任务通知单》编制《领料单》,仓库按《领料单》配送原材料,生产制造部门按《领料单》领用原材料。
2.生产车间统计人员依据直接材料的原始消耗记录,分类别按品种汇总,编制《原材料耗用明细表》,月末财务人员将仓库转出的原料领用数量与统计人员上报数据核对,并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3.车间统计人员还要按产品品种明细编制《返回产品回收明细表》,作为直接材料的减项,同时计入产品原料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第17条步骤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与生产产品相关,但不能直接归属某个产品的费用,按照一定的系数归集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1.直接人工费的归集与分配
(1)生产车间设专人负责生产车间的考勤工作,以便于归集为生产批次产品所负担的人工费用。
(2)财务部月末根据生产部门上报的考勤簿编制《工资及福利费明细表》,列示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DOC 117页 成本费用 控制 精细 管理 DOC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