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50题.docx
- 文档编号:26764317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84
- 大小:78.97KB
最新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50题.docx
《最新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5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50题.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50题
〖最新〗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50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西溪无相院①
张先②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③碍月生。
注]①西溪;在诗人的家乡浙江湖州。
一名苕水、苕溪。
无相院:
即无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吴越钱氏建。
②张先:
北宋诗人。
本诗是作者晚年赴陕任通判时所作。
③修芦:
修长的芦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由近及远,从大处着眼,写出了湖水与秋空相接融为一体的景色,临溪人家仿佛平卧水面,呈现了一种安宁悠闲的景象。
B.颔联上句从细处人手,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侧写水清,第四句以船浆划动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宁静,视听结合,写景精妙。
C.颈联的“入郭僧”照应题目的“无相院”。
僧到城里去,加以“尘里”二字,说城市喧嚣,反衬无相寺的静寂清净。
D.尾联显出这首诗的奇巧之处:
先突出西溪妙境及其原因,后又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余味悠然,令人产生美妙的想象。
2.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
本诗也多处写“影”,请找出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赏析。
【答案】
1.A
2.①“浮萍破处见山影”明写浮萍散开后,水面上倒映出山的影子,突出水的清澈;②“过桥人似鉴中行”,以“鉴中行”暗写桥下清澈的水中倒映出的人影、桥影。
③“莫放修芦碍月生”,写秋雨之后,芦苇勃生,使人领略不到想象中的夜晚的深潭月影,暗写月影、芦影,余味悠然。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由近及远”错。
首联写西溪及附近的湖泊,经过一场秋雨,水位上涨,远近一片浑茫澄澈,与秋空相接;水边的人家,似乎浮在水上。
可见,首联不是由近及远,而是由远及近写景。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应回到诗中找出暗写“影”的句子,然后需结合诗句的内容解析分析。
(1)“浮萍破处见山影”,意思是一阵风吹开了水面的浮萍,现出了山的倒影。
此句直接点出“影”字,是明写微风吹来,满池的浮萍裂开了,露出了一段水面,水面上倒映出青山的影子,突出水的清澈。
(2)“过桥人似鉴中行”,意思是回家的农夫,经过了小桥,好像在明镜中徐行。
此句以“鉴中行”形容中人过桥,桥下清澈的水中倒映着人影、桥影,但并没有直接点出“影”字,是暗写。
(3)“莫放修芦碍月生”,意思是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态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
此句写秋雨之后,芦苇勃生,没有写影,却令读者能够感受到芦影、月影的存在,为全诗增添了生机和情趣,是暗写。
所以,全诗机几乎全是写景,即使是尾联,也把情浸入景中,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蚕麦二首(其一)①
苏辙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
(注)①苏辙晚年因政见与当政者不和被免官赋闲在家,还曾一度被褫夺俸禄。
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
此诗即写于这一时期。
②社:
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风格清淡,既无华丽辞藻、难解词汇,又能对仗灵活、格律工细语言驾驭纯熟。
B.首联说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好在老天有眼还肯眷顾我这贫病之人。
C.颔联写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表达了衣食不愁的喜悦之情。
D.颈联表现了劳动的艰苦辛劳。
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
2.本诗衔接自然逻辑严谨,体现出七言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B
2.本诗首联以“天养人”为起句,点出丰收的自然前提。
颔联紧承首联写丰收的成果。
颈联话锋一转,从天助写到自助,即要想取得丰收的成果也离不开人的辛勤劳作。
尾联写面对一年来得之不易的大丰收,自己借来千钱也要参加四邻乡亲举办的秋社祭祀活动,表达对丰收的欣喜之情,到此全诗达到了结构上的圆合。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B.“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错,原文是诗人“自分”也就是自认为别人嫌弃自己,而非是自己真的懒散。
从苏辙当时所处的被朝廷贬官甚至被褫夺俸禄的政治环境看,这里的“嫌”所表达的应该是政治上的牢骚和不满,此句中既有讥讽也有自嘲。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结构特点的能力。
首联“贫病可怜天养人”是“起”,作者感慨好在老天有眼还肯眷顾我这贫病之人,点出丰收的自然前提。
颔联紧承首联写丰收的成果。
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表达了衣食不愁的喜悦之情。
颈联表现了劳动的艰苦辛劳。
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
颈联话锋一转,从天助写到自助,即要想取得丰收的成果也离不开人的辛勤劳作。
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诗人自己虽然贫病不堪,但也要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
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到此全诗达到了结构上的圆合。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嘉峪关感赋①(其三)
林则徐
敦煌旧塞委荒烟,今日阳关古酒泉。
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燕碛②入遥天。
威宣贰负陈尸③后,疆拓匈奴断臂④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时此地罢防边?
(注)①林则徐在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充军伊犁,1842年10月抵达嘉峪关。
嘉峪关为长城西端防守要塞,也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
②燕碛:
代指关外西域之地。
③贰负陈尸:
贰负是古代神话中大逆不道的神,人面蛇身,因杀了自己的同类,受到黄帝惩罚,变成干尸。
④匈奴断臂:
汉武帝采用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计划,统一了西域。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思接古今,直接引出重镇敦煌和已废弃的旧塞阳关,营造了沉郁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B.颔联叙中带议,嘉峪关绝不能与鸿沟相提并论,早在汉武盛世,西域即已列入华夏版图。
C.颈联巧用典故,歌颂了华夏民族文治武功的文明气象和汉武帝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业绩。
D.作为客中赠别诗,诗人立马嘉峪雄关,追古思今,浮想联翩,悲怨陡生,艺术感染力强。
2.本诗题为“出嘉峪关感赋”,诗中表达了哪些“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答案】
1.D
2.①抒发深沉悠远的家国情怀,他驻足嘉峪关,抚今追昔,深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而担忧;②礼赞华夏文明的悠久,他借用贰负作恶被诛的典故,歌颂华夏民族文治武功的文明气象;③缅怀汉武大帝的丰功伟绩,他引经据典,盛赞汉武帝重用贤臣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④表达对国家中兴的殷切期待,他借古抒怀,期盼道光皇帝能振作精神,励精图治,重振国威。
(答对三点即可)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
D.“客中赠别诗”错误,由本诗的标题及全诗的内容来看,应为咏史怀古诗,且“悲怨陡生”的说法也不准确,这首诗的情感是昂扬高亢的,抒发的是真挚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分析能力。
首联“敦煌旧塞委荒烟,今日阳关古酒泉”中作者驻足嘉峪关,追述古今,由边塞之思,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作者虽然被革职问罪,充军伊犁,但仍心怀天下,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担忧的感情。
颔联“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燕碛入遥天”写嘉峪关绝非楚汉相争的鸿沟,把关内关外分成两半。
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武盛世,关外的土地——无论是浩瀚无际的戈壁,还是大雁停留的浅滩——全都属于中国辖管,表现作者对悠久的华夏文明的赞颂,歌颂华夏民族文治武功的文明气象。
颈联“威宣贰负陈尸后,疆拓匈奴断臂前”,作者此处用典,用具体史例,进一步歌颂了汉武帝开疆拓土的业绩。
汉武帝不因李广利伐大宛,取“天马”,“尸首枕籍”,损失惨重而改变开疆宣威的初衷,终于实现了张骞提出的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统一西域的计划。
作者由此盛赞汉武帝重用贤臣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和治理成效。
尾联“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时此地罢防边”在盛赞汉武帝重用贤臣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和成效的同时,通过“何时此地罢防边”,借古喻今,含蓄地表达了盼望道光皇帝发扬汉武帝的精神,不因战事暂时失利而气馁,要重新振作起来,抗敌御侮,处变不惊,励精图治,宣扬国威的迫切心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戌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门沉沉按歌舞”指朝廷的权臣、重臣已经忘怀了国土沦陷的现状,此处“朱门”代指权臣贵族,写权臣们好像沉醉得很深,“按”字很好地写出重臣不以国家为重,唯知作乐的情形。
B.“戌楼刁斗催落月”,一个“催”字,下得何等急促,一句“壮士心”,写得何等赤诚。
在这急促催月的刁斗声中,隐含了壮士们盼望杀敌立功,尽快结束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早日回归久别的家园的迫切心情。
C.“中原干戈古亦闻”,诗人展现了一幅遥远浩瀚的历史背景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古代中华儿女为了抵御外辱,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
D.这首诗既有生动的描写,丰满的形象,也有充沛的感情,深刻的思想。
语言精练自然。
行文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关山月》短短的十二句七言诗里面,描绘了许多对比鲜明的情景,请结合诗歌任选两处进行赏析。
【答案】
1.D
2.①“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深宅大院里歌舞升平与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形成对比。
②“将军不战空临边”和“沙头空照征人骨”:
生者无聊幽怨,死者暴尸沙场,生与死的对比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战士的满腔悲愤。
③“岂有逆胡传子孙!
”和“遗民忍死望恢复”:
占领中原的女真人在这里子孙成群,其乐融融,准备落地生根与中原遗民忍辱含泪,盼望统一形成对比。
④“中原干戈古亦闻”“遗民忍死望恢复”:
两句与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的现状遥相对照,形成古今对比的情景。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行文具有浪漫主义风格”错误。
本诗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所以行文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意思是:
深宅大院里歌舞升平,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
这里将朝廷的权臣、重臣已经忘怀国土沦陷的现状只指寻欢作乐与抗金的英雄却无用武之地形成对比,揭示了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荒淫腐化,导致边防武备一片荒废的现状。
“将军不战空临边”写到将军们不战徒然地驻守在边疆。
“沙头空照征人骨”写到落月的余光把战场上征人的尸骨照映。
将生者无聊幽怨与死者暴尸沙场进行对比,生与死的对比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战士的满腔悲愤。
“岂有逆胡传子孙!
”写到中原大地而今只能让金人在此传子生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写到遗民忍死偷生盼望着失地收复。
这里将占领中原的女真人在这里子孙成群,其乐融融,准备落地生根与中原遗民忍辱含泪,盼望统一形成对比。
“中原干戈古亦闻”“遗民忍死望恢复”写到中原大地古来战争不断地发生,遗民忍死偷生盼望着失地收复。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写到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可笑将军们不战徒然地驻守在边疆。
这里将中原战争不断,遗民渴望收复失地和朝廷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下达了十五年以及驻守在边疆的将军不去作战的现状形成对比。
5.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小题。
榆河晓发
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注]①弃繻者:
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
弃繻者,原指汉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
1.颔联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意象,一反早行诗的常态,表现了__________的境界。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云风豪雄、壮阔
2.①“云出”“风生”象征着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暗含了诗人对战患的隐忧。
②第五句以“征尘”代战争,表达对边境和平安宁的向往之情。
③尾联想起了西汉的少年志士终军,深为自己的长年漂泊、年华老去而功业无成感到惭愧。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能力。
颔联“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属于景物描写,大意是云从北方边境冉冉飘荡过来,听到那风儿在千军万马间飒飒吹响。
该句选用了“云”和“风”等意象。
而这两个意象分别用“出”和“生”比拟它们的动态状貌,其中“出”形象的表达出了云从边塞飘然而出的动态美;“生”字可以让人想象出万马奔腾之势。
总之,颔联用词巧妙,生动传神,把“风”“云”写活了。
整个颔联是对居庸关一带辽远空阔的地形的描绘,用“风云”出入三边外、万马间,诗人想象了军事行动的壮阔、浩大,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奔放雄奇的意境。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要准确把握诗歌中作者蕴含的情感,需要结合写作背景、个人经历以及诗歌的具体内容。
颔联中“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云出三边,隐约显示边塞多事;风生万马,表达对军事行动的想象,暗示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
所以通过此联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对边境战况的担忧。
而颈联“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直接发出战斗时扬起的尘土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古老的戍楼几人能够空闲的感叹,正面写边尘不靖,征戍不停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尾联中运用典故,诗人写到昔年的终军出关时,扔掉繻帛,以表立功成名的决心,后来真也达到了目的,而作者诗名显著,却终身布衣;行经古成,追慕终军,惭怍忧思,交织心头,这尾联的感愧,是复杂的,情感是真挚的。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呈吴郎①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吴姓的亲戚(即诗中的吴郎)住。
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
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说自己以前一直听任西邻妇人来打枣,因为她是个没有子女供养的缺衣少食的穷人。
B.颔联诗人认为妇人来打枣多少会怀着一些恐惧的心理,所以主人更要表示亲善之意让她安心。
C.颈联说插篱笆的举动会让本就有戒心的妇人觉得主人真是要阻止她打枣,劝告意味十分委婉。
D.本诗由生活琐事触发思考,提醒亲戚要怀恻隐之心,与邻妇和睦相处,风格轻灵,耐人寻味。
2.尾联似乎和嘱咐吴郎没有什么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D
2.尾联呈现了打枣事件深广的社会背景:
征求不休,战乱不止。
体现出杜甫的“良苦用心”:
如果能明白是什么导致了邻妇的苦难,就会想得更深远,而不再计较几颗枣子,从而达到嘱咐的目的。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D.“提醒亲戚要怀恻隐之心,与邻妇和睦相处,风格轻灵,耐人寻味”理解错误,尾联道出了人民贫困的社会根源,也表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深情和心忧天下的胸怀。
故选D。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尾联的含义是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征求”“戎马”交代出了妇人贫穷的原因,也是当时的社会现状,所以尾联呈现了打枣事件深广的社会背景:
征求不休,战乱不止。
尾联交代了妇人贫穷的原因,是因为征求不断、战乱不止,是因为国家的原因导致的,这样就会引导吴郎想得更远,就会不再计较几颗枣子,而更富有同情心,从而达到作者嘱托的目的,体现作者的良苦用心。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①。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②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③。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注)①蛮溪;泛指岭南的溪流。
②畲田:
用火烧掉田地里的草木,然后耕田种植。
③三更津吏报潮鸡:
《舆地志》说:
“移风县有鸡……每潮至则鸣,故称之‘潮鸡’。
”三更潮汛到来的时候,鸡就会叫,津吏就把这消息通知旅行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争分”写出了岭水分流的态势,“暗”字表现了桄榔椰叶的茂密。
B.颔联写诗人怕毒雾、蛇草,避沙虫、燕泥,写出了途中提心吊胆的情状。
C.颈联以五月收获稻米、三更时津吏就报潮汛到来表现了岭南人们的勤劳。
D.全诗写景抒情互相交替,显得灵活多变而不呆滞,景中寓情,情中有景。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末句“红槿花中越鸟啼”。
【答案】
1.C
2.①本句写红槿花开,越鸟在花丛中啼鸣,描绘了一幅艳丽的岭南风景图。
②本句以乐景衬哀情。
景色越美,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意就更显得浓重。
③本句以景结情,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显得意犹未尽,耐人深思。
④本句视听结合,使画面充满立体感,生动形象。
(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对即可。
)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手法的能力。
C.颈联两句的意思是“五月间岭南已经在收获稻米,三更潮汛到来的时候,鸡就会叫,津吏就把这消息通知旅行的人。
这两句并非在表现岭南人们的勤劳,而是在表现岭南与北方不同,并为尾联抒发诗人被谪贬瘴疠之地的深切思乡之情作铺垫。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诗的最后一句“红槿花中越鸟啼”是一句写景句,描写了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这是一幅典型艳丽的岭南风景图。
作者此处写岭南美景并非是为眼前景色所陶醉,而是写岭南的风物与自己北方的故乡的不同,此处表面上是写岭南美景,其实是以乐景衬哀情,景色越美,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意就更显得浓重。
同时,诗句中以视觉的“红花”和听觉的“鸟鸣”进行描写,视听结合,使所描写的画面立体形象,更有感染力。
最后,诗歌以描写景物结尾叫以景结情,此句暗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越鸟巢南枝”句意,十分贴切而又意味深长。
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显得意犹未尽,耐人深思。
这一联是这首抒情诗的结穴之处,所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挚。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岂不怀归:
出自《诗经·小雅·出车》的诗句:
“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②春官:
礼官,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等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鸟羽轻”是指诗人把插有鸟羽的征召文书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
B.“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作者连夜赶路的情景。
C.颔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路程遥远,作者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D.本诗采用了起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言简义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2.本诗流露了作者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1.B
2.情感:
①希望终老田园。
颈联写十里池塘,群鸭戏水的欢畅热闹以及川原桑柘在晚烟中平展的美景,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留恋。
②心念国事。
首联写作应檄赴邓,星夜赶路,隐含国家时局的艰难和个人心境的伤感;颔联写虽不情愿,但征召有期,国家又有急难,不得不立即动身,表现了作者以国事为重的可贵精神。
③矛盾、无奈之情。
尾联写虽志在终老田园,但春官识名,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A.“首句中的‘鸟羽轻’”意义双关:
一是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一是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速。
C.“直接点明路程遥远”理解错误,应是直接点明了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
D.“本诗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分析错误,“比兴”,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诗歌首联直接写幕府征召文书紧急,作者星夜赶路,没有使用“比兴”的手法。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赢马月三更”意思是:
幕府中急送来征召文书,就好似飞鸟般快捷轻盈,披上那破裘骑上那瘦马,我急匆匆赶路趁着月照三更。
此内容巧妙地构成了一幅清冷而略带凄凉的画图,不仅明白表现了赶路之早,而且隐含着国家时局的艰难和个人心境的伤感。
写出作者心念国事。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意思是:
脱不了俗例私心里暗自好笑,怎不想回家,担心耽误赴官的期程。
“岂不怀归”写出诗人想要回到田园;“官有程”写出诗人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
当时元好问之应聘到邓州,从个人角度说,是并不很情愿的,但由于官府催得很紧,国家又有急难,不得不立即动身,这表现了他以国事为重的可贵精神。
颈联描写了一幅春光明媚、气象升平的农村乡野图。
按说当时金朝土地日缩,战争频繁,所需开支,皆赖河南一地供给,征敛无度,河南农村绝不会有如此升平祥和的繁荣景象,诗所描绘的多有诗人理想化的成分,表现出对农村闲适生活的追味和怀恋。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意思是:
只应在田野让此生安然老去,是谁叫朝廷的春官知道了我的姓名?
这最后一联与前面相呼应,补足了第二联的意思,明白地道出了自己希望终老田园,不愿出来做官的想法。
然而,作者又在马不停蹄地向前赶路,并非真的要息隐田园,他的以国家为念的思想,其实是战胜了个人意愿的,因此可看出其矛盾、无奈的心情。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
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①杜工部:
即杜甫。
因杜甫被授有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衔,因此人称杜工部。
这首诗是李商隐离开成都,在饯别宴席上所写。
这首诗是模仿杜诗风格,因而以“杜工部蜀中离席”为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先以问句表达无尽的慨叹,再转到“世路干戈”的背景上,自然引出下文的伤时感世之情。
B.诗人描写了剑拔弩张的战争场景,交代西北边境多年动荡、战乱不断的局势,饱含作者的深忧。
C.第三联从时事转入眼前:
宴席上,醉客不断地向醒客敬酒:
远处的江面上,晴云夹杂着雨云。
D.尾联紧扣“蜀中离席”的诗题,仍回到饯别,以“美酒”“卓文君”的美好生活衬托忧时情怀。
2.“沉郁”,指诗歌内容深广,情感深沉;“顿挫”,指表情达意起伏变化。
有人评价李商隐此诗模仿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请从“沉郁”“顿挫”两方面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沉郁:
李商隐把时事引入传统离别诗歌之中,把个人的身世漂泊之感与时局的动荡不安结合起来,博大而深沉,深得杜诗“沉郁”之精髓。
②顿挫:
诗歌从感慨别离到担忧时局,从眼前宴席联想到当垆的卓文君,跌宕起伏,参差错落,具有杜诗“顿挫”之美。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B.“描写了剑拔弩张的战争场景”的说法错误。
细读颔联可知:
诗人并未将剑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高考 语文 古诗文 阅读 鉴赏 答题 技巧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