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 人教新课标.docx
- 文档编号:26760167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2.95KB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 人教新课标.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 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 人教新课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人教新课标
第五课《手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准“搔痒、窈窕、爱憎、冒险、薄弱、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并能理解窈
窕、养尊处优、附庸、堂皇的词义。
2。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团结就是力量"的人一辈子哲理、
【教学重点】
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1。
搜集有关丰子恺的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手指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课与手指有关。
师问:
您明白我们每个手指的名字不?
课件出示
师小结: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分别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
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我们每个手指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来谈谈我们的手指。
3.板书课题《手指》、
4.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与简介。
丰子恺:
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
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
画》等。
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1926年9月30
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把课前同学们搜集到的丰子恺的资料进行展示。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下面请带着阅读要求,听课文朗读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标注自然段落。
(3)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
2、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姿态堂皇 屏障 养尊处优 薄弱 渺小附庸
A、教师领读
B。
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3。
多音字
课件出示多音字:
强 处 薄
A、教师领读
B、男女比读
三、精读领悟
1。
全文共分几部分?
指导学生略读全文,分出课文的几部分、
课件出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
总领全文,概括交代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部分(第2-5段):
主要写了五个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与性格。
第三部分(第6段):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师问:
通过我们对课文具体部分的分析,您明白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不?
课件出示问题:
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概括总结,举手回答,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回答
师小结: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
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与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假如能
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
学习第一部分
指生默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师问:
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引导学生从“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句话去考虑,回答
出概括说明的意思。
同桌讨论
师小结:
这句话概括说明了作者对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的认识:
姿态不同,性格各异,各有所
长,各有所短,为下文具体描写手指的姿态与作用作铺垫、
3、学习第二部分
(1)指生默读第2-5自然段
师问:
我们明白了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五根手指究竟有什么优缺点呢?
请您们根
据课文2—5自然,填写这个表格。
课件出示表格
引导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指生回答每部分的内容,老师点击课件出示结果
(2)具体分析每根手指的特点:
拇指
师问:
作者是如何将拇指的特点写出来的,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描写拇指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师问:
这句话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大拇指的形状的?
提示学生概括出三方面:
体形、头形、构造
课件出示
师小结:
对,就是同学们总结出的三个方面,一是体形,矮而胖,一是头形,大而肥,还有就
是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师问:
拇指外形不行,那拇指有什么优点呢?
课件出示句子: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师引导同学们理解“但”有转折的意思,说明后面介绍的与前面的不同。
师小结:
“但”将话题转入对大拇指性格的描写—-最肯吃苦、可见拇指的优点就是肯吃苦。
师问:
这句话在这段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回答出过渡的作用
师小结:
这句话是过渡句,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后面有进一步地介绍了大拇指的性格特点、
课件出示问题:
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上句过渡句,说出吃苦耐劳等接近的词语。
课件出示:
吃苦耐来、默默奉献
师问:
为了表达这种观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
引导学生阅读本段过渡句后面的内容,从每个分号中感受到一个例子,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出
来。
生举手回答,一个学生说一个例子,老师总结
师小结:
第一个例子是想帮扶住琴身;第二个例子是抵住要喷出来的水;第三个例子是按住要
流出来的血;第四个例子是扳住要翻倒的重东西;第五个例子是招呼人时轮不上;第六个例子
是给人瘙痒,得到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因此这段话通过例子来表现大拇指吃苦耐来、默默奉献
的特点。
(3)食指
师:
前面我们介绍了拇指,下面我们来看看食指,我们先来看食指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提出出示句子: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只窈窕,都是直至落落的坚
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师问:
这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从“可不如"“虽不如”“却比”等词中,体会到对比的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
对比
师问:
通过对比写出了食指的是什么特点?
生举手回答,全体讨论
预测学生的回答:
外表不美观,工作不如拇指吃力,工作复杂等特点
师小结:
写出了是指强硬而不柔美的外形与工作复杂的特点。
外形不美是食指的短处之一。
课件出示句子: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
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扎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师问: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
排比
师问:
如此写出了食指如何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总结出有敢于冒险,遇到危险敢于消受,以及下句话中提到
的不如大拇指机敏等特点、
指生回答
师小结:
写出了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点。
这也是食指的优点所在。
(4)中指
师:
介绍完拇指与食指,该中指了,同学们都明白,中指是五指中最长的一个,那我们就来看
看中指有什么特点吧。
课件出示句子: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
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师问: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
拟人。
师解释:
把中指与周围拇指的关系写成了关公左右的关平与周仓,因此把拇指当人来写,特别形
象、生动。
师问:
如此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联系下句中的“曲线优美"“养尊处优”,这两个词都有高傲的意思。
师小结:
因为中指所处的位置独特,受到无名指与食指的保护,因此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
“养尊处优”的性格。
这点也自然成了中指的优点,这个地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寥寥几笔,勾
勒出中指姿态与高傲的特点、
课件出示句子: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
事实上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师问:
这句话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生回答:
中指取物的事
引导学生感受上句话“每逢做事,名义上中指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师问:
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中指呢?
生举手回答:
华而不实,虚伪,傲慢等等(以此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师小结:
通过描写中指取物时的表现,体现了中指沽名钓誉、华而不实的特点、因此干活不出
力是中指的典型缺点。
(5)无名指、小指
师:
排在五指中的后两位是无名指与小指,下面我们来看看无名指与小指有什么特点吧。
课件出示句子:
无名指与小指,体态秀丽,模样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师问:
这句话写了无名指与小指的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用句中的词语表示、
师小结:
概括交代了无名指与小指体态秀丽、能力薄弱的特点。
其中体态秀丽是他们的优点,
能力薄弱是他们的缺点、
课件出示句子:
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
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师问:
您能找出这句话中描写了无名指与小指的哪些作用不?
学生边说,老师边用红色线表示哪些作用。
师小结:
从无名指与小指在生活中所做的细微小事中,能够看出他们的作用小,能力薄弱、
课件出示句子:
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
舞蹈演
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不?
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师问:
这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方式呢?
引导学生从“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不?
”这句话体会用了什么写作方式、
指生答:
反问
师问:
如此问强调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从问句的答句“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中考虑
师小结:
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与小指则是
最优美的。
(6)想象说话练习
课件出示五根手指的图片,让学生模仿课文,自由挑一手指,说说它还有哪些优点或者缺点?
给1、2分钟的准备时间,生自由举手回答,(目的是检查同学们对课文的掌握程度的同时锻炼
学生们的说话能力)
师总结:
到这个地方,我们差不多认识了五根手指,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在来一起回顾一下五根手
指各自的特点吧、
指生回答,老师做总结,并同时课件出示
师小结:
大拇指的特点是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最肯吃苦。
食指的特
点是不窈窕;勤奋、敢于探险,机敏、中指的特点是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养尊处优;沽名
钓誉,华而不实。
无名指与小指的特点是体态秀丽,模样可爱;能力薄弱。
4。
学习第三部分
齐声朗读第6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
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
师问:
请您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引导学生先说出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比喻,然后让学生感受团结的力量,同时说出那句话“团
结就是力量”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师小结:
这句话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这句话点明了主
旨,起到了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5.探究启发
通过学习课文您获得哪些启发?
引导学生说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中心思想
生自由发言,回答自己得到的启发
师小结:
五根手指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它们的形状、性格、用途自然有所不同,它们各有所
长,各有所短。
然而“五根手指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依照有用,依照有力量,
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团结起来,才能克服各自的缺点,才
能达到更大的效果,才能战胜困难。
四、课堂总结
本文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与性格进行描写,刻画出了姿态
各具特点、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五、课堂练习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消受—-(享受 ) 机敏——(机灵)ﻭ秀丽—-(秀美 ) 渺小--(微小)
养尊处优——(娇生惯养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机敏(迟钝) 薄弱(雄厚 )
渺小(伟大 )
养尊处优(含辛茹苦)
六、作业布置
1。
摘抄文中好词好句。
2、 把五根手指的特点写下来。
【板书设计】
总写:
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1)
大拇指
5.手指 详细介绍 食指
(2—5) 中指
无名指与食指
总结:
团结一致,根根有用(6)
【教学反思】
《五指》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5课,课文通过介绍人的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不同姿态,不同作用,告诉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全文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楚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有拟人、比喻、排比、对比等,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在讲授时,让学生亲身去体会作者运用的每种写作方法,教师能够采纳提问、回答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说出,也能够采纳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个组回答得多。
以此来调动与检查同学们对课文写作方法的掌握与理解。
同时在讲每根手指时都要让学生明白一根手指能做到的情况特别少,只有五根一起合作才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让学生总结出“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手指 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