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地理看人与自然.docx
- 文档编号:26756458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64.94KB
从历史地理看人与自然.docx
《从历史地理看人与自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历史地理看人与自然.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历史地理看人与自然
从历史地理看人与自然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江苏讲坛的演讲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从历史地理看环境的变迁。
什么叫历史地理?
就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研究的是有人类文字记录历史以来到现在这一段时间的地理,研究的方法是以历史学为主。
我们今天研究地理,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观测。
但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比如一千年前某地的地理环境怎么样,绝大多数不可能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观测,特别是人文方面的,主要依靠历史文献,看当时人是怎么记载下来的,然后再研究这些记载可靠不可靠。
如果把历史比成一场戏,那么它发生的舞台就是地理环境,了解了历史地理后,才能更加准确、全面地认识历史的真相,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历史地理的方法研究环境的变迁。
地球真的在变暖吗
近年来好像很少有人不关心环境问题。
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全球变暖。
但是,当大多数科学家预测未来变暖时,也有科学家提出,地球已经到了小冰期的前叶,也就是说未来不是变暖而是变冷。
那么,到底地球是不是越来越热?
会热到什么程度?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怎样来看这个问题?
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到底有什么关系?
曾经有报道说,上个世纪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个世纪。
情况究竟怎么样?
我觉得很难说。
首先我们现在对过去气候变化的情况知道得非常有限。
全球最老的一个现代气候观测站建立的时间不超过200年,160年以上的仅仅50个。
中国历史最长的是位于徐家汇的上海天文台,有130多年历史。
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才有气象站,记录降水、气温等变化。
所以我们讲一两千年前那个地区的气候怎么样,并没有准确的数据,而只能依靠间接资料。
问题还在于气候的变化是有周期的,有的周期比较短,比如十几年或几十年,这个规律比较容易把握。
有的周期非常长,比如200年、300年甚至更长,就算根据目前巳知的一些数据,我们还是很难判定气候变化的那根曲线是继续在上升还是已经开始下降。
更何况,全球大部分地方是海洋,还有很多是无人区,气候资料匮乏。
偏偏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化对我们人类关系特别重大。
比如南极,面积只有1400多万平方公里,但它上面的冰雪占了全球的70%,淡水资源占全球的90%。
这个地方气候稍微有些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比一个北京或上海要大得多。
我们现在对人类活动注意观察比较多,但对自然规律的了解还缺乏实质性进展,很多变化原因讲不清楚,比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但气温升高唯一原因就是温室气体排放吗?
如果这样的话,有些地区的气温应该始终升高的,有许多现象不好解释。
比如南极上空有臭氧空洞,有新闻说智利上面的空洞越来越大,所以女人头上都围纱巾,我到智利去问当地人怎么回事?
当地人奇怪地说:
夏天太阳大,戴纱巾有什么好奇怪的,又不是第一次,我没感到有什么威胁嘛。
科学家也说看不出南极臭氧层的变化有多大,如果它与二氧化碳有关的话,应该越来越大才对,所以说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了解还缺乏实质性进展。
但是从历史地理上说,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至少在以往的四千年间,地球上气候已经发生多次变化。
在中国三千年到四千年时间,也就是商到西周时期,气温是比较高的。
正因为如此,当大多数科学家预测未来变暖趋势时,也有科学家提出,地球已经到了小冰期的前叶。
也就是说未来不是变暖而是变冷。
二氧化碳是不是全球变暖的因素,其实也是有不同意见的。
美国到现在为止不愿意接受京都协定书,它表面的理由就是二氧化碳是致暖因素证据不足。
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来看一下,大变化已经不止一次了。
目前我们从甲骨文上已解读出1000多个字,但没有“冰”字。
人类创造文字一般是出于需要,没有需要是不会创造的。
到后来春秋时期就有“冰”了,比如《春秋》里就有记载某年无冰,当时的国君专门有官员负责把河里的冰收起来,放在地窖里,再到夏天分给大臣们用,防暑降温。
如果冬季没有冰或冰太薄,就被记载了下来。
还有,甲骨文里多次记载了象,记载了猎象活动。
甲骨文记载的地方在今天的河南安阳殷墟一带,象都是野象,每次猎的都很多。
我们知道,今天的野象生活在西双版纳,河南安阳已经超过了今天亚洲象生存的北界。
甲骨文的记载,说明当时的黄河流域气侯是比较温暖的。
商代还留下许多青铜器,把象做在上面,说明象这种动物在当地不少见,甚至还有人分析,河南简称为“豫”字,就是长矛猎大象的意思。
如果只说象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在四五千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的许多动物骨骸,这些动物今天生长在亚热带。
还有通过四五千年孢子花粉的分析,可以判断许多阔叶植物今天生长在亚热带。
竹子喜欢温暖.今天在淮河以北已经难以找到天然竹林。
但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黄河以北的河南北部,有很有名的竹园。
这片竹园一直到公元前2世纪末,汉武帝堵塞黄河决口的时候还在派用场。
还有西汉时喜欢温暖的橘子,都生长在淮河以北,这些都说明历史上的气候比今天暖。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比今天冷的呢?
也有。
比如说长江曾接近冰封。
南宋的时候,太湖上全部冰冻,车马可以在冰上行走。
南宋时人们在太湖上行船,一般都有一人站在船头用铁锤破冰。
应当看到,全球变暖是近一阶段的现实,也未必是未来唯一的可能。
也许什么时候开始升高了,什么时候开始又下降了,都有可能。
历史时期的极端气温,都曾经出现比今天更冷或更热。
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吗
现在许多科学家肯定地说,全球变暖是因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这个观点我不赞同。
总体上说,地球上的热量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太阳,太阳小小的活动往往会影响地球上的温度,比如前几年菲律宾有座火山爆发,放出的灰尘挡住了阳光,所以当年北半球的气温就降低了。
一个火山的爆发就可以影响气温,如果有五个、十个火山爆发会怎么样?
二是地球形成过程中残余的热量,表面冷了,地心还没有冷,它还会爆发出来。
现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气侯变暖,我认为还难以确定。
我国商朝时最多只有一两千万人,人口比今天少得多,当时还没有什么工业。
你能说商朝时气候温暖是因为温室气体排放得比今天多吗?
而我国历史上除了商朝外还有几次大的气温变化情况,你都没办法用人口、温室气体来解释这些现象。
说明气侯的变化并不完全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还有自然本身的原因。
目前虽然还不能完全肯定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变暖,但人类还是要尽最大努力来消除温室气体排放的不利影响。
这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
我们同时也要更加密切注意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
有无宇宙射线的原因,有无地球内部的原因?
这些问题都得研究,才能更全面地解释气侯变暖的真正原因。
比如前面说的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前几年都把它归咎于温室气体排放,但直到现在也未发现与之正相关的证据。
就算气候变暖成为事实,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人类就没有前途、就倒退、就毁灭呢?
我不这样认为。
为什么?
很简单,三四千年前,中国的气温比现在高,当时的人既没有电扇,也没有空调,也过来了,我们今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得多了。
130年前,上海出现了比今天还热的天气,也没说热死多少人么。
而且人本身就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比如印度人,习惯了热带气侯,如果气温下降个十几度,在我们看来不算什么,他们可能就受不了,说冻死了;再比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已经适应了缺氧的环境,让他们到高浓度氧气的平原来,反而不适应了,说氧气太多了。
有人跟我说,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40米,那不完了吗?
我说不会。
第一,冰川融化是非常遥远的事,不会那么快;第二地球不是实心的,有的地方松软,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落到海里面,说不定还把陆地抬上来了呢。
我请教了地质结构专家,这种可能也是有的。
所以我们对气候变暖也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盲目悲观。
至于说海平面升高,荷兰有近三分之一的国土比海平面低,不也靠大堤过来了吗?
自然灾害越来越多了吗
有人说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了。
有学者列了一个表,商朝时候平均每年一次灾害,周朝两次,清朝100次,现在500次,不是越来越厉害了吗?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科学前提,得出这些结论的前提是史料,现存的史料与时间成反比,时间越久远,史料就越少,时间越近,史料越多。
商朝有多少资料,现在有多少资料?
就拿地方志来说,1368年前留下来的地方志全国不到100部,而1368年后留下来的地方志超过8000部。
方志是这样的,其它史料也是这样的。
现在统计出来看,就好像灾害越来越多。
其次,史料的形成和多少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达状况也有关系。
经济、文化越发达的地方,留下的史料就越多,记载的自然灾害也越多。
江南的灾害记载多得不得了,因为那时候连农民也识几个字,他也可以记载下来发生的灾害。
如果你到非洲一些地方去,没有文字,那里的居民连自己多少岁都讲不清楚,哪还有什么史料记载?
所以灾害就记载得少。
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发生地震等灾害,别人就不会去记载。
比如哪个无人区发生地震,谁会记载?
所以仅仅根据史料记载,往往经济发达地区、首都等地自然灾害发生最多。
还有很多史料,因为作者参照体系的不同,记载的结果也不同。
比如本来生活在热带的人,一到了寒冷地方,就说这气候是有史以来最冷的,但当地人可能觉得今年也不算多么冷啊。
所以读者看到资料,一定要想想写的人是什么眼光。
我们今天认为是灾的,也许历史上不算什么灾。
比如沙尘暴,我们感觉越来越厉害。
但是科学家经过数据测量,发现沙尘暴并不是越来越厉害,而且这几年还好了点。
问问年纪大的北京人,他们说以前每年春天都刮风沙,不是现在才有的,现在人特别敏感了。
自然灾害的程度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呢?
也不一定。
比如说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死24万,伤16万。
但历史上死人最多的,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陕西华州发生大地震,波及7省,当地死亡80万,全部死亡人数估计超过100万,要知道当时还没有什么高楼大厦。
我们再来看看洪水,历史上黄河水灾很严重的。
20世纪黄河中游测到的洪水量最大是23000立方米/秒,就叫23000个流量。
20世纪下半期测到的最大流量是18000个流量。
但是清朝道光年间,发生过一次洪水,它在河南三门峡到陕县的流量达到了36000个。
我们还可以举出旱灾等其他例子,说明自然灾害并不是越来越严重了。
那么,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应该承认人类活动是加剧了自然灾害。
比如毁林开荒,当然加剧了水土流失,引起河道阻塞、洪水;人类在一些生态很脆弱的地区,比如说黄土高原某些地方,盲目开垦,当然会造成自然灾害的增加。
对于科技的发展,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它既可能加剧自然灾害,也能为人类防灾抗灾提供可能。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可以用它破坏环境,我们也可以用它来减少灾害。
比如说,地震后有生命探测器,用仪器可以探测到人的呼吸,可以有的放矢去施救。
又比如说现在很多灾害可以预报的,如浙江省这两年都有台风,第一次预报的时候,台风来了,动员老百姓走,有人不走,结果造成损失,第二次预报来的时候大家都撤离了,几乎没有损失。
但在古代就不一样,比如宋朝最后的残余力量退到崖山(今广东海宁岛一样),就是一阵台风,十万人全军覆没。
中国历史上造成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长时间大范围的旱灾,旱灾到来缓慢,等到人支撑不住想走出灾区,发现已经走不出去了。
而在今天,依靠准确的预报和方便的交通,已经不会造成这种损失。
对未来不能无忧,但也不必过虑
人类认识自然都要经过从盲目到自觉、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中国向来注重天人感应,部分灾害的记载其实出自政治需要。
天人合一、本来意思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要是君权神授,皇帝的权力是天授的,他就是天的代表。
这是天人合一的本来解释。
现在解释成人和自然和谐,这是对的。
但是就算你有这个理念,就做得到吗?
晚清时期,林则徐已经知道把山上的树砍掉会引起当地江河淤塞,加剧水灾旱灾,但人们照样砍。
为什么呢,人要活下去啊!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以做到。
人类的任何进步都不得不改变甚至破坏自然环境,人类发展那么久,一点都不改变环境,可能吗?
学会用火,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本来都吃生的,现在都吃熟的了。
本来利用洞穴,现在都知道取暖了。
但这个过程中,多少树木,多少柴禾被烧掉了?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诗《卖炭翁》中的句子。
卖炭翁在秦岭里面伐树烧炭,然后卖给长安城里面的达官贵人,供他们冬天取暖。
唐朝200多年烧了多少炭,砍了多少树啊,但是你能说这一定是退步吗?
唐朝这样发达的文明,冬天就得靠炭来维持。
城市是人类重要的文明标志,但是这也在改变环境。
罗马、北京、长安的出现破坏了多少自然环境,但你能说这不是一大进步吗?
有人说我们要天然的,但是今天有什么东西是天然的?
都经过人类改变了。
所以说,绝对不改变自然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掌握好这个度。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由必然到自由,由人类中心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
如果一开始人类不以自我为中心,是没办法生存下来的。
什么时候到真正和谐呢?
是人既有了科学技术,又有了比较好的观念。
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达到平衡和自由。
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更加注重精神生活。
因为欲望是没有底的,这样只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
历史上许多民族衰落,也与一味追求物欲有关系。
比如古代罗马,过着非常舒服的生活,从古罗马的一些遗址可以看出来。
一个只有8万人左右的城市,却有一个能容纳几千人的斗兽场,有豪华的浴室,依今天的标准来看,都是非常奢华的。
贵族们吃得太丰盛,怎么办呢?
有人专门卖催吐剂,吐了再吃。
这样的生活有底没?
没有。
这样的生活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共同毁灭。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仅仅要养活自己,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如果引导到物质享受方面,那就有了大问题。
比如旅游,外国人旅游就是出去休闲的,一杯啤酒晒半天太阳,但中国人旅游还停留在吃喝玩乐阶段。
如果都去追求饱口福、饱眼福的话,那得消耗多少资源?
所以,我们不应该单纯地追求GDP的增加,而是应该引导大家更多地注重文化、艺术,注重体育健身、休闲、慈善、公益活动,在同样的生活质量下面,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增加对环境的保护。
这不仅需要正确的观念,还需要科学技术。
对未来的态度,我认为应该是谨慎地乐观,就是不应无忧,但也无须过虑。
为什么不能无忧呢?
因为面临很多困难。
我们今天一天消耗的能量,增加的人口可能等于历史上很长的阶段,特别像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不仅人均资源比不过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家底也用得差不多了,可耕种土地面积还比不上印度,所以不能无忧。
但是,我们对未来也不必过虑。
稳定的社会,政府的有效组织,高素质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丰富的物资都为人类消除自然灾害影响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所以,不必过虑是对待未来的基本态度。
以往人类的发展,特别是中国5000年的文明发展早就证明了一句话:
“多难兴邦”。
只要把握正确的方向,采取积极的态度照样可以兴邦,对待未来我们就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
原载于《新华日报》2007年10月24日
生态城市的科学理念和规划方法(摘要)
王如松
城市是一类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的具有高强度社会经济集聚效应和大尺度人口、资源、环境影响的地球表层微缩生态景观,是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其自然子系统由五类自然生态要素:
水、土、气、生、矿所构成:
经济子系统包括生产、消费、还原、流通和调控五个部分;社会子系统包括技术、体制和文化。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辨识与综合三个子系统在时间、空间、过程、结构和功能层面的耦合关系(图1)。
城市环境问题的实质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和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社会行为在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调控机制上的缺损,即物、事、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关联的失衡。
需要在时、空、量、构、序的范畴和结构、功能、过程层面上的生态整合。
生态城市是人们对按生态学规律(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类生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政域的简称,是基于传统中国人类生态哲学理念的城市生态转型和生态城市建设运动,旨在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康实、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
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适应过程,旨在促进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等不同层面的进化式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人的协调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
生态学是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一门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自然哲学、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是人类塑造环境、模拟自然的一门工程学和美学。
通俗地说,生态学是一种观念、一类方法、一门艺术,是科学与社会的桥梁。
生态城市建设有赖于五种动力:
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赞助,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
生态城市规划要从对传统双赢战略的反思中强调区域环境尺度上的生态整合;物质生产方式的改革;人的素质观念的升华,实现人、物、境三层次的协调持续发展。
这里的生态不只是生物生态、景观生态,更重要的是有关人类行为的社会生态、物质利用方式的经济生态、和复合生态系统尺度上的整合生态。
生态城市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
理念策划与概念规划,详细规划和立法,生态工程设计与建设,生态系统调控与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包括生态概念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
城市生态概念规划包括自然和人类生态因子规划;生态关系规划;生态功能规划;生态网络规划。
生态工程规划包括水、能源、景观、交通和建筑等的系统工程规划;生态管理规划包括生态资产、生态服务、生态代谢、生态体制、生态文明的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对象上要从以物与事为中心转向以人类行为的调控为中心,空间尺度上要重视区域和流域研究,时间尺度上要重视中跨度间接影响的研究,规划方法上要从描述性转向机理性,规划目标上要从应急型、消耗型转向预防型、效益型;技术路线上要重视自下而上的生态单元研究(如生态建筑、生态企业、生态社区等)。
我国人居环境建设急需四类生态转型:
从物理空间需求到生活质量需求;从污染治理需求到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三大支柱是安全生态、和谐社会与循环经济,旨在通过生态产业的孵化、生态景观的培育和生态文化的诱导去弘扬一种高效的生态技术、和谐的管理体制和系统负责的社会行为,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建设新模式。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从化石能源、化工产品、地表硬化、水体绿化、空气酸化、生物退化为特征的工业景观向以净化(干净、安静、卫生、安全),绿化(景观、产业、行为、机制),强化(富强、健康、和谐、持续),美化(文脉、肌理、形态、标识),活化(水欢、风畅、土肥、生茂)及文化(体制、认知、物态、心态)为特征的生态景观进化。
自1999年从适应性生态规划开始的扬州生态市建设,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政府、企业、国内外科研单位的积极配合与普通市民的参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该规划特別注意了以水资源调控、水环境治理、水生境保育、水景观建设和水安全保障为核心的区域生态建设;以生物资源循环再生、生态卫生设施建设和生态工程整合为核心的乡村生态建设;和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延续为核心的城镇生态建设。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不是简单的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也不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一种竞争、共生、再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一种具有多样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的活力结构;一种时间、空间、数量和秩序持续与和谐的服务功能;一种不断进化与完善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一种发展生产力同时又保育生存环境的战略举措。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孵化诱导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典型示范滚动发展。
(作者:
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接再厉乘势而上苦干三年
率先实现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在2008~2010年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
(2008年2月26日)
实践证明,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明确一个主题,阶段式推进城市建设,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在第一轮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中,全市各级围绕“爱我无锡、美化家园”这个主题,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要求,顺利实现了城市面貌的大变样,完成了“补课”任务。
在第二轮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中,围绕“打造山水名城、共建美好家园”这个主题,按照“靓山、亲水、扬名、筑城”的要求,精心组织,强力推进,顺利实现了城市建设拓展骨架、赶超先进的目标。
三年来,我们基本建立了以总体规划为核心、全面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科学确立了“五中心、五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初步形成了“七区一体、一体两翼”的区域城市化格局。
尤为重要的是,经过前两轮的建设发展,我们锻炼培养了一支作风顽强、技术精湛、能打硬仗、堪当重任的城建队伍,铸造形成了“以人为本、精品至上、只争朝夕、追求卓越”的城建精神,这是推进新三年城市建设的宝贵财富。
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为无锡城市建设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级干部和广大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顾全大局、关心支持无锡城市建设发展的广大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城市建设的实质是为经济社会构建发展载体,为城乡居民创造生活空间。
未来几年,无锡要加快实现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型、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必须坚定不移把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作为重要目标和重要动力。
我们要按照“调结构、优功能、提形象、保生态”的总体要求,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苦干三年,大踏步确立城市枢纽地位、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构筑产业发展高地、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彰显城市文化魅力,确保到2010年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和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率先实现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全面展现山水名城的个性特色,彰显区域城市的功能形态。
一是要大踏步确立城市枢纽地位。
区域竞争,核心是枢纽地位之争。
建设区域性城市的关键,在于城市战略性枢纽地位的确立和集聚辐射功能的释放。
应当看到,这几年随着周边地区大交通体系的日趋完善,无锡传统的以水路、铁路和公路为依托的交通枢纽优势正在弱化。
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苏南(无锡)机场、长江江阴港区的加快建设和高速发展,以及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的开工建设,无锡重新确立在苏南乃至长三角地区新的战略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已经出现了历史性机遇!
这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机遇,是一次有可能改变地缘格局的重大机遇。
新三年城市建设要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性机遇,高标准做好规划设计,高强度推进各项建设,力争到2010年把苏南(无锡)机场建设成为旅客吞吐量超500万人次/年、辐射苏锡常及苏中苏北地区的中等枢纽型国际机场;把江阴港建设成为货物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百万标箱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积极配合、加快实施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及安镇新无锡站等场站建设,抓紧时间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尽快形成无锡以空港、水港和高铁、城铁、地铁为支撑的新的战略性交通优势,大踏步确立无锡作为苏南乃至长三角战略性节点城市的枢纽地位。
要着眼未来城市枢纽地位的提升,按照适度超前、外联内通、无缝对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加快跨太湖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内环和国省干道改造等一大批重点道桥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并设计建设各类交通的连接、换乘、集散平台,全面提升城市综合交通设施的配套水平,使城市交通跟上区域交通大跨越的步伐。
与此同时,要看到,信息时代的城市枢纽地位还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取决于信息港这个“无形”的枢纽。
要加快建设国际通讯端口、高速数据通讯线路和国际数据中心,率先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城市信息港。
二是要大踏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座山水型城市、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特征。
我们要按照建设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地理 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