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的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总结.docx
- 文档编号:26752650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56.07KB
汉语言文学专的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总结.docx
《汉语言文学专的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的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总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专的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总结
2008——2012年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总结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学校历史悠久、基础扎实、师资力量雄厚的专业之一,三校合并前即是原襄阳师专、襄樊教育学院、襄樊职业大学的基础性专业。
三校合并后,本专业有了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学校的支撑性专业,并在2003年成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6年成为学校首批重点专业。
2008年襄樊学院推行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本专业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综合改革,成
绩显著。
根据襄樊学院教务处《关于总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和制定专业综合改革规划的通知》的要求,我们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做出全面而深入的总结。
一、专业与行业企业、其他高校的合作情况和成效
㈠借助丰富的社会资源,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改造力度,自开展“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先后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学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借助分布在各行各业中校友的优势,进行广泛调研和专业社会适应性摸底调查,深入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需求导向等信息,为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建构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凸显实践运用能力奠定基础,进而确立专业改造的真正着力点,即拓展和夯实人文基础,优化专业知识体系,突出以读、说、写为核心的素质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针对性;另一方面,汇聚地方中学教学一线的名师、教学骨干,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以及企业和商界精英,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自2008年以来先后召开专业改造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讨会三次,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和意见,为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建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提供了保证,现行“211”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台,尤其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实践类课程设置,乃至于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综合他们意见和建议的结果。
㈡在地方中学建立实践基地
校外实习、实践是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内教学的必要延伸,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了落实实践环节,强化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在保有学校现有教育实习基地基础上,通过与地方中学的联合,新建襄樊学院附中、襄阳一中、襄阳三中、襄阳七中、襄阳九中、襄阳十中、襄阳三十六中等7个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了教育实习的针对性和过程管理,提出实习的明确要求,指导教师能较好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改变了过去实而不习或假实习的毛病,实习效果得到实习学校的认可和充分肯定。
㈢共同开发建设实践类课程
《中学语文教学论》是本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与中学教育联系最密切的一门课程,为了对接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在2008年评估时我们就开始尝试聘请中学一线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探索,先后聘请全国名师叶本翠、骨干教师王波等讲授示范课和担任部分教学任务,这一探索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为了加强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的力度,在“211”人才培养方案中师范方向的核心课程,将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有地方中学一线教师来担任主讲任务。
现代文秘方向的《职场讲座》也将聘请地方行政部门专业人士和企事业界的精英担任主讲任务。
㈣与其他高校的合作情况
除了与地方的合作外,我们还与省域全国名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协同进行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从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到教材建设都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大力支持,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外国文学史》和《比较文学教程》教材;《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等课程的课程教学资源也得益于华师的无私支持。
此外,我们还与华师联合编撰了《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等教材。
本专业现有的教师队伍得益于武汉大学文学院的培养,武汉大学为本专业共培养了8名硕士和4名博士,为提高本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情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是专业,专业改造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一套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集中反映专业改造的整体面貌。
汉语言文学专业秉持“拓展人文素质,凸显实践能力”之宗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更为合理、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㈠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旧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围绕精英化的专业知识体系,拟定知识、能力目标和服务面向。
知识体系封闭,服务面向宽泛,缺乏针对性。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则以人文基础为专业基础,体现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人文视野、综合素质、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机融合,依据专业方向,拟定出明确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和服务面向。
比较而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三个突出特征:
强调人文基础,拓展专业知识空间;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服务面向明晰,社会针对性增强。
高水平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仍延续的是精英式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服务面宽泛。
比如,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本专业培养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型及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在汉语、语言学、中国文学等方面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语言文字素养,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能在各类文化教育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的工作”。
高职院校的同类专业实行的是岗位式培训方式,极为重视服务面向,不甚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
㈡培养规格定位:
旧版人才培养规格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专业知识、能力两大层面的要求。
在专业上,要求零散泛化,明显带有精英教育重知识轻综合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倾向。
新版人才培养规格在强调政治、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等整体规格的同时,对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作了明确规定,科学设计了专业方向规格,体现了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有机统一。
高水平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仍延续的是精英式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掌握和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同类专业则侧重技术能力培养。
㈢课程设置: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的搭建,是专业课程设置的工作重心。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教育课程平台”课程设置方面,改革力度颇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提升综合能力,建立以说、读、写为核心能力的课程模块。
2、注重夯实人文基础,增加哲学、文化、史学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分别是哲学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以及形式逻辑,共计五门。
3、注重优化专业课程结构:
⑴增设适应社会需求的特色课程。
教师教育方向新增教学技能训练、教师口语、汉字书写训练、襄阳地方作家作品鉴赏、学术前沿以及当下语言现象解读等课程,共计六门;现代文秘是新开设的专业方向,其7门必修课程和11门选修课程都是新增的。
⑵删减纯“研究”型课程18门;减少部分基础课、核心课的理论课时,见表格:
课程名称
理论课时
(07版人才培养方案)
理论课时(11版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课时(07版人才培养方案)
现实践课时(11版人才培养方案)
基础写作
54
18
0
18
文学概论
(一)
(二)
36+54
36+36
0
0
中国古代文学
(一)
(二)(三)(四)
54+54+54+54
36+54+54+36
18+18
18+18+18+18
古代汉语
(一)
(二)
144
108
0
0
现代汉语
108
72
0
0
中国现代文学
72
54
9
18
中国当代文学
54
36
9
18
外国文学
(一)
(二)
54+54
36+36
18
18+18
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
36
18
0
18
中国古代文论
54
36
0
0
西方文论
54
36
0
0
比较文学
36
18
0
18
民间文学
36
18
0
18
4、突出实践运用,建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
增加的实践教学环节有:
⑴在理论课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我们是教学型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过多的理论讲授是不适宜的。
适当缩减部分课程的理论课时,增加实践环节是必要的。
比如,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作品阅读课,是相对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史类的理论课而开设。
在07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专门开设了36课时的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阅读课、18课时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课以及18课时的外国文学作品阅读课。
经过四年的尝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就充分证明:
此类实践课不仅要开,而且还要多开。
在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共增加了72课时的文学名著阅读课。
同时,通过做读书笔记的形式,要求学生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再如,文学理论类中的文学批评课程,我们将36个理论课时分解为18理论+18实践。
其他还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等课程。
⑵针对各个专业方向增设不同的纯实践课程。
如教师教育方向的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现代文秘方向的专业实习等等。
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为163,实践教学学分为:
49,占30%;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为167,实践教学学分为48,占29%。
在此,实质性的变化时实践教学学分的分布更为广泛、合理。
旧版人才培养方案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
学分
所占比例
理论学分
所占比例
学分
所占比例
理论学分
所占比例
实践学分
所占比例
实践学分
所占比例
通识教育模块
41
25%
35
85%
通识教育课程
54
33%
42
78%
6
15%
12
22%
专业基础教育模块
48
30%
48
100%
学科基础课程
20
12%
18
90%
2
10%
专业方向教育模块
36
22%
31
86%
专业核心课程
59
35%
40
68%
5
14%
19
32%
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块
38
23%
专业方向课程
34
20%
19
56%
38
100%
15
44%
合计
163
114
70%
合计
167
119
71%
49
30%
48
29%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情况
自2008年以来,按照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中文系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推进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这两个重点,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
㈠课程建设
首先,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为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我们撤销了教研室的建制,组建了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依托并辐射串联多门相关课程的课程组:
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大学语文,实行课程负责人总负责制度,强化了课程建设在教学中的基础地位,有效地整合了教师队伍,提高了课程建设的效能和质量。
第二,本着高起点、高要求的宗旨,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2008年以来,我们将所有专业核心课与专业素质拓展课均纳入到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规划,扎扎实实地从师资队伍的优化、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改良、教材的遴选与教辅的补充、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建成省级精品课(《外国文学》)一门,建成《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与写作》等校级精品课三门,校级优质课多门。
这些精品课优质课在本专业课程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对报考我校的学子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第三,充分发挥团队协作、集体攻关作用,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建成“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阅读与写作”等多个校级教学团队,在申报校级及省级教研、教改项目,推出教研教改成果,申报教研教改成果奖,以及促进教育教改成果的现实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务本促教,重本促改,大力开展立体化教材建设。
其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与写作》四门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已被学校立项,《阅读与写作》课程组于2011年7月推出了自编教材。
2011年底,《现代汉语》、《阅读与写作》的立体化教材已顺利通过学校验收。
㈡在课程改革方面
2008年以来,围绕着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个主题,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涉及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手段的优化,立体化教材建设,以及学生学业评价办法的改革等方方面面,成效显著。
1、新的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
如果说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培养人才规格的顶层设计和教育教学应遵循的法规,那么据此要求制定的课程教学方案,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为将人才培养方案的既定目标落到实处,本专业的所有课程均制定了课程教学方案。
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案,并非是对传统的教学大纲的修修补补,而是全方位脱胎换骨的更新。
较之传统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教学方案在诸多方面均有改进:
一是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了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转变;二是课程性质更加明确,有效避免了课程群之间的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方法的雷同;三是教学内容的拟定更加科学合理,重难点更加突出;四是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更有利于产生积极良好的教学效果;五是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的方式贴近课程实际,较为科学客观,也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彰显其个性与能力。
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将宏观目标具体化;二是将培养标准过程化。
2、教学内容改革与立体化教材建设
本专业共有学科基础课8门,专业核心课13门,我们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改革的侧重点因课程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例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史课程,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即淡化“史”的讲授,突出作家作品分析。
其效果是,不但使有限的课时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重点突出,也有助于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对文学发展的风貌和流变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把握。
对于《比较文学》这种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体现一个“精”字,即精讲、精选——通过精讲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精选案例,以点带面,使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对于《写作》、《文学作品阅读(选讲或导读)》这类实践性课程,主要是压缩示范讲解的内容,增加练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个人的实践操作,提高相关技能。
立体化教材建设对大多数课程的要求相同,即丰富完善教学课件,编撰教学指导书。
其所反映的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其一,变过去的简陋的电子课件为内容丰富的集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的信息量,也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感与生动性;二是教学指导书融入了学科前沿和任课教师教研科研成果,开拓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优化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启发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1年底,本专业现代汉语、古代文论、阅读与写作等三门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已顺利通过学校验收。
3、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渗透贯穿到了每门课程的教学中。
然而,没有一种方法适用所有性质的课程,也没有一门课程适用所有的教学方法。
因而,我们选择课程教学方法标准是实用性、生动性兼顾多元化,即主要考虑它和不同性质的课程的适时对路及最佳教学效果,而不是一味追求标新立异。
例如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文艺理论、文学史类课程的时候,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方法依然是主要的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这种讲授不是忽视教学主体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往往和重视师生互动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一些合乎课程实际、具有较好教学效果且具有较大推广价值的专业教学方法,如理论性较强的文学史类课程的“再现式”(或称“返回历史现场”教学方法),实践类的写作课程的“案例式”教学方法,实践类文学阅读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等。
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为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等多方面。
4、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方法的改革
目前本专业所进行的这方面的改革,大致占到专业课程的三分之一,以后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课程考核形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打破了过去或开卷或闭卷的单调格局,而是多种方式的灵活运用,淡化对识记内容的考查,重点测试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学业评价办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实现由过去单纯的结果评价——一考定高低——变为过程考核与结果并重。
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其结业成绩由四部分构成(满分100分):
考勤:
共10分,每旷课1学时扣1分。
共占本课程结业成绩的10%;课堂讨论:
共20分。
根据本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设计四次作品讨论课,分小组讨论并打分,每次成绩占本课程结业成绩的5%。
共占本课程结业成绩的20%;作业:
共20分。
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指定4部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写四篇读书报告,并上交批阅,每次成绩占本课程结业成绩的5%。
共占本课程结业成绩的20%;考试:
共50分。
期末测试以考试方式进行,卷面总分为100分。
共占本课程结业成绩的50%。
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考评方式考查全面,公平公正,故满意度非常高。
5、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
(1)教学形式灵活化。
实践课程教学,相较于理论课程教学,形式更为灵活。
比如,尚炜老师的《民间文学》课,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走出校园,搜集襄阳民间故事,极大地丰富了这门课程的知识含量。
(2)教学方法多样化。
A、“案例式”教学模式是指采集丰富的实例,用以解说应用写作的原理和原则。
如熊华勇老师的应用写作课程上,为了解说应用文语言的生动性,就采用了该方式。
一则二十年前的标语:
“请勿践踏!
请勿攀折!
”十年前变成:
“爱护花草人人有责。
”现在变成: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
”这就是应用文的生动。
课程中的实例犹如菜肴里的佐料——有味道。
通过应用写作语言风格的教学,学生领悟到:
应用写作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
B、专业人士助教模式。
是指邀请或聘请应用写作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士或有相关实践经验的人士协助教学。
比如,马永军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便先后请了襄阳市一中的黄晓梅老师、七中的宋莉老师、市三十三中虞明琴老师、市聋哑学校的瞿艳老师、卧龙职高的龙秀英老师、老河口童营中学的陈翼展老师等参与该课程实践部分的教学,由于这些教师长期工作在中学教育的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对本专业的学生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C、体验式教学模式。
在这方面,长期担任《中国当代文学名著阅读》等课程的陈晓燕老师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她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性阅读相结合”的全新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3)教学内容精炼化,学业考核过程化。
我们的实践课程对教学内容、考核体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造,逐渐形成了以过程考核为核心的考核模式。
这种考核模式不仅考察教学效果,更要考察教学的过程,将考核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四、教学研究与教改实践情况
㈠教研、教改项目
本专业一向重视教学研究,08年以来,本专业与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的校级项目共13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共4项,结题4项,结题报告4篇。
具体列表如下:
时间
校级项目
省级项目
已结题项目
结题报告
2008年
1
1
0
0
2009年
6
1
2
2
2010年
3
0
2
2
2011年
3
2
0
0
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始终遵循着“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的原则。
李定清、刘群、唐明生、陈晓燕、张治国、熊华勇等老师在这方面成绩较为突出。
他们在专业改造,或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思考问题,凝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研项目,并将研究成果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成效突出。
李定清教授把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的疑难问题凝练成教研项目:
“基于211人才培养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实践研究”,于2011年获批为省级教研项目。
该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陈晓燕老师,她将教改项目“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学阅读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主动用于阅读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体验式”教学法的使用,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㈡教研论文
08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发表与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2008年5篇,2009年18篇,2010年23篇,2011年6篇。
具体统计如下:
时间
发表教研论文篇数
发表刊物
2008年
5
写作(1篇)、电影评介(1篇)、文学教育(1篇)、
襄樊学院学报(2篇)
2009年
18
写作(1篇)、世界文学评论(1篇)、襄樊学院学报(5篇)、
电影评介(1篇)、现代语文(3篇)、文学教育(2篇)、
新闻爱好者(2篇)、语文学刊(2篇)、大学(1篇)
2010年
23
小说评论(1篇)、教师教育研究(1篇)、新闻爱好者(1篇)、
大家(1篇)、社会科学论坛(1篇)、咸宁学院学报(1篇)、
文学教育(1篇)、现代语文(4篇)、长江学术(1篇)、
教育学文摘(1篇)、语文学刊(1篇)、
襄樊学院学报(8篇)、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篇)
2011年
6
襄樊学院学报(1篇)、写作(1篇)、现代语文(2篇)、
时代文学(1篇)、现代中国文学论丛(1篇)
㈢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取得的成果
1、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既是对大学生掌握知识的巩固和检验,又是对大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大学生拓展知识面、获取新知识、提高认识层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素质可谓大学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本专业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以各种方式调动鼓励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和科研兴趣,建立了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有效机制,完善了从立项到指导到结题的工作流程,同时施行导师负责制,为学生及时提供指导。
前些年,学生只注重学习,搞科研的比较少,施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后,学生科研立项的数量和结题数量明显提高,成果质量大幅提高,2009年以来,文学院学生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8篇,并呈逐年递增的良好趋势。
2、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可以锻炼学生的智力、意志,可以使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专业坚持以赛促学的思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237项,各级奖项均呈大幅攀升的趋势。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汇总
年度
国家级(项)
省级(项)
市级(项)
合计(项)
2008.9-2009.8
15
6
10
31
2009.9-2010.8
46
11
9
66
2010.9-2011.11
111
7
22
140
合计(项)
172
24
41
237
3、专业实践实习
本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实践课程以及理论课中实践环节的比重,本专业学生应修总学分计划为168学分,其中,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40—42学分,占总学分的25%。
同时本专业建立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适宜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的实训和实习主要是撰写学年论文、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校外的实训和实习主要是教育实习。
我们制定了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言 文学 人才培养 模式 改革 成效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