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测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6747730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56.29KB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docx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测试题及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三校名师刑法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课后练习50道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
B.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则不能
C.类推解释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但其结论没有超出国民预测的可能性
D.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有意诬告陷害他人构成诬告陷害罪,但检举失实就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这是适用反对解释得出的结论
2.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定罪处罚是“可预知原则”的当然要求
B.允许扩张解释但禁止通过类推解释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过立法解释的效力与法律相同,所以,立法解释可以作出类推解释的结论
C.将侵犯通信自由罪中的信件解释为包括电子邮件,属于扩张解释
D.刑法第329条规定了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对于抢劫国有档案的的行为当然可以认定为抢夺国有档案罪
3.关于特殊主体,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
A.特殊主体的犯罪意味着没有该特殊主体身份的人不可能构成该罪的实行犯,但是可以构成帮助犯或者教唆犯
B.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的组织者,具备特殊主体的身份
C.一个小伙子在酒吧庆祝他14周岁生日的聚会上与别的顾客发生争执,打死了其中一个人,他不负刑事责任
D.汪某(16周岁)被盗窃惯犯朱某胁迫,于某日深夜潜入某公司内盗窃价值5万的汽车配件(案发后如实供述其盗窃事实且积极退赃),对汪某不追究刑事责任
4.下列选项中的行为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是:
()
A.在公司年会上,甲明知自己酒量不好,多喝会失态且会发酒疯的情况下,依然喝了一瓶高度白酒,然后甲开始神志不清,用酒瓶打伤同事并砸坏酒店大量财物
B.已满18周岁的大学生乙,盗窃了同寝室同学手机、MP4以及PSP
C.14岁的丙逛珠宝店,对于店员给她拿的项链不满意,一直用手势比划向店员描述,在店员转身为其寻找时,迅速将两条珠宝项链藏进口袋
D.丁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一天深夜骑摩托抢夺作案,刚夺过一路人手提包时突然一声霹雷诱发丁的精神病发作,其失控将路人打成重伤
5.下列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深夜甲尾随妇女胡某,待其行至没有路灯的路段时欲将其强行奸淫,胡某拼命反抗,结果不慎跑到马路中央并被过往的车辆撞死。
则甲的行为与胡某的死亡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B.乙开枪射击毛某,没有击中,但毛某素来胆小,被枪声惊吓以致死亡。
则乙的行为与毛某的死亡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C.丙将房某打成重伤,房某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认为其伤势已致命需要立即手术。
但就在医院要对房某实施手术之际,当地发生地震,房某被震落的吊灯砸死。
则丙的行为与房某的死亡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D.丁将姚某约到山上并欲将其杀害,对其一顿暴打后,丁见其失去知觉,以为其已经死亡,便自行下山。
但姚某在一段时间后醒来,因受伤而精神恍惚,在下山时不慎摔死。
则丁的行为与姚某的死亡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6.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日晚,甲见一个男青年正在偷其弟弟的钱包,便上前制止,被其殴打被迫还手。
在对打中,下班后着便装的警察经过,见此情形抓住甲的手,但未表明自己的身份,甲以为是男青年的帮手,拔刀刺伤警察的腿后逃走。
甲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B.某日晚,乙从亲戚家回来,在路过一偏僻处时,跳出一个男青年挡住去路欲抢劫。
乙扭头就跑,但是被男青年持刀紧紧追赶,慌乱之中捡起路边的一块板砖朝男青年打去,男青年应声倒地。
乙立即向派出所投案,经检查,男青年已死亡。
乙的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
C.丙遭到其认识的一男青年抢劫,丙将其打倒在地后,考虑到该男青年作恶多端,危害乡里,于是把他扔进附近的河里,后男青年溺水身亡。
丙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D.丁和同事激烈争吵之后,见同事提着一把菜刀往自己家的方向走来,认为同事前来报复,便躲在墙角,待同事经过时,丁突然出来用砖块猛击同事的头部,致其重伤。
丁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
7.下列关于教唆犯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欲杀死乙,将投了毒的咖啡让公司同事丙拿给乙,丙实际上已经偷偷看到了投毒过程,知道咖啡有毒,但仍然将咖啡拿给了乙,并造成了乙的死亡。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而非教唆犯
B.甲教唆乙抢夺路人财物,乙在实施抢夺过程中遭到被害人的阻挡,便使用暴力抢劫了财物。
虽然乙实施了抢劫犯罪,但甲应在抢夺罪的限度内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属于教唆未遂
C.甲为刑满释放人员,好逸恶劳,教唆乙去实施盗窃,并将如何撬门压锁等“技术”传授给乙,乙并未实施盗窃行为。
则甲不构成犯罪
D.甲教唆未成年人乙吸食毒品,但乙并未吸食,则甲不构成犯罪
8.以下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
A.甲命令乙引诱丙盗窃他人财物,丙同意,甲和乙之间也是共犯关系
B.甲约乙共同报复丙,二人将丙打成重伤,但无法查清是谁的行为造成重伤,二人仍然成立共同犯罪
C.甲以为乙已经17周岁(实际不满15周岁),教唆乙盗窃价值2万多元的财物,二人成立共同犯罪
D.甲值班时以为不会出事,擅自早半小时离开岗位回家睡觉,结果乙偷偷进入仓库,盗走单位财物,甲、乙二人不成立共同犯罪
9.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构成犯罪既遂的是:
()
A.甲在一个群众集会上发表分裂国家的言论,被群众轰下台
B.乙想报复同事郭某,向老板谎称郭某将公司机密卖给对手公司,郭某被老板开除
C.丙欲拐卖村里小孩,以糖果将小孩引诱到自己家里,在准备卖给下家的过程中被抓获
D.丁在某夜晚一小巷里拦路抢劫,由于未抢到财物,愤而将受害人打成重伤
10.关于累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七年有期徒刑,刑期自1990年8月30日至1997年8月29日止。
甲于1995年5月20日被假释,于1996年8月25日犯交通肇事罪。
甲构成累犯
B.乙因盗窃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2002年3月25日刑满释放,2007年3月20日因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乙构成累犯
C.丙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1996年4月21日刑满释放,2006年4月20日再犯同罪。
丙不构成累犯
D.丁因失火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刑期自1995年5月15日至1998年5月14日。
丁于1998年5月15日在出狱回家途中犯故意伤害罪。
丁构成累犯
11.下列对于自首的认定,哪项说法正确?
()
A.甲某唆使其子乙某谋杀了仇人,事后乙某主动到派出所投案,将杀人的罪责揽到自己一个人身上。
乙某属于主动投案,成立自首
B.丙某作为某案件的证人接受公安机关调查,被问及自己是否有什么要说的时候,其又如实交代了自己2年前曾抢夺笔记本电脑的犯罪事实。
丙某属于自首
C.丁某因盗窃罪被公安机关拘留,在审讯的过程中,丁某还主动交代了1年前自己盗窃某银行保险柜的犯罪事实。
对于其主动交代的这一犯罪事实,丁某成立自首
D.戊某强奸被害人李某后主动到公安机关交代问题,其老实交代了犯罪的全过程,但是坚持认为自己并没有违背被害人的意志,不构成强奸罪。
戊某不成立自首
12.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13.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甲系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即便其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也不构成累犯
B.乙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对乙不能假释
C.丙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丙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七个月犯有抢劫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九年。
丙服刑六年时,因有悔罪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D.丁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九年,犯寻衅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对丁可以假释
14.下列哪项情形不应以交通肇事罪一罪论处?
()
A.甲在肇事致被害人死亡后,为逃避法律追究,有意破坏现场、毁灭证据,将被害人尸体扔到桥下
B.乙违反交通规则将一过马路的小学生(该孩子为乙仇人的儿子)撞倒后,发现该小学生是仇人的儿子遂又将其拖行100多米欲致其死亡,但经法医鉴定小孩被撞后已当场死亡
C.交通肇事后,乘车人丙指使司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D.丁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公共财产直接损失,并且负事故主要责任,无力赔偿部分为40万元
15.2009年11月,苏某伙同他人在福建省某市通过互联网购买到杨某等3人的银行卡信息资料。
11月8日,苏某伙同他人利用上述资料,开通涉案银行卡的电话支付功能,进而冒用该3张卡,通过网络进行消费,造成被害人损失共计5万余元。
苏某等人的行为构成:
()
A.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B.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C.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D.信用卡诈骗罪
16.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两年间,甲、乙等13人以“合作托管造林”的名义成立了万林木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以“零风险”、“高回报”、“银行监督”等诱人承诺,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加入,遍及吉林、辽宁等11个省、市、自治区,销售林地42万余亩,净销售额达16.8亿余元,其中25%返给了分公司,作为各级销售人员的提成及费用开支,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逐级按销售业绩比例提成的销售模式。
甲、乙等人构成:
()
A.非法经营罪
B.集资诈骗罪
C.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D.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17.甲认识到自己的所有物在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以为可以随时擅自取回该物便擅自取回该物。
对此正确说法是?
( )
A.甲是事实认识错误,不具有盗窃故意
B.甲是违法性认识错误,具有盗窃故意
C.甲是事实认识错误,具有盗窃故意
B.甲是违法性认识错误,不具有盗窃故意
18.下列关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走私毒品的过程中,暴力抗拒检查的,应当以走私毒品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B.路某夜晚在某小巷中行走,见前面一男子尾随一女子,于是偷偷凑上前去,用木棒连击该男子数下,致其流血倒地,后得知该男子为国家安全局的工作人员,当时正在跟踪一间谍,路某的行为使得该间谍逃跑不知所踪,路某构成妨害公务罪
C.陈某是公安局的刑警,其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D.白某将自己的小院改成娱乐室,摆放了桌椅等,供他人打牌、赌博用,白某仅收取场地费,并赚取茶水、食品等费用,白某不构成开设赌场罪
19.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
A.甲、乙、丙三人组成抢劫犯罪集团,多次实施拦路抢劫。
后公安机关抓捕重要分子甲,乙、丙为营救甲,在大街上挟持一素不相识的行人,然后向公安机关打电话要求24小时内必须释放甲,否则就杀掉该人质。
乙、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B.在押人员乙被法院依法宣告无罪,公安人员甲因对乙有怨恨,故意不履行职责,无理由拒不释放乙,致使乙被无故关押数日。
甲构成不作为的非法拘禁罪
C.在押人员乙被法院依法宣告无罪,公安人员甲向乙的亲属勒索巨额财物否则就不释放乙,并施以一定的暴力(程度较轻)殴打乙,致使乙被无故关押数日。
甲构成抢劫罪
D.甲在向乙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乙挟持到某废旧工厂,并给乙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乙一只胳膊。
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20.朱某在为儿子(13岁)整理床铺时发现一个塑料袋,内装邻居张某的存折、身份证、户口本及一张写有六位数字的纸条。
经询问,儿子告诉朱某,这些物品是从张家窃取的,纸条上的六位数字可能是密码,但还未来得及使用。
朱某没说什么,第二天即携带存折和该纸条前往银行取款。
经尝试,朱某确认该六位数字即为存折密码,并支取了1.6万元现金,还在银行取款凭条“客户签名”处签下了张某的姓名。
对本案中朱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
A.侵占罪
B.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C.诈骗罪
21.下列各案定性错误的是:
()
A.张某受某国有公司委派,在合资企业担任总经理,李某是该企业外资方代表,任副总经理。
张某任职期间找李某合议,准备从公司弄点钱花。
于是张某与李某相互勾结,利用职权先后共同侵占公司财物近20万元,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对张某和李某应当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的共犯
B.某村村民小组组长于某利用该村购买防护林树种的机会,利用职权趁机将专门用于购买树种的5万元钱占为己有,在司法机关对此事追查时,于某的妻子王某想尽各种办法为于某开脱,后经调查得知,二人在犯罪前就已经想好了如何应对调查。
对于某和王某应当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的共犯
C.齐某是某市政府的司机,其利用单位资金管理松散的条件,经常在修车、购买汽油的时候采取多开费用的方式从中获取利益,后来其行为被单位发现,齐某本人被移送到司法机关,经调查齐某共获取赃款3.2万元。
对齐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D.常辉集团是一家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其会计主管朱某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司财产达到20万元。
对朱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22.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项情形构成包庇罪?
()
A.公安机关调查发现乙有走私犯罪的重大嫌疑,准备抓捕。
参与该调查活动的人员甲打电话给乙告知这一情况,并建议乙不要坐火车、飞机,将自己的摩托借给乙使用。
乙骑摩托车逃往外地
B.医师甲明知乙精神正常,故意出具乙患有精神病的鉴定证明,以减轻乙杀人的刑事责任
C.某局长甲违章驾驶肇事致人死亡,其司机乙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声称是自己肇事
D.甲为海关工作人员,在例行检查时发现某商贸公司有走私行为,且情节严重已构成犯罪,却并没有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而是在收下该公司董事长乙80万元财物后让此事不了了之
23.甲是某市教育局局长。
乙找到丙(甲的情人)让其帮忙使她的女儿就读于本市的重点高中,并送给丙一个名贵手提包(内有银行卡和现金共20万元)及一张购物卡(价值5万元)。
丙于是通过与甲的关系,找到负责具体招生录取的工作人员丁请其帮忙,并向丁承诺甲会让他提升为科长,对此甲均不知情。
于是丁违反规定,使乙的女儿顺利进入该高中。
则对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介绍贿赂罪
B.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C.构成斡旋受贿罪
D.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二、多项选择题
24.我国刑法确定空间效力范围的体系是“以属地原则为主,以其他原则为辅”,对其正确理解有哪些:
A.如果犯罪的发生地在中国领域内的,优先适用第6条属地原则确立刑法效力,排斥其他原则的适用
B.如果犯罪的发生地在中国领域外的,不能适用第6条属地原则,只有依次依据属人、保护、普遍管辖原则确立刑法效力
C.美国人甲在中国贩卖毒品,优先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确立中国刑法对该案的适用效力;美国人甲在中国杀害了中国人乙,因为犯罪地在中国,应依据属地原则确立中国刑法对该案的适用效力
D.河南人甲在香港实施绑架多次,勒索巨额赎金,该案属于属地原则适用的特例,不适用内地刑法
25.下列有关不作为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与交通肇事行为无关的甲,发现被害人乙因交通事故身受重伤,躺在血泊中,即将乙抱上自己的汽车,准备送到医院。
但途中又改变主意,担心被认为是肇事司机,于是将其抛弃到某偏僻处,致其得不到他人救助而死亡。
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乙为抢劫甲的财物而在某偏僻场所对后者实施暴力侵害,甲奋力反击,当场将乙打成重伤。
甲发现乙躺在地上,流血不止,非常痛苦,但没有对乙实施任何救助行为,而是径直离开。
6小时后,乙死亡。
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C.甲外出爬山,捡到一弃婴,十分怜爱,便带回家中,但婴儿有病,甲无力继续负担该婴儿的医疗和奶粉钱等生活支出,于是半月后甲又将该弃婴送回到山里。
后该弃婴被冻死。
甲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D.甲盗掘古墓葬时,将紧临的乙的农舍挖垮,置身于瓦砾堆中的乙大声呼救,甲在能够救助的情况下,拒绝施救,致乙死亡。
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并罚
26.关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
()
A.甲为杀害李某而朝其射击,却击中了其身边的肖某,致肖某受伤,则此情形属于对象认识错误
B.19岁的乙偷走其外祖母的金项链(价值2600元),乙认为这种行为不构成犯罪,则乙的这种认识错误属于法律认识错误,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
C.罗某杀李某并碎尸,用塑料袋包装。
对丙谎称是鸦片,以1000元的价格托丙运至火车站寄存柜中存放。
丙存在对象认识错误
D.丁欲将王某扔进水池淹死,然而水池中的水很浅,王某实际上跌落水池摔死,丁实现了犯罪目的,故并不存在认识错误
27.下列有关罪数的说法中,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陈某为妻子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由自己作为受益人。
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陈某雇人制造车祸撞死了妻子,以意外事故的假象骗取高额保险金。
陈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B.宋某在咖啡厅趁刘某去卫生间的机会,将其皮包拿走,里面有1000元现金和一张信用卡。
由于卡背面写有密码,宋某即在附近的取款机取出5000元。
宋某构成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应数罪并罚
C.王某驾驶摩托车抢夺妇女的提包,一次抢夺中,由于被害人李女士不放手,车速飞快使其栽倒并造成身体多处严重擦伤和骨折,鉴定为重伤。
则王某的行为构成抢夺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D.蔡某从一家古玩店偷来一青花瓷瓶,请行家鉴定,结果发现是赝品,蔡某一怒之下将该瓶摔毁,则蔡某的行为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的情形,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28.肖某2006年10月18日因犯抢劫罪、盗窃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8年11月,肖某在银川监狱服刑期间,在铸造车间工具房后搭建一木棚,利用休息和请假之机,在木棚内向北监墙方向挖地道,企图通过地道逃跑。
2009年1月9日,监狱干警发现铁锹、小铁铲等工具数目不够,进行调查,发现该情况。
此时,肖某所挖的地道距北监墙不足5米。
对肖某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肖某构成脱逃罪(未遂)
B.对肖某应该按照吸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C.对肖某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D.对肖某应该撤销缓刑,立即执行死刑
29.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不成立立功或重大立功?
()
A.甲向乙行贿10万元,因他人举报,甲被办案机关调查,与其谈话后,甲如实供述行贿10万元的事实,并检举出受贿人是乙
B.乙挪用单位100万元巨款后,携款潜逃藏匿在丙家数月之久,丙明知乙是侵吞公款的犯罪分子,一直将乙隐藏在自己家中。
乙后来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检举丙窝藏自己的行为
C.丙与丁共同抢劫杀人,丙被抓获归案后交代出丁藏匿在某工地打工,并与公安机关协作在丙交代的地点将丁诱捕归案
D.丁与戊共同盗窃一辆汽车,丁被抓获归案后交代出是与戊共同作案,并供述了戊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情况,公安人员到戊家时戊已逃跑
30.以下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甲意欲盗窃某部队弹药库的枪支,事先准备了万能钥匙等作案工具,并多次前往观察地形、了解警卫人员换班时间。
某晚,甲携带作案工具前往作案。
因新到一批枪支,部队正组织战士连夜搬运,整个军区灯光通明,戒备森严。
甲见无从下手遂返回。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B.乙将张某的一台彩电偷回家中,经其妻极力规劝,乙悔悟,又偷偷地把这台彩电送回原处。
乙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C.丙系某公司经理。
他发现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很赚钱,于是开始伪造公司的会计账簿,试图使该公司成为一般纳税人。
在丙的账簿尚未伪造完毕时,税务机关在税务大检查中发现了其行为。
丙的行为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预备
D.丁被盗,无钱回老家,于是埋伏在路人稀少的地方,伺机抢劫。
路人甲经过时丁持刀欲向其头部砍去。
甲大惊,向丁苦苦哀求,并拿出1000元交给丁。
丁接过钱后离去。
丁构成抢劫的中止
31.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某甲在某日晚上,见一妇女某乙在前行走,顿生歹念,准备强奸某乙。
某甲乘某乙不备,将某乙扑倒在地并用刀相威胁。
在解某乙的裤带欲实施强奸时,发现某乙身上有钱,某甲就将其钱包抢走并逃跑。
某甲的行为只构成一罪
B.某甲的亲属某乙犯盗窃罪,某甲为其窝藏赃物,某乙被追查中,某甲又窝藏某乙。
在侦查中,某甲又为某乙作假证明进行包庇,在法院审判中,又作伪证。
某甲的行为属于牵连犯
C.某甲连续实施了多个诈骗行为,其中有的数额较大,有的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但总体上达到数额较大,甲的行为不能成立连续犯
D.某甲非法行医3年多,导致1人死亡、3人身体残疾。
某甲的行为既是集合犯,也是结果加重犯
32.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中,哪些选项不正确?
()
A.盗用单位名义进行违法犯罪,所得用于单位员工福利的,以自然人犯罪论处
B.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私营的合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公司,但不包括分支机构、内设机构
C.单位犯罪后,该单位分立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外,还需追究单位的责任
D.单位犯罪可由作为与不作为构成,主观方面为故意或者过失
33.下列哪些选项表述错误?
()
1990年2月1日出生,2006年3月3日过失致人死亡。
高某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
34.关于刑种及其适用,下列哪些选项说法错误?
()
A.罚金对于单位犯罪来说是主刑,对于自然人犯罪来说是附加刑
B.对于未成年人不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C.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羁押阶段怀孕后人工流产,后因同案被起诉至法院,可以对其适用死刑
D.判处管制的同时可以对犯罪人宣告缓刑
35.下列行为可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有:
()
A.甲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B.乙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
C.经营单位明知购买者使用他人的或伪造、变造、失效的购买许可证明、备案证明,仍向其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D.丙所运送自己所购买的货物被查获为易制毒化学品,其辨称不知道所购货物为制毒物品,但是却对该批货物使用假标签进行标识,且丙在被检查时丢弃货物试图逃跑
36.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行为构成盗窃罪的有:
()
A.甲取得驾照多年但一直无车驾驶,某日见路边停着一辆甲壳虫汽车,车门开着,钥匙在上面,甲见四周无人,便进去启动汽车,一路开到京哈高速入口,将车扔到一旁,搭乘大巴车回家
B.乙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前窃取同样准备考试的另一同学的专业辅导用书、历年英语真题分析以及辅导用书光盘等(价值数额较大),在考试结束后,乙将所有资料、光盘归还给该同学
C.丙为取得商品对价,躲过超市的监控摄像头拿出数码相机等商品后伪装退货
D.丁(某男)有收集女士内衣的不良癖好,在多家高档内衣店窃取各种内衣达数十件
37.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甲携带枪支抢夺,在抢夺过程中,甲没有使用和显示其持有枪支。
甲行为属于持枪抢劫
B.甲、乙二人,甲驾驶摩托车,乙坐在后座上。
二人驾车靠近正在骑自行车的丙,由乙伸手抢丙的手袋。
丙发觉后,抓住手袋不放。
甲于是加快速度,乙强行将丙拖倒在地,并拖行约20米远,然后抢走丙的手袋,致使丙身体多处擦伤。
乙二人的行为由抢夺转化为抢劫
C.甲是供电局维修工。
某日,甲进入一户人家维修电路时,发现只有病弱的乙一人在家,就掏出随身携带的电工刀,让乙交出5000元。
甲的行为属于入户抢劫
D.甲持刀威逼乙交出财物,结果乙身上只有200元,甲就持刀威逼乙回家取存折,到银行取出2万元。
另有一存折当时无法取出,甲就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刑法 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