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雾凇苏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6746949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71KB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雾凇苏教版.docx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雾凇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雾凇苏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雾凇苏教版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雾凇苏教版(2019)
师:
每位同学在上语文课前要准备好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
生:
(纷纷拿出笔记本和笔)
师:
(巡视检查)你准备的是“语文”笔记本吗?
(||一生用的是数学练习本,一生用的是英语练习本,另一生用||的是一张白纸。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会记笔记,||所以每堂语文课前都要准备好专用的笔记本,并且是打开的,随时准备记录,明白吗?
||
生:
(齐)明白!
师:
现在,请你在笔记本上听写词语,听清楚,记住了,再默||写:
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
生:
(一生默写在黑板上,教师巡视检查。
)
师:
同学们默得很认真,老师决定奖励一下||(生期待),再默一个(生大笑):
遇冷凝结。
||(发现有学生默写不出)实在默不出的可以不默,当然,也允许你偷看一||下。
只能看自己的课文哦!
(众大笑,非常愉快地看书,默写)
师:
一起来||检查一下这位同学默写的词语。
(指着“饱和的水汽”,众笑,因为字越来越小,||最后一个小得几乎看不清了。
)你看,这水汽就||是这样,看不清。
(众大笑)“遇”字写对了吗?
你仔细看一下课文,自己||的错别字自己修改。
(生重写,仍然写错)你再看一看,写得最大就不会错了。
(生||写大字,发现中间部分是“竖提点”)啊,这次写对啦!
你看,难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放大一倍,就看得清楚、写得正确了!
生:
(齐读词语)
师:
课文中出现了这几个事物:
水汽、雾气、霜花。
根据||课前的预习,你能说说“雾气”是怎么回事吗?
生:
雾气是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中的小水滴。
师:
雾气是飘浮在空中的小小水滴。
那么“霜”是怎么回事呢?
生:
霜是在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水汽遇冷凝结的冰晶,这就是霜。
师:
霜,霜花是小小的冰晶。
那么“雾凇”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
寒冷的水汽在树枝上结成了冰花,就是雾凇。
师:
雾凇实际上也是一种霜花,但是这||种霜花不是结在地上,而是结在哪里?
生:
结在树上。
师:
凝结在树上,树||枝上就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形成了“树挂”,那便是——
生:
(齐)雾凇。
师||:
谁能将“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雾凇”之间的关系用几句话说清楚呢||?
生:
空气中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就成了雾;这些水汽如果遇到很冷的空气||,零度以下,就凝结成小冰晶,成了霜花。
一般的霜花是结在地上||的,而结在树上的霜花就成了雾凇,俗称“树挂”。
生:
(复述,略)
||师:
你这样一说,就把本来模模糊糊的事物说得清清楚楚了,其实,这就||是雾凇形成的科学原理。
这些都藏在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当中。
二
师:
这篇课文把雾凇的形成过程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优美。
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写了雾凇形成的经过。
生:
第二自然段。
老师:
今天我们就集中学习第二自然段。
雾凇形||成一般要八到十个小时,但第二自然段用几句话就写清楚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请前排的同学每个人读一句,一共几句话?
学生:
(8个句子,每人读一个句子,略)
老师:
这八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
想一想,如果这八||句话中只要留下一句最重要、最核心的话,应该是哪一句?
如果你读的那一句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那么请坐下。
(几个学生迟疑了一会儿,||就纷纷坐下。
只有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学生还站着。
)你们两个只||能留一个!
(众大笑,最后一个学生想了想,坐下了。
师问第一个学生||)你为什么要站着?
生:
因为我最重要。
(众笑)
师:
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众大笑)
生:
因为我读的句子最重要。
师:
说说重要在哪儿?
(||生无语)想一想,你读的这个句子和下面的句子是什么关系?
(生仍不明白)我和||你是什么关系?
生: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师:
所以我领着你学习啊!
(众笑)你看看你读的这个句子呢?
生:
(恍然大悟)这||个句子是领着下面的句子。
(师插话:
不是学习。
)是总的||说的。
(师插话:
下面的句子?
)下面的句子是分开来说的。
(师||引导:
所以是?
)总分关系。
(掌声)
师:
这一句是概括说的,那么下面句子就是——
生:
具体说的。
||师:
第一句是概括写雾凇形成的科学原理,后面||的第七句是具体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过程。
所以,这一个句子就||是这一段话的——
生:
中心句。
师:
你发现了吗?
你越学越聪明啦!
生:
(微笑着坐下)
师:
别急着坐下嘛!
(众笑)请你读好这个重要的句子。
生:
(读得不流畅)
师:
这是一个长句子,要注意停顿。
听老师读。
(范读,略)
生:
(再度,仍不流畅)
师:
你先读好这个词组,跟着我读:
饱和的水汽,过于||饱和的水汽,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连起来读:
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生:
(读得很流畅)
师:
你连读三遍,看能不能背下来。
其他同学和他一起读吧!
生:
(齐声朗读,并齐背)
师:
||重要的句子就是要熟读成诵。
接下来的7个句子就是将雾凇的形成过程具体写出来||了。
第二排的同学每人读一句,看看你读的这一句是写水汽?
雾气?
还是||霜花?
雾凇?
生:
(第二个学生)“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有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这一句写的是水汽。
师:
水汽在哪里?
生:
在江面上飘荡||着。
因为12月到第二年2月,松花江那里的气温都是零下||十几度,(师插话:
甚至零下几十度)4度左右||的水排出时就会在江面上形成水汽。
师:
冬天你呼出的热气就成了白色的水汽,夏天就||看不到了。
道理是一样的!
生:
(第三个学生)||“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这句写的是水汽变成了雾气。
师:
4度左右的饱和的水汽遇冷就在江面上凝结成了浓重的雾气。
生:
(第四个学||生)“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这句写的也是雾气,笼||罩在十里长堤上。
师:
随着温度的下降,雾气就越来越浓。
生:
(第五个学生)“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这句写的也是雾气。
生:
(第六个学生)“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这句写的也是雾气。
师:
(指着四个学||生)你们读的句子都是写的雾气,有什么不同吗?
生:
雾气越来越浓了。
生:
雾气从江面上飘到了长堤上,又淹没了树木和其他的东西。
师:
请你们每个人从||各自读的句子中找出一个表示雾气变化的动词||来?
生:
(纷纷举手,并陆续写在黑板上)弥漫,笼罩,淹没,模糊。
师:
你看,这些词语就准确地描写出了雾气的变化程度。
说明性的文章用词要准||确!
生:
(第七个学生)“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句写的是雾气。
师:
你再想一想,这里的雾气有什么变化吗?
生:
变成了白银。
(众笑)是霜花。
师:
这里的雾气遇冷凝结||成了霜花,这句里没有出现“霜花”这个词语啊?
生:
“白银”就是“霜花”,是一个比喻句。
师:
聪明!
这里也没有出现“凝结”啊?
生:
“镀”就是“凝结”。
师:
对啊!
洁白的霜花一层一层地凝结||在松针上,就好像在金属上镀色一样。
你再读一读吧!
生:
(富有感情地朗读)
生:
(第八个学生)“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这句写的是雾凇。
师:
雾凇在哪里?
生:
那些“银线、银条、银松雪柳”都是霜花凝结在树上||的样子,都是雾凇。
师:
这些词语还写出了雾凇的变化!
那||么,为什么要比作“白银、银线、银条、银松”||呢?
、
生:
因为雾凇是白色的。
师:
白糖也是白色的啊!
(众笑)
生:
白糖只可以吃,但是沾不上树枝的,要落下来的。
师:
白漆可以了吧?
(众大笑)
生:
(无语)
师:
白银,白色的银子——
生:
白银很珍贵,雾凇也很珍贵。
师:
珍贵的东西就珍惜,就喜爱,就珍爱!
这个||比喻其实隐含着作者的感情?
生:
喜爱雾凇。
生:
赞美雾凇的美。
||师:
作者的比喻,背后藏着感情。
因为喜欢它所以用这样美妙的比喻。
把这两个||句子好好体会一下,再读一读,感觉就不一样啦!
生:
(感情朗读,背诵,略)
师:
形成雾凇一般要八到十小时,第二段只写了八句话。
||但是你读了这八句后,感觉是不是这个形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文中哪些词句表现了这个漫长的形成过程?
||
生:
(纷纷发言)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最||初、逐渐、最后……
师:
在这些词下加点。
好好读一读,要把它缓慢变化的过程||表达出来。
生:
(轻声朗读,并背诵段落。
略)
三
师:
课文最后一段话中,哪些词句体现了雾凇的美?
生:
(自由朗读后)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师:
“琼”字怎么理解?
生:
就是“美玉”的意思。
“琼枝”就是用美玉雕刻成的树枝。
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是写出了雾凇的美。
师:
何以见得?
生:
这句诗里的梨花开就是将雾凇像盛开的梨花一样美丽。
师:
这是唐代曾岑写的一首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面四行是这样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句中是把满树的白雪比作盛开的梨花,而这篇课||文中是引用这句诗,赞美十里长堤上的雾凇奇观就像千树万树盛||开的梨花一样美丽动人。
一起来读一读这诗句。
生:
(齐读)
四
师:
我们||江南没有北方有那么寒冷的天气,只有雾而没有雾凇。
前两天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雾,你能模仿课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借用文中的词句,将大雾的形成、消散||过程写出来吗?
生:
(快速写作)
师:
谁愿意来交流||一下?
注意倾听:
他用了哪些准确地词句来描写?
用了哪些词句写出了变||化的过程?
生:
早晨,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雾啊!
远处的高楼、树木全都淹没||在白色的雾气里,白茫茫的一片。
大街上的车子、行人都||变模糊了,只听得到汽车的喇叭声、自行车的铃声。
(师插话: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只有近处车子的跳灯一闪一闪地||慢慢爬着。
(师插话:
“爬”写出了慢,好!
)我乘上了爸爸||的汽车,开到了郊外,居然连马路都不见了,只能看到前面汽车屁股后面的红灯来闪||烁。
(师插话:
雾越来越浓啦!
只能看见车屁股了!
众大笑)大雾也弥漫了整个校园||,就两对面走过来的人,我都难以看清楚,一不小心就会撞个满怀。
(师插话:
雾更浓||了!
)大人们可烦恼啦,可我们却乐坏啦!
(师:
你想干嘛?
说清楚!
众||大笑)我们就像在仙境中一般,又像浸在牛奶里一样。
(众大笑||。
师插话:
加一句“浑身湿漉漉的”。
喝够了没?
众大笑)这样的||大雾一直持续到午饭的时候,太阳才露出一点点脸来,雾终||于慢慢散去了。
(掌声)
师:
你们没有这样的体会?
生:
有!
师:
把你们写的表示雾气变化的精彩语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
大雾笼罩了整个小镇||,所有的房屋、树木、街道都浸在白色的雾气里。
||生:
大雾渐渐地弥漫开来,就像在你的眼前拉起了一大||块白色的纱布,什么都看不清了,就连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也变得模模糊糊了||。
生:
走进学校,广场上只听得见同学们的惊叫||声,却看不清人在哪里。
我凭着感觉往教室方向走,简直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样,真的很好玩!
师:
你是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写雾气,间接写。
生:
……
师:
(指一生)你能为这些句子加一个总起句吗?
生:
雾,就是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
(众笑)
师:
很理性哦!
这是雾的形成原理,可以用啊!
如||果我们能做个有心人,那么对雾气的形成会有更真切的认识,写得也会更加||准确、生动!
课后请修改你的短文。
【下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教学 实录 23 雾凇 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