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6740114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9.22KB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
1
本题考查对调查方法的理解情况。
个案调查是对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件事、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调查。
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个案调查。
故D项正确。
A项:
全面调查是指国家统计系统和各个业务部门为了定期取得系统的、全面的基本统计资料,按一定的要求和表式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
重点调查是指在全体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取得统计数据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对这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取得的统计数据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抽样调查是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
本题考查对教育家的认知情况。
马卡连柯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作家,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
其主要著作有《教育诗》《1930年进行曲》《塔上旗》《父母必读》《儿童教育讲座》《论共产主义教育》以及许多教育论文和讲演等。
故C项正确。
A项:
克鲁普斯卡娅,苏联杰出的教育家,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列宁的夫人和亲密战友。
她一生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科学,并担任苏维埃教育领导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代表作是《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
加里宁,苏联政治家、革命家、早期的国家领导人,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代表作有《论共产主义教育和军事义务(言论选集)》《未来属于你们》《论共产主义觉悟的教育》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凯洛夫,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主要著作有《教育学》。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理解情况。
影响人格和身心发展的因素有生物遗传、社会文化、家庭、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
个体主观因素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因个体认识、观念、动机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题干中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动机、态度和行为即为个体主观因素的体现,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对个人本位论的理解情况。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与社会本位论相对。
题干的观点属于个人本位论的内容,故A项正确。
B项: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知识本位论是一种知识选择的方式,指在知识选择上特别重视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结构。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能力本位论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对入学学员原有经验所获得的能力经考核后予以承认。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的认知情况。
目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实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制”或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以及不划分两个阶段的“九年一贯制”。
因此,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是多种形式并存的。
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
本题考查对教材编排方式的理解情况。
常见的教科书的编排方式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繁简、深浅、难易的不同程度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逐级递进。
故B项正确。
A项: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一门学科的教材在各个教学阶段前后一贯地排列,直线推进,不重复。
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
分科式、综合式不是常用的教材编排方式。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
本题考查对课程理论的认知情况。
活动课程论是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
由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主张编制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顺序相一致,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提倡学生“做中学”。
故B项正确。
A项: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为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为目标,关注间接经验与认识能力发展。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社会课程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
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及活动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要素主义课程论的产生源于对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的反思。
该理论流派认为,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
课程应当以文化要素为基础,而不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要素主义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8
本题考查对教学法的理解情况。
暗示教学法是指由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意指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
故C项正确。
A项:
纲要信号教学法是由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制定“纲要信号”图表,学生复习“纲要信号”并按图表回答问题。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
探究发现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
本题考查对教学原则的理解情况。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中的“躐”“陵”为超越、越过之意;孙”为按规律之意;整体意思是:
学习不能超越等级、次第,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故C项正确。
A项: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便运用。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
本题考查对德育方法的理解情况。
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个人修养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
个人修养法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题干中描述的通过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律,即为个人修养法。
故B项正确。
A项: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
本题考查对德育原则的理解情况。
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其中,贯彻这一原则就要求“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故A项正确。
B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水平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是指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教育班集体,培养班集体,依靠班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教育个人,同时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进行个别教育,使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德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2
本题考查对注意的理解情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期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题干描述的就是无意注意,故C项正确。
A、B两项:
识记是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记忆的必要前提,通过反复感知的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时联系。
题干中同学们把目光投向钱冰,并不属于识记的心理活动。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3
本题考查对知觉的基本特征的理解情况。
知觉的基本特征分为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题干中描述当四条分割的线段知觉于人的感官时,人会把它知觉成完整的图形,这反映了知觉的完整性。
故A项正确。
B项: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知觉的恒常性指的是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
本题考查对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识记情况。
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
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就不同。
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下的工作效率最佳。
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5
本题考查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理解情况。
科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的研究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的,主要运用道德两难法论证他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模式。
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服从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其中在社会契约取向阶段,人们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同时,契约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社会大众权益。
题干中方雨正处于道德发展的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故B项正确。
A项: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普遍伦理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6
本题考查对学习迁移的理解情况。
逆向迁移是指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题干中李红通过学习英语语法,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描述的是逆向迁移。
故D项正确。
A项:
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
垂直迁移指先前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产生的影响。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7
本题考查对情绪状态的理解情况。
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心境是指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题干中王悦的表现是比较持久的,属于心境的情绪状态。
故B项正确。
A项:
激情是指一种猛烈、迅速爆发、短暂的情绪状态。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应激是出现意外情况时,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是一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感。
它不是情绪的分类。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8
本题考查对心理学家的识记情况。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主张把历史研究作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提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故A项正确。
B项:
乔姆斯基,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其语言学著作对于心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的普遍语法理论被很多人认为是对既定的行为主义理论的直接挑战。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儿童如何习得语言以及什么是真正理解语言的能力都有深远的意义。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对后来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由他的条件反射研究所演变成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柱。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9
本题考查对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的理解情况。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从婴儿期到成人晚期,正常人的一生分为8个发展阶段。
婴儿期(0~1.5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儿童早期(2~3岁):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学前期(4~5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6~11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年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4岁):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中期(24~50岁):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青年期的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表现为,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自己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题干中的刘俊正处于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0
本题考查对教师心理特征的理解情况。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题干所述体现了王老师的教学效能感较好,故D项正确。
A项: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
教学应变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突发性教育情境做出快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行为方式。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角色认同感是指个人的态度及行为与个人当时应扮演之角色一致。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1
本题考查对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情况。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题干中汪娟的行为表现就属于强迫症,故C项正确。
A项:
抑郁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
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2
表述错误。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发展方向,而教育也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体现为教育培养政治管理人才、传播政治意识形态以及通过提高国民素质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
但对民主政治的推进并不等同于改变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归根结底,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就代表了国家的发展方向,仍然是由国家领导阶层来决定的。
故表述错误。
23
表述错误。
直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教学过程。
在此需要注意,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获得的是有关认知对象的感性知识,即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进行反映的知识。
事实上,感性知识需要掌握,但通常是为学生进一步掌握理性知识,即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掌握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直观教学对感性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最终目的,那么直观教学也就不可能是目的,而是手段。
故表述错误。
24
表述正确。
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故表述正确。
25
表述错误。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可以总结为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最终都是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最终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与强化是相反的目的。
因此,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
故表述错误。
26
新课改背景下,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为: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即以前的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
有了统一的课程标准就有可能统一各个学校各门学科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的质量。
课程标准还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统称为教材。
27
教学过程可遵循以下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学生个体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间接经验,即由书本、课堂和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二是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
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既76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
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同时又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掌握,即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只重视某一方面知识的片面观念。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二者有着本质上的联系。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发展,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和能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
本规律说明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具有本质的联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
将二者割裂开来,或者只强调某方面的作用是片面的、错误的。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本规律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即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地运用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
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
28
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如下:
(1)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需要注意以下四个角度的问题。
第一,学校教育环境要创设能够适应学生追求上进的天性的条件。
第二,根据成就动机理论的观点,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帮助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
第三,通过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来维持学生的成就期待。
第四,在教育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普遍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不是让学生总是处于一种挫败的境地,低的分数、低的评价终究会使得学生停止对成就的追求。
(2)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能力的增长观,即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与努力而改变和提高的。
面对失败时,也要引导学生从努力方面寻找原因,而不是从能力方面予以评价。
如果把失败归于能力的缺乏,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因为学生已经认定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很可能索性放弃努力而操持自己的自尊。
(3)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
教师要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哪怕是学得最差的学生,都需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和支持,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其学业自我效能。
当然,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也可以通过口头说服、榜样示范来加以引导。
(4)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
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作出改变,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要无条件地尊重并积极关注所有的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下半年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教育 知识 能力 中学 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