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08705102规约100128.docx
- 文档编号:26726733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86
- 大小:395.93KB
IEC608705102规约100128.docx
《IEC608705102规约1001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C608705102规约100128.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EC608705102规约100128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主站与厂站终端通信协议
(IEC60870-5-102电能量传输规约)
宁夏电力公司实施细则
2009-12-07发布2009-12-07实施
宁夏电力公司 发 布
前 言
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
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标准,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组织相关单位对国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宁夏地区应用特点制订了《宁夏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配置说明》,对宁夏电力公司使用的规约项目和配置原则进行了细化和明确,指导程序设计和系统运行维护。
本部分是《宁夏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配置说明》系列补充标准之一,本部分规定了变电站抄表主站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
本部分由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提出。
本部分由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宁夏电力公司信通公司、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郭斌、王翰林、王涛、吴旻荣、刘国洋、李云峰、郑英刚。
1概述
本规约以《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
传输规约第102篇:
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DL/T719-2000ditIEC60870-5-102:
1996)(以下简称《102》)为蓝本,并在此基础上对于遥测量以及费率电量的传输及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做出了扩充。
对于采用《102》规约部分,用互换性表格列出或用STD标注;对于扩展部分用EXT标注。
本标准采用IEC870-5-2第5节所定义的非平衡传输规则,即传输过程的启动仅限于某一固定点,在本规约中主站端为启动端,而电能计量数据终端设备位于计数站,始终为从动站。
系统的基本问答过程是采用带有功能码11的请求2级用户数据的请求响应服务,1级数据如同IEC870-5-2所定义的那样用请求访问位(ACD)来表示。
本系统中的1级用户数据包括较早时段存储起来的电量和读—应用服务数据单元请求的全部信息。
(一级数据主要包括SOE、动作事件等;二级数据主要是遥测。
)
本系统中的数据采用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的传输方式。
2互换性(互操作性)
所选用的参数用表示。
2.1网络结构
(网络特定参数)
点对点多点共线
多个点对点多点星形
拨号的点对点
2.2物理层
(网络-特定参数)
(a)传输速度控制方向
非平衡交换电路
非平衡交换电路
平衡交换电路
V.24/V.28
V.24/V.28
X.24/X.27
标准
建议若大于1200bit/s,
则采用以下速率
FSK接口
MODEM接口
100bit/s
2400bit/s
2400bit/s
56000bit/s
200bit/s
4800bit/s
4800bit/s
64000bit/s
300bit/s
9600bit/s
9600bit/s
600bit/s
19200bit/s
1200bit/s
38400bit/s
b)传输速率监视方向
非平衡交换电路
非平衡交换电路
平衡交换电路
V.24/V.28
V.24/V.28
X.24/X.27
标准
建议若大于1200bit/s,
则采用以下下速率
FSK接口
MODEM接口
100bit/s
2400bit/s
2400bit/s
56000bit/s
200bit/s
4800bit/s
4800bit/s
64000bit/s
300bit/s
9600bit/s
9600bit/s
600bit/s
19200bit/s
1200bit/s
38400bit/s
2.3链路层
(网络-特定参数)
在此标准中唯一采用帧格式FT1.2,单个字符1和固定的超时时间.
a)链路地址域
不出现结构的
一个八位位组非结构的
两个八位位组
b)帧长
255
最长帧长L(八位位组数)
链路服务功能
不出现复位用户过程
2.4应用层
2.4.1应用数据的传输模式
在本配套标准中唯一地采用在IEC870-5-4的4.10所定义的模式1(最低位的八位位组先传送)。
2.4.2制造厂编码
(制造厂-特定参数)
编号:
制造厂
1
2
3
…
255
2.4.3电能累计量的数据终端设备的地址
一个八位位组两个八位位组
2.4.4电能累计量数据保护的校核
(系统-特定参数)
电能累计量数据保护的校核无电能累计量数据保护的校核
2.4.5记录地址
系统-特定参数
底数
时段1时段的时间:
时段2时段的时间:
时段3时段的时间:
日值周/旬值月值
时段1时段1时段1
时段2时段2时段2
时段3时段3时段3
从记账(计费)时段开始的电能累计量
日记账(计费)时段
月记账(计费)时段
说明:
时段的时间由使用单位确定,有关系统时段的时间是一致的。
最早的单点信息
单点信息的全部记录
单点信息的第1区段记录
单点信息的第2区段记录
单点信息的第3区段记录
单点信息的第4区段记录
2.4.6费率信息
(系统-特定参数)
费率信息无费率信息
2.4.7标准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选集
(站-特定参数)
在监视方向的过程信息
<1>:
=带时标的单点信息M_SP_TA_2
<2>:
=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M_IT_TA_2
<3>:
=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M_IT_TB_2
<4>:
=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M_IT_TC_2
<5>:
=周期复位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M_IT_TD_2
<6>:
=周期复位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M_IT_TE_2
<7>:
=周期复位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M_IT_TF_2
<8>:
=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M_IT_TG_2
<9>:
=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M_IT_TH_2
<10>:
=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M_IT_TI_2
<11>:
=周期复位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M_IT_TK_2
<12>:
=周期复位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M_IT_TL_2
<13>:
=周期复位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M_IT_TM_2
在监视方向的系统信息
<70>:
=初始化结束M_EI_NA_2
<71>:
=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制造厂和产品规范P_MP_NA_2
<72>:
=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M_TI_TA_2
在控制方向的系统信息
<100>:
=读制造厂和产品规范C_RD_NA_2
<101>:
=读带时标的单点信息的记录C_SP_NA_2
<102>:
=读一个所选定时间范围的带时标的单点信息的记录C_SP_NB_2
<103>:
=读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C_TI_NA_2
<104>:
=读最早累计时段的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C_CI_NA_2
<105>:
=读最早累计时段的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记帐(计费)电能计量C_CI_NB_2
<106>:
=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的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C_CI_NC_2
<107>:
=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C_CI_ND_2
<108>:
=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的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C_CI_NE_2
<109>:
=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C_CI_NF_2
<110>:
=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的周期地复位的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C_CI_NG_2
<111>:
=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周期地复位的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C_CI_NH_2
<112>:
=读最早累计时段的运行电能累计量C_CI_NI_2
<113>:
=读最早累计时段的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运行电能累计量C_CI_NK_2
<114>:
=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的运行电能累计量C_CI_NL_2
<115>:
=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C_CI_NM_2
<116>:
=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的运行电能累计量C_CI_NN_2
<117>:
=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C_CI_NO_2
<118>:
=读一个指定的累计时段和周期地复位的运行电能累计量C_CI_NP_2
<119>:
=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周期地复位的运行电能累计量C_CI_NQ_2
<120>:
=读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C_CI_NR_2
<121>:
=读周期地复位的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帐(计费)电能累计C_CI_NS_2
<122>:
=读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累计总量C_CI_NT_2
<123>:
=读周期地复位的一个选的时间范围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
C_CI_NU_2
2.5基本应用功能
2.5.1电能累计量的传输
(系统-特定参数)
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的数目
周期地复位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的数目
运行电能累计量的数目
周期地复位运行电能累计量
说明:
记帐(计费)电能累计量的数目,由使用单位确定.
仅由读功能引起的累计量传送(包括最近时段的累计量)
2.5.2读记录
(站-特定参数)
全部记录单点信息的数目:
1段记录单点信息的数目:
2段记录单点信息的数目:
3段记录单点信息的数目:
4段记录单点信息的数目:
无记录,单点信息自发(突发)地传输
说明:
单点信息的数目,由使用单位确定
2.5.3单点信息传输
(站-特定参数)
传输被当地认可的单点信息
不传输被当地认可的单点信息
2.6系统时间同步
在控制方向的系统信息
<128>:
=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系统时间同步命令C_SYN_TA_2
在监视方向的系统信息
<128>:
=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系统时间同步确认M_SYN_TA_2
3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EC60870-5-1:
199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
传输规约
IEC60870-5-2:
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
传输规约
IEC60870-5-3:
199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
传输规约
IEC60870-5-4:
1993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
传输规约
IEC60870-5-5:
1995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
传输规约
DL/T634:
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
传输规约
DL/T719-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
传输规约
4帧格式
本规约采用3种基本的数据帧,实现基本的功能及用途。
4.1单个字符
0xE5
使用方法:
(1)主站正常询问,向电能采集终端发送请求2级用户数据的请求帧(C_PL2_NA_2),终端无2级用户数据,又无1级用户数据,即以E5帧作为否定确认的响应帧,通知主站。
(2)主站向采集终端发送读数据命令,终端以E5帧作为肯定确认应答。
4.2固定帧长帧格式
10H
控制域
用
户
数
据
链路地址低字节
链路地址高字节
校验和
16H
4.3可变帧长帧格式
68H
帧长
帧长
68H
控制域
用
户
数
据
链路地址低字节
链路地址高字节
链路用户数据
校验和
16H
5帧格式说明
5.1帧长
用户数据的字节数。
5.2校验和
所有用户数据字节的模256的算术和。
5.3地址域
链路地址,本规约使用双字节方式。
5.4控制域
D7
D6
D5
D4
D3---D0
0
传输方向位
DIR
1
启动报文位
PRM
帧计数位
FCB
帧计数有效位
FCV
功能码
FC
备用
0
要求访问位
ACD
数据流控制位
DFC
5.4.1控制方向下行报文中的控制域的位定义
●启动报文位:
PRM
PRM=1,表示由控制站、主站向采集终端传输,主站为启动站。
●帧计数位:
FCB
控制站向同一个数据采集终端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SEND/CONFIRM)或请求/响应(REQUEST/REPOND)传输服务时,将帧计数位FCB取相反值,控制站为每一个数据终端保留一个帧计数位FCB的拷贝,若超时没有收到终端报文或接收出现错误,则不改变帧计数位FCB的状态,重传原报文,重传次数为3次。
若控制站正确收到数据终端的上行报文,则该一轮的发送/确认(SEND/CONFIRM)或请求/响应(REQUEST/REPOND)传输服务结束。
复位命令的帧计数位FCB常为零,帧计数有效位FCV=0。
●帧计数有效位:
FCV
FCV=0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无效。
FCV=1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有效。
●功能码:
功能码序号
帧类型
功能
FCV
0
发送/确认
复位通信单元
0
3
发送/确认
传送数据
1
9
请求/响应
召唤链路状态
0
10
请求/响应
召唤1级用户数据
1
11
请求/响应
召唤2级用户数据
1
5.4.2监视方向上行报文中的控制域的位定义:
●启动报文位:
PRM
PRM=0,表示由采集终端向控制站、主站传输,采集终端为从动站。
●要求访问位ACD
ACD=1表示采集终端希望向控制站传输1级用户数据。
●数据流控制位DFC
DFC=0表示采集终端可以接收数据。
DFC=1表示采集终端的缓冲区已满,无法接收新数据。
●功能码
功能码序号
帧类型
功能
0
确认
确认
1
确认
链路忙,没有收到报文
8
响应
以数据回答请求帧
9
响应
没有所召唤的数据
11
响应
以链路状态或访问请求回答请求帧
5.5链路用户数据
每个链路规约数据单元(LPDU)只有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
类型标识TYPE
数据单元标识符
可变结构限定词VSQ
传送原因COT
设备地址低字节
设备地址高字节
记录地址RAD
信息体地址IOA
信息体
信息元素集
时间信息Tb
信息体N
。
。
。
。
。
。
。
。
。
。
。
。
信息体
时间信息Ta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公共时标
每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可变。
5.5.1数据单元标识符结构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第1个字节为类型标识(Typeidentification),它定义了后续信息体的结构、类型和格式,见图4。
图4类型标识
类型标识定义如下:
Typeidentification:
=UI8[1..8]〈1..255〉
信息体带或不带时标由标识类型的不同序号来区分。
主站(控制站)和子站(被控站)将舍弃那些接收到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如果这些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类型标识未被定义,以否定认可来回答。
5.5.2可变结构限定词(Variablestructurequalifier)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第2个字节定义为可变结构限定词,见图5。
图5可变结构限定词
(1)可变结构限定词域值语义的定义:
(Variablestructurequalifier):
=CP8{number,SQ}
数目(number=N):
=UI[1..7]〈0..127〉
〈0〉: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无信息体
〈1..127〉:
=信息体或信息元素的数目
单个/顺序(SQ=Single/sequence):
=BS1[8]〈0..1〉
〈0〉:
=在同一种类型的一些信息体中寻址1个个别的元素或综合的元素
〈1〉:
=在1个体中寻址1个顺序的元素
SQ〈0〉和N〈0..127〉:
=信息体的数目
SQ〈1〉和N〈0..127〉:
=每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单个信息体的信息元素的数目
(2)SQ位说明后续的信息体或信息元素的寻址的方法。
SQ=0:
每1个单个元素或综合元素由信息体地址寻址,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可以由1个或多于1个的类似的信息体所组成。
数目N是1个二进制编码表示信息体的数目。
SQ=1:
1个顺序的类似的信息元素(即同一格式的电能量),由信息体地址寻址(见IEC60870-5-35.1.5),其信息体地址为序列信息元素中第1个信息元素的地址。
后续的信息元素的地址为依次加1,数目N是1个二进制编码表示信息元素的数目,在顺序元素的情况下,1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仅有1个信息体。
【配置说明】:
SQ=0。
5.5.3传送原因(Causeoftransmission)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3个字节定义为传送原因域,见图6。
图6传送原因域
(1)传送原因域值的语义定义
Causeoftransmission:
=CP8{Cause,P/N,T}
原因:
=UI6[1..6]〈0..63〉
〈0〉:
=未定义
〈1..63〉:
=传送原因序号
〈1..47〉:
=配套标准的标准定义(兼容范围),见表7。
〈48..63〉:
=为特殊应用(专用范围)
P/N:
=BS1[7]〈0〉:
=肯定确认
〈1〉:
=否定确认
T=test:
=BS1[8]〈0〉:
=未试验
〈1〉:
=试验
(2)传送原因指导特定应用任务(程序)去处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P/N位表示对激活的肯定或否定确认,此激活是由启动的应用功能所请求的。
在无关的情况下,P/N位为0。
试验位定义此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为试验条件下所产生,它用于例如测试传输和设备,并不控制过程。
表7传送原因的语义
Causeoftransmission:
=UI6[1..6]〈0..63〉
〈0〉:
=未用
〈1〉:
=试验(专用范围定义)
〈2〉:
=周期、循环(专用范围定义)
〈3〉:
=自发(突发)
〈4〉:
=初始化
〈5〉:
=请求或被请求
〈6〉:
=激活act
〈7〉:
=激活确认actcon
〈8〉:
=停止激活deact
〈9〉:
=停止激活确认deactcon
〈10〉:
=激活终止actterm
〈11〉:
=未用
〈12〉:
=未用
〈13〉:
=无所请求的数据记录
〈14〉:
=无所请求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类型
〈15〉:
=由主站(控制站)发送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记录序号不可知
〈16〉:
=由主站(控制站)发送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地址说明不可知
〈17〉:
=无所请求的信息体
〈18〉:
=无所请求的累计时段
〈19〉:
=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20..41〉:
=未用
〈42..47〉:
=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48..63〉:
=为特殊应用(专用范围)
〈48〉:
=时间同步(专用范围定义)
【配置说明】:
T=0;P/N=0。
5.5.4电能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4个和第5个(任意)字节定义为电能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地址(简称设备地址),见图7和图8。
电能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的长度(1个或两个字节)是1个系统参数,每1个系统是固定的。
图7电能量数据终端设备
地址(1个字节)
图8电能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两个字节)
电能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
=UI16[1..16]〈0..65535〉
〈0〉:
=未用
〈1..65535〉:
=站地址
本标准采用二个字节作为电能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和信息体地址一起唯一地确定信息体。
5.5.5记录地址(RecordaddressRAD)
记录地址见图9既可以作为“累计时段的记录地址”,也可作为“单点信息的记录地址”。
图9记录地址
累计时段的记录地址用于类型标识序号2~28和104~123、200~211。
单点信息的记录地址用于类型标识序号1,101和102。
记录地址的定义如下:
bit87654321
27
20
Recordaddress:
=UI8[1..8]<0..255>
<0>:
=缺省
<1>:
=从记帐(计费)时段开始的电能累计量的记录地址
<2..10>:
=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11>:
=电能累计量累计时段1的记录地址
<12>:
=电能累计量累计时段2的记录地址
<13>:
=电能累计量累计时段3的记录地址
<14..20>:
=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21>:
=电能累计量(日值)累计时段1的记录地址
<22>:
=电能累计量(日值)累计时段2的记录地址
<23>:
=电能累计量(日值)累计时段3的记录地址
<24..30>:
=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31>:
=电能累计量(周/旬值)累计时段1的记录地址
<32>:
=电能累计量(周/旬值)累计时段2的记录地址
<33>:
=电能累计量(周/旬值)累计时段3的记录地址
<34..40>:
=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41>:
=电能累计量(月值)累计时段1的记录地址
<42>:
=电能累计量(月值)累计时段2的记录地址
<43>:
=电能累计量(月值)累计时段3的记录地址
<44..49>:
=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50>:
=最早的单点信息
<5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EC608705102 规约 10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