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知晓的103个历史常识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6723993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77.27KB
需知晓的103个历史常识解析.docx
《需知晓的103个历史常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知晓的103个历史常识解析.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需知晓的103个历史常识解析
需知晓的103个历史常识
(1)
1、三皇五帝
谁是“三皇”?
谁是“五帝”?
相信任何人都不能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
因为历史学家对这些“皇”呀、“帝”呀,各说各话。
比方,“三皇”的名单,就有六份;“五帝”的名单,也有三份。
先列“三皇”的六份名单:
①天皇、地皇、泰皇;②天皇、地皇、人皇;③伏羲、女娲、神农;④伏羲、神农、祝融;⑤伏羲、神农、黄帝:
⑥燧人、伏羲、神农。
再列“五帝”的三份名单:
①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②太嗥、炎帝、黄帝、少嗥、颛顼;③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上述名单,见于不同史籍。
有些“帝”,名不同而人同。
比方,太嗥,义叫太昊,即伏羲氏;炎帝,即神农氏,举此两人之名,便知“三皇”与“五帝”也有混淆。
再说,少嗥即少昊;帝喾即高辛;唐尧,陶唐氏,故名唐尧;虞舜,有虞氏,故名虞舜。
“三皇”“五帝”,都是传说中的人物,尤以“三皇”,神话气味浓厚,既无当时的文字记录留下来,也没有地下文物可资引证。
不能以为古书的记载,就是“历史”了。
也不能把传说当真事,作“考证”。
今天科学日新月异,对历史的考证就更加严格,讲史就更要具备各种科学常识。
2、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中国人自谓“炎黄子孙”。
“炎”是炎帝,“黄”是黄帝。
炎帝虽居“炎黄”称谓之前,实际上却处于遭冷落和贬抑的地位。
有典籍说,炎帝和黄帝是同胞兄弟;但这种传说比较晚出。
在记载上古神话传说的《山海经》里,并无此种说法。
而炎帝和黄帝各自为不同的神系,则是各典籍之共识。
当然,我们也不妨推测:
所谓炎、黄两大神系,可能是抹上了神话色彩的华夏两大原始部落,而炎帝、黄帝也许就是两大部落的酋长。
炎帝又称“神农氏”,这个称号更鲜明地反映了炎帝神系对华夏民族的贡献。
《周易·系辞传》说: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宋,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神农氏首倡了农耕种植。
《吕氏春秋》记述:
“神农之教日:
‘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
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
”
炎帝不仅是躬身劳苦,还有践危履险的勇气。
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避)就”;“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之命”。
据说,神农为辨识草木、昆虫的药性,竟曾“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作为“帝”,自当担负更多的“尝药济人”的艰险重任,比诸征方士觅求长生不老药的秦皇汉武,那真是迥于云泥!
据说,炎帝还发明、制作了琴瑟,创造“宫商角徵羽”五弦之音。
当然,黄帝也非常了不起。
黄帝发明制造了车,“轩辕氏”便是因此而得名。
黄帝还始造釜甑,从此开创了华夏人“美食文化”的历史。
黄帝的第一夫人嫘祖首倡蚕桑一织丝事业。
黄帝原为中原各部落的首领,后来同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在各个部落的支持下,获得全胜,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
无论是炎帝,还是黄帝,都同样值得我们感恩和尊崇。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不断发展,并与各少数民族通婚,慢慢形成华夏族。
因此,中国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3、“九州”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九州”是我国的别称,泛指全国。
相传在四五千年前,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人们被迫向山顶、高地迁徙,后来,禹疏浚河道,制伏了水患,把天下分为几个区域,供后人居住,于是就有了“九州”之名。
九州的划分情况是这样的:
冀州,今山西、河北、辽宁带。
兖州,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部分。
,
青州,今山东、辽宁,渤海与泰山之间。
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黄海、泰山、淮河之间。
扬州,今江苏、安徽南部,江西东部,淮河以南东至大海。
荆州,今两湖及江西西部。
豫州,今河南、湖北北部。
梁州,今陕西南部和四川一带。
雍州,今陕西北部、中部和甘肃及其以西地方。
4、“国家”一词是怎么来的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
但是,你知道“国家”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中国古代典籍把“天子”统治的地域称做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称为国,卿大夫统治的采邑称做家,“国家”是天下、邦国、家室的总称。
《孟子·离娄上》:
“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秦汉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把皇帝统治的范围通称为国家。
有时,皇帝也被直接称为国家,《晋书,陶侃传》:
“侃厉色日:
‘国家年小,不出胸怀。
”这里的“国家”指的就是东晋的成帝。
在西方,古希腊称“城邦”,古罗马称“共和国”,其原意是由罗马城延伸到整个意大利和其他各省的居民,是地域广泛的意思。
在中世纪称“王国”和市民社会。
到16世纪,社会政治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抽象出现代国家的概念,意大利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第一次使用“国家”(英文state)这个词。
表示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
此后,“国家”一词便开始流行通用。
5、我国古代主要朝代名称是怎样得来的
夏:
舜死后,禹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禹原来是夏后氏部落首领,因此,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后取名“夏”。
商(殷):
契是商部族的始祖,居于商(河南商丘一带),所以汤灭夏后以“商”为国名。
后因汤的十世孙盘庚将都城西迁到殷(河南安阳),所以商朝也叫殷朝。
周:
因太王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所以武王灭殷后以周为国名。
秦:
周孝王时,为了嘉奖给自己养御马的非子,赐非子为“赢”姓,并封“秦”(甘肃天水)地。
后来立国就以“秦”为国号。
汉:
刘邦原被西楚霸王封为汉王,楚汉相争时,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为“汉”。
三国:
魏,汉献帝时曾封曹操为魏王,曹丕称帝后以“魏”为国号。
蜀,刘备称帝时,因都城在蜀,故称蜀。
吴,孙权建都建业(今南京),因都城属吴地,所以称吴。
晋:
司马昭在魏国先被封为晋公,后为晋王。
他的儿子司马炎逼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为晋。
隋:
杨坚原为后周随王,后废周帝,改“周”为“随”,因忌讳随有走义,故省去“之”为“隋”。
唐:
李虎在西魏时被封为“唐国公”。
李渊称帝后国号为唐。
宋:
赵匡胤原在后周时,被封为宋州节度使,因发迹于宋州,所以国号为宋。
元本无国号,称蒙古。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时,始建国号,称“大元”。
,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义。
明:
大明的意义出于明教。
明教有明王出世的传说,所以朱元璋即位后取“大明”为国号。
清:
努尔哈赤建立政权时,取国号为“金”。
1636年,改“金”为“清”。
6、中国为什么被称为“支那”
中国曾被称为“支那”,在佛教经籍中译作支那、至那等。
“支那”作为中国名号是如何来的呢?
有这样几种说法: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源于“瓷器”一词。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瓷器之国”的称誉。
汉唐以来,中国瓷器大量运销国外。
其制作方法也传到世界各地。
所以,有人认为支那即源于“瓷器”的音译。
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支那源于印度,其根据主要有:
首先,古印度两大史诗《摩可婆罗多》《罗摩衍那》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已有“支那”的称呼。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波斯人最早称中国为支那。
在大约公元前5世纪时,古代波斯对中国的称呼有Cin,Cinistan,Cinastan。
费尔瓦丁神的颂词称中国为Cini,Saini,意即支尼、支那等。
慧苑《华严经音义》说:
“支那,翻为思维。
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
故以为名。
”法云《翻译名义集》言:
“支那,此名文物国。
”就是说用支那来称呼思维发达、文物昌盛的中国。
中国历史悠久,物博地大,文化发达,且人民勤劳智慧。
所以,有些国家即以支那称中国。
7、中国古代四人美女
中国人习惯把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贵妃称为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同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
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
存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
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
传说吴被灭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
貂蝉,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
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就设下连环计。
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
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以秋波,报董卓以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王嫱,为汉元帝宫女,字昭君,长得很美丽,也很有见识。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要求和亲。
昭君自愿前往,她千里迢迢来到了匈奴,并长期定居在匈奴。
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先进文化传给匈奴。
从此以后,匈奴与汉朝和睦相处,有60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杨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今陕西华阴)人。
通晓音律,能歌善舞。
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遂先封她为女道士,号太真。
天宝四年(745年)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其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
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700人,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
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至马嵬坡时,军队不肯前行,玄宗为稳定军心,不得已将贵妃缢死于路边。
8、历史上的四位“花木兰”
《古乐府》里的《木兰辞》,出色地叙述了古代巾帼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据我国史料记载,木兰确有其人,但不姓花,而且历史上曾有4位“花木兰”。
木兰姓朱之说。
据清人瀛园旧主著《木兰奇女传》载:
唐初,少女朱木兰,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娴弓马,谙韬略,14岁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转战沙场13载屡建功勋,凯旋故里,唐太宗封她为武昭将军、武昭公主。
赐姓李。
其史实见于《旧唐说》。
后人为纪念她,在湖北黄陂县木兰山建有木兰祠、木兰墓和将军庙。
木兰姓魏之说。
据清人刘准年著《三十二兰室诗钞》载:
木兰,姓魏,名木栾,俗称木兰,生于西汉初年,亳地(今河南)人,其父名魏应,汉文帝年间,匈奴南侵,为抵抗侵略者,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死沙场,被追谥孝烈。
木兰姓任之说。
据《新唐书》《全唐诗》载:
少女太兰,姓任,散尽家财,招募数千义勇,组成保家卫国的一支部队,木兰女扮男装,跃马横戈,率军一举打败强大的叛军;为此,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曾有诗赞道“甲士千群若障云,一身出能定三年。
”
木兰姓韩之说。
据明人刘惟德著《韩木兰(娥)传》载:
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幼丧双亲,和叔父韩立共同谋生。
12岁正值元末农民起义烽火,遂女扮男装改名韩天保。
投奔红巾军王起岩部队。
木兰13年军旅生涯,战功卓著。
后人为纪念木兰,在她家乡修建了木兰庙、木兰寺。
9、“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典故是怎么来的
关羽生活在公元200年左右。
关羽年轻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叫做刘备的人,两人很合得来。
于是关羽便拜年长的刘备为大哥。
不久,刘备拉起了一支队伍,想建立汉朝;自然,关羽成了刘备的大将。
当时,想夺取天下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曹操。
有一天,曹操和刘备为了争夺地盘,各带自己的军队,厮杀起来。
刘备兵少力弱,被曹操杀得落荒而逃。
关羽孤军奋战,毫不害怕。
曹操很喜欢关羽的神勇,便命人前去劝降。
起初,关羽誓死不降。
后来,那劝降的人说:
“你身边还有刘备的夫人,你死了,刘备的夫人也活不了,你怎么对得起你大哥刘备呢?
”
关羽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便说:
“我可以暂时投降曹操。
但是,一旦我得知了大哥刘备的消息,曹操必须放我走。
”曹操一心想让关羽为自己出力,听说他肯投降,自然满口答应了。
就这样,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夫人。
在曹操的军营中住了下来。
可是,关羽虽然身在曹营,心中却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刘备,他还不时派人四处打听刘备的下落。
为了让关羽忘掉刘备,曹操给关羽送了许多珠宝,可关羽根本不动心。
一天,曹操又送了一匹骏马给关羽。
关羽立即连连向曹操致谢。
曹操很纳闷地问:
“我送你许多东西你也没谢过我,为什么送了骏马,你却这样谢我呢?
”
关羽说:
“有了骏马,得知我大哥在哪里后,我就能更快地赶到他身边了”后来,关羽听到刘备的消息后,立刻离开了曹营,赶回了刘备营(汉营)中。
这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来历。
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身在此处。
而心思却在别处”,即心神不专一。
10、司马迁是怎样写出《史记》的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谈死后,朝廷便命令像父亲一样通古博今的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官职。
从那以后,司马迁便立志要写一部完整记录我国历史的著作。
但是,没过多久,司马迁便因为其他事情得罪了汉武帝刘彻,被处以残酷的腐刑。
腐刑是一种极端侮辱人格的刑罚,司马迁受刑后一度曾想自杀。
但是,他从历史上很多在艰难和忧愤中奋发努力成就事业的例子巾受到了鼓舞。
他想,屈原被放逐。
才写成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后,写成《国语》;孙膑被砍了膝盖骨,写了《兵法》。
我为么不能把这部史书写出来呢?
从此以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历时十几年,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
11、司马迁的后代为什么不姓司马
在陕西省韩城县的续村,居住着许多姓同或姓冯的大家。
每逢清明时节,他们便怀着虔诚敬佩之情,成群结队地来到太史公祠,为先祖司马迁祭祀扫墓。
为什么这些司马迁的后代却不姓司马呢?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惨受腐刑,悲痛欲绝。
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后人留下一部信史,他忍辱负重,在困厄潦倒之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
因《史记》对史实据实实录,在称赞汉武帝功德的同时,也斥责了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汉武帝对此勃然大怒,将《史记》手稿付之一炬。
司马迁有一位叫任安的好友。
因“戾太子事件”被斩。
狱吏在搜查其遗物时发现了一封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书信,信中告诉任安,他之所以在蒙受奇耻大辱之后还顽强地活下来,就是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
汉武帝见信后大怒,加上一伙对司马迁极为不满的宠臣的谗言,司马迁遭受迫害,不久死去。
据传说,悲痛中的司马迁夫人为了保住《史记》副稿,免遭满门抄斩之祸,便让两个儿子身藏《史记》副稿,逃回故乡韩城。
临行时,司马迁夫人手牵孩儿,泪流满面地嘱咐说:
“儿呀,你们一路小心,快快逃回家乡,将父亲的著述深藏龙门山中,好实现你们父亲的遗愿,留信史于后人,临儿,从今以后,你将司字左边加一竖,改为姓同;观儿,你给马字左边加上两点,改为姓冯,你们要尊兄爱弟,隐居龙门山中,好让我们司马氏一家留有后人。
”从此以后,司马迁的子孙后代一直都姓同、姓冯。
12、为什么西施不姓西,孟姜女不姓孟
西施和孟姜女都是历史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
但若问“西施、孟姜女姓什么”,恐怕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西施姓西,孟姜女姓孟。
”
其实,西施并不姓“西”。
孟姜女也不姓孟,而是姓姜。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误解呢?
这和战国以前中国人姓氏的习惯有关。
如果缺乏“姓氏学”的知识,而用习以为常的社会习惯去判断两千多年前的周秦历史情况,就会产生这种错误。
原来战国以前,中国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姓和氏。
一个家族的男性用氏。
女性用姓。
氏冠在名字之前,而姓置于名字之后——犹如现代欧美人的习惯。
秦始皇的氏为“赵”,姓为“赢”,由于始皇是男性,所以就叫“赵政”,如果是女性,就叫“政赢”了,后世呼他为“赢政”,是不符合当时的习惯的。
又如舜的家族姓妫,其后人封于陈国,因此以陈为氏,陈氏的一支又到了齐国,把陈写作“田”(陈、田在古代同音),又为田氏。
齐国君主原是姓姜(姜太公之后)。
田氏篡夺了,从此齐国又被称为“田齐”,田齐君主后来称王,其子孙又以“王”或“王孙”为氏。
由此可见,姓是固定不变的,而氏可以因时、因地、因官爵而改变。
孟姜,按先秦的女子称呼,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
“孟”这个名字是排行的称谓,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老小称“季”。
孟姜就是“大姜”。
按现代的习惯称呼就是“姜大姑娘”。
西施也不姓西,而姓施。
有一个成语叫“东施效颦”,说的是苎萝村的东半村和西半村各有一个姑娘。
东半村的叫“东施”,西半村的叫“西施”。
西施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13、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罪臣
庆父:
春秋时鲁国贵族,鲁庄公之兄。
他惯于挑拨离间,制造内乱,先后杀死两个国君。
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赵高:
秦朝宦官,原是赵国贵族。
秦始皇死后,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遗诏,逼始皇长子扶苏自杀,自任丞相,把持朝政后又谋害胡亥,立子婴为帝,却被子婴诛杀。
来俊臣:
唐朝武则天当政时的酷吏,因告密受宠,历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等职。
他营私枉法,大兴刑狱,被他灭族者不下千余家。
后因得罪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而被处死。
李林甫:
唐朝权臣,唐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封晋国公。
他为争宠固权,处处讨玄宗欢心。
此人嘴甜心毒,有“口蜜腹剑”之称,在任19年中干尽坏事,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秦桧:
北宋末年历任御史中丞等职。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被金军掳至北方,不久遣归,充当内奸,并骗得高宗信任。
他结党专权,陷害忠良,力主投降,为世人所唾弃。
严嵩:
明朝大臣,嘉靖时任吏部尚书,官至内阁首辅。
以其子严世蕃等为爪牙,操纵国事,杀害忠良,贪赃枉法。
在任时,朝廷60%的军饷被他侵吞。
魏忠贤:
明朝宦官,万历当政时入宫。
1620年,熹宗即位,他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并兼管东厂。
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自称“九千岁”,手下有王虎、王彪等爪牙。
崇祯即位后被罢职,遣置凤阳,途中自缢而死。
和珅:
因逢迎献媚,为乾隆皇帝所宠,被升任为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乾隆死后,嘉庆宣布他20条罪状并责其自杀。
被抄家后,其家产等于朝廷10年的收入,所以民间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14、中国历史上的“六圣”
我国历史上,从西汉到盛唐出现过“史圣”“草圣”“医圣”“书圣”“画圣”和“诗圣”。
被后人称为“六圣”。
史圣:
汉武帝时代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自幼读史,20岁后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博览广闻,历尽艰辛,终于著成不朽的历史名著《史记》。
草圣:
汉朝末年三国初年张芝擅章草(旧隶的草体),据说他“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时人称之为“草圣”。
医圣:
建安时期的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医学家必读的经典,被称为“医圣”。
书圣:
东晋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
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创造了独特的书法风格,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画圣:
盛唐时人吴道子擅长佛道画,所画人物“毛根出肉,人健有余”,他在寺观图画壁300多间,画中人物奇形异状,无一相同,被时人称为“画圣”。
诗圣:
和吴道子同时代的伟大诗人杜甫。
其诗“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
一生写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15、中国史学八大家
左丘明:
春秋时鲁国人,著有《左传》,编年体史书创始人。
司马迁:
西汉人,作《史记》,首创正史纪传本。
班固:
东汉人,著《汉书》,开创断代史体例。
刘知几:
唐朝人,编著《史通》,我国第一位史学批评家。
杜佑:
唐朝人,所著《通典》,为我国第一个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司马光:
北宋人,编著的《资治通鉴》,为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巨著。
袁枢:
宋朝人,著《通鉴纪事本末》,创立了纪事本末的体裁。
顾炎武:
明朝人,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16、我国历史上的六大古都
我国历史上的六大古都是指:
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这六座城市。
西安公元前ll世纪,西周首先在这里建都,称镐京。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于此,取名长安。
以后,魏晋南北朝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以及隋、唐两代均在这里建都,历时一千多年,曾经是古代东方最著名的大都市。
洛阳最早为西周的东都,叫洛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正式成为东周的都城。
以后,战国时期改称洛阳。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武周先后在这里建都。
最后定都洛阳的是五代十国中的后唐。
洛阳先后有九个王朝建都,素称“九朝故都”,也历时一千多年。
开封最早为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叫大梁。
唐朝改称为汴州。
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定都于此。
接着,后晋、后汉、后周均相继在这里建都,同时改称东京,又称开封府。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的北宋定都于开封。
北宋历经九帝,盛极一时,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反映了当时开封的繁华景象。
杭州五代十国时吴国的都城。
南宋定都于此,称为临安。
这里山水秀丽,又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成为闻名天下的美丽都市。
南京最初为三国时期的东吴都城,称为建业。
不久是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国都,称为建康。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建都于此,称为金陵。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此,改称为应天。
太平天国洪秀全也在这里建都,称天京。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建立的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后来,成为中华民国首都。
这里依山傍水,形势险要,故有“虎踞龙盘”之称。
北京战国时期为燕国都城,称为蓟城。
辽代改称燕京。
金代于1153年迁都于此,称为中都。
元朝定都于此,改称为大都。
1421年,明成祖迁都于此,改北平为北京。
清室入关以后建都北京。
北京作为“五代帝都”,历时达七八百年之久,由于我国历史上最后的三个封建王朝元、明、清都在这里建都,所以北京保留着我国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还保存着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京。
17、何为春秋五霸?
何为战国七雄?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2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战国时代。
其中又以公元前475年为界线,前段为春秋,因孔子曾编订《春秋》一书而得名;后段为战国,因当时七个较强大的诸侯国相互混战而得名。
春秋时,王室衰弱,诸侯势力崛起,同时中原诸国又受到周边少数民族威胁。
于是各大国在“尊王攘夷”口号下,争当霸主。
春秋300年间出现了所谓“五霸”。
关于“春秋五霸”,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通常认为是后者,因为宋襄公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霸主,而秦穆公势力也未曾影响至中原。
战国时期,原来的晋国被三个大臣瓜分为韩、赵、魏三国,齐国政权被田氏取代,东北的燕国逐渐强大,再加上南方的秦、楚两国,构成了七雄角逐的场面。
所谓“战国七雄”即是指战国时期七个势力强大的国家:
齐、楚、燕、韩、赵、魏、秦。
18、“鸡鸣狗盗”出自什么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
门下养食客三千。
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召他入秦,想委以重任,但秦国一些臣僚进言说孟尝君终究是齐国人,会想着齐国利益而对秦国不利,不可重用他,但是又不能放走他,他回到齐国后会为齐国出力,照样不利于秦国,于是便将孟尝君关押起来。
孟尝君联系到了秦王一个宠爱的妃子,让她救他,妃子说想要孟尝君的狐裘大衣,而孟尝君已将狐裘大衣在初次见秦时献给了秦王。
此时孟尝君手下有人自告奋勇说他会像狗一样暗中将大衣偷出来,这个人果然偷到了狐裘大衣。
孟尝君将这件狐裘大衣献给秦王的妃子。
秦王的这个妃子在秦王面前为孟尝君说了不少好话。
使秦王放走了孟尝君。
但后来,秦王又后悔放走孟尝君。
便派人去追,此时孟尝君刚走到函谷关。
函谷关有规矩,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需知 103 历史 常识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