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区域规划与研究作业.docx
- 文档编号:26720465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84.80KB
湖南大学区域规划与研究作业.docx
《湖南大学区域规划与研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大学区域规划与研究作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大学区域规划与研究作业
关于湖南省娄底市发展规划的研究
目录
一、综述
二、各县市优势分析
2.1娄星区优势分析
2.2冷水江市优势分析
2.3涟源市优势分析
2.4新化县优势分析
2.5双峰县优势分析
2.6小结
三、娄底市的发展规划
3.1娄底市发展规划可行性分析
3.1.1“娄-涟-冷-新”点轴开发模式
3.1.2双峰县增长极开发模式
四、政策建议
五、结论
摘要
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不同的地区适合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本文通过对娄底市的两市两县一区进行详细的区位、交通、经济条件的分析,探讨了娄底市适合的开发模式,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应用点轴开发模式;双峰县应用增长极开发模式。
本文还对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给出了政策建议,提倡转型、保护环境。
ABSTRACT
Economicdevelopmentisthemostimportantproblemfacingtheregion,anddifferentregionsrequiredifferentmodelofeconomicdevelopment.ThisessayisbasedonthetwocountiesandonedistrictLoudicitieswereanalyzedindetailthelocation,transportation,economicconditions,anddiscussestheLoudisuitabledevelopmentmodel,Louxing,LianyuanCity,LengshuijiangCity,XinhuaCounty,tofindthepointofapplicationaxisdevelopmentMode.Shuangfenggrowthpoleapplicationdevelopmentmodel.Thispaperalsofacestheproblemof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policyadvicegiventopromotetransformationtoprotecttheenvironment.
关键词:
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一、综述
陈惠明(2005)认为娄底应当明确后发赶超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吴旭平(2013)认为,娄底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建成湘中国际物流园区。
黄小峰(2006)认为考虑到资源有限性和环境承载力,娄底应当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依靠生产要素扩张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集约型经济增长。
湖南省娄底市,位于湖南省的地理几何中心,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娄底经济开发区、万宝新区。
全市东西宽160余公里,南北长102余公里。
娄底市有两条主要水源:
涟水东流注入湘江,资水北往汇入洞庭。
矿产资源相当丰富,煤、锑、锰等资源尤为丰富。
而冷水江市则更有“世界锑都”、“百里煤海”、“有色金属之乡”之美称。
娄底境内有湘黔铁路、娄邵铁路贯通。
沪昆高铁在娄底设两个接入口:
娄底南站、新化南站。
320国道和207国道分别经过双峰、涟源。
资水可常年通航,涟水经湘江入长江。
二、各县市优势分析
2.1娄星区优势分析
自然条件娄星区铁、铜、锰、矾等矿产相当丰富。
产地将近40处。
娄星区亦有“百里煤海”之称,煤储量超过11亿吨,储量30亿吨以上。
此外,娄星区还富藏各种粘土、石灰岩等石矿。
交通:
娄星区是整个娄底市甚至湖南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洛湛铁路和湘黔铁路在娄星区十字交汇。
此外,还有娄邵铁路及娄插、娄斗、西恩三条铁路专线。
2011瑞高速公路、娄湘公路、娄涟高等级公路、1810省道、1847省道贯穿全境。
市区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70分钟车程
经济:
2012年,娄星区实现生产总值291.55亿元,比2011年增长11.8%。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6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84.62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7.26亿元,增长12.2%。
2012年,娄星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为:
第一产业比重2011升0.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2011升0.20个百分点。
2012年,娄星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3.2亿元,比2011年增长4.7%。
在工业方面,娄星区已形成冶金、机械、煤炭、建材四大基地,重工业、黑色金属冶炼、煤炭采选业以及生铁、原煤、钢产量等22个项目在全省县市区中名列第一。
2012年,娄星区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66.61亿元,比2011年增长11.7%。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28亿元,比2011年增长22.0%。
境内有3家大型国有企业,而以湖南省钢铁巨头涟钢为重。
2.2涟源市优势分析
自然条件
涟源市有“煤矿之乡”、“建材之乡”之称。
涟源富含煤、铁、锰、锑、铜、铅锌、硅石等矿产,超过40种,其中煤炭储量4.96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
经济条件
2013年,涟源市实现生产总值20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3%。
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2.3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99.3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65.2亿元,增长14.0%。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4:
48.0:
31.6。
交通条件
涟源境内有二广高速、G207线、S218线、S213线、S312娄涟线、娄涟高速、娄新高速、长韶娄高速、S210线、S379线、S368线、S314线。
此外,涟源设有火车站。
拥有便捷与现代的交通网络,涟源成为南北通达,东西贯通的交通枢纽和“咽喉”要地。
2.3冷水江市优势分析
自然条件
市内有资江、湘江两大水系,水资源相当丰富。
冷水江有矿产地185处,其中煤炭108处,矿种30个。
市内能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建材等矿产储量大、质量好,可供工业利用,锡矿山锑矿储量和储量均居世界首位,有“世界锑都”之美誉。
市境含煤面积达156.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煤炭地质储量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1/6,有“江南煤海”之称。
交通条件
冷水江市交通便利,有湘黔铁路通过境内,并设有客运车站,有列车定点停靠上下旅客。
娄怀高速公路从东至西横贯全境,资水也可常年通航。
经济条件
2012全年实现市内生产总值212.4亿元,增长12.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50.6亿元,增长13.7%;其中工业增加值144亿元,增长13.6%,规模工业增加值95.6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52.98亿元,增长11.2%。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7%、70.9%、25.4%。
2.4新化县优势分析
自然资源
新化县矿产较为丰富,境内已发现的矿物达36种,其中26种可开发。
其中,储量较高的有铁矿、锑矿、煤矿。
交通条件
新化县交通较为发达,全县设有客运汽车站,火车站,沪昆高铁通过新化洋溪,交通比较便捷。
经济条件
2012年,新化县实现生产总值1495276万元,同比增长12.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2454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06269万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566554万元,增长13.7%。
三次产业结构为28.9:
33.9:
37.2。
2.5双峰县优势分析
自然资源
双峰县矿产资源丰富,有金属矿(黄金矿、铅锌矿、钨、钼矿、锑矿、铌钽矿、铁矿、锰矿、钒矿、铜矿)和非金属矿(煤矿、石膏矿、黄铁矿、大理石矿、花岗岩、陶瓷土矿、耐火粘土矿、石灰岩矿、磷矿、钾长石、重晶石、硅石矿)有27个矿种,99个矿点。
储量位于全省前10位的矿产有:
石膏、大理石、黄铁、煤、耐火粘土、黄铁矿等。
交通条件
双峰县拥有二级客运站场2个,四级客运站7家,五级客运站1家;客运线路83条,其中县外客运线路44条,县内客运线路39条。
无铁路线路、高铁线路,交通较为落后。
经济条件
2013年,双峰县生产总值170.69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96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70.25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45.48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4%。
双峰县三次产业结构为32.2:
41.2:
26.6。
2.6小结
从宏观上来看,娄底市的两市两县一区具有鲜明的特点,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娄底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地、高效地开发矿产资源,从而大力发展工业,带动经济发展。
除双峰外,交通都十分便捷,是北上京津、东至江浙、南抵粤港、西达川渝的湖南省的交通枢纽。
因此,娄底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产业,将自己打造成中部地区乃至国家级别的重要交通枢纽。
三、娄底市的发展规划
经过分析发现,如图1.1所示,整个娄底市的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几乎都在以铁路、沪昆高铁为轴的直线段上,非常适合点轴开发模式,其中,娄星区和冷水江市设为一级中心城镇,涟源市和新化县设为二级中心城镇。
而双峰偏居娄底市东南角,无铁路、高铁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较为落后,应采取增长极开发模式。
图1.1
3.1娄底市发展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3.1.1.“娄-涟-冷-新”点轴开发模式
重点开发轴选择的科学性
1.各“点”经济相对较为发达。
娄底市所辖的两市两县一区中,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前四位,是娄底市经济最发达的四个县市,是整个娄底市的经济核心区域。
其次,该4个县市的工业化程度都比较高,钢铁、化工、煤、有色金属等产业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2.在开发轴沿线有高等级的水路、陆路运输线路。
图1.2
长江支流,湖南四水之一的资江流经涟源至冷水江部分段、冷水江至新化段。
资江可以常年通航,极大的便利了区域交通运输。
图1.3
此外,涟水作为湘江中游一大支流,自西向东,流经涟源市、娄星区、双峰县。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开发轴的交通运输功能。
图1.4
此外开发轴沿线还有湘黔铁路、娄怀高速,极大地方便了客运、货运交通,为各区域各县市之间的紧密交流与联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3.开发轴附近区域矿产资源、水资源相当丰富
本文前述章节已经显示,整个娄底市就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而尤其是以冷水江的锑矿、煤矿为多,有“世界锑都”、”江南煤海”之称。
娄星区的煤矿、钢铁产量都相当大;涟源的煤炭储量4.96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号称“煤矿之乡”、“建材之乡”;新化县的煤矿、铁矿、产量也相当巨大。
由于本身就有巨大的资源储量,娄底市就免去了从外地购买、运输资源的费用,为本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先天优势,为娄底市的工业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娄底市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春天、夏天多雨,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1400毫米。
娄底本身又多江河,有湘江支流、湖南四水之一的资江,和湘江一大支流涟水,水资源相当丰富。
而在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现代,水资源成为一个地区能否长久发展的重要制约。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灌溉,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而娄底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还有丰富的水资源,这是娄底快速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
3.1.2重点发展城镇选择的科学性
1.一级中心城市选择的科学性
在娄底市的两市两县一区中,娄星区是娄底市的经济、行政和教育中心。
2012年,娄星区实现生产总值291.55亿元,高居娄底市第一。
娄底市政府、娄星区政府均设于此,很多项目能够得到政策倾斜;娄星区还集中了全市最优良的教育资源,娄星区的中小学生升学率、高考录取率均常年稳居娄底市第一;娄星区还具备娄底市最先进的医疗卫生体系,保障了全市人们的医疗卫生需求。
此外,娄星区在区位上还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娄星区是娄底市离“长株潭”最近的,市区距离省会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60分钟车程。
良好的区位条件极大的促进了娄星区从“长株潭”吸收先进技术,承接产业转移,吸收其扩散效应。
娄星区还具备多个长短途汽车站、火车站,沪昆高铁也在此设立娄底南站,交通非常方便。
因此,将娄星区设为一级重点开发城镇是科学且合理的。
冷水江市2012全年实现市内生产总值212.4亿元,仅次于娄星区。
经济相对较为发达。
区内自然资源相当丰富,锑矿含量、产量均为世界第一。
煤矿的产量也相当巨大,有“江南煤海”之美誉。
全境有湘江支流资江流经,水资源相当丰富。
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强大的水陆交通运输优势,冷水江市完全可以大力发展工业,迅速崛起。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自身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而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系统又为冷水江的各种资源、各种产品运输到区外提供了条件。
冷水江市本身发展规模较大,2012年末,总人口37万多人,城镇化率80.21%,能够独立成市,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能够吸收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流入区内,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减少失业率。
2.二级中心城镇选择的合理性
首先,涟源市和新化县在娄底市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城镇规模都比较小,资源丰富但并未形成像娄星区涟钢、冷水江锡矿山这样的大型企业,无法对周边地区形成巨大的关联带动效应。
其次,区内交通都比较便利,但新化县毕竟是县城,区内多山地、农村,实际上交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再次,二者一个居于娄底市的中部,一个偏居娄底市西北部,靠近湘西,距离省会长沙和“长株潭”较远,区位优势不明显。
因此,将涟源市和新化县设为二级中心城镇是合理的。
3.2双峰县增长极开发模式
如图1.1所示,双峰县偏居娄底市东南角,不像其余四个城镇那样集中分布在同一条铁路、高速轴线上,而且本身只有短途汽车站,没有铁路、高铁站,交通较为落后,与其余各城镇联系不够紧密。
2012年,双峰县生产总值156.13亿元,在娄底市排名末尾,经济滞后,双峰的经济、交通滞后于其他市县,导致其自身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市县,而发展的落后又反过来影响其交通、经济、环境等发展,这种“循环累计因果效应”一步一步地使得双峰落后于平均水平。
然而,双峰并不是只有落后,它的希望在于它有自己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双峰正逐步形成以建材、农机机电、电子电器、农产品加工的四大支柱产业集群,出现了一批重点企业和名特优新产品。
在此基础上,双峰县可以发展增长极开发模式。
双峰可以以娄星区为依托,利用本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大做强本地四大支柱产业,形成极化效应,吸收周边剩余劳动力及其余生产要素,不断强化本地产业链。
同时,应当尽快建成火车站,与娄星区链接,吸收来自娄星区的先进科学技术,生产要素,并不断融入“娄-涟-冷-新”点轴开发模式中去,不仅能够使得本地的产品能够便利地运输到区外,还能使得区外高效生产要素的流入,并加强与其余县市的沟通与交流。
因此,双峰应当采用增长极开发模式。
四、政策建议
总的来看,娄底市两市两县一区具有一个共同点,资源丰富,且都基本上具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娄星区有湖南省的钢铁巨头湖南华菱连源钢铁集团,因此,娄星区一方面可以围绕钢铁行业形成钢铁行业产业链。
涟钢产业链不仅意味着在钢铁厂附近形成巨大的极化效应,还意味着要组建科学的团队,不断研究生产技术,改进生产方式。
事实上,涟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其周围已经有了涟钢小学、中学、涟钢医院等一系列配套生活设施。
但还缺乏真正的能够为涟钢带来质变的因素,那就是先进的生产技术,技术进步也是制约涟钢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娄底市政府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对新能源、新技术的投资,同时,加快对涟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建设,加快生产转型。
此外,娄星区还可以扩大自己的服务业的发展,娄星区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型城市,近年来,建成了拥有五星级酒店的万豪国际广场、占地超过3.5公顷的城市地下商城、沃尔玛地下商城,此外还有春园商业步行街、娄星广场等大型商业、休闲中心。
娄星区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大力发展酒店、餐饮、娱乐等服务业。
冷水江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它的主导产业非常明显,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初级加工业。
而这类城市目前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资源枯竭。
据报道,在持续开采超过年限110年之后,冷水江占全球60%的锑矿储量,服务年限仅剩4.6年,煤矿仅剩5到10年。
转型迫在眉睫,冷水江不仅需要关闭、查封乱开采、乱排放污染的采掘厂商,还应当治理已经伤痕累累的自然环境。
在治理、整顿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理开发资源,同时,发展潜导产业,为将来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双峰县目前政策的重中之重是应当争取到一个火车站站点,没有火车站,是双峰常年落后于其余县市的重要原因。
没有火车站,也就意味着双峰县的产品大部分只能在区内消费,或者通过汽车运输到区外,而汽车运输不仅风险大,而且费用高,很不利于双峰产品打入区外,因此,修建火车站,大力疏通双峰与外界的交流方式就成为了政策的重点。
其次,如前所述,双峰应当继续培育、发展本地支柱产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跟上其余县市的发展。
五、结论
经过研究与分析,与娄底经济现状、交通、区位条件相适应的的开发模式为点轴开发模式与增长极开发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构成点轴开发模式的重点开发城镇,以湘黔铁路、娄怀高速为轴的构成经济开发轴线,而双峰县单独采取增长极开发模式。
此外,冷水江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应当加强监督力度,合理规划资源开采,培育潜导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而双峰县则应当兴修铁路加大其与外界的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大学 区域规划 研究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