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6719950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19.45KB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解析.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解析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碘升华
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
C.风能发电
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
【答案】B
【解析】A、碘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为新物质氧化铝,是化学变化,故正确;C、风能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2.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木已成舟D.蜡炬成灰
【答案】D
【解析】A、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错误;B、海市蜃楼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现变化,故错误;C、木已成舟只是外形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矿错误;D、蜡炬成灰是蜡燃烧形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3.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金刚石硬度大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
【答案】B
【解析】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故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是物理性质,故错误;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是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B。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答案】C
【解析】A、铜丝作导线根据其有导电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错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错误;C、天然气作燃料是根据天然气的可燃性,利用了化学性质,故正确;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其硬度大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C。
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答案】A
【解析】A、酒精灯、试管及试管夹和试管内的液体均符合操作要求,选项正确;B、取用块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以免打碎试管底部;C、量筒读数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D、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选项错误;
故选A。
6.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
【答案】B
【解析】A、烧杯可作反应容器,但不能直接燃烧,需要垫石棉网,故错误;B、试管可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故正确;C、量筒不能作反应容器,也不可直接加热,故错误;D、集气瓶可作反应容器,但不能加热,故错误;
故选B。
7.下列有关红磷燃烧测氧气含量的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D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结果
【答案】C
【解析】A、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故此选项错误;B、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和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混合物,故此选项错误;C、加紧弹簧夹是因为防止燃烧时气体膨胀溢出,故此选项正确;D、红磷量少氧气不能耗尽,则测量的数据会不准确,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应坚持自己的假设
B经过一次实验后,结果与假设相符,可以停止实验
C探究结果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验论证
D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表达交流这一环节取消
【答案】C
【解析】A、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应坚持实验结果,A错误;B、经过一次实验后,结果与假设相符,可重复试验,B错误;C、探究结果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验论证,增加说服力,C正确;D、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D错误;
故选C。
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颜色变化B.状态变化C.发光、发热D.其他物质生成
【答案】D
【解析】化学变化中经常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沉淀以及状态的变化等;但并不是任何化学变化都一定有此现象,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会生成新物质;
故选D。
10.以下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
A.指南针的发明B.青铜器的制造C.钢铁的冶炼D.黑火药的发明
【答案】A
【解析】指南针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
故选A。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B.海水C.盐水D.雨水
【答案】A
【解析】A、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故A正确;B、海水中含有:
水、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故B错误;C、盐水是由盐和水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雨水在下落的过程中吸收了空气大量的物质,是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12.加热化肥碳酸氢铵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A、取用药品时,瓶塞不能正放在桌面上,故错误;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时,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药品慢慢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使药品落到试管底部,故正确;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灯芯,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试管炸裂,故错误;D、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故错误;
故选B。
13.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品防腐B.制成各种电光源
C.医疗冷冻麻醉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答案】B
【解析】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液态氮能够获得超低温,可用于医疗麻醉,同时氮气是工业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而制成电光源是稀有气体的用途;
故选B。
14.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环境污染是化学造成的
D.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许多方面得益于化学学科的发展
【答案】C
【解析】A、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故A正确;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B正确;C、环境污染不是化学造成的,就看人类如何利用好化学,故C错误;D、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许多方面得益于化学学科的发展,故D正确;
故选C。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物质
D.高新科学技术需要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要靠化学家来研究开发
【答案】A
【解析】A、“绿色化学”是指人类在生产或合成物质时不人为的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尽量不生成有害物质,而不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则A说法错误;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则B说法正确;
C、人类使用的药物、材料等都是利用化学来合成的,则C说法正确;D、在人类发展中还需要新的材料、能源等,需要技术更新,化学家继续研究,则D说法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该方法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比规定值偏______(填“大”或“小”),该液体的实际值是______mL;指出图中其他几处错误,并指出该错误可能导致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42.0;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后果是瓶塞上沾上污物污染试剂;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后果是倾倒液体时的残留液腐蚀标签
【解析】俯视读数量取液体时,由于看到的读数值偏大,所以实际量取到的液体体积正好偏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是42.0mL;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瓶塞上沾上污物污染试剂,标签应向着手心,防止倾倒液体时的残留液腐蚀标签.
故答案为:
小;42.0;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后果是瓶塞上沾上污物污染试剂;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后果是倾倒液体时的残留液腐蚀标签。
17.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如图),约1~2s后取出来,可以看到______部分最先变黑,因此,应用______加热物质。
【答案】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
【解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
内焰,外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当把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时,外焰部分最先变黑,所以我们在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故答案为:
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
18.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另切一小块放在热水中,蜡烛熔化并浮在水面上.结论:
石蜡的硬度______,密度比水______,熔点______;
(2)点燃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选填“a”、“b”或“C”)处最先炭化.结论:
蜡烛火焰的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和______。
【答案】
(1)小;小;低;
(2)a;外焰;(3)水;二氧化碳
【解析】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另切一小块放在热水中,蜡烛熔化并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熔点低.
(2)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小;小;低;
(2)a;外焰;(3)水;二氧化碳。
19.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答案】③④;②⑤⑥;⑧;①⑦
【解析】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②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电灯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⑦镁能燃烧,需要通过镁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
③④;②⑤⑥;⑧;①⑦。
20.关于空气的组成,从下列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食物放在空气中会变馊,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2)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______;
(3)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会出现一圈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有______;
(4)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直接将空气中某成分转化为肥料,说明空气中有______。
【答案】
(1)氧气;
(2)水蒸汽;(3)二氧化碳;(4)氮气
【解析】
(1)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使食物变质,因此,食物放在空气中会变馊,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饼干放在空气中不脆了,这是饼干吸水之后潮湿的缘故,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3)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会出现一圈白色固体,这是因为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之后形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的缘故,说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4)空气中的氮气含有氮元素,可以经过化学反应后制造氮肥.
故答案是:
(1)氧气;
(2)水蒸汽;(3)二氧化碳;(4)氮气。
三、实验题
21.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
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1)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mL;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白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
(5)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______(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答案】
(1)使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2)先下降,后上升;70
(3)难;不活泼
(4)不成功;因为生成物是气体
(5)ABC
【解析】
(1)白磷过量能够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尽可能的消耗掉,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所以开始燃烧到结束实验,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而是集气瓶中液体进入烧杯中,然后集气瓶冷却后,氧气被消耗而使集气瓶中压强减小,从而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150mL,在加入50mL水后剩余的容积为100mL,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反应完全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为20mL,故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
50mL+20mL=70mL;
(3)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可以知道氮气难溶于水,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4)炭粉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不能产生集气瓶内外的压强差,所以实验不能成功;
(5)在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加快集气瓶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并且能够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故选ABC.
故答案为:
(1)使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2)先下降,后上升;70;
(3)难;不活泼;
(4)不成功;因为生成物是气体;
(5)ABC。
22.如图为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向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铵的方法______;
(3)实验中看到的现象:
碳酸氢铵逐渐就少,同时看到试管壁上有水滴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就浑浊了,还能闻到一股氨气的刺激性气味,这说明加热碳酸氢铵产生了______三种物质;
(4)碳酸氢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俗称碳铵,通过本实验,请你谈谈如何合理的使用这种化肥?
______.
【答案】
(1)a试管;b铁架台;c酒精灯;d烧杯
(2)将试管倾斜,将药匙或纸槽伸入试管底,然后将试管直立
(3)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4)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导致肥效降低,所以应密封贮存在阴凉处
【解析】
(1)图中仪器的名称:
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烧杯;
(2)向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铵的方法将试管倾斜,将药匙或纸槽伸入试管底,然后将试管直立;
(3)碳酸氢铵逐渐就少,同时看到试管壁上有水滴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就浑浊了,还能闻到一股氨气的刺激性气味.这说明加热碳酸氢铵产生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
(4)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导致肥效降低,所以应密封贮存在阴凉处;
故答案为:
(1)a试管;b铁架台;c酒精灯;d烧杯;
(2)将试管倾斜,将药匙或纸槽伸入试管底,然后将试管直立;
(3)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4)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导致肥效降低,所以应密封贮存在阴凉处。
初中化学试卷
金戈铁骑制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启化学之门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单元测试 开启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