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6716463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38KB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拟《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比照手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3、比拟《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根底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
“好、好、好!
”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沉着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快乐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
“各位,该我行酒令了!
”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
“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乱、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知人论世
(一)学生眼中的作者
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相关资料进行答复,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课前预习中的疑问。
(二)老师眼中的作者(老师ppt小结,给大家一张苏洵的名片)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解题
(1).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提供治国借鉴。
提问:
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三、检查预习
1、读准以下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意思。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2、对掌握的文言知识进行汇报,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在ppt中展示
3、质疑环节,鼓励学生找茬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整体把握(导、思、议、展、评)
1、出示“战国七雄形势图”补充讲解史实: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开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稳固,外交上,秦采取“连横”这一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
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对于如此历史事实,苏洵有着怎样的见解,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那么苏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3、、文章是以怎样的论述结构这个中心论点的。
(各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总讨论结果。
)
明确(2、3):
第一局部(第一、二段),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局部(第三、四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局部(第五、六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总结:
(思考后答复,幻灯片)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点:
。
第二段是以作为论据,论证。
第三段再从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
第四段提出的看法。
最后一段借古讽今,。
4、本文既是一篇有见地的史论,也是一篇典范的文言文。
请从文章的论证结构探究其典范性。
(学生画出思维导图)
明确:
论证结构:
(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开宗明义)
分论点一: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二: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3)本论——论证中心论点,从论证两个分论点来论述。
第2段:
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论证方法:
例证法(小那么获邑,大那么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引证法(以地事秦……火不灭)。
第3段:
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论证方法:
例证法(齐附于秦、燕赵用兵后亡),比照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
(4-5)结论——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无使为积威所劫”。
5、明确写作意图,借古讽今。
怎样理解作者的结论?
学生结合注释答复,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告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补充:
北宋与契丹、西夏地理位置图,补充讲解时代背景:
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参军事政变中取得政权的。
他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但这种做法却削弱了兵力。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锋利,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并在此根底上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害。
北宋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方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总结:
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五、课外拓展
我们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总结、反思,《过秦论》、《六国论》都是史论文,试着比拟的两者的异同
讨论明确:
归纳相同点:
[板书:
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①体裁:
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异,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
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
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不要重蹈覆辙。
④写作手法:
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比照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2..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归纳区分相异点:
[板书:
主旨、结构、语言]
①主旨:
《过秦论》所表达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竭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
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
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
他继承并开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那么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
因此,他竭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
他说他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苏洵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
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
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
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
表达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
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
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
在前文表达的根底上议论,说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
开篇提出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
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
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
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
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
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气势磅礴”。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
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文章饱满充分,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美,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分。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那么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
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国论 优质课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