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八九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6707706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9.80KB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八九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八九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八九单元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八九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的两步计算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在教材中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部分。
为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以及养成从数学角度看问题并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学、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还具备了一定的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只不过解决问题的工具还局限在一单独的知识点内,所以能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很广泛,但是学生心里已经存有种种疑问,只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适时给予学生启发,就能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又能让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3、掌握有关时间的计算。
教学措施: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均是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这是建立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乘两位数、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之前要注意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在知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在小组讨论或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帮助学生联想所学知识,将知识综合运用到解决问题上。
本单元共5课时
第八单元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教科书情境放大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
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谈话:
“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场景插图。
谈话:
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旅游团一共有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9×4=36(人)
36+5=41(人)
5.观察比较解题方法的联系。
6.提问:
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9×4+5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第92页的自主练习,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第2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
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举例说明。
2.教师强调:
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9×4=36(人)
36+5=41(人)
教学内容:
除加、除减应用题
教学目标:
1.分析加法和除法、减法和除法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此类应用题.
2.继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提高学生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除加、除减乘复合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投影出示:
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填出条件并解答.
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使学生明确问题。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1.教学信息窗2
(1)出示情境图
(2)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3)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是不是已知的?
通过思考、分析,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
再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步应该算什么?
启发学生看情境图思考解答方法.
指名说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算式.
(4)回顾信息窗2的分析过程.
教师以叙述、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信息窗2的分析、解答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指名叙述信息窗2给出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
②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先思考要解答最后的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再与题中条件对照,看所需的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由此确定,这个未知条件就是解答这道应用题的第一步.求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可解决最后的问题.
指名叙述信息窗2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说明是怎样分析的.
③确定了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信息窗2的解答方法.
2.教学课本绿球部分.
①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是不是已知的?
③回顾绿球部分的分析过程.
指定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前面师生共同的分析解答,叙述本题的分析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学生叙述中,教师加强引导,使分析过程连贯而完整.
3.完成自主练习.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指名叙述解答过程,集体订正.
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信息窗2.,这两道应用题我们都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的,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先思考解答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中未知的一个就是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有了第一步的结果,也就能够解答最后问题了.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是一种很有效的分析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使用,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
2、做自主练习1、2、3、4
四、课堂评价,课后延伸
举例说明你学到了什么。
第九单元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法统计数据,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九单元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内容:
数学第四册第98-100页的信息窗1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或方块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一年一度的校园吉尼斯运动会拉开了序幕。
瞧,运动场上赛得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情况吧。
(电脑出示主题图)
师:
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
我想知道赛跑的有多少人?
跳绳的有多少人?
生2:
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人?
生3:
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赛项目?
每个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
[评:
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冲击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运动会”场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
]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如何解决一共有多少人?
2、我们可以根据获奖名次来统计。
合计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人
()人
()人
()人
3、除了根据获奖情况来统计,还可以根据什么来统计?
生:
获奖的项目。
合计
赛跑
立定跳远
投球
跳绳
()人
()人
()人
()人
()人
4、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完成上述两张统计表。
5、交流:
看了两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6、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
统计的方法不同。
生2:
合计都是15。
生3:
我明白了对同一中场面进行统计,虽然统计的方法可以不同,但总人数应该不变。
[评:
统计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不是教知识点,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本段教学中,自然的让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
]
7、小结:
通过刚才的统计,让我们明白了:
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统计结果具有多样性。
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做自主练习1、2、3、4题
四、课堂评价,课后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同一件事物根据不同的标准来统计的情况,课后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统计。
[评:
再次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统计随处可见,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04页信息窗2内容,统计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在调查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统计方法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练习本、统计表,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咱们班体育小明星评选活动开始了。
谁能当选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
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
二、合作探究,研究方法
1、个人选举,组内收集.
2、汇报、记录.
师:
现在各组的选票都已经收集完了,接下来,我们应该把
评选的人数记录下来,用什么方法记录最好呢?
生1:
用画O的方法最好.生2:
用画正字的方法最好.
师:
在许多的记录方法中,画“正”字是人们经常使用而又非
常方便的一种方法.请大家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一个
“正”字.(师生共同书写“正”字,写时师强调笔顺.)
师:
下面,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每人的得票情况,
谁愿意当记录员?
(师指4名学生到前面,分别记录票数.)
师:
各组组长,声音响亮地,念得慢一点,来汇报你们组同学
选举情况(学生操作:
组长汇报,记录员记录)
3、完成统计表.
4、填写统计表.
师:
选举谁的人最多呢?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5、汇报结果.
师指一组学生,到前面展示汇报统计结果。
6、完成统计图.
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四、课堂小结,并延伸
统计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了,这次你又有什么不同的收获吗?
学生举例说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数学 小学 年级 下册 第八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