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拾贝教学指导篇最后打印稿.docx
- 文档编号:26707480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92
- 大小:716.28KB
教海拾贝教学指导篇最后打印稿.docx
《教海拾贝教学指导篇最后打印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海拾贝教学指导篇最后打印稿.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海拾贝教学指导篇最后打印稿
小学主体化教学理念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尹海英
任何理念都是实践的灵魂。
特级教师于漪说:
“观念转变影响改革的全局。
观念转变了,就能居高临下,看得清楚,看得透彻,纠缠在一起的问题也比较容易剥离,一通百通。
”小学语文名师支玉恒也说过:
“教育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而“主体化教学理念”中的“主体化”是“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何谓“主体化”,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中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主体化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是:
“创设情境,激活兴趣,巧施鼓励,尊重学生,培养好习惯”。
运用主体化教学理念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学生奠定了知识基础,更奠定了一个作为合格公民的最基础的部分。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
什么是教学情境?
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生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
而且创设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创设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
创设情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基于生活
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设计有现实背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在这方面就做的堪称完美,他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总是在看似不经意中让教学与生活紧紧相连,并融入丰富的感情,例如在他自己班级有学生要转出时,于老师就及时召开欢送会,会后让学生写感受,同学走了,他就让其他同学又写了一篇《我的同学——王小汪》的作文,并把作文寄送远方。
来了新同学,写欢迎词,写作文《我班来了一位新同学》。
外班外校有好人好事,也让学生去采访,写报道。
春天,花坛花开了,便引导学生写小建议《爱护花木》……所有的知识你只要动脑都能找到生活的基点。
在这样的情境中能让学生这个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使学生主动积极去建构知识。
2.注重形象性
创设情境应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形象且具体。
3.体现学科特点
紧扣教学内容,凸现教学难点。
如数学名师吴正宪在讲“平均数”一课时,创设两组同学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进行踢毽子比赛,先用踢毽子总数相比较,学生产生疑义,觉得不公平,然后启发学生思考:
如何比公平呢?
最后师生共同想办法,导入平均数,用求平均数的办法来比公平。
学生在情境中不由自主地进行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中不知不觉地主动掌握了新知识。
4.融入情感
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旦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会变成一件快事,非要去做的事。
例如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在农村一所村小工作,校长因为我是师范毕业生就让我接了一个毕业班,语文数学都教,记得这个班学生最怕写作文,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班级里一改往常的安静,像炸了锅似的。
当我走进教室,学生七嘴八舌地就向我告状,一个女孩子嚷着:
“老师咱们班的花昨晚被老鼠吃了。
”又一个孩子大声说:
“不只咬了一盆,三盆都给咬了。
”一个孩子又接着说:
“昨天刚开的那盆花都被咬掉了,这老鼠也太可恶了。
”……学生在激动地评论着老鼠的罪状,这时我灵机一动,借机对学生们说:
“大家都在说,老师听不过来,也听不清楚,大家把今天早上发生的事写下来吧,主要叙述事情的经过,然后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可以自拟一个题目,如《讨厌的老鼠》、《发生在班级里的一件事》……”当时没有经验,也没做什么设计,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
就连我们班平时作文不是一个字憋不出来就是完全照抄的同学,也写了满满16开纸一页呢。
那时我就强烈地感到学生一旦融入自己的情感,一切看似难的事就变得容易多了。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在课前、课中创设良好的情境,适合学生主体并作用于学生主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积极投入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活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欲望
对于义务教育段学生来说,现在几乎不存在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了,辍学的原因主要是对学习没有兴趣。
关于兴趣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古往今来,众口一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与兴趣。
”(皮亚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对某件事情有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就会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而且有自主性,常能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助推力。
接受教育是人的本能,学生学习的欲望不能抹杀。
作为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持更加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你怎样教学生愿意学,就怎样教。
于永正老师曾经告诫人们说:
“知识是教不完的、学不尽的,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也没有了,自然也包括能力。
”可见,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1.课堂教学要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
教师要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似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这样做,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动机。
2.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于永正老师认为:
“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不断地获取学习上的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尝到胜利的喜悦。
要关怀、爱护学生,让他们从教师的信任、关怀中挺起胸膛来。
”苏霍姆林斯基也明确指出: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
3.要注重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培养学生内在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这是对知识本身的一种兴趣,远远大于外在兴趣,如发小红花、实物奖励等的作用。
4.化难为易,让学生听得懂。
要力求学生能听得懂,学生最痛苦的事就是“听不懂,听不会”,然后就是厌倦,直至放弃。
作为教师应力求使所传授的知识变得简单、容易、朴实,学生才会“听懂、学会”,才会喜欢,甚至于爱上这一学科。
三、巧施鼓励,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人受到有效激励后的学习与工作的效能是激励前的3倍到4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激励、唤醒和鼓舞是教育的伟大法宝,但它的背后必须站着了解、理解、真诚和热情。
一句话,必须有“爱”来支撑。
就像温总理说的那样:
要做一个善良的使者,做一个善良的老师。
1.教师要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
如果你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不经意地说出某个学生做的一件值得称道的一种表现,他不仅会感到吃惊,而且受到的鼓舞也会最大。
2.表扬要有实质性、忌空泛。
例如“你做的作业总是那么细心,很少有错误。
”“你回答问题不但对,而且口齿清楚。
”这就是具体。
3.善于表扬学生。
有人说:
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
从不放过一次应该表扬的机会,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法宝。
4.恰当使用鼓励语言。
让学生有一个放松的心态。
例如:
有的老师常说:
“说错了没关系,我最喜欢说错的小朋友。
”于永正老师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大胆发言,说对了要表扬,说错了更要表扬,失败是成功之母。
”吴正宪老师的精彩语言是:
“你的想法真的与众不同,连吴老师都没有想到。
”
5.巧变批评为表扬。
例如于永正老师上课的一个案例:
生:
(读)第19课《新型玻璃》。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
警察马上还敢来,抓住了一个划……划(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
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
(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
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
(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
对了!
“破”字读出来了,第三遍读对了,向人介绍介绍你的经验,好不好?
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生:
要看准课文。
师:
对!
一遍不行,两遍!
两遍不行——
生:
三遍!
师:
三遍不行四遍!
反正多着呢!
(笑声)这就是你的经验。
以上案例,明明是学生说错了,老师却让学生介绍经验。
明明该批评,却变成了鼓励和表扬!
这个细节真的耐人寻味!
当学生犯错时,不要只顾着一味地批评学生,有时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多看看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一些肯定的目光,学生在充满自信与快乐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一定记住王金战老师说的话:
“要拿着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
”
6.期待学生由错变对。
于永正在江苏丹阳执教四年级的一篇常识性课文《新型玻璃》时发生了一件事。
当一位女同学读“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时,把句子读破了。
于老师说:
“这句话比较长,难读,请你再读一遍。
”第二次虽然流畅了些,但她还是把“被”字丢了,这位女孩子一连读了7遍,都没有读正确。
她很急,失去了信心,想坐下。
就在这关键时刻,于老师抚摸着她的肩,说:
“你深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8次准能读正确了。
”果然,她这样做,成功了,读得既准确有流利。
于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为她热烈鼓掌,掌声差一点让她流下了眼泪。
如果于老师在她念错了第7次之后,同意她坐下了,也许这孩子永远再拾不起这个“自信”。
正是关键时刻,于老师如此简朴的耐心鼓励,给了她一次终生难忘的成功。
所以一定要期待学生由错变对,给孩子以自信,记住加拿大有句谚语:
自信意味着已成功一半。
7.教师指导不要太多。
要相信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老师要沉得住气,要加强做中点拨、指导,发现学生的精彩就及时大力表扬。
8.教师在鼓励学生时一定要发自内心。
作为一名教师你的一言一行是否出于真心、爱心,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体验到。
所以,为人师者要有爱心,要真心地关爱每一名学生。
四、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尊严
之所以要把“尊重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理念中,是因为在学校教学中还存在教师把学生当成小孩子动辄训斥、口无遮拦地辱骂,让孩子因教师的贬低看不起,而失去自尊,致使学生最终因讨厌这个老师,而讨厌这个学科,甚至痛恨学校,造成辍学。
在我们研究的全世界每一个成功的教育体制中,自尊的重要性要超出课程内容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的很多问题都是源于缺乏理解和尊重。
尊重不是放任自流,它是相信,是对学生充满期望,是理解学生自尊。
“教师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小心翼翼去保护学生的心灵。
晶莹透亮的露珠一旦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在影响儿童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
”
1.尊重差异,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教师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是愤怒。
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多创造几把“尺子”,人人都将是好孩子。
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地发展他们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
我们必须承认: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却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陈景润是著名的数学家,教学却不受欢迎。
记住:
不管多差的一个孩子,他的身上都会有优点,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善于做文章,他身上的缺点就会越来越少。
2.对待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宽容与耐心。
特别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
”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配合学生”。
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很好的“配合”。
在课堂教学中,不应看到的是优秀生的表演,而应看到的是后进生由不敢到敢,由不会到会的艰难跋涉的过程,“教学艺术的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
”尊重学生,就是对学生生命无条件的承认,就意味着“总是站在学生的那一边。
”做教师,就应该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都为了学生着想。
4.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自尊中建立自信。
一般来说,孩子由于年龄的原因,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都源自于成人对他的看法与评价,所以说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与形成,与教师、父母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尊重孩子对他们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对孩子的尊重是不分时间和地点,也不分孩子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教师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责怪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
教师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其实,孩子的自信首先来自自尊,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
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
5.切记伤害。
无论学生做得怎么不好,教师都不要说那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这些话也许教师说过就忘了,可是也许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伤害。
6.对学困生要尽力呵护。
老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呵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尊重,一声同情和劝慰便是伟大。
教师要期待学生的进步,期待后进生开口,想法设法让学生感到你可亲近、可信任。
7.教少学多,尊重主体。
学生能得出的结论,不讲;学生能做会的习题,不讲;学生看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
8.学会等待。
等待是教学艺术,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理念。
要给学生空间,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学习。
五、养成好习惯,让学生受益一生
乌申斯基曾说过:
“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到的破产的地步。
”巴金也说过: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习惯、写字习惯、表达习惯、读书习惯等,必须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这里只强调前三个习惯的具体培养方法。
(一)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习惯
俗话说:
“思考和实践是成功的双翼。
”要让学生知道一般学习仅是一种模仿,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以思考为主的,思考是理解知识的基础。
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朗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化学家,他在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位犹太民族的杰出代表曾经说过一段令人深省的话:
“我的祖父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
他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
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以理。
我认为,这一点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民族略胜一筹的地方。
”可见学会独立思考,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事实也证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1.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
怀疑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知道越多,就会产生越多的怀疑,而问题也会随之增加。
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自己思考,自己做主,不要人云亦云。
2.作为教师不能追求课堂教学表面的热闹。
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是“虚假的繁荣”、“泡沫经济”,要努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告诉学生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老师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要有价值,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直接了当地告诉学生:
我不喜欢问题一提出来就举手的人,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不能把孩子教浮躁了,记住“宁静以致远。
”要努力达到:
“学而思,思而学;做而思,思而做;写而思,思而写。
”
3.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
不能挫伤学生的思考热情,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一起思考。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讲课不一定要有多精彩,因为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精彩,而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根本出发点是从教师教变为学生学,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规定性的东西,而应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和判断。
我们教会学生思考,在某种程度上便奠定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4.要给课堂留一点空白。
课堂上一个问题提出之后等待7秒和等待1秒,学生回答的人数比率是7比1。
给课堂留一点空白,正是拓展了教学时间,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
5.要求学生思考必动笔。
面对每一个问题,你只要一思考,就得首先把你思考的要点记在笔记本上,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如果你要从三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你就得首先在笔记本上写出三个词语概括要点——用核心词提炼思维。
6.要让孩子遇事能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情,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上对同学们说:
“请大家闻一闻现在的空气中有什么气味。
”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
“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同学面前走过,并叮嘱道:
“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部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走到这名没有举手的学生面前问:
“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
”那个学生肯定地说:
“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
”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
“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个假苹果。
”
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
如果没有独立思考,柏拉图不会在真理的探究之路上走得那么远,简单地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遇事能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情,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能创造性地去认识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7.要多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运动是促进左右脑共同发展的重要方法。
当孩子全身都在活动,不仅促进了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更重要的是,右脑在运动中随之而来的鲜明形象和细胞激发比静止时来得快。
由于右脑的活动,左半球的活动受到某种抑制,人的思想或多或少地摆脱了现成的逻辑思维方法,灵感经常会脱颖而出。
8.要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种表达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教师对孩子的尊重,从而引发孩子独立思考。
一个好老师,不是自己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学习状态。
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琢磨出什么,学生在琢磨,他才能去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迸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
9.要让学生亲自体验。
在经历、体验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经历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有人说:
“字是人的第二张脸。
”在小学生中,写字不规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当与要求不严,训练不实有关。
要让学生写好字,光靠写字课是不行的,老师指导和平时示范写字要结合起来,我们必须确立“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
1.写字指导要具体,有实效。
如“悼”要注意竖心旁的笔顺,是先两边,后中间;再如“抚”关键是右边的两横要写好,不要靠的太紧,第一横写在提手旁横的上边,第二横写在下面,要写得舒展大方。
一般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是:
先观察,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主要笔画笔顺;然后书空;最后再书写。
2.教育学生端正写字态度。
写字,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但要写对,还要想到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因而要写得规范、美观,使人看得清,乐于看。
3.教师要以身示范。
教育是一种影响,教师在写字时必须做到正确、规范、美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例如教师在板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书写等方面要做出榜样,这样才能影响自己的学生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三)要培养学生学会表达的习惯
不要光考虑该说些什么,还要考虑怎样说,要既能使人听懂,还让人爱听,要为别人着想,树立言语交际的对象意识。
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
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学生听、看、想。
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训练学生大声发言。
及时鼓励学生,如“××同学发言,姿势端正,态度自然,语句完整,语言简练明确,特别是声音洪亮,很精神!
”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
2.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
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过程。
课上要给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位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通过说,训练思维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
要让学生说得有理有据,有条有理。
显然,说想法的过程就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通过说想法,培养了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3.上完课留4、5分钟让学生讲一讲,不是判断学生回答得对还是错,看学生想的是否有道理,讨论的结果不重要,讨论的过程很重要,要把孩子教得有灵气。
要努力让学生能提出老师想不到的问题,并能把自己的思考说得头头是道。
总之,要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必须要运用“主体化教学理念”,即“创设情境,激活兴趣,巧施鼓励,尊重学生,培养好习惯”。
无论在备课还是上课中,都要用这一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儿童创作画教学研究
白小云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幅画(出示幻灯片儿童画)介绍作品:
我们的乐园这幅画曾在国家级的画展上拿过一等奖,画面表现的是一群小动物在天空和星星月亮做游戏的快乐情景,洋溢着天真和童趣。
像这样通过儿童自己的观察理解,加上儿童自己的主观想象所表现出来的、能够反映儿童所见、所感、所想,能反映出儿童内心情感和个性的绘画作品就是儿童创作画也叫儿童画。
我们在一些儿童画中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太阳形象(出示幻灯片太阳公公)圆圆的、红红的脸添上眼睛、鼻子、嘴巴、胡子,周围加一些短线代表太阳的光芒,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形象,看似是创作,其实是成人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的强加给儿童的一种思维定式,是一种假创造。
创造是美术的灵魂,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幻)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指出:
“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
所以我在实际的儿童画创作教学中注重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我的做法如下所述:
(出示幻灯片四大点)
一、创造宽松氛围,树立成功信心(出示一)
在儿童画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要用成人的创作规律去要求学生,更不要过多的去讲解什么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等,使学生觉得创作画高不可攀,产生惧怕感。
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画,不要轻易指责和批评,这时画好与画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克服“不会画”的畏难心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有勇气和信心去完成作业。
学生只有敢于去画、并画出来,教师才能有进一步指导创作的依据,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激发画欲,引导想象,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在总结评价作业阶段要多给学生“发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的讲画、评画、欣赏画,体验创作成功的喜悦。
二、巧设情境激趣促想(出示二)
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
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我注意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根据课的不同内容,创设种种教学情境激发儿童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为想象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音乐具有强烈的抒情动能,通过旋律的烘托,最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教学《欢快的对比色》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理解运用对比色作画产生的欢快,活泼的画面效果,在绘画创作阶段播放活泼、欢快的旋律,让学生在体会歌曲欢快情绪的同时,进入无穷的想象空间,并把这种积极、向上的欢快情绪带入自己的创作之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手形的联想》一课的教学中,(幻)我由猜谜(课件播放):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一又手)对了,只要是健全的人都有一双手,手不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海拾贝 教学 指导 最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