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概论》课程标准.docx
- 文档编号:26702060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4.74KB
《印刷概论》课程标准.docx
《《印刷概论》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概论》课程标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刷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大纲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印刷概论》是我校印刷包装工程系最早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50多年来已形成较为突出的成熟的专业基础课程,并已成为全校平台课程。
该课程2006年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同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所有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在学科基础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对印刷发展史、印刷概况、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整个印刷总过程有个基本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提供帮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同时能了解到印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印刷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印刷业的发展趋势。
课程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图示、实物资料、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印刷业的认识和兴趣。
(二)课程基本理念
《印刷概论》课程教学,立足于本课程特点,在教学中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按照高职高专“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的要求,在“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根据企业特征,在分析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上,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及艺术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健康的体魄,从工科学生所必需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2.在课程结构上要体现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模式
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从未接触过印刷的一年级新生而言,要在有限时间内理解和认识印刷,就应该在课程结构上有所改变,由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改为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复合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学、思、知、行”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对印刷工业有较完整的感知及感性的认识。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必备性、互融性和先进性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多增加现代印刷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内容,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使学生知识面比较宽泛,思路开阔,能适应多专业、多岗位的知识要求。
4.在课程实施上,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运用“复杂理论图示化”、“多媒体课件形象化”、“课堂教学互动化”、“教学资源网络化”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学相融,教学互长的效果。
(三)课程设计思路
《印刷概论》课程在第1学年开出,课程学分为2+1学分,课程学时为48学时,其中长学期2学分(32课时),短学期(职业认知实训)1学分(16课时),理论教学26学时,实验实践教学22学时。
表1学时分配
单元
学时
长学期
短学期
理论
实践
(能力)
实训
(认知)
合计
备注
印刷基础
6
2
2
10
印前设计
2
0
2
4
印前处理
6
2
4
12
印刷
10
2
6
18
印后加工
2
2
4
合计
26
6
16
48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并对印刷概况、印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印刷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等整个印刷工艺过程有个基本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提供帮助。
(二)具体目标
1.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及艺术修养;
(2)具有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健康的体魄,并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
(3)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2.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印刷发展史;
(2)初步了解印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性;
(3)了解印刷的基本要素和印刷方式;
(4)了解印刷色彩再现原理;
(5)了解印刷加网方式;
(6)了解印前设计与图文处理知识;
(7)了解不同印版的制作方式及印刷技术;
(8)了解印后加工方法;
3.能力目标
(1)初步具备认知印刷要素的能力;
(2)初步具备认知各种印刷方式的能力;
(3)初步具备印刷色彩的认知能力;
(4)初步具备印刷网点的识别能力;
(5)初步掌握五笔字型输入技术;
(6)初步掌握图像扫描技术;
(7)初步具备图文处理、图文输出的认知能力;
(8)初步具备辨别不同印刷品所运用的印刷技术的能力;
(9)初步具备判断印刷品质量优劣的能力;
(10)初步具备印刷资料查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单元描述
第一单元印刷基础
本章主要讲述印刷媒体起源与发展简史,介绍印刷媒体形态特征、产业特征等印刷行业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印刷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印刷要素、印刷色彩传递、加网知识等印刷复制基础知识,同时使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信息科技对传统印刷业带来的变化及多媒体技术对印刷传播方法带来的冲击。
第二单元印刷设计
本章主要使学生了解印刷品从接洽客户到印刷成品时所经过的程序、纸张开本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成品尺寸、制作尺寸、印刷用纸尺寸相互间的关系;了解不同印刷品的版式设计要求,如书刊版式设计、包装盒型设计等基本规范及知识。
第三章印前处理
本章主要介绍文字录入及字型技术、图像输入技术、图文编辑及处理技术、版面输出等技术,同时使学生对印前图像处理软件、图形制作软件、排版软件、数字工作流程等有所了解;对印前设备及整个印前工艺有完整的了解。
第四章印刷
传统印刷中,印前处理的信息须制作成印版后放能到印刷机上进行印刷。
本章主要讲述印前信息传递到印版上,制作不同形式印版的过程。
同时使学生了解印版信息传递到承印物上的不同印刷工艺。
具体内容有平版制版与印刷;凸版/柔版制版与印刷、凹版制版与印刷、丝网制版与印刷、数码打样等内容,使学生对不同印版的制版及印刷工艺有完整的了解。
在这章中同时介绍印前处理信息直接传递至承印物上的数码印刷技术。
第五章印后加工
本章主要讲述书刊装订的方法和工艺,印刷品的上塑处理、模切处理、压痕处理、烫金处理等印后处理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印后加工工艺过程。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要求,按照工作过程,本课程共确定了五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划分若干个学习子单元。
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见表1。
表2《印刷概论》课程内容及要求
单元名称
节
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学时
理论
实践
(能力)
实训
(认知)
1
印刷
基础
1.1
印刷术起源与发明
(1)了解印刷媒体的起源;
(2)了解印刷媒体的发展。
认知参观印刷博物馆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3.参观学习
2
参观印刷
博物馆
课余时间完成
1.2印刷定义及流程
1.3印刷行业特征
(1)了解印刷媒体形式特征;
(2)了解印刷媒体产业特征;
(3)了解印刷工艺流程。
认知参观印刷企业
1.理论讲授
2.课堂讨论
3.视频演示
4.参观学习
2
参观相关
印刷企业
课余时间完成
1.4印刷要素与分类
(1)掌握印刷基本要素;
(2)掌握各印刷方式特征
认知了解原稿
认知印刷方式
1.理论讲授
2.动态演示
3.实物展示
4.实践认知
2
1.5
印刷
复制基础
(1)掌握色彩再现知识;
(2)掌握网点相关知识。
能力项目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3.实物展示
4.实践认知
2
2
能力项目
2
认知
项目
2
印前设计
2.1版式设计要素
2.2书刊版面设计
2.2包装盒型设计
(1)了解版式设计的作用;
(2)了解书刊版式设计;
(3)了解包装盒版式设计。
1.理论讲授
2.实物展示
1.5
2.2
印刷
版式解读
(1)了解印刷工艺设计单
能力项目
1.理论讲授
2.实物展示
0.5
能力
项目
3
印前处理
3.1
图文输入
(1)掌握文字、图形、图像特征;
(2)掌握文字输入方法。
(五笔字型输入)
(3)了解图像输入设备;
(4)了解图像扫描技术。
认知扫描输入认知
1.理论讲授
2.多媒体演示
2.5
2
能力项目
认知
项目
3.2
图文处理
(1)了解图文处理应用软件;
(2)了解图文处理方法;
(3)了解图文处理基本要求。
认知应用软件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3.实际操作演示
1
2
认知
项目
3.3
图文输出
(1)了解图文输出设备;
(2)了解图文输出技术。
认知输出设备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1.5
2
认知
项目
4
印刷
4.1
平版印刷
(1)了解平版制版设备;
(2)了解平版制作方法;
(3)了解平版印刷原理;
(4)了解平版印刷设备;
(5)了解平版印刷工艺;
(6)平版印刷应用案例。
认知平版制版与平版印刷认知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3.实物展示
4.案例说明
5.现场参观
2
6
认知
项目
4.2
柔(凸)版印刷
(1)了解凸/柔版制版设备;
(2)了解凸/柔版制作方法;
(3)了解凸版印刷原理;
(4)了解凸版印刷设备;
(5)了解凸版印刷工艺;
(6)凸/柔版印刷应用案例。
认知凸/柔版制版与平版印刷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3.实物展示
4.案例说明
5.现场参观
2
4.3
凹版印刷
(1)了解凹版制版设备;
(2)了解凹版制作方法;
(3)了解凹版印刷原理;
(4)了解凹版印刷设备;
(5)了解凹版印刷工艺;
(6)凹版印刷应用案例。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3.案例说明
4.现场参观
2
4.4
丝网印刷
(1)了解网版制版设备;
(2)了解网版制作方法;
(3)了解网版印刷原理;
(4)了解网版印刷设备;
(5)了解网版印刷工艺;
(6)网版印刷应用案例。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3.实物展示
4.案例说明
5.现场参观
2
4.5
数字印刷
(1)了解喷墨印刷原理与特点;
(2)了解静电印刷原理与特点;
(3)数字印刷应用案例。
能力项目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3.案例说明
4.现场参观
1
2
能力项目
5
5.1
书刊装订
(1)了解书刊装订工艺流程。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3.实物展示
4.案例说明
1
2
认知
项目
5.2
印刷品表面装饰加工
(2)了解上光、覆膜、烫印、模切压痕等印品装饰加工方法。
(3)应用案例
认知印后加工
1.理论讲授
2.视频演示
3.实物展示
4.案例说明
1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体现“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的职业教育理念,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为原则适当删减和引进新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2.课堂教学时应突出印刷专业的知识特点,减少知识的抽象性,多采用图片、多媒体视频、应用案例等直观教学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认识能力及基本操作技能,多给学生动手、参观的机会,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考核评价建议
1.考核目的
建立以学生知识应用、综合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功能,既要发挥考核的评价功能,又要发挥考核的激励机制和引导作用,通过考核评价,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考核原则
(1)体现高职“教、学、做”结合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2)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
(3)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突出过程性考核和能力考核。
3.考核形式
采取课程教学过程中项目完成情况、阶段性测试、实践报告等多元性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效果、单项能力考核、终结考试情况来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评价时应侧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解决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核方法设计
表3考核方法设计
序号
考核内容提要
所占分数
1
出勤率、课堂表现
10
2
能力训练项目完成情况
20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10
4
自主学习能力情况(查阅印刷相关文献能力、不同印刷品收集、整理等能力)
10
5
期末考核
50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教材及教辅用书建议
为保证教学效果,体现职业教育理念,教材宜选用高职高专或精品课程系列教材。
另外,应积极组织编写与教材配套的教辅材料、实训指导等既有助于教学,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学资料。
(1)教材
《印刷概论》顾萍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8月
(2)参考书
《印刷概论》胡更生、龚修端、李小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印刷概论》胡维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印刷概论》冯瑞乾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8-1出版
《印刷概论》顾萍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印刷概论》课程是2006年度的国家精品课程,至今已有较丰富的网络资源,国家精品课程网址是:
印刷概论/。
该课程又是教育部2011年度“印刷与数字印刷技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之一,该资源库建设内容有:
文本资源、图片资源、动画资源、视频资源、教学课件资源、模拟工作过程资源、题库资源等。
资源库建成后,将是学生、老师或相关企业人员获取课程信息和课程资料的重要平台,将为学生自主学生带来极大的便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印刷与数字印刷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网址:
3.实训场所、基地建设与利用建议
为保证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学校或专业应具备进行相关实训项目必需的场所、设备和仪器,同时还应建立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进行现场参观学习提供保证。
表4 能力项目与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单元名称
能力项目
仪器或设备
单位
数量
1
印刷基础
1.颜色感觉认知
2.分色版认知
1.EP402H可调速混色轮
台
2
2.三基色演示仪
台
2
3.国际孟塞尔色卡
本
2
4.孟塞尔立体模型
个
4
2
印前设计
1.纸张开本认知
2.数字图像文件大小认知
1.PC或苹果计算机
台
80
2.photoshop)应用软件
(3.0以上
个
80
3
印前处理
1.五笔字型输入法认知
2.图像扫描分辨率认知
1.PC或苹果计算机
台
80
2.普及型平板扫描仪
台
10
3.办公用彩色打印机
台
2
4
印刷
印刷方式认知
高倍率放大镜
个
40
4.师资队伍建设建议
本课程应该建设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技能或有相当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合理的完善的教师培养规划,为教师提供多种进修途径,以更新并改善知识结构。
同时还应聘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为课程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作专题报告,以增加学生对国内外印刷行业发展状况及印刷新技术的了解。
实训大纲
一、实训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
1.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实训,主要使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根据不同彩色原稿、印刷色谱或输出的胶片,判断CMYK四色网点和专色网点的形状、组合和网点面积率;能对不同的印刷品判断用何种印刷工艺印刷;了解图像数字化的基本知识;了解印刷复制过程中彩色图像的分色及合成的过程,了解整个印刷工艺的全过程。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全过程,并作详细记录。
2.实训教师要求
实训指导教师应具备印刷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相应专业讲师或工程师及以上职称。
具备印刷理论知识,熟悉印前及印刷工作流程;熟练操作实训设备,有一定的实践经训;认真负责地完成实训任务,达到实训目的;对学生有耐心,乐于与学生交流,能够解决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问题。
3.实训仪器和设备
实训室需配备标准光源1台;计算机数台;专业级显示器1台;扫描仪1台;透反密度计若干台;彩色打样系统1套,激光照排机一台、显影机一台、若干看版台、放大镜、色谙等其它相应的基本实训设施。
二、实训项目及学时安排
实训项目一
1.实训名称:
认识油墨
2.目的和要求
通过三原色油墨实地密度的测定及计算,了解实际三原色油墨存在的误差。
运用三原色油墨进行彩色印刷,主要是通过对缀有网点的减色法三原色版进行套印,再现原稿层次和色调。
在三原色版套印过程中,彩色油墨的呈色性能对彩色复制的质量和印刷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学时:
1
4.实训内容
(1)三原色油墨实地密度测定
(2)计算三原色油墨的色偏、带灰度和效率
(3)比较三原色油墨的各种误差。
实训项目二
1.实训名称:
网点识别
2.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掌握四色套印基本原理;网点的组色作用;加网参数(网点形状、网线角度和网点面积率);印刷品网点识别技能等。
3.学时:
1
4.实训内容
(1)色彩的合成与分解
(2)四色套印与印刷品呈色机理
(3)密度计与分光密度计的使用
(4)网点的组色作用
(5)加网线数、加网角度、加网形状的认识
(6借助放大镜较精确地判断出分色胶片上各部位的网点百分比
(7)分辨C、M、Y、K四张分色版
(8)分辨分色片的膜面,从而掌握各印刷工艺对分色片图像正反像的要求
(9)目测分析原稿或印刷品上主要色块处三原色网点成份的配比。
实训项目三
1.实训名称:
颜色感觉
2.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颜色样本的排列,掌握颜色三属性的主观感觉。
3.学时:
1
4.实训内容
(1)细观察颜色样本。
(2)利用目测法根据颜色样本中色相与饱和度或者明度的变化进行颜色样本的排列,并将其按所排的顺序粘贴好。
实训项目四
1.实训名称:
印刷品类别识别
2.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实训,使学生了解胶印、柔性版印刷、凹印、丝网印刷和数字印刷工艺基本知识;并能根据给定印刷品判断用何种印刷工艺印刷。
3.学时:
1
4.实训内容:
(1)复制工艺与印刷品外观特征
(2)印刷品外观特征判断
(3)印刷品材料特征判断
(4)印刷品放大镜检查
(5)印刷品密度计测量
三、推荐实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教材
《印刷概论》顾萍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8月
2.参考书
《印刷概论》胡更生、龚修端、李小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印刷概论》胡维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印刷概论》冯瑞乾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8-1出版
《印刷概论》顾萍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3.《印刷概论实训指导书》校级教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概论 印刷 概论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