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6686269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2.34KB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使用工具》
【教学反思】:
课堂活动:
分两大活动阵地进行探究.其一,我们用过什么工具.在这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调查表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是统计自己组的同学功用过多少种工具.课堂氛围很好!
学生统计的工具不少,应该说我们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使用工具的经验的.例举的工具很多,比如:
剪刀、菜刀、老虎钳、锤子、镊子、螺丝刀等等,但有同学统计出了:
铅笔、文具盒、电饭锅、杯子等等一系列的生活用品.其二,选用什么工具好.在这一活动中,安排学生分组动手试一试用什么哪些工具能把钉在木版里的铁钉、图钉和螺丝钉起出来,并做比较:
哪种工具用着更省力且方便.目的为了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认识到:
不同工具有不同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最后对教科书上的几项工作进行探讨,选择使用滑轮、斜面、杠杆,让学生对工具和机械进行再一次的观察,最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简单机械.
整堂课下来学生兴趣高涨,热热闹闹的,可到最后总结以上活动,引出“机械”时,学生还是犯迷糊.关于机械的定义,书上的定义给我模棱两可的感觉,书上是这样阐述的: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我们都知道这个“省力”是针对力学上的,但是很多孩子对省力的外延无限地扩大化;还有对其另一个中心词“方便”,孩子对其也非常模糊;据我了解,原五上教材对“省力”也没有明确地定义,现在突然提出,孩子自然而然对其的定义会扩大化,于是他们自然会想到“电饭锅”、“铅笔”.
课后想来:
假如用力学去解释那肯定能精确,但小学阶段并不要求深入探究力学原理.小学科学概念的广而浅,有时候真为难到科学教师!
《杠杆的科学》
【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做到科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生活是科学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也是一本学生具有亲身经历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由生活中常见问题“如果碰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移开吗”入手,巧设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再从学生的讨论发言中顺势引出杠杆的科学概念;在认识了杠杆的三要素之后,让学生认识生活用具中的变形杠杆,出示部分生活工具让学生辨别是否属于杠杆,再到生活中找杠杆;在认识了杠杆的省力与费力的原理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
二是重视在实验中学科学.杠杆现象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的,但孩子很少对其中进行过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生活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经验而不是科学知识.本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研究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我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玩乐中体会科学的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我先告诉学生两步骤,1、先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杠杆尺实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小撬棍撬开油漆桶盖、长夹子夹远处文具袋、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分析,前两项较易掌握,开酒瓶盖不少学生找不准阻力点和支点,这里加以引导分析,强调支点的重要性.
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多准备些实物,当学生不甚明了时,通过我的操作使用演示,亲眼看到了工作过程,学生就较易发现三个点,分析三个点的关系,从而能方便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一是不同用处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理发剪、缝纫剪、园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和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
”让学生明白费力杠杆也有好处,节约距离、方便.
整个课堂由于为了刻意提高课堂效益,课堂容量设计太大了,课后感觉各个环节有点走马观花,对于“小杆秤的研究”,因在同一堂课内完成,时间很紧,其实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去制作,而学生在课外制作,没有钩码类合适的称量工具,对于刻度的划分,有一定困难,也不便开展评价.因此,可以先通知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安排一节课时间用于制作、交流、评比,并能较好地探讨“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秤砣的轻重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两个问题,作为对杠杆类工具探究的一个小结.这样前半部分更加扎实,后半部分探究的也会更加充分!
《轮轴的秘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轮轴”的秘密,对学生而言,轮轴虽是一个新的简单机械知识,但生活中的应用却相当广泛,在教学中,要努力唤起学生潜意识的苏醒,当他学完这课后,他会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这个道理啊!
”,并会去关注生活中更多蕴含着科学道理的事物和现象.
为了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龙头和一把螺丝刀.水龙头是去五金店里借的,学校可没有,最好找那种“轮”可以卸下的水龙头,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轴上用力扭水龙头那费力的感觉,就对“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研究轮轴作用”、“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两组实验.为什么难?
一难在材料,二难在操作.因为两组实验有先后层次关系,需要三个大小不等的轮来完成两组实验.我利用了原来的“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但仍不能满足需要,因为最小的轮无法和其他两个轮固定在一起,也就造成了“轴”“轮”不同步转动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502胶水,将小轮粘在了中轮上固定了起来.
最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的现象,学生能说出很多很多,除了书中五种,还提到了:
自行车的龙头、钥匙、电扇开关等等,开红酒的开瓶器等等.充分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机械应用无处不在,机械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此课教学,也更使我感觉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课前教师自己的操作体会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准备,上课时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咧.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反思】
在六年级三个班都上了这一课,发现此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欠缺也在此课上暴露了出来,如下就是我对此次教学的一些感想!
1、学生动手操作上没有时间概念.在学生合作制作一个定滑轮的环节中本来应该说一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有好几个班级的学生足足花了5分钟才安装完成.大多数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其次,学生的实验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养成.应该说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习,对于一些科学课的基本习惯和要求能很好的遵守,可事实上并不如此.到了六年级再来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一些常规的习惯,浪费了很多正常化教学的时间.因此,当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的时候,尤其是三、四年级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在科学课中的常规习惯.
2、学生对实验计划的制定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五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到制定实验计划的问题.但这方面一直是科学课上的薄弱环节.科学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学生能独立制定计划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因此,在制定计划这一环节上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因此在经过前几个班级的试上后,我决定将制定实验计划这个环节简化掉了,只在口头上制定,节省了一定的时间.
3、记得以前出现过用杠杆的原理去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为什么不能省力和能省一半力的题目,因此我在第一个班级中将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感觉效果不是很好,只有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够理解.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效果不好,却在这个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对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为什么不能省力和能省一半的力,我觉得在小学阶段不用讲解,而且动滑轮只要知道省力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省一半力,这些都是初中才学的知识点,小学阶段不用太多讲.但如果有个别学生需要这方面的讲解的话,我觉得可以个别辅导,也符合“吃不饱”、“吃饱”、“消化不了”三种不同情况的区别对待原则.
《滑轮组》
【教学小结与反思】: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注重以组织学生活动为主,利用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好胜四大心理特点.课一开始,我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
你知道起重机的作用吗?
学生对起重机装置产生好奇,进而产生问题:
“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处去的呢?
”紧接着抓住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研究滑轮组的作用,学生在玩、动的同时,有一定的任务,教师也给予一定的指导.滑轮组的研究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研究.这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他们竟在课堂上兴奋得手舞足蹈.如:
当他们发现最简单的滑轮组竟能省一半力的时候,他们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尤其在做游戏时,学生的兴奋已达到了极点,他们就像是在看一场非常令人充满激情的奥运会体育比赛.当然课堂上,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比较困难,甚至不积极参与动手操作,特别是那些落后生.今后,在课堂上要多重视、多关心这些学生,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表现自己,使他们增强信心,从而乐于参与到科学小组活动中去.
但对于这课的教学,我认为还是有难度的,主要是表现在滑轮组的组装和多个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研究,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多个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研究,实验的效果很不理想,因为多个滑轮的摩擦力是很大的,加上组合方式要每组有所不同,这是有相当难度的,而我们的重物只是小得可怜的钩码,用4个钩码以上,效果还稍微理想一点.
《斜面》
【教学反思】
这节课感觉真是时间紧凑啊.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好建议,有待于我更好的改进.
1、课前引入时放的视频《头文字D》,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想法很好,但赛车场面太少,无关内容较多.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似乎并没有起到引入本课内容的作用.
2、科学是一门发散学生思维的学科,引入斜面后,如果让学生先提出许多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斜面的问题就更好了,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再说,本节课主要解决第几个问题.
3、让学生探究实验前,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实验,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这样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设计完,教师再适时补充引导.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再次注意提醒学生操作问题.
4、实验前,可让学生假设实验结果,在进行实验,看是否与自己的假设相符,这样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在学生实验结果展示时,最好让学生自己说.另外,教师准备的表格太小了,致使展示时不怎么清楚.
下次,一定要准备的很清楚,让学生看的很明白.
6、教师注意自己的语言一定要严谨.“从实验结果中有什么发现?
”不是“从实验结果中发现什么问题?
”这样的提问可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问题上来.使学生产生误解:
好像实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似得.
7、课件中有的小细节也要注意:
某些词会不会把学生引入误区?
以后教学一定要仔细审核自己的课件和语言!
8、谈斜面的应用时,教师举例可少些,尽可能让学生多举例.举完斜面生活应用后,最好再让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解释原因.
9、最后,运用所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如何较容易骑自行车上陡坡?
"
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发表看法.
10、另外,课堂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再多问一些这样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问题.让学生更多的用知识解决生活.
11、如果将一些实物:
斧头、剪刀、螺丝钉等带到课堂展示就更好了.
12、最后让学生动手用纸卷铅笔,在课的结尾也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众老师的点评,真的是让我受益非浅啊!
感觉每次都能学到很多,无论是好的教学方法,还是管理学生方法,或者是平时的准备工作等一些小细节.小细节也能决定大问题呢!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进行观察研究,分析其中的各种简单机械原理,也算是第一单元的一个小结性活动.本课安排了四个活动:
1、了解人脚蹬的力通过链条和齿轮传到了车轮上;
2、了解齿轮大小与车速快慢及用力大小的关系;
3、认识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4、简单机械的应用案例
上课准备工作前,我遇到的麻烦是:
学校里找不到自行车,更没有变速自行车.最后只能自己组装齿链传动等装置并结合电脑课件进行演示.
第一个活动,学生身有体会容易理解.
第二个活动“齿轮大小与车速快慢及用力大小的关系”因为每班骑过变速车有过切身体会的学生不多,所以除了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之外,在通过自行车实物进行分析后,让几个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对自行车的前后2个齿轮进行观察研究,改变一下齿轮比,小组内进行探究讨论,发现2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总结: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从而加深印象.
第三个活动“认识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定要让学生观察实物并动手感知才好.但实际课堂上这样的条件不允许,只能通过个别学生的动手感知加上小组的讨论,以及课件上的标示,将它们一一展现.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主要是杠杆和轮轴的应用,在分析时,如果认为是杠杆的应用,就要让学生找找支点、阻力点、用力点;如果是轮轴的应用,就让学生找找轮和轴,这样可以加深理解.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如下:
①自行车上的杠杆
A、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
自行车的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自行车的平衡.
B、控制刹车闸的杠杆:
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C、自行车的踏脚用到了杠杆原理.以飞轮的轮轴为支点,用较长的铁杆来转动链条上的飞轮,可以省力.
②自行车上的轮轴.滑轮组
A、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
组成省力轮轴
B、自行车手把与前叉轴:
组成省力轮轴.
C、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
组成费力轮轴(轴带动轮转动).
D、前轴上的大车轮与小车轴:
组成省力轮轴
③自行车上的斜面
螺丝与螺帽
本节课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1、学生可能对自行车的各个部件的名称还不熟悉,上课前没有介绍各个结构,结果导致学生汇报时很混乱,各种名称都有.
2、实验过程中,细节性问题处理不够完善,如在研究自行车前后(大小)轮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上我分别安排了测量大(前齿轮)轮转动一圈,小(后齿轮)轮转几圈?
小齿轮转动几圈大齿轮转一圈?
结果我只让他们测了第一个,后面得就没有测,直接让他们报出来了,这对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及加深印象没有帮助.这也是本节课的最大失误.
3、没能把齿轮的力量放大功能用实验仪器展现出来.本来计划是制作好齿轮盒后再在各个轴上装上槽轮,槽轮内绕上线,线的一端挂上钩码,用各轴上钩码的多少来体现省力的多少.但出于制作工艺的限制,没能及时制作出来.只能通过电脑课件演示,有点不太真实.
《抵抗弯曲》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上完后,听了几位教师的意见,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一是教师的基本功这块内容,板书的字还需要多练习.上课语言表达能力上还需要注意和加强,课堂内评价性的语句太少,没有给学生一个激励,同时也需要肢体语言的结合应用.说话的内容太多,有些话其实不需要一再重复,说一遍学生也就能够明白,不需要反复强调.提问时言语还不够明白、准确,要让学生知道你在问什么,这样他们也才能准确地回答.一堂课上学生活动的内容以后要注意增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活动,今天的课上活动前没有交代完所有事情,导致最后实验器材的整理上就出现了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回避了学生的一些问题,这样也不好,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捕捉,就算没有按你预先设想的回答那也要对他的回答进行肯定,鼓励学生多思考.备课时的学生预设还要加强,多请教老教师,请教学生在这堂课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在备课当中就充分做好准备.以后还需要多听课,多和老教师交流,学习更多内容.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于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时应改变的条件比较明确,但是,对于应该保持不点的条件认识上有不科学的地方.学生人为应该保持厚度不变,他们不觉得纸被折成“W”形后厚度有变化.这不利于学生理解“L”形抗弯曲能力增强的原因.
2、 有些形状不利于用回形针做实验,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安排,灵活利用教材.
3、 学生举例时可以给予积极的引导,要求学生能科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拱形的力量》
【教学反思】:
《拱形的力量》的核心概念是:
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产生外推力.如果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我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就围绕这个核心概念展开的.首先,我通过小松鼠过河这个故事来让学生联想到拱形的桥,这样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拱形的力量》就水到渠成了,原本在这环节我预测学生会对桥的形状有所怀疑,但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让我明白拱形的桥已经是学生的前概念,教师没有必要过多的去设计这一环节的问题,不然反而会适得其反.接着通过让学生自己试验平纸和拱纸在受力时所发生的变化,使学生亲眼目睹了拱纸承重过程中的形变,初步感知拱形受力的特点,再由教师演示平桥和拱桥承受能力的对比试验,使学生明白同样大小和材料的拱纸比平纸承重能力强.在一环节中,学生对拱桥受力所发生的形变的解释很模糊,不能从力的角度来分析,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表述也出现了错误的理解,导致在引导学生得出“拱形收到压力时会将力向下向外分散开来”这一科学概念时费了比较大的劲.庆幸的是学生也都能理解这一概念.另外在这一环节上,我的实验顺序的安排上有些累赘,本来可以直接让学生观察受力时的形状变化的同时,也让学生直接对承受能力做出实验,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也更直接.最后,在学生对拱桥在受力时,拱足会向两边展开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何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力?
学生会自然地想到要物体来抵住拱足.接着就引出用书本抵住拱足来增强拱纸承重能力的实验,在这一环节上,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出实验方案,讨论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直接放一定的本书数量来测试,二、书本数量从少变多的顺序来测试.第二种方案是我事先所料想到的,因此我想都没有想就否决了第一种方案,让学生全以第二种方案来进行试验.事后我细想了一下,第一种方案也可以,可以让学生自己采用小组的方案来测试,等到结束后,教师进行统计,将结果统一在一张表格中,然后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得出书本越多越重,拱形的承受能力也在增强.在这个实验中,对于拱形受力的标准,我定得过于模糊“拱顶变平了”,学生在试验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事后,我想可能在拱的下面放个一定高度的物体,以拱顶碰到这个物体为标准这样操作性可能更强.
科学课上有很多的意外和突然,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不仅做到备课本还要做到备学生,尽可能的对学生可能的回答和想法进行预测,并且不能一味地按照之前的教学设计来安排过程,应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同时,本来这堂课应该是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上,来进行教学的,可是临时出现没电的现象,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使得事先想好的实验提示要点都忘了提醒,这也对本节课的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当然,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都要有两手准备,甚至更多的准备.《找拱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拱形》
【教学反思】:
关于《找拱形》这节课暴露出的学生的初始想法有两点.一是关于圆顶形与拱形的联系,学生有一种模糊的认识:
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但具体是什么联系并不明确.所以我就摆出了一个拱形的模型,然后把拱形和圆顶形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终于有学生说到了圆顶形和拱形一样上部都是拱起来的,还有学生说圆拱形从侧面看就是一个拱形,我就见机让同学发挥想像,我把拱形沿着拱顶和拱角中点连线为轴旋转就形成了一个圆顶形.以此来告诉学生圆顶形就是拱形的组合.二是关于球形结构坚固性的质疑.学生的初始想法“球形结构并不比圆顶形坚固”是出乎教师意料的,是课堂中的一个生成点,却也是来自学生最真实的想法.由于学生用于验证自己想法的证据并不科学,而且这里牵涉到物理学中“压力”与“压强”的知识,在本节课中不适合展开教学.我就让学生作了这样一个实验,把圆顶形和球形一起放在桌上,然后用力去压,结果学生发现了圆顶形相对于球形而言容易压扁.同时我还让学生把圆顶形的半个乒乓球和球形的整个乒乓球放在手里捏,学生也发现半个乒乓球比较容易捏碎.这样总算把学生刚开始认为圆顶形比球形坚固的想法给扭转过来了.
对于“塑料饮料瓶形状”的研究,涉及到的科学道理较多,很多同学都说出了很多的道理,刚开始还以为学生会讲不出其中的科学道理,结果学生都想的很全面,有的学生还想到了瓶口为什么要做成螺旋形状的,原因是因为运用了斜面的原理,可以省力,这一点我自已也没想到的,虽然他说的不太准确,但这个学生居然还会运用斜面的知识来解释瓶口要做成螺旋形的,把前几面课上学的内容运用上来真的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对他进行了表扬.还有就是关于瓶身为什么要做得很软很薄这个问题,刚开始很多学生都答不上来,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维都局限到本节课所上的内容上了,他们忽视了日常生活的经验,我就开始加以引导学生,告诉学生要从生产厂家来考虑这个问题,经我这么一说很多学生都明白过来了,做的薄是因为厂家想要节约成本.
《做框架》
【教学反思】
1. 从教材上看,本课是一节制作课,但又不是单纯的制作课,编写者更强调动脑筋,思考怎样做框架,为什么这样做;
2. 难点方面,还要细化,我感觉本课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形状的框架的受力情况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斜杆的作用,而框架受力的分析涉及到结构力学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不易理解,因此框架受力的分析是难点;
3. 我感觉在“三角形稳定性的研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多,学生被教师牵着在一步一步往下探究,其探究的内需力没有很好的能到激发,建议要作调整,将学生的内需力激发出来,有意愿去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好能够设计一个情景,出现学生想做的框架有三角形的,也有四边形等其他形状的,学生们也各自据理力争,有内在需要通过实验去检验这些框架到底谁的稳定性最佳,我个人觉得这里是一节课亮点出现的最好时机,可以好好思考思考,预设一个非常棒的构思;
4. 知道了三角形稳定性好的基础上,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出任务,让学生自己来动手改造四边形框架,从而认识斜杆,并了解斜杠的作用,注意,一定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来解释加入斜杆的原因,课件在其后出示,包括上面的“三角形框架受力”课件也是如此;
5. 设计的“立方体框架加固比赛”(书上是正方体框架)是非常好的,但我建议是小组比赛,锻炼合作能力,(其实这也是一种考验,不是每个小组都能非常好的合作的)同时时间也会节约很多;
6. 在“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中,书本上的两个问题很值得学生思考——“加固这个框架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杠?
如果正方体框架承载了向下的压力,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杠?
”,如果从节约的原则出发,其正方体的上、下两个面上的斜杆可以不加,对框架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但事实是否如此,可以自己动手试试,我感觉可能还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因为我们搭的正方体,尤其是学生搭的,不可能是理想中的稳固的正方体,其边总有长短差异,出现正方体框架倾斜,不能完全直立,如果在上面压重物,就有可能出现重物向下的压力向侧面倾斜,这是要考虑到的,因为你的比赛规则是先看承重多少,后看材料的多少;
7. 最后就是材料了,有结构的材料对学生的探究当然很重要,因此,小棒要尽可能做到大小、粗细和长短一致,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探究材料,以保证学生探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建高塔》
【教学反思】
学生对塔铁特点的认识很清晰,能比较容易找出铁塔不倒的原因.在设计高塔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些学生知道可以用吸管扩大底部的面积,还有同学在塑料瓶的连接处也用上吸管,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小学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