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维文集.docx
- 文档编号:26677091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4.45KB
吴海维文集.docx
《吴海维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海维文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吴海维文集
碎语中,血性的坚强
越长大,就会越孤单.
寂寞,不管你是一个人的时候,还是身处人群中.
一首歌里唱过: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其实,也不必那么悲哀,悲伤.不公时,告诉自己,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现实
我们都是90后,那么多的流言蜚语,我们,不屑一顾.
90后的我们,都那么爱幻想!
一切美好的东西,不管是能实现的,还是不能实现的.不管是现实的,还是不现实的.我们向往自己无所不能,我们向往自己朋友遍天下,我们向往在自己的生活中会有王子或公主.嘴角上翘时,所有,都不算什么.我们希望能天天快乐,无忧无虑.可似乎许多,都不如人意。
幻想,终归是幻想,醒来,眼前的还是现实。
90后的我们,都那样拒绝长大,不愿意被人们说熟!
童年,就是那样美好,一切的一切,在我们眼中,都是那样的美好,美丽。
长大后,眼中的世界也是那样美,虽然有着一些不如意,可是,我们,也有也有些累了,倦了然后不竟想到,这或许是成长的代价。
90后的我们,都那样固执的想要追求个性!
就算被误解,如果不能解释,如果不解释不清,就会放弃,愤愤的想,相信自己的人不需要解释。
莫名的高傲,莫名的悲伤,请别嘲笑,请别觉得无知和幼稚。
90后的我们,总是很烦躁。
就算是寒冷的冬天,也不能将我们的烦躁压住。
打架,骂人,顶撞,早恋......请原谅,我们这样的叛逆,请原谅,我们的放肆.所以,别把你们的思想强加在我们身上。
我们都是那么要强,那么高傲,固执的认为,我们的路就只需靠自己,希望别人都别管,错了,自己会回头.
友情的分与合;
亲情的分与合;
爱情的分与合;
不顾一切的追求,有的一辈子铭记;有的,却变得一文不值。
有多少人呢?
能够记得年少时最初的梦想。
我们的身上,背负着太多希望,所以,绝不彷徨,为了梦想,也要努力往前闯。
是谁,是我们的动力,就像太阳给向日葵阳光。
给我们翅膀,让我们飞翔,让我们,还你们一片天空。
即使我们彷徨,即使我们迷茫,90后的我们,也如此倔强。
可是别害怕,人生路上,我们的人生我们自己走,所以别怕有人会挡住阳光,就算失败也是宝藏。
我们是90后,我们不悲伤。
看到了吗?
我们是90后,我们勇敢向前闯。
碎语中的90后,带着血性的坚强!
致二十岁的自己
二月初的伊宁,依旧暖洋洋的,阳光懒懒地铺下来。
覆满白雪的枯黄的草坪夹杂着些枯叶,却没有什么令人毛骨悚然的小动物,让人感到既安心又惬意。
在距离新的一年还有半个月的此刻,我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开始思考,开始像个深沉的人似的为自己写下这些文字。
习惯了伪装的我,早已忘记了自己到底快不快乐,善不善良。
不管身在何处,但求心安。
世事纷繁,别丢了真实的自己。
不要求全责备。
完美的完美不存在。
接受自己的样子,包括自己肉肉的脸;接受自己的性格,包括不善交际,怕人。
其实很内向,其实很寡言,不要勉强自己吵吵闹闹,说说笑笑。
接受分歧,接受争吵。
要有耐心,有爱心。
心存感激,而不是怨恨,放自己一条生路。
享受音乐,文字,和傍晚的漫步。
尝试着相信别人,但别依赖!
珍惜身边的一切人,善人恶人;珍惜一切事,好事坏事。
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
最珍贵的时间叫“现在”,享受过程。
坚持锻炼,爱惜身体。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讲话可以慢一点,先三思,万不可轻易伤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太敏感的人容易受伤。
少流泪。
如果真的忍不住就去看一场《山楂树之恋》什么的,随便你哭,你哭成什么样都没有人会说你是神经病。
积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没有过不去的坎。
心中有爱的人心灵才不会干涸。
爱日出日落,爱鸟语花香,爱陪伴过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生活过的地方。
一切都是缘分。
不要把喜怒都写在脸上,自己清楚就够了。
不能因为别人的粗鄙而使自己跌份!
安排好每一天的日程,但不要成为日程表的奴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眼界要开阔,思想要广博。
认真做事,不留遗憾。
你不可能一直正确,要善于接受批评。
有矛盾主动化解。
先道歉的人不仅不丢脸,反而显得大气。
面子一钱不值。
学会幽默,会有人懂的。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大脑去想,不必太在意别人讲什么。
保持思考的习惯。
不人云亦云,不说长道短。
接受生活琐碎的样子,按部就班地完成它,而不是做无谓的抱怨。
我是谁?
我想要什么?
一切还是未知,要用一生来找寻答案。
长篇累牍的2010
10年前,钟声把我们带入了21世纪。
10年后,钟声告别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这样的日子,我应该有所回忆,有所要说的。
记得今年开始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
那是还在高三的魔爪下生存,好不容易遇着个元旦,大家好不快活。
那是我们高中生活最后一次全班聚会吧?
快过年了,大概离年关一周的时间,我奇迹般发烧了。
一会儿高烧,一会儿有回复正常。
一个星期,什么都没吃,只吃药了。
还好,年三十的时候,老天眷顾我了,我终于好了。
说实话,过年对于我们,不再有什么文化,只是大家大吃大喝,大玩大闹的机会。
我们每一天都在玩,看烟花在夜空绽放。
这样的日子过了八天,我们开学了。
该死的高三,只能这么说。
因为高三,我们连周末都被无情的剥夺了。
为了一个电子注册,在家和霍城之间来回奔波。
我讨厌霍城,那里没有汉餐,有的只是走遍一条街都不变的维吾尔族老汉。
三月,四月,五月,一成不变的生活。
周一,周二,周三考试,周四,周五讲评试卷。
周末被学校逼着去复习。
记得五月有个插曲。
中午午休的时间,我们总是喜欢买条鱼,买点菜,再喊几个人,跑到小石头的出租房里。
当然,大展身手的总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做的饭他们总是吃的连个渣而都不剩。
不知道是我做的好吃还是人多吃的热闹。
六月,很难熬。
就像是一块铁,再熬,还是一块铁,不会改变什么。
记得我说过,六月最残忍,从死了的试题滋生前途,混杂着回忆和欲望,让夏日挑逗着呆钝的我。
六月最残忍,从死了的试题滋生前途,混杂着回忆和欲望,让夏日挑逗着呆钝的我。
记得高考刚结束,我们还是很开心的,分数估的不赖,于是乎,上网,游戏,爬山,打球,干所有想干的。
6.27那天,我们都不想活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在这时狠心的显现。
打工的日子很苦,但是很充实。
高考结束,填完志愿,我的生活真的就只剩下等待了。
等待老天的眷顾让我别去自杀。
等待的日子总是很漫长得,所以我选则用忙碌来淡化等待的痛苦。
先开始在KTV里当busboy,顾名思义,bus-boy就像bus一样忙来忙去。
不过生活也充实很多,后来在国际商贸中心当店员,干了几天,我再也受不了了。
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在那里的工作——坑蒙拐骗。
最终,通知书还是在我辞去店员工作空度一个七月之后来了。
伊犁师范学院,说实话,这个学校我并不喜欢,从小生活在伊犁,早已这里的一切,我想远远的逃离这里。
还好,我的专业在学校的另一个校区,离家400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刚好满足我的心理,可以离开,但又不会太远,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回家看看,但是这个距离又让忙碌的爸妈不会来学校找我。
记得是4号吧,一个人拉着箱子上路了,在火车站买了一张伊宁发往乌鲁木齐的火车票,我的终点站在这条线路的正中间。
一张半价车票,仅仅28元。
到了大学,一切都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广场,没有室内篮球馆,没有游泳馆......
可还是留了下来,毕竟我为之奋斗了整整十二年。
人生又有几个十二年呢?
后来,军训,由于身体原因,我做了军训督查,只是带上袖章在军训场上检查考勤等情况,成绩一样是个良好。
在后来,学校的各类社团组织开始纳新,好奇的我参加了学院记者站,晨曦文学社,青协,摄影协会,竟然全被录取了。
后果就是我不得不为自己的好奇心买单,整天奔波于各个会场,忙东忙西。
不过还好,大学帮我完成了我一直以来的夙愿,终于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实体杂志,我的杂志不再局限于电子杂志。
离考试还有一个月了,我终于“觉悟”了,每天早上八点钟起床来到班里背书,做題,然后九点的时候独自到美食城吃点早餐,把肚子喂饱了回教室继续奋斗。
连着十来天下来,有时到了班里看着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还有四天就是计算机过级考试了,想想,除了查尔斯·巴贝尼,冯·诺依曼我还真的没记住什么有用的东西。
虽然年尾了,可还是一如既往的瞎忙活着。
希望有天可以真正的坐下来,听着音乐,看着书,慢慢睡去。
醒来之后,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吧。
阳光下的雪花亮盈盈的,漫天飞舞的,不只是雪花,还有不尽的思绪吧。
转眼间,就要结束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学期,我知道,没人会管我,在这里,我只能自己加油,埋头苦干而已。
在这个2010,我学会很多,原来成长是这么的骄傲,生命最骄傲的地方就是它的脆弱,你敢找瓷儿,它就敢死给你看。
当然,你也看不到了。
一百多天的大学生活,认识了320,认识了新采,这里有朱毛他爹,泡泡他爹,有秀儿姐,马班长,老班,大头,还有那些可爱的人儿。
还有五个多小时,2010年真的就要这么过去了,还有五个多小时,2011就那么猝不及防的到来了。
还有五个多小时,新的一年,我是不是该在明天起个大早,洗漱完毕,做理发店第一位客人,给自己一个新的气象?
我想应该这样的。
据说当年如来要度化座下弟子成佛,你们知道么?
有两位菩萨最终还只是菩萨,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观音大士和地藏王菩萨。
观音说:
不渡遍天下苍生,誓不成佛。
地藏王菩萨说:
地狱一天不空,一日不成佛。
呵呵,这个故事是今天看小说是无意间看到的,不知怎的就记下了。
也许是他们心中那份信念打动了我,我不也是在执拗的在等着成长么?
2010,真的是长篇累牍的一年,也是琐碎的一年。
只不过我贫乏的词汇只能如此简单的描述一下我简单琐碎的一年。
2010年,再见。
2010年,再见。
怀念
我的糊涂的四分之一
今年本人21虚岁,这个也是虚度的21年大好青春,人们总是说,年轻的24岁以前是花一样的年龄,我怎么没觉得,只是觉得自己的这20多年真是虚晃的。
让我们一起看看我的20多年吧。
妈妈十月怀胎把我这个小子(全家可是寄托很多希望的哦)生出来,从小呵护着,哪怕一丁点的苦力活都不让我插手,真是小少爷的命呀,把我的脾气也给宠起来了。
以至于到现在我的脾气都不是很好,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这都是后话,五岁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个自行车,鄙人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学会了自行车,家里人都夸,嘿嘿(骄傲一下下),看样子,继承家族的基因还行,呵呵,咱这个人还是个好奇心特别重的人,什么都喜欢自己拥有一把,这就为后面犯错埋下了伏笔。
学前班,逃学,上课睡觉,大家小时候干的坏事,我都几乎干过一遍,呵呵。
小学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骗妈妈花了几十块钱给我买了个电动车车,(小滴)。
为了四驱车,也骗爸爸说去参加比赛,那时后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后果都不清楚,只知道自己开心就行。
初中呢,每天上课打打闹闹,不好好学习,有次,老师为了我,什么招数都试过了,就是不管用,没办法,最终使用了杀手锏,在我的脸上留下了大大的红手掌,我的心呀,(打了才明白老师的心)那个时候只知道哥们义气,初三的时候,开始迷恋上网,每天都泡在网吧,(现在都有点不懂,那里面的味道那么难受,我怎么能坚持先来),被老爹发现,经过思想与身体的双重教育下,我终于有点觉悟,开始好好学习,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终于考上了高中。
高中里面,高一还行,最好的时候在年级里面,考的最好一次是4吧,呵呵。
高二高三,又荒废了大把的光阴,(现在也不知道自己一天干什么),真是浪费呀,后面自己很努力地复习,可惜前面浪费的太多,拉的也太多,补不上,所以,最后垮了,由于自己的应试心态不好,没发挥实力,最后只能勉强达线,郁闷的,来到了,现在的学校,
大学里,别人对我们的学校评价是大学的牌子,中学的老师,小学的管理。
贴切实际。
回来跟我的同学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听他们说他们的学校,我才知道什么是大学,既然已经没法改变,为什么自己不去在努力一把,奋斗到自己心目中的学府呢?
可惜,这都快一年了,我都没想明白,浑浑噩噩的过去了,现在明白了,我要努力呀。
我的前面20年浑浑噩噩的过去了,没法改变了,我也不想了,在当今,我要努力,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能再让自己的父母伤心了,不能再让他们失望了,他们的眼泪与心在业经不起打击了。
孩子,我们该长大了。
过年的感觉
“年味儿淡了”,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
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小学的小表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
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
春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但春节毕竟是春节,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和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别了。
过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
爷爷说,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
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
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
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
躺在床上的胡言乱语
慵懒的阳光缓缓的洒在窗台,床头的铃声告诉我已经十点,很悲哀的,上班已经半个小时。
躺在床上,身体并未因午休而充满活力,相反却似乎更加疲惫。
不想起床,可似乎理智告诉我不该如此颓废浪费生命美好时光。
随手翻开放于床头的书,一本很厚的《狼图腾》。
说实在我并知道自己该从哪看或看到哪了,每次打开后都不会记得上次翻到了哪页,无奈只能从头再来,可奇特的事每次都会忘记这些都曾经看过,只是在遇到一些语句时才会怦然记起这些似乎曾经在某个夜里看过。
即使我曾看过很多书,但那和没看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或许就像老妈所说,你的书都白看啦?
!
其实有时候很迷惑自己为什么要看书,只是在潜意识中有个声音告诉我你应该多看书。
可在看完以后经常会忘掉故事的情节甚至主角的姓名,甚至忘记曾经看过那么一本书,只是在某个像现在一样的午后突然感到自己曾经与它做过一次亲密接触。
可能唯一能让我欣慰的是让我时时刻刻像哈姆雷特那样追问自己tobeornottobe的永恒话题:
是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
有时也想写小说,写像小四,村上,王小波写的那样出彩的小说。
当然,最极致的是写出像鲁迅那样可以唤醒国人顺便流芳百世的大作。
当然,那很不现实。
写小说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我也曾动手写过,但总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我迷恋那种在暗夜的城市里悄然潜行的感觉。
在临死之前写一部好的小说或者一个优秀的剧本是我毕生的理想。
这个理想不染名利,只是心底里一个纯洁的夙愿。
我曾尝试模仿不同人的风格,最明显的是一个叫小四的孩子的感觉(我写了一半的《看海》)。
但很明显,我失败了,他的感觉,我始终没有。
写文章难得的就是诚实,因此,我想我花在做决定的精力应该远远大于我写文章要多。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而且我学的是文科,但往往我相信自己的感觉多于理性的判断。
我一直相信自己在清醒的时候最在乎的是内在的真实,所以很多时候写文章,如写我的高中或我的大学,很多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坦白的说,写到现在我仍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表达什么。
也没搞清楚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悲伤,快乐,或抑郁。
在我看来,自己所具有的无非两种状态,白痴,或天才。
更多的时候我是个白痴,会因为一则关于北极熊的笑话而乐一天,会光着脚丫在别人惊愕的眼神中漫步,会突然间的笑出声,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理由。
不愿去想太多,这或许又和前面所说思考相违背,但谁又关心呢?
本来,我就是个矛盾体。
还想在废话一会儿的,但我想吃苹果了。
一月的心情日记
从一月开始,我德心情变得非常德坏。
我总是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阵忧伤恍恍惚惚的飘过我的神经末梢,然后我就变得不快乐。
我开始写大量的日记,很多个夜晚我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坐在床台前,握着一支笔飞快的写,或者就那么握着,一动也不动。
窗户外面是飘忽不定的雪,满天满地都是。
很嚣张的飞着。
我喜欢将闹钟调快半小时,一鞭子凌晨的时候让我明白已经很晚了。
我该去睡觉了。
我知道原来规规矩矩的生活被搅得一塌糊涂,我从镜中看见自己的眼睛一天天黯淡下去,我很害怕。
可是日子仍然这样继续下去。
很多个夜晚我写着写着就想要哭,可是我忍住了。
深呼吸几下然后告诉就自己别哭。
其实我很害怕在晚上一个人面对庞大的黑暗,害怕自己会懦弱的掉下眼泪。
晚上我越来越清醒,这种状态让我恐慌。
我总是在夜色越来越浓的时候眼睛越来越亮。
很多时候我总是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可当我真的盖好了被子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真的睡不着。
而这个时候,那些早就沉淀的往事优惠铁马冰河般地闯入我的脑海里面,然后忽然间,天就已经蒙蒙亮了,而我总是期待天可以在黑一段时间,这样我就可以好好地睡一下,哪怕会偶尔的迟到。
可是,天还是狠狠地亮了,我不知道看着天幕渐渐亮起来的时候,人德感觉会是那么的孤单,我开始怀念以前那种一睁开眼就看见天光大亮德日子。
时间过得很快。
我想我会很快就将这个一月忘记了。
尽管它带给我的伤痕很深,可是,再深的伤痕也会慢慢愈合,知道重新面对生活,或者这个一月将成为我对于痛苦的一种纪念。
我可以哀伤但不可以永远哀伤,我不能像彼得·潘一样做个永远哀伤的长不大的孩子,孩子在丢失了心爱的气球之后可以哭泣,因为我们的称呼是孩子,可是孩子也要慢慢长大的,长大以后就不能在为一个气球而掉眼泪了。
蝴蝶是毛毛虫变得,在从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
彻心痛肺,很多蝴蝶就是在破茧的那一刻被痛的死掉,卡在哪儿,死在飞升的途中,死在展翅飞翔的前一步,这就有点像我们的成长。
钟面上的指针没有停下,我们就要不停地走,留在原地是一种错误。
我们要不断的告别,告别一些人,一些事,然后又不停地追逐无家的潮水。
一月,我要把你忘记。
念过王泽的一段话:
你离开一个地方,才能仔细的审慎地看自己,听新的歌,走新的路,一恍惚间发现原先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就这么忘记了。
剩下的才是最刻骨,最心动的东西。
遗忘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
其实原来错过的东西,我们应该遗忘。
曾经,只能是一种纪念
突然在家里找到自己初二的时候写的一些东西,已经记不清楚具体这是在什么时候写成的了。
我花费了一些时间,将它们细细地再次读了一遍,慢慢感知着以前自己稚嫩的思想,以及与现在大同小异的行文风格。
曾经的我是一个一感到郁闷失意的时候就扎进书堆里的孩子。
饥渴般地去读历史,心理学,人生以及爱。
一直读到眼睛酸痛的不能再继续读下去为止。
在郭敬明的一本短篇作品集里找到这么一句话:
阅读是午夜里御风飞行。
这种在午夜御风飞行的感觉我想当时的我已经感觉到了。
那时家里房间光线较暗,白天自己也很少出去,呆在家里打开一盏台灯便可以没日没夜地读很长时间,即使家人熟睡已到深夜。
那时候整个身心已坠入其中,心情已渐被控制,时高兴时失落。
在今天我想就是这种感觉,像是在一种不知名的空间里飞行一样。
其实当时我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只知道郭敬明认同自己也便屁颠屁颠儿地写在自己的随笔里。
安妮宝贝也说,只要我们以相同的姿势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
我想是这样的。
曾经的我喜欢一个人躲在安静的地方听音乐,当然现在也是,初中的时候音乐老师便把听音乐的好处给我们列了一大堆。
我的音乐成绩从我开始上学起就没有及格过,自己也没有唱歌这方面的资质。
和许多孩子一样,我很喜欢听流行歌曲,有时候也听一些老歌,只是有时本人碍于面子并不下载到手机里。
接触周杰伦是在小学,听他的第一首歌是《双截棍》,这首歌前面的混音很棒,当戴上耳麦感受其带来的立体音效果时绝对是一种享受。
有的时候听一首歌听着听着自己便融了进去。
很喜欢《给我一首歌的时间》,这是一首不错的疗伤歌曲,我曾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流了眼泪。
之后开始研究他的歌词,以及个性的曲风,其实吸引我的还有他的性格魅力。
他是我最喜欢的歌手,没有之一。
他是一个拥有着沉默的华丽,像是一位着一身素装的王子。
曾经的我喜欢花很多的时间去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并不喜欢写那种循规蹈矩的文章。
我只想写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东西,至于别人怎么说我都不会理睬。
自己以前将写作看得很神圣,不想将它变成赚钱工具,它不是妓女。
我作文前通常连最起码的轮廓都无法勾勒出来,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结构也偏重于歧义性的“散文”。
至于整个行文思路只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情况下形成的。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大多是孤芳自赏的下场,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曾经的我不喜欢流泪,一直认为那是懦弱的表现。
不是自己有多坚强,大多时候自己主动避开许多过于伤情的场面。
我是一个很没出息的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足使我感动了。
生物老师说,流眼泪可以将体内的细菌排出体外,有利于健康。
同桌失恋了,我并没有安慰而是让她继续哭下去,所以于情于理我这样做都是正确的。
曾经的我很叛逆,或许这是掩藏在懦弱外表下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只是到了某个时期顺其自然就跑出来了。
我一直写很多东西来抨击不满的事情,我不认为整天扎在课本里能感受到有多么快乐,我一直说如果考上大学我必须是个书呆子,那我宁愿不去考大学。
尽管我知道学生是逃不掉这种命运的,何况是中国学生。
曾经的我很爱笑。
尽管笑起来不是很好看。
曾经的我有很好的梦想。
比如当个作家,考上浙大。
曾经的我渴望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简简单单的那么就一辈子。
曾经的我以为自己成熟了。
还担心自己像早熟的柿子会早早烂掉。
……
看完了那些随笔,就将一沓稿纸全部丢进垃圾桶了。
原因是我觉得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写完那些东西到今天,不为止,两年多的时间,我已经历了很多。
也许悲伤还会继续,但我依然会好好地活下去。
曾经的自己,也只能是一种纪念。
2011年2月9日
三人行
我们三个错了么?
!
为什么我们要分开?
事实上,我们谁都没有错,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都长大了。
都该到了为自己的梦去非德时候了。
说起三人行,最先想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然后,让孙悟空失掉法力,把猪八戒德一身肥肉换成精肉,再把沙僧德相貌变得英俊一点便成了萝卜,四眼仔和我。
历史安排我们三人要在一年半前相遇,所以我们相遇了。
我们都要信封“生命在于篮球”这句话,于是顺应历史潮流结合在了一起。
注意!
我们来了!
说起萝卜体态修长,那是奉承,其实是一副骨架撑开一张皮,瘦的连屁股上也没有一丁点儿脂肪,萝卜姓田,平时是一个娘娘腔(我也不想说实话,可是····),但萝卜打起球来可不能小看,尤其动作奇特,常让人琢磨不透。
"四眼仔"其实以前不戴眼镜的,可是苦于老师的手法着实不错,在黑板上写得一手小字,只好在他心灵的窗户上安了两扇玻璃窗,然而仔仔打球时却异常凶狠,凭着他结识的肌肉,没人想冒死逞能,即使开始有几个视死如归的在“死”了几次之后便也胆小如鼠了。
我属于他俩身体德综合版,又瘦又高,肌肉虽不是很结实,但也没几个人敢冒死断我的球。
没事我还会钻研理论知识,萝卜和仔仔很相信理“论指导实践”这句话并在窝里论德指导下取得不小进步。
这也许和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是同一个道理吧!
一个北风呼啸,天昏地暗的早晨,我来到学校,在远处隐约看到门框上吊这一个人,心想这种天气极容易闹鬼,可惜我天生不怕鬼,于是加紧两步上前,竟发现是萝卜,接着一阵酸楚涌上心头,你萝卜真他妈德不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