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盘查程序书.docx
- 文档编号:26677088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79.99KB
温室气体盘查程序书.docx
《温室气体盘查程序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气体盘查程序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室气体盘查程序书
○○○○高級中學
溫室氣體盤查程序書
○○○○高級中學
97年
目錄
一、目的
為使本校之溫室氣體排放盤查與報告,能符合ISO14064準則之相關性、一致性、完整性、透明度與精確度等原則,特制定本程序。
二、適用範圍
凡本校與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蒐集、計算、報告書製作與查證作業之相關部門。
三、定義
1.溫室氣體:
任何構成大氣的氣體,其會吸收或釋放紅外線輻射。
在指ISO14064定義之六種溫室氣體一般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氟氫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
2.二氣化碳當量(CO2-e):
比較一項溫室氣體相對於二氧化碳的輻射效能之單位。
一般計算時,使用特定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乘上其全球暖化潛勢。
四、作業說明
1.成立溫室氣體盤查與自願減量推行小組
「溫室氣體盤查與自願減量推行小組」成立如下圖組織編制,相關職務說明如下:
(1)召集人:
監督溫室氣體減量小組運作,由校長或總務主任擔任。
(2)執行秘書:
由溫室氣體管理人員擔任
a.負責召集相關組長並組成內部查證小組。
b.監督並提供執行溫室氣體減量之人力資源支援。
c.規劃校內溫室氣體相關工作並協調相關部門進行配合一切溫室氣體相關事務,為連絡主要窗口。
d.製作溫室氣體盤查清冊及報告書。
(3)執行委員:
於盤查報告書完成後進行查核之工作,人選為各部門(處)主管代表之。
(4)各組成員:
負責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數據蒐集、排放量計算、排放量計算與製作文件與報告書。
圖一溫室氣體盤查與自願減量推行小組組織圖
2.組織邊界設定
(1)組織邊界之設定原則:
參考ISO14064與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之要求建議以控制權為組織邊界之設定原則,其設定之依據為控制(權),對於其所管理或營運控制下之設施,組織擁有百分之百溫室氣體排放與/或削減量。
(2)對於校園組織邊界設定則以○○○○高級中學地理邊界為主要組織邊界。
3.排放溫室氣體種類
公約列管之溫室氣體主要有6種,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氟化烴(HFCs)、全氟化烴(PFCs)以及六氟化硫(SF6)等。
4.溫室氣體排放源鑑別及排放量計算
(1)基準年設定與調整
a.基準年設定:
以盤查作業開始之96年度為基準年。
b.基準年調整原則:
依據以下原則辦理。
而基準年排放量的調整應溯及既往,以允許學校進行特殊的變動調整。
●當排放源的所有權∕控制權發生轉移時,基準年的排放量應進行調查。
●當計算方法有所改變,進而導致在計算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有重大變動時,基準年排放量應隨之調整。
(2)溫室氣體排放源範疇界定:
所有溫室氣體排放源之清查與範疇界定原則如下。
a.範疇一(Scope1):
溫室效應氣體的直接排放,主要針對直接來自於提報單位所擁有或所控制的資產/設備(排放源)所產生的排放,範疇一針對單位所擁有或控制之排放源亦可分成下列四類,包括下列活動:
●電力、熱或蒸汽或其他化石燃料衍生的能源產生的的溫室氣體排放;
●生物、物理或化學等產生溫室氣體排放之製程(如實驗室);
●擁有控制權下的教職員工生等交通運輸(如擁有控制權之交通運輸工具);
●逸散性溫室氣體排放源(故意或非故意的釋放,如裂縫或密接觸之滲漏、化糞池所排出的沼氣、空調設備所溢出之HFCs、或滅火器之滲漏)等。
b.範疇二(Scope2):
來自於外購的電力、熱、蒸汽或其他化石燃料衍生能源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範疇二是針對與進口/外購電力、熱或蒸汽的產生所間接排放的溫室效應氣體來進行計算。
為間接排放的一種,一般是指單位因外購之電力、蒸汽、熱(自用部份),來自於別人所擁有的資產、設備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c.範疇三(Scope3):
其他間接排放,範疇三亦為間接排放,除了因外購電力、蒸汽、熱等外,其他來自於他人之資產、設備所產生的排放,亦包括任何與單位商業活動有關,但來自於他人資產、設備的排放。
包括:
員工生的商務旅遊、廢棄物的委外運輸處理;外部支援的活動、單位廢棄物掩埋處理所產生之沼氣、棄置所產生之排放;員工生之通勤等,都是以範疇三來進行盤查。
相關填寫作業則依照「溫室氣體排放源鑑別表填表說明」辦理。
(3)數據蒐集與資料管理
依「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工具-活動數據品質管理表」由各組進行校園所有溫室氣體排放源之數據資料品質狀況之填寫,對於各項排放源之原始數據來源及資料存放單位進行文字描述,同一種排放源若具第二種或以上數據來源時,亦需記錄數據量與其資料存放單位。
所有被鑑別與溫室氣體排放相關之資料存放單位,均需於每年會計年度結算時,將原始數據影印乙份(或掃描成電子格式),送交溫室氣體盤查與自願減量推行小組存查。
再由推行小組總幹事以電子格式編輯佐證資料清冊,以利查證與核對。
原始數據影本、佐證資料清冊及溫室氣體盤查文件(溫室氣體盤查工具、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溫室氣體盤查程序書、文件管制程序書、紀錄管制程序書、管理審查程序、資訊流等),則依盤查年度影印造冊,一年乙冊,由推行小組總幹事保管並永久儲存(儲存年限視主管機關法令規定而調整)。
(4)排放量量化
依「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工具-排放量試算表」進行各排放源之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於進行計算時宜注意以下要點。
a.單位換算:
原始數據在展開計算之前,宜先進行單位的換算,並應換算為系統中所內定之單位值如公斤或噸等。
b.排放係數蒐集與篩選:
對於排放係數的選用,須參照「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工具-排放係數管理表」之第一來源進行計算,若該年度的排放係數數據有變動時,亦應進行調整並記錄於該排放係數欄位中並應於排放係數對照表中進行更新。
c.計算模式之應用:
目前排放量計算主要採用「排放係數法」,即燃料量乘以排放係數而得出,對於其他溫室氣體如CH4與N2O之排放,除計算出其排放量外,並應對照「IPCC全球暖化潛勢」(GWP值)乘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以二氧化碳排放量表示之(備註:
全球暖化潛勢敍述在一段期間內一質量單位的溫室氣體之輻射衝擊,相對於相等單位的二氧化碳之係數)。
d.排放量之加總與分開表列:
對於各種範疇的排放量進行加總,而各項排放源之排放量亦應分開表列出;於「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工具」已設定完成,可直接就計算所得結果引用。
5.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之製作
將本年度「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工具」所清查而得排放量結果,依「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工具」格式填入並製作該年度之溫室氣體盤查排放清冊,存檔印出送交召集人核准簽核。
6.減量目標標的與方案之制定與展開
本校依年度溫室氣體盤查結果,於管理會議中討論可能之溫室氣體減量之排放源,決議提列該年度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標的,並依照品質暨環安衛管理系統中「目標與標的及方案」之規定由相關部門進行目標、標的與管理方案之制定、展開、實施與檢討。
7.溫室氣體排放文件與紀錄之管理
(1)溫室氣體排放文件:
依照「文件管制程序」登錄發行與保存。
(2)溫室氣體排放紀錄:
依照「紀錄管制程序」實施辦理。
(3)為因應將來基準年設定之調整、計算方法之變更,各項相關之原始數據/紀錄/單據/檔案資料等應規定適當之保存年限,妥善保存,以利追溯應用。
建立「盤查紀錄一覽表」(標明紀錄名稱、保存年限與保存地點)。
(4)溫室氣體排放資訊流:
依溫室氣體盤查表單及使用權限,繪製「資訊流」(InformationFlow)以利管理相關盤查資訊。
8.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之製作、分發與管理
(1)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之製作:
參照ISO14064與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要求,其內容(目錄)項目如下:
a.報告書之組織描述;
b.報告書之責任;
c.報告書涵蓋期間;
d.組織邊界之陳述與修正說明;
e.組織的總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分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之噸數量化;
f.若已量化時,組織的總直接溫室氣體削減,分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之噸數量化;
g.排除監測與定量之任何溫室氣體排放源與匯的估算值之陳述與修正說明;
h.若已量化時,組織和進口或外購電力、熱、蒸汽、或其他化石燃料衍生的能源產品關聯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分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之噸數量化;
i.若已量化時,組織的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分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之噸數量化;
j.於適當時,來自內部溫室氣體方案之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或削減提昇,分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之噸數量化;
k.於適當時,來自外部溫室氣體方案之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或削減提昇,分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之噸數量化;
l.若已建立時,基準年的篩選或對於基準年篩選的任何改變之陳述與修正說明;
m.若已建立時,基準年的溫室氣體盤查清冊;
n.任何對於基準年溫室氣體盤查清冊的調整之陳述與修正說明,包括基準年溫室氣體盤查清冊調整政策之須用;
o.量化方法論之陳述與修正說明;
p.任何先前使用量化方法論的改變之陳述與修正說明;
q.排放係數的篩選之陳述與修正說明;
r.此溫室氣體報告書係根據「ISO14064-1:
組織排放及削減的量化、監測及報告規範」之宣告;
s.陳述是否溫室氣體盤查清冊或報告書已被查證,包括查證種類與確認達成等級之聲明。
(2)報告書之發行與分發、保存管理版本維持:
「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依據ISO14064溫室氣體標準要求,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之製作。
盤查報告書之發行、保存管理、與版本維持則依據本校之「文件管制程序」辦理。
9.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之查證
(1)第一者(內部查證)作業:
由「溫室氣體盤查與自願減量推行小組」依據「內部查證說明書」,進行內部查證計畫、執行、記錄及追蹤。
(2)外部查證作業:
配合教育部規劃,經校長核准,得申請有公信之外部驗證機構進行查證作業。
10.管理階層審查
於現有二階「管理審查程序」中增列溫室氣體議題為審查項目之一,並依現有之管理審查程序要求辦理。
五、盤查程序流程圖
六、參考文件
1.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中文版,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2003年第一版。
2.ISO14064-1:
組織排放與削減之量化、監測及報告規範;2003年CD版。
七、附件
年度排放源鑑別表
建築物/使用型態
活動/設施
排放源
範疇別
排放源類別
可能產生溫室氣體種類
說明
固定式燃燒
移動式燃燒
逸散
CO2
CH4
N2O
HFCs/物種
PFCs/物種
SF6
範例:
行政大樓
用電設施
外購電力
2
V
V
V
V
範例:
大禮堂
冰水主機
冷媒
1
V
V
R134a
製表:
審核:
主管:
年度排放源活動數據品質管理表
建築物/使用型態
活動/設施
排放源
負責單位
來源說明
活動數據1
活動數據2
年用量
單位
數據來源
存放單位
數據品質
年用量
單位
數據來源
存放單位
數據品質
差異說明
範例:
廚房
鍋爐
液化石油氣
營養組
杜拜瓦斯行
1000
公斤
廠商送貨單
廚房
廠商送貨單
1005
公斤
請款單
總務組
請款單
送貨單誤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製表:
審核:
主管:
「排放源鑑別表」填表說明
本溫室氣體盤查相關表單之填寫係依據國際標準ISO14064為主,並參酌WBCSD/WRI所制訂之「溫室氣體議定書:
公司會計與報告標準,GHGProtocol」進行,請依據下列說明來填寫學校排放源之基本資料。
為了能於設定組織邊界後,有效管理溫室氣體,需設定全面性的直接與間接排放源的營運邊界,以有效管理溫室氣體相關之風險。
其有關「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之定義說明如下:
請填寫黃底部份。
1.直接排放:
排放源是由提報單位所擁有或所控制的,如單位所擁有或控制的校車排放。
2.間接排放:
排放的產生源自於提報單位的作業結果,但排放來自其他單位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如外購電力所產生的排放。
若以直接或間接排放(或控制權差異)來區分,可將溫室氣體排放源區分成下列三大類,本盤查將以範疇一及範疇二來進行溫室氣體的會計與報告。
範疇一(Scope1):
溫室效應氣體的直接排放,主要針對直接來自於提報單位所擁有或所控制的資產/設備(排放源)所產生的排放,範疇一針對單位所擁有或控制之排放源亦可分成下列四類,包括下列活動:
●電力、熱或蒸汽或其他化石燃料衍生的能源產生的的溫室氣體排放;
●生物、物理或化學等產生溫室氣體排放之製程(如實驗室);
●擁有控制權下的教職員工生等交通等運輸(如單位擁有控制權之交通運輸工具);
●逸散性溫室氣體排放源(故意或非故意的釋放,如裂縫或密接觸之滲漏、化糞池所排出的沼氣、空調設備所溢出之HFC、或滅火器之滲漏)等。
範疇二(Scope2):
來自於外購的電力、熱、蒸汽或其他化石燃料衍生能源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範疇二是針對與進口/外購電力、熱或蒸汽的產生所間接排放的溫室效應氣體來進行計算。
為間接排放的一種,一般是指單位因外購之電力、蒸汽、熱(自用部份),來自於別人所擁有的資產、設備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範疇三(Scope3):
其他間接排放,範疇三亦為間接排放,除了因外購電力、蒸汽、熱等外,其他來自於他人之資產、設備所產生的排放,亦包括任何與單位商業活動有關,但來自於他人資產、設備的排放。
包括:
員工生的商務旅遊、廢棄物的委外運輸處理;外部支援的活動、單位廢棄物掩埋處理所產生之沼氣、棄置所產生之排放;員工生之通勤等,都是以範疇三來進行盤查。
「排放源活動數據品質管理表」填表說明
本溫室氣體盤查相關表單之填寫係依據國際標準ISO14064為主,並參酌WBCSD/WRI所制訂之「溫室氣體議定書:
公司會計與報告標準」進行,請依據下列說明來填寫本次盤查之數據品質管理資料:
1.建築物/使用型態:
依校內建築物或使用型態別來劃分,如全校建築物,中央廚房、行政大樓、實驗室、體育館。
2.負責單位:
填寫校內負責管控此排放源之部門或單位。
3.活動數據1:
指校內最接近實際產生溫室氣體之排放源的原(燃)物料年使用量之資料,其相關資料填寫說明如下:
(1)年用量:
係指產生溫室氣體之排放源的原(燃)物料年使用量。
如電力、冷媒、汽油、及其他原(燃)物料等之年度使用量。
(2)單位:
原(燃)物料年使用量之數據單位,如度(KWH)、公升、立方公尺、公噸等,但此處所填單位需與排放係數單位一致,以免計算時造成錯誤。
(3)數據來源:
統計原(燃)物料年使用量數據之表單名稱,如能源平衡表、月收發統計表、收據、發票、操作紀錄或請購單等。
(4)保存單位:
統計原(燃)物料年使用量表單之保存部門或單位,如保管組、總務處、會計室、事務組、體育組等。
(5)數據品質:
指校內對於此活動數據之計量工具及其校正狀況,即數據品質準確度,如自行推估、流量計,每半年自行校正一次、地磅,每年外校一次、由填充量統計等。
4.活動數據2:
指校內除活動數據1外,另可統計產生溫室氣體之排放源的原(燃)物料年使用量之資料,其相關資料填寫說明如下:
(1)年用量、單位、數據來源、存放單位等,同「3.活動數據1」之填表說明。
(2)差異說明:
說明活動數據2與活動數據1發生差異之原因,如目視誤差、統計誤差等。
*各部門或單位如有多個數據來源,應分別填寫其數據來源,以便交叉比對活動數據,確保活動品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室 气体 盘查 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