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11历史是什么素材.docx
- 文档编号:26676144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37KB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11历史是什么素材.docx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11历史是什么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11历史是什么素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11历史是什么素材
第一单元历史与历史“重现”
第1课历史是什么
测试
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
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是十分突出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为外来因素所中断。
其二,中国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也未曾有断裂现象。
以下让我们分别地作一些比较的考察。
文明在历史上是和国家同时发生的。
在人类历史的上古时期,在东亚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在西亚的伊朗高原、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在南欧的克里特岛、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出现了许多古老的文明国家。
其中第一批出现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至公元前三千年代后期。
这就是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均发生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中国古代文明和克里特岛上的爱琴文明(约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后期)。
公元前二千年代,在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下,叙利亚、小亚细亚一带出现了腓尼基文明和赫梯文明。
在克里特文明的影响下,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等地又形成了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成为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二千年代是青铜时代的盛世,也是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和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文明繁盛时期。
但是就在这一时期,印度河流域文明灭亡了(约公元前1750年),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也先后灭亡了(约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2世纪)。
公元前一千年代,铁器时代开始,文明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开了。
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重新出现了雅利安人的国家,在伊朗高原出现了波斯国家,在爱琴地区出现了希腊诸邦,在意大利出现了罗马国家。
在人类上古史上起过重要历史作用的国家这时都出现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最古老的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开始失去政治上的独立,从属于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
在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影响下发生的小亚细亚(赫梯)、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诸文明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
世界历史表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产生的古老文明,除了中国以外,到了铁器时代的早期就都已经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而存在了。
在公元前一千年代产生的古国,大多数也没有能直接存留到现在,它们作为政治实体的连续性遭到了外力的中断。
波斯征服了整个西亚、北非的最古老的文明地区,以至印度河流域,以祆教(拜火教)为其特征的古波斯文明成了更古老的文明的继承者和代替者。
但是,公元前4世纪后期,波斯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灭亡。
在辽阔的波斯帝国故土上后来建立起许多“希腊化”的国家。
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3世纪初期,安息(帕提亚)统治了伊朗和两河流域。
公元3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萨珊王朝的波斯一度复兴。
但是它在7世纪中叶为阿拉伯人所征服。
从此,伊朗和西亚、北非其他古老文明地区一样,成为伊斯兰文明的地区。
公元前8至6世纪间,在希腊地区重新形成了很多城邦,经过公元前5世纪的繁荣,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落入马其顿势力的支配之下。
到公元前2世纪,马其顿和希腊又先后落入罗马人统治之下。
罗马于公元前1世纪后期扩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希腊等古老的文明地区都属于它的统治之下。
但是,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发生危机。
4世纪后期日耳曼人大举侵入,帝国分裂。
5世纪西罗马灭亡。
作为上古时期在地中海地区出现最晚、影响最大的古罗马文明,也在历史上中断了。
在中古时期,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突厥人曾运动于广大的欧、亚、非地区,引起了传统文明的巨大变化。
当时存在于这一广大地区里的很多国家,都是在这些运动之中或其后逐渐产生的。
因此,它们与当地的上古文明的联系不是直接的。
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就十分引人注目了。
中国文明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
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铁器时代。
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不同,中国古文明没有为外力所中断。
中国古代国家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秦汉时期的更高阶段发展着。
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过民族的移动,还建立过不少由少数民族为最高统治者的政权。
但是这些变化在本质上都是朝代的分合或更替的问题。
以后,在元代和清代,两度出现过以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但这些皇朝和以汉族为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各族上层统治者的联合政权,只不过是具体结构有所不同而已。
所以,中国作为政治实体在历史上从未被外力所中断。
中国文明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尤其显得突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化史上发展的连续性与文化遗产的流传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回事。
在文化连续发展的文明中,前代文化自然地作为遗产流传给后代,所以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即有文化遗产的流传;但是,有文化遗产的流传却未必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
例如,现在世界流行的阳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的历法。
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日为一星期,圆周分为三百六十度,可以溯源于巴比伦。
现代许多国家都使用的拉丁字母,源出于希腊字母,希腊字母源出于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又可以上溯于上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字中的表音符号。
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可以说明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继承和沿袭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产;但是,人们绝对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
这些现代国家都与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有文化发展史上的连续性。
因为,现代很多国家虽然接受了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的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却是自身先前的文化系统的发展和继承,而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那些文化遗产只是作为某些因素(而并非有机的系统)被继承下来的。
所以,一个文明在文化史上的连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
一方面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赖以流传的工具或形式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是,学术传统(其中尤其是直接反映历史连续性的史学传统)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内容的连续性。
如果我们以这两个标准来衡量世界上的各文明古国,其中大多数在文化发展史上不是已经中断了连续性,就是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连续性。
学术观点
历史是人类生活经验的回忆
持这种看法的西方学者很多,虽然其具体内容不太相同,但主要意思是一致的。
法国学者亨利·伊雷内、马鲁给历史下的定义是: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知识”、“历史是由历史学家的主动性在人类的两个画面──从前的人所生活过的过去和人类为了有利于人与以后的那些人而展开的回复过去的努力的现在──建立的关系、连结。
”美国史学家康尼尔·李德的定义与马鲁的定义相似:
“历史是指记录下来的或未记录下来的对人类往昔经验的记忆。
”他自己解释说:
“我之所以把历史称为记忆,是为了把那些从未被记载下来但对我们个人生活却往往有深刻影响的过去经验,特别是我们自身的过去经验,包括在它的范围之内。
”与马鲁的定义相类似的,还有美国史学家卡尔·贝克尔的定义:
“历史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回忆。
”他认为“每个普通人,同你我一样,记忆种种说过做过的事情,并且只要没有睡着,也一定是这样做的。
假定这位‘普通先生’早晨醒来而记不起任何说过做过的事情,那他真要成为一个失去心灵的人了。
”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也说过,“历史是过去的经验的再现实化”,“历史如同过去的经验的再现。
”可以看出他们把视角伸向了历史的最后一层意义,即人们生活的经验及对这种经验的回忆。
“历史”是历史、历史学和史学史的三位一体
从一个历史工作者的专业角度来说,历史、历史学和史学史三者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这实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或所理解的“历史”。
历史本来是指过去所发生过的(思想上与行动上的)事件,但这些事情要能传达给我们,则必须要靠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历史学(通常所采用的形式是历史著作)。
没有它,我们就不知道历史。
人们的思想与活动构成为历史,人们对历史的研究和认识则构成为历史学。
也可以说,没有历史学,我们就不知道有历史;或者说,对于我们的历史认识而言,历史和历史学以及历史学本身的历史(史学史)乃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
我们不了解历史学和史学史,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历史。
我们所知道的历史都是历史学告诉我们的,所以我们不可以得鱼而忘筌。
历史是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
历史是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
应该说这个说法比较简明,而且对历史的两层含义(客观历史本身和人们──历史认识主体对历史的认识)及其属性(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前者为根本属性)作了概括,并区分了“历史”的广狭二义,即“广义的历史是现在以前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而“狭义的历史是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使“历史”的广狭二义不致混用。
现再阐释如下:
第一,之所以说“现在以前”而不用“过去”一词,是为了强调指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造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作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
”马克思的这段话,实际上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基础的角度对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作出了深刻阐述。
从最广义上来说,凡已经过去的,都应属于历史的范畴,虽然有时候我们认为某些活动还没结束或完成,故应该属于现实活动而非历史活动,但它毕竟已经“客观存在”过,它同样具有历史的以下特点:
时间上已经过去,事实上只有一次性。
人们在“现在”有可能改变“现在以前”的某些活动的结果和影响,但已无法改变这些活动本身。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凡“现在以前”都应属于历史范畴。
更明确地说,“现在以前”究竟是什么时候?
一秒钟以前是不是历史?
回答是肯定的。
“现在以前”是不是等同于“过去”?
众所周知,在史学理论研究中,“过去”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一般是指完整的历史事件或过程结束之后,才算是“历史”的范畴,否则就是现实,但这样一来,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历史与现实的界线究竟在哪里?
10年以前的历史事件,其过程也许还没有完成,结局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而刚刚才完成的事件,已经全部结束。
对于极度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连续不断的长河,怎样合乎逻辑地从理论上界定它们?
我们认为,“现在以前”不等同于“过去”。
考虑到“现在以前”的事实已经“客观存在”过,人们在“现在”已无法改变这些事实本身这一特点,则现在以前——即一秒钟以前的都是历史。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分割不断的联系,人们“现在”的实践活动有可能改变历史的结局和影响,改变其自身对历史的认识,相应地,人们不断改变着的历史认识会随时影响他们对“现在”的定位和对未来的预测及把握,影响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人们的历史认识(包括史学家的历史研究)就是在不断重新认识历史与现实关系的辩证运动中前进的。
所以我们认为,将历史表述成“现在以前的客观实在”,可以说清楚史学理论中的许多复杂问题。
而且这样表述,历史和现实才不会被割裂,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历史学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凸现出来。
第二,“客观实在”表述的是历史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
对于历史的根本属性这一问题,庞卓恒先生论述得较为明确。
具有客观实在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是历史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科学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具有实实在在的研究内容,否则就将成为“玄学”而不是科学。
在这里,历史的根本属性即客观实在性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相吻合的。
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固然是极为复杂的,但都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绝不会因为任何人对它们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改变其存在。
总之,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的根本属性即客观实在性,对此必须肯定,不能含糊或模棱两可,因为这还涉及到历史学是不是科学这个大问题。
第三,“反映”表达的是历史的另一层含义,即“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强调的是历史的另一属性──可知性。
该属性是与历史的根本属性密切相关的,即“客观存在”的历史是可以被认识的,是可知的。
这样表述,才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历史不可知论。
如果历史是不可知的,那么历史学和历史研究要么就是毫无意义的,要么就会走向唯心主义。
历史的可知性是由其根本属性,即客观实在性决定的:
因为历史是“客观存在”过的,人们(历史认识的主体)才有可能对其进行认识(反映),否则历史认识(反映)就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玄学”。
“历史是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这个表述,同样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物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相吻合。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反映)即可看作意识对物质(现在以前的客观实在)的一种能动反映,人们的历史认识同样具有能动性。
这应该说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而且,在史学理论教学中对学生阐释清楚这一问题,可以为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尤其是分析评述历史相对主义和历史客观主义,以及历史认识过程理论的有关内容,如历史认识的特点等打下较好的基础。
总之,我们认为,将历史表述为“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既简明,又概括了历史的两层含义及其属性,并区分了历史的广狭二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高中历史 选修 11 历史 是什么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