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docx
- 文档编号:26673657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07KB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docx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用“关键一招”这个富于中国文化传统而又生动鲜活的百姓话语,深刻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感悟,宣示了当代中国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
(人名日报,8月13日讯)
历史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让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
人民的生活一瞬间跃进了新天地,这一串串事例、一幕幕场景,印证着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改革开放顺应时势,要坚定不移地沿这条路走下去。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改革开放这条路走下去。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要有更加明确方向,有鲜明价值取向,有更加开阔的视野。
在历史的演讲和奋斗的积累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今日中国之改革,以更宽广的视野博采众长,以更从容的姿态兼容并蓄;今日中国之开放,不只是与世界同行的自我发展,更是回击逆流、引领潮流的主动担当。
当我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时,我们必须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
【篇二】
回望历史长河,我们党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每一步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作风纪律这个制胜法宝和有力武器。
建党之时,我们党就鲜明地把严明纪律作风写在党的旗帜上、放在党的章程中。
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一句“增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使我们党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间断地开展“三讲”“三个代表”、先进性、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纯洁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对共产党人的作风感受深刻。
他在《延安归来》中写道:
“和他们天天见面谈笑,真是古人所说‘如坐春风中’。
让人如沐春风的,不只是共产党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表情,更是毛泽东对延安老人的殷殷问候,周恩来与边区群众一起纺线的朗朗笑声,朱德与战士一起打球的矫健身影。
这些场面、细节,生动诠释了什么是血肉联系、鱼水关系。
”
在前辈们的接续奋斗中,我们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但是改革浪潮激荡40年之后,能否继续推进到更深的水位?
新中国走过70年,各方面的事业能否别开生面?
建党100周年,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能否实现中国梦?
唯有做到作风在心。
作风的转变与觉悟的提升,其实互为表里、同频共振。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思想觉悟看似无形,却决定着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
面对顽固性、反复性极强的“四风”问题,如果觉悟在“风”中飘,行为难免在“风”中摇。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较真碰硬立言立行,不能姑息迁就,坚持以党风带政风,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组合拳,扫除党员干部作风之弊,破除发展障碍,提高服务效能。
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要有制度作保障。
增强“四个意识”,把改革创新贯穿机关作风建设始终,实行正向激励和刚性约束并举,形成一套务实管用的机制,实现严管干部与关爱干部相统一、正风肃纪与调动积极性相促进。
党员干部要习惯在“探照灯”下成长成才,勇于在“玻璃房”中干净干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务求遵规百分百、守纪实打实。
同时,通过科学的评议机制、问责机制、免责机制、激励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让共产党人可以甩开膀子谋事。
我们躬逢伟大时代,必须始终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用苦干实干的作风开启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国力增强,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的伟大时代,也是令亿万中华儿女欢欣鼓舞、大有可为的最佳黄金时代。
躬逢伟大时代,我们无比自豪;开启新的征程,我们倍感责任重大。
作风,照鉴着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
作风的改进,没有休止符,把纪律规矩刻印于心,慎独、慎初、慎微,自重、自省、自警,我们才能从容抵达“清风随行”的人生境界。
【篇三】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40年前的改革面对的是“文革”给国家造成的千疮百孔,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发展落后,这些无疑成为中国面临的三大难关。
40年后的改革面对的是世界格局的深度调整,经济布局的滞后、市场缺乏活力、社会公平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的确是现阶段中国改革面临的三大关口。
要想跟上世界的脚步,改革势在必行,突破新三大“关口”首当其冲。
转型与发展,当雾霾污染问题充斥新闻时,中国高能耗企业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工业的转型因此开始了;当八项规定杜绝公款浪费的政策出台后,高档酒店受到了巨大冲击,餐饮业也开始了转型。
类似的转型还有很多,有人说我们的转型过于滞后,也有人说我们的转型阻碍了发展速度。
但是,我们的经济布局已经出现落后局面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进行转型任其烂下去,只能导致病入膏肓。
因此我们不应害怕转型带来的波动,而一旦转型成功,将带来更快速、更长久、更健康的发展。
公平与正义,飞速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欲望也不止于填饱肚子,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贫富差距的扩大使人们内心更为焦灼。
如今教育、医疗、住房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让人们的抱怨之声甚嚣尘上,人们越来越渴望对于公平的“消费”,而且公平正义也是保证人们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条件之一,但是这种公平正义如今正在为金钱和地位所左右,正成为既得利益群体的特权。
因此,打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成为改革的一大关口实至名归。
回想40年前那场改革开放,中国走上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道路,中国也从百废待兴完成了富民强国的华丽转身,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开创了近代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盛世。
40年后的今天,曾经的荣耀虽已成为过去,但改革的脚步永远不能停歇,前方有众多险滩和关隘,因此突破关口势在必行,也只有不断砥砺前行才能铸就新的辉煌。
【篇四】
40年筚路蓝缕,40年风雨兼程,40年波澜壮阔,40年荡气回肠,改革开放40年是创造奇迹的40年,是勇攀高峰的40年。
重温历史与荣光,大到国家的繁荣腾飞,小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点点滴滴都印证了幸福源于奋斗这一朴素逻辑,40年,我们“走着”。
40年前,国家刚走出阶级斗争,意识混乱,社会动荡不安,百废待兴,4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整个社会如水流活,生机勃发。
40年前,国家经济落后,积贫积弱,40年后,“三步走”战略中期目标实现,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
40年前,国家恢复高考,大批莘莘学子为改变命运奔赴考场,40年后,学子接力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脊梁。
40年前,国家因“文革”动乱,科技近乎停滞,40年后,从“复兴号”高铁到c919国产大飞机,从“天眼”望远镜到“墨子号”量子卫星......一件件大国重器诞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40年,国家“走着”。
40年前的湖塘,黑白电视机、自行车是一个家庭的稀罕物件,服装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40年后的今天,家庭影院、汽车成为许多湖塘中产家庭的标配,服装更是与时尚接轨,讲求个性和多变。
40年前的湖塘,餐桌上总是“老三样”,腌菜是饭桌的常客,红烧肉则是过年才有的奢侈品,40年后的今天,湖塘人的餐桌上鸡鸭鱼肉自不必说,除了吃饱更讲究吃好。
40年前的湖塘,大都是农田水利,石子路,平房是是当时生活的写照,40年后的今天,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美丽村庄建设使湖塘旧貌换新颜,高楼大厦林立,楼房环境优美,配套齐全。
40年前的湖塘,出行多靠双脚走天涯,总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40年后的今天,brt快速公交、共享单车、滴滴打车、地铁遍布湖塘的大街小巷,出行方式多元而高效。
40年,湖塘“走着”。
湖塘是国家的缩影,湖塘的发展汇聚成国家的腾飞。
改革开放40年,湖塘的突破,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和记忆,饱含着几代人的热血与拼搏,镌刻着几代人的奋斗与探索。
40年,湖塘人的拼搏新鲜依旧,40年,湖塘的成绩光彩斐然,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依旧可期。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新时代已经到来,这是蓬勃发展的时代,这是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奋斗者的时代。
作为新时代的湖塘人,我们没有理由懈怠,接续奋斗,以自身行动践行“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湖塘幸福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致力于将湖塘打造成“精致现代宜居新城区”,乃吾辈之责。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写到:
“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
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这是奇迹的时代,是不“走着”就落后的时代,砥砺前行的坚强意志,坚定脚踏实地的态度,借改革开放之东风,新时代,我们“走着”。
【篇五】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改革开放领导历程无可辩驳地证明: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任务,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
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强调,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改革方向,继续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
最为关键是,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
这“三个不能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贯思想和核心内容,是关乎改革性质、方向、道路的重大原则。
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进。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举世瞩目,举世公认。
这种“变”,不但是令世人瞠目的经济腾飞奇迹,是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吐故纳新之变,更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脱胎换骨之变。
这种“变”,对中国而言,无远弗届,事无巨细。
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惊叹于这“弹指一挥间”,竟能容纳如此众多的“变”。
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拥有前仆后继众多改革者的中国,积累了无比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物质财富。
而对一个曾把祖宗之法看得重逾泰山的民族来说,四十年的改革,确实是奇迹中的奇迹。
和王安石变法之类士大夫的“书斋革新”不同,当代中国改革拥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共识,既有自下而上由草根阶层发起的“小岗破冰”,也有顶层设计智慧推动的“深圳兴涛”、“浦江逐浪”——由执政党领导,在没有大规模社会动荡的情形下,中国改革加速度地走向深入,结出硕果,同时改革具有普惠性特征,最广大的国民创造并分享着改革成果,这在世界改革史上堪称前所未有。
“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
比如,被禁锢于黄土地达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农民,曾被认为是最保守的人群,但正是他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军人物”。
他们在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渴望下,甘冒风险,一次一次渐次冲决着土地制度、城乡壁垒和工业农业的剪刀差……这一代中国农民,可以当之无愧地集体领取国际“经济学大奖”、“政治学大奖”、“文化大奖”。
他们推动中国巨轮昂首步入跨越城与乡、农民与市民等传统鸿沟的新天地。
确实,“改革开放这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
【篇六】
从1978到2019,40年峥嵘岁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让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让世界了解中国,更让中国融入世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40年不是休止符,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重整行装再出发”,争做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推动者、践行者。
在信仰中汲取前行力量。
人若无信仰,则会失去前进动力,在各种思想汇聚的当今世界,党员干部更应该坚守住信仰。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才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提高改革开放水平,走进更广阔的天地。
在实践中深化改革开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0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真理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
“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
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
靠的就是改革开放。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人民社会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开放视野,在实践中将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在群众中提升党性修养。
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是推动改革开放、国家前进的主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党员干部要着力强化政治担当,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篇七】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宣言"再发重磅文章:
《改革开放天地宽》。
文章指出,正是靠着改革开放,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我们成功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开创了新的前进道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新天地。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发轫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如今年届不惑,却愈加意气风发。
40年风云激荡,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40年飞跃万重山,“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这艘中国号巨轮正胜利驶入崭新而宽广的天地。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
今天的中国,深思熟虑,更深刻意识到改革开放的时代价值。
正是在改革开放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得以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的国际地位才得以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才得以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这种宏阔的时代背景中,我们感谢改革开放,我们礼赞改革开放,我们致敬改革开放,特别是致敬所有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今天的中国,众志成城,更有动力抓住改革开放新机遇。
从“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到“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从“发挥改革试点的侦察兵和先遣队作用,找出规律,凝聚共识”,到“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再到“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改革开放的决心响遏行云,改革开放的行动一往无前,改革开放的成效不断显现。
今天的中国,志存高远,更有能力推动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
从深化改革到扩大开放,中国有目标,有诚信,更有举措。
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到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到主动扩大进口……每一项开放措施都在有条不紊地落地。
中国正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改革开放。
在这种语境中,世人有足够理由相信,中国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对外开放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改革开放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尤其在高起点上就更有难度,但是我们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强大决心和成熟举措。
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只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就能掀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开启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
【篇八】
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
40年飞跃万重山。
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
中国号巨轮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彻底摆脱狭小水域的困境,开足马力、劈波斩浪,胜利驶入崭新而宽广的天地。
人民生活跃进新天地。
从1978年到2019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36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分别覆盖13.5亿人、9亿多人;从相对落后的教育水平到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8.3%、45.7%;7亿多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数字,记录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到比较殷实、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从凭票证购买商品到通过电商“买遍全球”,从单调的文化生活到多姿多彩的影幕、荧屏、舞台,从“自行车王国”到高铁总里程世界第一……一串串事例、一幕幕场景,印证着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强国复兴打开新天地。
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奋起直追,经济总量一路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稳居世界第二。
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跑、领跑,神舟奔月,天宫遨游,蛟龙入海,天眼探穹,北斗导引……大国重器竞相问世,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强大。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确定性、主要的动力源,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社会主义展现新天地。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立足中国实际、结合时代特点,突破了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固有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充分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统筹推进、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和成功实践,不仅把社会主义的旗帜举住了、举稳了,让处在风云变幻之中的世界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让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有了全新选择,将西方现代化模式从所谓“唯一”还原为“之一”。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这是对当代中国、当今世界最富洞察的揭示,是中国人民最自信、最豪迈的宣言。
当代中国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在顺应时代大势中加快发展自己,在自身发展进步中促进世界和平、实现合作共赢,以己之美成人之美,互利互惠美美与共。
这是开放融通的潮流,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也是当今世界这个地球村的现实写照。
当代中国打开国门,从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到“三来一补”“两头在外”,再到加入世贸组织、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以谦逊态度和坚强意志拥抱世界、融入世界。
这是变革创新的潮流,无论是农业时代迈向蒸汽时代,还是电气时代迈向信息时代,变革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当代中国以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以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改革,从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做法,到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奋力追赶和引领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告诉现在,也告诉未来,改革开放是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的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经磨难,砥砺前行,谱写了一幅幅强国富民的美好画卷。
正所谓:
强国复兴荆棘挺进,迎难而上风光无限。
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九】
2019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从1978年到2019年短短40年,弹指一挥间,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更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我们有担当,需要我们有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深刻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感悟,宣示了当代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
40年来,从人均纯收入、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数字体现出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也体现出了我们党和亿万人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与决心。
40年后,“任重而道远”,为人民谋幸福,这“关键一招”需要我们新时代干部有担当,有作为。
第一要担当必须思想上要有认识。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唯有思想上高度重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唯有坚守理想信念,保持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忘改革初心,坚定改革方向,大有作为,创造新业绩。
第二要担当必须行动上要实干。
习总书记讲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40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40年后我们是担当者,是领路人,是启航员,机遇不等人,时间不等人,我们唯有实干才能创业兴业,在实干中体现领导能力,在实干中展现岗位追求,在实干中实现人生价值,我们要怀揣干事创业的热情,积极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真正既做到问政于基层,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基层,又解困于基层,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纪念 改革开放 40 周年 征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