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9.docx
- 文档编号:26664902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6.90KB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9.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9.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9
2018年高考模拟卷语文卷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考试时问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试题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L、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各种“校园贷”应(yīng)运而生,在给大学生提供资金便利的同时,也暗藏陷阱,勒(lè)索、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由此滋生蔓延。
B.老戏骨联袂(mèi)出演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得网友一片喝彩;“小鲜肉”担纲讲述“洗髄(suǐ)改命”的故亊《择天记》,被胜赞“充满正能量”。
C.滚滚红尘,名缰利锁缠绕。
教师,尤其是身负重担的班主任的生活更为艰难,在工作之余,教师要及时调适身心,将自我本性回归到清静无染之中,不可被世俗桎梏(gù)。
D.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题。
【原创】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
一是“国学热”。
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应运而生,社会大众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
二是关注现实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追捧。
三是网络游戏悄然诞生。
上述三者以“国学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它经过10多年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
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们刚刚走出校门,甚至仍然在读,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亦处在懵懂阶段。
[甲]然而,他们热情好学,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熟悉网络虚拟环境;他们思想活跃,在线编写故事毫无心理羁绊。
他们占据的时空优势和读者优势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读者喜欢是他们写作的动力和唯一目的。
[乙]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
”[丙]“国学热”和“在线游戏”成为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或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促使一代人文化消费范式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应运而生B.悄然C.羁绊D.范式
3、文段中面横线的甲、乙、丙,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原创】
A.署名毕沅的《续资治通鉴》较其他同类著作为优,然而本书之文字,似逊于《资治通鉴》,其原因主要由于照录旧史原文较多,未加镕裁,以至通畅流利不够。
B.卢浮宫、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宫殿见证了帝国的兴衰和文明的构建,它们以固态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等诉说着流动的历史和文化。
C.在妈妈12年如一日的陪伴、守护下,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而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的甘肃考生魏翔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D.中国着眼于推进全球化进程,提出了“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区城互联互通等,体现了与世界各国共迎挑战、共谋发展的决心。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4分)
从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突然火爆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就布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有两种收费标准,一种是每小时出租费1元,一件是每小时0.5元,不论哪种收费标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
相对于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不用办卡,定位、借车、锁车、缴费等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
很多用户反映,从家到单位开车太近,走路又比较远,骑共享单车则时间正好,而且还能锻炼身体。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印发《推进“互联网十”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共享单车这种绿色环保创新模式表示支持。
共享单车在急速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乱停乱放、私藏乱毁等现象。
如果任其无序发展,则免不了会有昙花一现的结局。
(1)概括共享单车火爆的原因,要求不超过15字。
(2分)
(2)针对共享单车使用情况,拟写一条印在共享单车上的文明提醒语。
要求:
①语言简明、生动;②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6、阅读下面文字,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句子,使语意连贯。
【原创】(4分)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
。
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
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
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
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叫“喝茶”。
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喝”了。
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
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
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①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
一是“国学热”。
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应而生,社会大众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
二是关注现实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追捧。
三是网络游戏悄然诞生。
上述三者以“国学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它经过10多年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
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②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们刚刚走出校门,甚至仍然在读,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亦处在懵懂阶段。
然而,他们热情好学,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熟悉网络虚拟环境;他们思想活跃,在线编写故事毫无心理羁绊。
他们占据的时空优势和读者优势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读者喜欢是他们写作的动力和唯一目的。
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
“国学热”和“在线游戏”成为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或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促使一代人文化消费范式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
③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首先是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在形式、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再次是打破时空限制赋予历史以现代想象。
在男性向写作和女性向写作中,这一关系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男性向写作多取其意蕴,女性向写作则取其形态。
④网络文学极少有效仿现代文学之作,取法古人的却比比皆是。
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当中,书场、茶舍是其生根发芽的场所。
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辽阔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存续有相通之处。
⑤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夹叙夹议,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大胆推测,其借古论今的演绎技法继承了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
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孙晓的《英雄志》、打眼的《黄金瞳》等,无不承袭古人智慧,而又具有现代视野。
树下野狐的《云海仙踪》则直接脱胎于《白蛇传》。
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宝藏,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从《后宫甄嬛传》《悟空传》等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但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零散而浅显的,表象化的成分居多,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作品只是凤毛麟角。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热”的出现,表明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已再次被点燃。
B.“国学热”虽然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它最终不是最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是悄然诞生的网络游戏。
C.网络游戏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这是网络文学诞生和成长的文化背景。
D.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是零散而浅显的,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网络作品很少。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传至今的我国古代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之中,而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
B.作者在第⑤段中列举作家作品,意在说明网络文学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C.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
D.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宝藏,吸取精华,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
9.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体现在哪些地方?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走笔“秦坑儒谷”
从维熙
①古长安今西安,历史上曾是13个帝王的都城。
其历史文化积淀之深,在全国都市中可谓无与伦比。
因而任何一个光临这座古都的游客,都会陷于中国古老文化辉煌的包围之中。
②1979年我初次到秦川之地,急于去看看秦代千名儒生的殉难之地,然无踪可循。
我却没有过度失望,因为我认知我们民族在某些方面的劣根性。
这次再访秦川大地时,友人的提议燃起了我的寻梦欲求,我立刻随他奔往两千多年前葬埋众多儒生的历史遗址。
③汽车下了公路,拐上了乡间土路,身后是古城西安,迎面是绵长的骊山山脉,两旁的村野除了绿色之外,就是清一色的土黄:
黄色的村落,黄色的围墙,黄色的土屋。
在绿与黄的上空,有一丛丛的银色光斑,那是秦川大地上满山遍野的泡桐树,在暮春时日绽放出来的白色花朵。
我想,我没有带来一束悼念亡者的花,权且把这些天地间的白花,当成我祭奠蒙难冤魂的硕大花环吧!
④汽车拐进一个叫洪庆堡的村庄,我们步行走到了村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麦田边缘上竖着的一块黑碑,由于碑身上遮满黄尘,我俯身于石碑前仔细看了一会儿,才看出碑身上的刻字:
“坑儒遗址”。
跟着友人沿麦田间的一条田埂小路,继续向东行约百余米,另一块高大黑色石碑耸立于麦田中间,上刻“秦坑儒谷”四个大字。
⑤此时已是黄昏时分,斜阳把一抹橘黄色的光亮涂染在石碑上。
我走到高大挺拔的石碑之前,久久地凝视着它,似想从它的肖像中,让时光倒流回归到远古;但是任凭我怎么臆想,只有眼前那只形若乌龟驮着石碑的赑屃[注]。
在传说中赑屃是龙的儿子之一,头似被什么利器砸断了,因而它只能用残缺不全的身子,驮着那高大沉重的石碑了。
⑥碑身后面,树碑人留下长长的碑文,碑文上如是描述焚书坑儒谷的悲楚:
传云,诸生阴魂不散,天阴雨湿,鬼声凄厉。
村人称之为鬼沟。
我就此询问麦田中的一位老农,他说他没有听到过鬼哭狼嚎,说这是后人为众多书生冤屈之死,“吃柳条拉柳筐——满肚子瞎编”出来的鬼怪故事。
但他后来的一番话,则让我吃了一惊:
“这儿虽然没有闹过鬼,但对后世影响可大着哩!
村里的大人不让孩子上学,说是学问多了,会变成这儿的鬼。
”这位老人,还将其说延伸到了今昔:
“前些年中国不是也发生过啥‘文革’,挨整的就是一些学问篓子,俺这儿八百里秦川,死的也多是有知识的人!
”笔者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一个农村老汉,会对我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面对鬼谷周围的山,面对鬼谷上空的云,面对“秦坑儒谷”的高大石碑,我失语地站在那儿。
⑦临走前,我向老农表示了真挚的谢意之后,匆匆用数码相机,录下“秦坑儒谷”石碑上的碑文,并百感交集地向石碑弯腰鞠了一个大躬。
这既是我对远古含冤而死儒生们的心祭,又是表达我对立碑人的诚挚敬意。
⑧在归途上,我想得很多很多。
据碑文叙述,此碑立于1994年,由陕西省教育学院图书馆馆长撰文,富年县石刻艺术馆完成了此碑的刻字。
我虽无法得知其全部运作是属于政府行为抑或是民间行为,但从中可以看出的是,国人在张扬可贵的人文良心。
也许考古工作者的双眼,只是盯紧皇陵皇室的开掘,因而秦“焚书坑儒”谷,一度成了被遗忘了的历史角落;但在今天,有良知的文化人把它摆到了中国历史的图案之中,供后人反思其味。
笔者认知,开掘皇陵皇室中的金银文物,因为这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固然也很重要,但帝王留下的罪恶,也不容淡化。
因为从大秦到明代的“火烧功臣楼”和方孝孺灭门十族——直到中国的“文革”,这些历史所反映的教训,似乎更值得考古工作者去开掘。
⑨这就是“秦坑儒谷”,给后来人留下的一个民主建政的话题。
【注】 赑屃(bìxì):
古代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
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10.请指出第③段画线句的写作特点,并分析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对赑屃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写到在听到老汉一番话后,作者“失语地站在那儿”。
试分析作者“失语”的原因。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结束时,作者认为人们在积极开掘皇陵文物的同时,对帝王留下的罪恶有淡化的倾向。
纵观全文,谈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读历史,感悟历史。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20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
"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岁满,不持一砚归。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
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
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
拯曰:
"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
"从之。
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
朝廷多施行之。
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尝建议无事时徙兵内地,不报。
至是,请:
"罢河北屯兵,分之河南兖、郓、齐、濮、曹、济诸郡,设有警无后期之忧借曰戍兵不可遽减请训练义勇少给糇粮每岁之费不当屯兵一月之用一州之赋则所给者多矣。
"不报。
徙知瀛州,诸州以公钱贸易,积岁所负十余万,悉奏除之。
以丧子乞便郡,知扬州,徙庐州,迁刑部郎中。
坐失保任,左授兵部员外郎、知池州。
复官,徙江宁府,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而宋祁代方平,拯又论之;祁罢,而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欧阳修言:
"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
"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
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
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
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
迁给事中,为三司使。
数日,拜枢密副使。
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
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宋史包拯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原创】
A.第归,杀而鬻之鬻:
卖
B.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缘:
假借
C.解州盐法率病民病:
给……造成负担
D.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造:
制造,建造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原创】
A.以父母皆老,辞不就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B.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
D.张方平为三司使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拯巧用妙计智破盗割牛舌案,让牛主人不动声色回去杀了牛卖掉,等着自动送上门的告发者,这么做连盗贼都吃惊佩服。
B.朝中官员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河道致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
C.欧阳修认为采取如《左传》中所说那样牵牛踩了别人的地就把别人的牛抢夺过来的重罚正是包拯执法严明的体现。
D.官吏负欠公家钱帛的多被拘禁,其间擅自逃离的,就会把他们的妻儿抓起来,包拯却把这些人都给放了。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原创】
(1)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
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原创】
设有警无后期之忧借曰戍兵不可遽减请训练义勇少给糇粮每岁之费不当屯兵一月之用一州之赋则所给者多矣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20~21题。
(8分)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①年最少,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
②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19、本词上阙写出了春草怎样的特点?
(2分)【原创】
20、 欧阳修认为梅尧臣的诗词在艺术上常常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六一诗话》)。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这一特点。
(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6分)
材料一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
材料二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
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注】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
此圣王之法也。
【注】疾,快速。
21.概括儒家和墨家提倡的居丧方式。
(2分)
22.结合现实,简述你对儒家或墨家所倡导的居丧方式的看法。
(4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选做3小题)【原创】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
(《蜀道难》)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子曰:
“志士仁人, , 。
”(《论语》)
(4)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也,非秦也。
_______________,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5)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原创】
一些年轻人开始戴起了复古眼镜,唱着“老男孩”,喟叹着时光的消逝,怀念“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感慨着自己得了“初老症”。
风华正茂,却难有激情去放飞梦想;青春年少,却鲜有闲情逸致去仰望星空。
复古也好,文艺也罢,青春,似乎早早就染上了暮气。
毋庸讳言,如今的年轻人虽然享受到着发展的机遇、改革的红利,但所面临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房价的高企、成长的烦恼、工作的焦虑„„现实生活中,压力的叠加,让精神的树苗,重负累累。
正如有人所言,“青春染暮,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被现实压弯了腰”。
对于此你有什么看法?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8年高考模拟卷语文卷答卷
选择题:
(本题共9小题,第3小题2分,其他每小题3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7
8
14
15
16
答案
非选择题
5.(4分)
6.(5分)
9.(4分)
10.(4分)
11.(4分)
12.(6分)
13.(6分)
17.
(1)(4分)
(2)(4分)
18.(3分)用“/”给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杭州市 高考 语文 命题 比赛 试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