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docx
- 文档编号:26664351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57
- 大小:57.67KB
中国古代文学.docx
《中国古代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章概说:
文化初创与文学肇造
【要点】①先秦文化发展与文学衍变(传说时代与口传文学;巫史文化与卜辞文学;礼乐文化与史传文学、诸子文学);
②先秦文学的形态及其特征(文史哲不分、文学尚未自觉;根植现实人生、彰显理性精神;多非一时一人所作、年代作者难以确知;以诗歌散文为主、包孕后世文体)
【重点】先秦思想文化的流变及其特征
【难点】先秦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一.先秦文化的发
展与文学的衍变
传说时代(旧/新石器时代、夏代)与口传文学
◆传说时代,又称传疑时代,指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依靠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
◆传说时代的文学以口头形式存在,主要样式是神话传说和歌谣。
2.巫史文化(商代)与卜辞文学
◆第一种成体系的文字¡ª¡ª甲骨文的使用,标志书面文学时代的到来。
◆巫史文化昌盛,促进了诗歌、散文的发展。
3.礼乐文化、史官文化(西周、春秋战国)与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礼乐文化取代巫术宗教文化,中国进入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
◆礼乐文化的核心是尊德、敬礼、崇祖。
《诗经》就是西周礼乐文化的产物。
《礼记·表记》: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
◆礼乐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推动史官文化的成熟,史传散文由是发达。
◆春秋以降,礼乐文明秩序崩溃,诸子蜂出,百家争鸣,诸子散文由是蔚为大观。
二、先秦文学的特征
1.文、史、哲不分,文学尚未自觉
先秦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史、哲著作蕴含文学因素。
萧统《文选序》:
“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
“文学”一词见于《论语·先进》:
“德行:
颜渊、闵子、冉伯牛;言语:
宰我、子贡;政事:
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
”(意指文章和博学)
2.根植现实人生,彰显理性精神
(1)先秦文学作品既反映政治、历史,也关注现实生活,同时也描绘出了此间的教训经验和苦乐悲欢。
《诗经》就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2)自西周以来,原始宗教意识逐渐淡薄,理性精神日彰:
著者自我意识觉醒、主观情感昂扬、作品政治特色浓郁。
3.多非一时一人所作、年代作者难以确知
4.以诗歌散文为主、包孕后世文体
(1)《国风》→五、七言诗之本
(2)《诗三百》、荀屈之赋→赋体之源
(3)《易传》、史传、诸子之文→骈文
(4)神话、史传之文→小说、戏剧
放马滩战国秦简《墓主记》(1986):
第二章【东风第一枝】《诗经》
【重点】《诗经》之概貌、内容分类、艺术手法。
【难点】《诗经》的礼乐文化背景;《诗经》与音乐的关系。
第一节《诗经》概观
一、称名与体制
1、名称的演变与年代范围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称作“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2)最初称《诗》,又称《诗三百》,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3)诗篇的时代从西周初期(B.C.11世纪)至春秋中叶(B.C.6世纪)约五百余年间。
2、分类与体制
《诗》之“六义”:
“风”、“雅”、“颂”——诗之体,即《诗经》的题材内容;“赋”、“比”、“兴”——诗之法,即《诗经》的艺术手法。
(3)“风、雅、颂”释义
▼“风”是乡土之音,也就是地方民歌。
《诗》有“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是朝廷之音,是在朝廷宴会等场合演出的典范性的乐曲。
《诗》有“二雅”:
《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之音,就是宗庙祭祀时用的乐曲。
《诗》有“三颂”:
《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共40篇。
二、来源与编订
1.“采诗说”:
采诗官从民间收集歌谣,献给太师,由其整理、配乐、演奏。
2.“献诗说”:
公卿士大夫有感而作,献给朝廷。
3.“删诗说”:
孔子从三千余篇古诗中删削而成。
三、应用与流传
1.《诗经》的功用
(1)观风察政
(2)教育教化
(3)襄助仪典“赋诗言志”与“断章取义”
2、《诗经》的流传
(1)汉代“四家诗”
《鲁诗》-鲁,申培;《齐诗》-齐,辕固生;《韩诗》-燕,韩婴;
《毛诗》-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汉代通行的隶书;
“古文”-秦统一中国以前的先秦古文字。
第二节《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周族史诗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勾勒周人的建国历史,歌颂周族先祖的不朽勋业。
①《生民》-始祖后稷的神异诞生及其贡献。
③《绵》-古公亶父率周部族由豳迁至岐(今陕西岐山县)之周原,创业立国。
②《公刘》-公刘率领周人由邰(今陕西武功)迁徒到豳(今陕西彬县一带),开始定居生活。
④《皇矣》-太王、王季的德业及文王伐崇伐密的胜利。
⑤《大明》-文王奠基、武王灭商。
二、农事诗
反映农业生产和其它劳动生活,折射其时的社会结构及阶级生存状况。
《豳风·七月》
三、行役诗
1、歌颂赫赫武功,展现乐观昂扬的战斗之情。
《大雅·江汉》《秦风·无衣》
2、表达征夫厌倦行役、向往和平、思乡怀内之情。
《唐风·鸨羽》《小雅·采薇》3、叙写闺妇思念远戌他乡的征夫的幽怨之情。
《王风·君子于役》
四、婚恋诗
1、热烈奔放的恋歌
2、深沉执著的情歌
3、忧伤哀痛的悲歌《秦风·蒹葭》、《卫风·氓》
五、政治诗
1、“美”诗,即颂美诗,意在歌功颂德,如《召南·甘棠》、《大雅·文王》等;
2、“刺”诗,即怨刺诗,旨在伤时愤世,如《魏风·伐檀》、《大雅·民劳》、《小雅·节南山》等。
六、燕飨诗君臣、亲朋欢聚宴享,彰显礼乐文明。
七、祭祀诗
赞美神祇,歌颂祖德,祈求福佑,也表现政治理念和治国原则。
《周颂·噫嘻》《周颂·丰年》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现实主义的诗歌风格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和典范。
1、如实地反映人间世界及其中的生活、事件、人物、经验等,极少虚构、夸张,没有超越现实的神话世界,很少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
2、再现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展现了各个阶层的生存状况及其差异。
3、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描绘了丰富的日常生活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意即铺陈直叙:
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赋是基础性的表现手法,运用普遍,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抒写感情。
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方:
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曹植《洛神赋》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触物兴词:
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咏歌。
(1)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与下文在内容上无明显联系.
(2)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
三、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章叠唱的结构
1、四言句是《诗经》的基本句式,兼有二言至八言句等。
2、重章叠唱是《诗经》的重要章法特征。
▼重章叠唱,又叫复沓结构,就是全篇各章的结构和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
▼便于记忆,利于传唱,同时也赋予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优美多姿的语言形式
1、用语多样
“国风”之句多杂言,语气词较多,接近口语,质朴生动;
“雅”、“颂”则多严整的四言,较少语气词,典雅庄重
【《诗》情歌语言的口语化特征】
(1)甜蜜相会
(2)深情思念(3)生死誓约(4)埋怨赌气(5)失望苦涩(6)果敢绝然
2、双声叠韵
两个声母相同的字接连出现,就是双声。
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接连出现,就是叠韵。
3、多用叠字。
第四节《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一、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导的传统
《诗经》多抒情言志之作,抒情诗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
它开辟了古典诗歌以抒情言志为主的发展道路,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
二、树立了关注现实的“风雅”精神
1、“风雅”精神:
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
2、“风雅”精神一脉相传。
《诗经》: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乐府诗: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唐代新乐府运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三、建立了比兴传统,奠定后世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比兴】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第三章【雄奇恣肆】先秦诸子散文
【要点】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论语》;《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
【重点】《庄子》的艺术特色;《孟子》散文的成就。
【难点】儒道思想大要;《庄子》之“寓言”。
孔子年谱(据《史记·孔子世家》)
17岁:
535B.C.(鲁昭公6年) 母颜征在卒。
19岁:
533B.C.(鲁昭公9年) 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
532B.C.(鲁昭公10年) 生子。
传正逢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取名为鲤,字伯鱼。
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34岁:
518B.C.(鲁昭公24年) 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
517B.C.(鲁昭公25年) 鲁国发生内乱。
至齐。
40岁:
512B.C.(鲁昭公30年) 云“四十而不惑”。
50岁:
502B.C.(鲁定公8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
51岁:
501B.C.(鲁定公9年) 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
52岁:
500B.C.(鲁定公10年) 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大司寇,摄相事。
53岁:
499B.C.(鲁定公11年) 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5岁:
497B.C.(鲁定公13年)与季氏不和,离鲁至卫。
开始周游列国。
十月,往陈国。
厄于匡、蒲。
返卫都。
56岁:
496B.C.(鲁定公14年) 受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子路不满。
郑国子产去世。
孔子赞“古之遗爱”。
57岁:
495B.C.(鲁定公15年) 去卫居鲁。
59岁:
493B.C.(鲁哀公2年)由鲁至卫。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婉拒。
去卫,经曹至宋。
60岁:
492B.C.(鲁哀公3年) “六十而耳顺”。
61岁:
491B.C.(鲁哀公4年) 离陈往蔡。
62岁:
490B.C.(鲁哀公5年) 自蔡到叶。
叶公问政于孔子。
返蔡,途中遇隐者。
63岁:
489B.C.(鲁哀公6年) 与弟子厄于陈蔡之间,甚危。
楚人救之。
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7岁:
485B.C.(鲁哀公10年)在卫。
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9岁:
483B.C.(鲁哀公12年)其子孔鲤卒。
70岁:
482B.C.(鲁哀公13年)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
481B.C.(鲁哀公14年)春,叔孙氏家臣鉏(zū)商狩猎获麟。
孔子认为是凶兆,叹:
“吾道穷矣”
2、《论语》概说
(1)体例与名称
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少数弟子的言论行事的语录体著作。
“论”意为“论纂”;“语”为“言语”之意。
(2)成书及作者
成书于战国初期,其作者应该是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4)经典化
先秦时代:
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
汉武帝时代:
易、诗、书、礼、春秋-“五经”。
东汉:
易、诗、书、礼、春秋、孝经、论语-“七经”。
《论语》首次跻身“经典”。
唐代:
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九经”。
文宗太和年间,增论语、孝经、尔雅,称“十二经”。
北宋中期:
刘敞将《论语》列入“七经”。
南宋末年:
朱熹把《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列为“四书”,并抬高至“五经”之前,当时又出现了“十三经”之说,把《论语》列入。
自此《论语》完成其经典化历程,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3、《论语》的文学价值
(1)语言风格:
言简意赅、隽永悠远
(2)人物描写:
形象鲜明,生动具体
曾点之言的理解——
■诗意生存?
《朱子语类》:
“曾点意思,与庄周相似,只不至如此跌荡。
”
■礼乐教化?
朱熹:
“盖三子所志者虽皆是实,然未免局于一国一君之小,向上更进不得。
若曾点所见,乃是大根大本。
……譬之于水,曾点之所用力者,水之源也;三子之所用力者,水之流也。
”
儒家理想——
▼“有勇”“足民”→强兵、富民;
▼“知方”“小相”→知义、懂礼;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莫春者…”→礼乐教化
■推行礼乐教化而民知礼乐、修养心性,以至于“仁”。
(3)文体:
语录散文,影响深远
《论语》首创语录体。
其特点是:
贴近口语,自然浅显;要言不烦,精粹凝炼;有感而发,真实可信。
它是散文文体的早期形态,不成熟。
汉代扬雄有《法言》、隋代王通有《中说》,直接模仿其文。
程颐程颢的《二程语录》和朱熹的《朱子语类》等也是效仿之作。
第二节 墨翟与《墨子》
二、《墨子》其书
1、作者、篇目
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现存五十三篇。
2、文体特点
(1)质实无文;
墨家提倡质朴和实用,反对无益的修饰与文采。
(2)逻辑严密;
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推理说明。
(3)由“对话体”向“专论体”的过渡,开论说文先河。
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从《墨子》开始。
其文标题简明扼要,贯串全篇,概括中心;各篇之间互有联系;纲目清晰,层次分明,显示了自觉为文的倾向。
第三节孟轲与《孟子》
1、孟子其人
B.C.372-B.C.289,名轲,
字子舆。
邹(山东邹城)人。
二、《孟子》其书
1、篇目、作者与年代
《孟子》共7篇: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该书约在战国中期写成,其作者是孟子的弟子,孟子本人可能也参与了编订。
“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主要思想观念
(1)伦理道德:
“性善说”
性善: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滕文公上》)
四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告子上》)
(2)政治思想:
“仁政说”
仁政:
基于德、人性善;“省刑罚”/“薄税敛”/“制民之产”。
民本:
“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告子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离娄下》)
(3)教育思想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
人之为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滕文公上》)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尽心上》)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尽心上》)
3、文学价值
(1)神情毕肖的孟轲形象
“自任以天下之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舍生取义”——坚持气节情操、无私无畏的殉道精神;
“圣人与我同类”——积极追求个体人格价值的自我意识。
(2)缜密纯熟的论辩艺术
①运用类比推理,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孟子谓齐宣王曰: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
“弃之。
”曰:
“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
“已之。
”曰: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下》)
②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离娄上》)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上》)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孟子·告子上》)
③运用寓言、故事陈说事理,抒发感慨(《离娄》下)
(3)气盛辞雄的语言风格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聘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
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尽心》)
①孟子内在精神修养上的浩然气概,是其文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上》)
②大量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的应用,加强了其文的磅礴之气。
(4)新颖独到的文论见解
①“气”②“知人论世”③“以意逆志”
第四节庄周与《庄子》
一、老子与《老子》
1、老子其人约B.C.600-B.C.500
◆春秋时思想家,被道家奉为创始人。
◆名号纷乱,至今未决。
◆传说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不知所踪。
2、《老子》其书
(1)成书与篇章
成书于战国初期。
全书共五千言。
西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将全书分为81章,前37章称《道经》,后44章称《德经》,故又称《道德经》。
(2)主要思想
Ⅰ哲学上以“道”为最高范畴。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不可捉摸,其本质是“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5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2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0章)
Ⅱ方法论上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8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章)
Ⅲ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2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0章)
3、《老子》的文学魅力
(1)韵散结合的文体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1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28章)
(2)寓理于形的表现手法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78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23章)
(3)凝炼精妙的口语格言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4章)
二、庄周其人
1、生平
◆B.C.369-B.C.283,名周,战国蒙人(今河南省商丘县,一说今安徽蒙城),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奠基性人物。
◆曾经做过蒙地漆园吏。
一生困顿,愤世嫉俗。
2、《庄子》其书
(1)概貌
庄子门人所作。
现存33篇,其中:
“内篇”7、“外篇”15、“杂篇”11。
(2)思想的关键词
庄子者……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①齐物:
道视野中的宇宙(世界观)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
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
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齐物论)
②逍遥:
依循自然的自由(人生观)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让王)
③无为:
植根人性的政治(政治观)
(3)艺术成就:
诗与哲思的交融
①意出尘外的构思
《庄子》“三言”:
“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天下)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
寓言:
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重言:
借重、援引自前贤、尊者的言语;
卮言:
支离、诡诞、自然流露的言语。
■以“寓言”的文章形式来表达以“卮言”为表现形态的思想内容,同时引“重言”为佐证。
②恢恑憰怪的形象
天上地下、神话传说、古往今来、动物植物,皆成其文中的形象,如《逍遥游》:
硕大无比的巨鹏、飘浮大地的尘埃、蜩鸠、蟪蛄、冰雪仙子等。
■“畸人”群像:
右师、支离疏、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驼它、闉跂支离无脤、瓮盎大瘿、佝偻丈人等。
“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
“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
”(《艺概·文概》)
③汪洋恣肆的文风
语言如行云流水,跌宕跳跃,音调和谐;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謞者、叱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泠风得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齐物论)
第五节荀况和《荀子》
一、荀况其人
1、生平
名况,又称荀卿,赵国人,
生于战国末期。
先秦儒家
的最后一位大师。
2、思想
(1)“制天命而用之”的天道观
(2)“人之性恶”的人性论
(3)“隆礼”“重法”的政治观。
二、《荀子》其书
1、篇目与作者
今传32篇,大部分是荀况自著作;其中杂有后学的作品。
2、艺术特色
(1)严谨周详,典重浑厚
荀文说理清晰,论辩透辟,逻辑周密;且全书各章相互照应,严谨周详。
《性恶》开首即云: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提出了“性”和“伪”两个概念,然后说明人“性”是“天之就也”,即先天自然本性;“伪”即人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即后天通过礼义的学习而形成的道德观念。
再进一步论证“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
由于性恶,故须教育,教育当以礼义为本;也由于性恶,故须施行赏罚,于是性恶论和隆礼重法的主张,就相互贯通,相辅相成。
这些观点在《礼论》、《劝学》等篇中也有说明。
(2)引类譬喻,缤纷生动
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劝学》篇几乎都是引类譬喻重叠构成,并且譬喻的运用变化多端,或正反为喻,或并列为喻。
1、结构
1-4:
学习的重要性:
全身远祸、增进才干、修养身性;
5-6:
学习的态度: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7-10:
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诗书礼乐等经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