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原理与原则.docx
- 文档编号:26660013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28KB
明确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原理与原则.docx
《明确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原理与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确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原理与原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确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原理与原则
明确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原理与原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人格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因此,人格教育必须与德育密切结合,发挥德育的定向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树立科学的心理发展观,依据知情意行协同发展、行知统一和自我教育的心理教育原理,贯彻教育性、协同性、活动性和主体性的教育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人格教育中坚持德育的方向性原则,发挥德育的定向功能,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
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人格教育的目标与德育一致,人格品质与品德的形成心理机制相同,其途径和方法亦存在融合性和相互影响。
因此,人格教育必须与德育密切结合,发挥德育的定向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坚持教育性原则。
德育保证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而教育性原则则鲜明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心理健康教育特点和要求。
贯彻教育性原则,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良好心理品质。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界把“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同时,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根本目标,虽然都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它们目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既不能用德育工作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
在日常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及心理问题,要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扩展了德育的方法,增加了德育的途径,巩固了德育的心理学基础。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因此,教师要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原理,并借鉴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来为德育服务;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更新德育模式,如体验教育模式、角色教育模式、讨论式教育模式。
这些模式就是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来进行德育,通过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激励、自我实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使德育活动在新的模式中运作,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协同性原则
所谓协同性原则,是指在人格教育工作中,要树立科学的心理发展观,贯彻心理教育的知、情、意、行统一的原理,致力于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健全的人格表现为:
(1)抱有开放态度,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断积累新经验;
(2)客观看待他人,有良好的合作精神;(3)客观看待自己,自尊、自爱、自我接纳;(4)乐观看待现在和未来,追求合理的目标;(5)积极对待挫折,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由此看出,学生人格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等基本心理成分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
学生品德的形成,就其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来看,是某种政治思想和道德的认识转化为相应的品德行为的过程,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
从心理素质结构看,认识属于智力因素范畴,它的形成受一个人智能水平的影响;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属于人格因素范畴,它的形成受制约于一个人的人格因素水平和品质,正如沈德立教授指出的:
人格因素是品德教育的基础,同时又是品德教育的落脚点之一。
学生人格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即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协同发展的结果。
科学心理发展观认为,有效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心理发展又是有效教育的背景和前提。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塑造”灵魂”与开启智慧的活动,其最终效应体现在学生的心理发展方面,即通过促进个体的心理变化、发展而加以表现。
贯彻实施心理教育的协同性原则,一方面,要致力于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促进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协同发展。
单纯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无法达到目标;另一方面,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各种教育割裂开来。
三、活动性原则
所谓活动性原则,是指人格教育要依据心理教育的知行统T的原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人格是在其独特的环境下,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人的社会实践表现为人类从现实中汲取理想,然后又化理想为现实的过程。
而这个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是社会改造主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理想、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因此,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的心理发展观认为,活动和交往是沟通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桥梁,是形成思想品德和人格品质的源泉。
学生的人格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接受社会环境和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将社会行为规范内化为稳定心理特征的过程,其形成的心理机制是坚定的信念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统一。
信念是坚信行为规范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它是一种主动要求得到维护与实现的观念动机。
信念是深刻的认识、强烈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的统一。
只有一定信念与相应的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的联系成为行为习惯时,学生的人格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才能达到较为完善的程度。
贯彻实施活动性原则,就是在人格教育过程中要依据知行统一的心理教育原理,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情感教育和养成教育。
人格教育不是单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重点是学生行为的塑造和矫正。
如教会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和心态调适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学会排除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焦虑等消极情绪,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首先,课堂心理健康教学必须结合实际,多通过案例教学、体验式活动课、行为训练课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要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的精神生活得到完善,人格品质得到磨练。
四、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人格教育中,要依据心理教育的自我教育原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科学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心理修养能力。
主体性原则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体现。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
自主性是指不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能动性是指选择和适应外界的能力;而创造性是指超越现实的能力。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全面发展的原动力,决定了主体性发展水平。
主体性的心理机制是自我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因此,自我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
第一,应树立新的学生观。
教师应相信所有的大学生都有上进心、自尊心、求知欲,都有独立自主的要求,都有自我负责的主动倾向,都能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发展主体人格,增强主体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本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第二,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人格自我建构意识与能力。
人格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需要大学生具备强烈的人格自我建构意识,能根据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选择自己的理想人格目标和人格发展道路,塑造自我健康人格。
为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觉和自理能力。
自觉,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没有学生的自觉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我教育;自理,即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特征,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自理过程。
因此,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要,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出发,确定教育内容、心理辅导重点,选择培养途径和训练指导的方法;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要,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他助一互助一自助的过程。
教师的他助是手段,学生的自助才是目的。
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强化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塑造功能,调动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其重要性;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軔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第三,指导大学生掌握人格自我建构的方法和提高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根据以上标准在人格教育中要发展和培养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就要在培养正确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心理修养能力。
自我心理修养能力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能力。
自我心理修养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即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握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达到自我心理的完善。
培养学生的心理修养能力,首先要激发和保护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动机和愿望;其次,要教育学生运用有关知识进行自我心理修养;第三,要指导学生制定心理修养计划,进行自我心理修养;第四,指导学生掌握有关的一些具体方法,如自我接受法、自我调节法、自我控制和自我检测法等;第五,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心理修养。
健全人格教育要求教师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心理教育原理和原则,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这是促进他们完善自我人格的有效途径。
作者:
徐胡燕(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确 大学生 人格 教育 心理 原理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