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草案11要素.docx
- 文档编号:26653559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25.61KB
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草案11要素.docx
《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草案11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草案11要素.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草案11要素
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草案――20130128(11要素)
序号
项目
工作内容
责任(人)单位
完成时间
1法律法规要求
1.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
建立法律法规档案
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数据库,对涉及本标准要求的法律法规文本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收集的文本建立档案集,按要素进行分类归档
对建立档案的的文本进行宣传并发布
收集整理后的档案应及时进行传递和宣传
对在档案的法律法规定期进行更新
法律法规更新记录
1.2评价和报告
评价
符合性评价报告与不符合项整改记录均建立档案
传递不符合项整改记录
2机构和职责
2.1方针
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制订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战略目标和年度目标),有具体安全生产目标。
宣传
对本企业每个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宣传,通过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公告。
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
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文本,各部门和各基层单位的安全目标责任书是根据各部门和各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的,并且有考核内容。
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按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进行考核,不漏项。
2.2机构
建立本组织机构管理网络
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并有会议记录。
培训或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公司按照【《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1号,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2.3负责人
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明确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是谁,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要符合第一责任人的内容要求。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
2.主要负责人做出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
主要负责人做出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公布,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投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3.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
主要负责人主持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等各种会议记录
4.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完善各项值班制度和值班记录,涵盖所有的生产经营区域,操作岗位全程记录操作规程,并准确填写原始记录或交接班记录内容。
2.4职责
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基层单位安全职责
制定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基层单位安全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能部门和生产基层单位都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公司所有人员应持有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责的文本,并能牢记安全标准化管理赋予本人必须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制定公司安全责任考核制度,按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并建立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台帐。
2.5安全生产投入
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确定提取标准
建立公司《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应按照《财企[2006]478号-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如下提取:
本年度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
1)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按照4%提取;
2)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
3)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0.2%提取。
】。
建立安全费用台账,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建立安全费用台帐,安全费用专项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按照国家规定给从业人员交纳工伤社会保险
3风险管理
3.1范围与评价方法
建立评价组织
公司建立风险评价组织、人员由安全管理人员、工艺技术人员和设备技术人员构成。
明确风险评价目的,确定评价准则
评价报告中阐明开展风险评价目的,每次或每项评价活动均有明确的评价目的。
确定评价范围
确定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价记录表,范围包括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生产经营活动,检维修、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拆除工程、后勤服务等活动。
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根据公司风险评价特点选择危险评价指数办法。
3.2风险评价
依据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定期进行风险评价
定期进行风险评价。
对新增生产或技改项目进行投产前风险评价。
记录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价报告或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划分风险等级、确定重大风险及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
3.3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控制措施
针对已经确定的重大风险逐项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按优先控制的顺序制订控制措施实施计划。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
逐项落实所选定的控制措施;对确定为重大隐患项目的风险,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部门、时间表;定期检查措施落实情况;竣工后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验收。
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对重大隐患的项目有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后的效果评价报告。
将评价的结果对从业人员进行宣贯、培训
每个从业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情况。
3.4隐患排查与治理
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治理,并建立隐患治理台帐
建立隐患治理台帐,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整改通知书,对隐患项目做到“四定”(定整改方案、定整改资金、定整改负责人、定整改期限)。
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台帐
挡案内容应包括:
技术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竣工验收报告。
3.5重大危险源
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确定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制定管理制度并按照《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原则确定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应建立档案,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对于确立的重大危险源要建立档案(或台帐)。
档案内容包括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
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应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建立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每次演练有记录和总结,每个从业人员要熟练掌握与本岗位工作相关的预案,
公司要依法向社会告知(公告栏、信息卡、信息手册等)在应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在地方安监等部门备案。
3.6风险信息更新
应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
每年对于常规活动进行风险评价。
对于非常规的活动(拆除、新改扩建项目、开停车、较重要的工艺和设备改变等)在活动前进行风险评价并经领导严格审批。
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每年对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评审或检查并做好检查报告或记录。
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对发生事故或变更时要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价。
3.7供应商
供应商管理制度
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
合格供应商名录
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供应商安全协议
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商安全协议并建立档案
4管理制度
4.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制订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
建立健全本要素规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内容应具备可操作性。
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的工作岗位。
各相关岗位持有的规章制度应是最新的有效版本。
4.2安全操作规程
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应以危害分析为依据,具有针对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
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的工作岗位并保持最新的有效版本。
4.3管理制度修订
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间和频率,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
制定关于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的制度,内容包括责任、评审、修订等。
规定评审和修订的时机、频次并按规定定期评审和修订管理制度。
5培训教育
5.1培训教育管理
定期举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定、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记录和计划
制定培训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定期确定培训教育需求,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
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做好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培训教育档案记录应符合规定要求。
安全培训教育的资源保证
落实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记录和效果评价,综合评定资源保证情况,要求有满足安全需求的资金计划并落到实处,落实培训人员。
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评价
每一次安全培训教育均要做效果评价报告。
5.2从业人员岗位标准
从业人员招聘资料、员工台账、档案
确定从业人员岗位标准,建立岗位标准制度
对特种岗位的持证情况建立档案
5.3管理人员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及时取证、进行再教育或安全资格复审。
其他管理人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公司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层次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建立有对其他管理人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程序(内容)和考核合格方能任职规定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台帐。
5.4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按规定参加复审
组织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规定参加复审。
对从业人员进行基本功训练和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根据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基本训练和安全培训教育,并考核合格颁发上岗证(或安全生产操作证)
5.5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安全培训教育
建立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安全管理规定,由对口单位负责培训或安全告知并做好记录。
对外来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
建立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对外来施工单位作业人员由对口单位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发放入厂证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
建立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台帐。
5.6日常安全教育
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各单位按公司规定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每个班组每月进行二次安全活动。
班组安全活动应有内容、有记录;企业管理人员和安全员应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签字
班组安全活动有记录,内容应符合班组安全活动计划规定的形式、内容和要求。
各单位应该对班组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评价和签字。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
制定各级管理人员参加班组安全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参加安全活动。
6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6.1生产设施建设
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关于“设立、设计、试生产、验收”的制度
根据国家规定严格执行“三同时”政策对新建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专题报告,并按国家有关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规定进行验收。
确保现场安全设施正常投入使用。
生产设施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变更后要进行变更审查
生产综合部应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在生产设施变更前、后进行风险管理。
6.2安全设施
制定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生产设施台帐
建立公司安全生产设施管理制度,并建立安全生产设施台帐
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落实到人,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
各种安全设施台帐内容应符合规定。
检修计划,安全设施检修计划应编入设备检修计划。
定期检修并做好检修记录和检修交付生产资料。
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做好检查记录。
安全设施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应该立即复原,因故未立即复原应该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安全。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并按照国家标准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易燃、易爆、有毒区域,应该设置相应的安全设备设施(如通风、防雨、防晒、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设施,防毒器具,固定式和便携式有毒、可燃气体报警器,安全警示,风向标,消防器具,联锁设施,危害告知等符合国家、行业规定的设施)。
危化品库房、罐区和装卸区域应该符合规定。
按国家有关规范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并建立维护保养台帐和检查记录
6.3特种设备
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定期检验,证件齐全。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
定期检修特种设备,做好定期检验报告和维修记录。
特种设备应有使用登记证。
特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制定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
制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防静电检测设备管理制度,各种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计量仪器管理制度。
建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防静电检测设备测量校验台帐记录、各种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校验台帐记录。
定期校验和维护监视和测量设备并做好记录。
6.4工艺安全
操作人员应掌握工艺安全信息
信息包括:
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毒性,职业接触限值。
流程图:
化学反应过程,最大储存量,工艺参数(包括:
压力、流量、温度的安全上下值。
设备信息:
如设备材料、安全设施(如报警器、连锁装置等)
保证安全、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
各单位要保证安全设施正常运行,停用安全联锁设施要办理相关停用手续。
对工艺过程进行风险分析
按要求对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工作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控制措施失效、违章因素等进行风险分析。
生产装置开车停车组织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并符合有关规定
安全条件应满足下列内容:
现场工艺和设备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系统气密测试、设施空运转调试合格;
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已制定;
编制并落实了装置开车方案;
操作人员培训合格;
各种危险因素已消除或控制
编制有停车方案;
操作人员能够按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生产装置紧急情况下处理方案
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应按照不伤害人为原则,妥善处理,
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紧急程序停车。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的偏离情况及时分析,保证工艺参数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偏差及时得到纠正。
6.5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实行管理人员定点承包的安全管理机制
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施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机制。
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内容符合规范要求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
承包人要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并做好记录
承包人到承包单位指导、监督、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并做好记录
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
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及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定期进行监督或巡检
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明确各级组织各专业监控职责。
关键装置每年要有安全检查报告书,有关专业至少参加一次。
关键装置公司每季至少安全检查一次并建立检查台帐。
车间每月至少安全检查一次并建立检查台帐。
6.6检维修
建立生产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明确检维修时机和频次
制定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明确检修的时机和频次。
制定检维修计划
制定企业年度综合检修计划,落实安全设施检修项目资金,做到“五定”(即定人员、定设备、定时间、定费用、定质量标准)管理。
进行检维修前,对检维修作业进行风险评价,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
每次检维修前组织有关人员对检维修活动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落实到人。
对检维修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
检维修作业均要办理《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情况登记表》,并办理相应手续(如用火作业许可证、高处作业证、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等)、起重作业要设置警戒线、检修完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7拆除和报废
建立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制度
建立生产设施安全拆除、报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程序,设施拆除要有批准文件。
对拆除作业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
设施拆除前进行风险评价,并做好风险评价报告和拆除方案。
7作业安全
7.1作业许可
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7.2警示标志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的警示标志和告知牌
在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适当位置张贴警示标志和告知牌
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危险化学品现场,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达到对内对外都能起到宣传与公告的目的。
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7.3作业环节
对直接作业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配备、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配备监护人员
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施工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制定控制措施、配备、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监护人员。
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
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并做好记录。
制订和履行严格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安全管理制度及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危化品管理档案。
建立危化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并规范作业行为。
7.4承包商
建立承包商管理制度
建立承包商管理制度,各相关责任单位严格执行制度。
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
负责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各相关责任单位严格执行制度。
8职业健康
8.1职业危害项目申报
如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8.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
规定职业危害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制定年度职业卫生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及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资料。
定期检测。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要求现场告知。
将检测结果资料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8.3劳动防护用品
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
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9危险化学品管理
9.1危险化学品档案
建立生产系统危险化学品档案
对所有生产用化学危险品,包括产品、原料和中间产品进行普查,建立危险化学品档案,包括:
1)名称,包括别名、英文名等;
2)存放、生产、使用地点;
3)数量;
4)危险性分类、危规号、包装类别、登记号;
5)安全技术说明书与安全标签。
9.2危险化学品分类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产品、所有中间产品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汇入危险化学品档案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产品、所有中间产品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汇入危险化学品档案
9.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编制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从索取采购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开始,编制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并将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提供给用户。
9.4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设立24小时应急咨询服务固定电话
设立应急咨询服务固定电话,设专业人员值班并负责相关应急咨询
9.5危险化学品登记
按照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
按照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
9.6危害告知
危害告知
应以适当、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活性危害、禁配物等,以及采取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9.7储存和运输
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提供危化品装置、储存、处置、备案文件。
10事故与应急
10.1应急指挥与救援系统
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应急指挥系统的职责
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并设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按事故的级别不同,设置不同级别的应急救援机构。
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各专业组的职责。
10.2应急救援设施
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
在有毒岗位配备专用堵漏工具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专柜。
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
按规定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
为事故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实行应急救援器材检查、维护制度和检查维护记录。
10.3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
按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风险评价确定的重大风险、潜在事件、突发事故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
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每年各不少于2次,从业人员应急响应的培训每年少于1次,评价演练效果,评审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定期评审应急救援预案
每年两次应急救援演练后应对预案进行评审
将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将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10.4抢险与救护
建立安全事故台帐
建立安全事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标准化 实施方案 草案 11 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