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题库公务员军转考试.docx
- 文档编号:26642309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5.35KB
公共政策题库公务员军转考试.docx
《公共政策题库公务员军转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题库公务员军转考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政策题库公务员军转考试
公共政策题库
1.公共部门是相对于私人部门而言,公共部门是整个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配置是按照公共决策的方式进行;公共部门是指为实现公共经济社会管理的目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可以支配公共资源的部门介入公共事务管理而出现,其地位不断提升的部门。
2.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区别:
私人部门是指那些产权明晰,可以分散决策的个人、家庭和企业;公共部门是指那些产权无法细分,产权边界模糊,必须集中决策的政府及其他经济组织;区别主要体现在产权基础、约束机制、决策方式、交易机制。
3.现实的市场运行面临多种市场失灵情况,这是公共部门存在的理由。
4.公共需求是指社会或者众多个体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两个特点:
一是需求的整体性、二是受益的外部性。
私人需求是指作为个体的人所产生的自身需求,两个特点:
一是需求的分散性、二是受益的内在性。
私人需求是基础,公共需求建立在私人需求这一基础上,是集合形式的私人需求。
5.公共需求可以通过将每一消费者在每一可能数量水平上的边际效益加总得出。
6.市场机制主要有两个功能:
一是作为指示器向企业反映市场供求状况;二是作为利益制约力量调节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7.市场失灵的表现:
收入分配领域的市场失灵、经济稳定领域的市场失灵。
8.公共部门被赋予了三大职能:
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职能。
9.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背景下,为使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在内的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状态,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生行为。
10.公平是指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社会经济中的各种利益行为和利益关系,划分为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1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统一体,效率与公平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提高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条件;提高经济效率,必须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经济效率中包含有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经济效率应有之义。
12.效率的衡量指标:
消费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13.市场经济中效率的实现:
竞争机制、价格机制。
14.公平的衡量指标: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
15.市场经济中公平的实现:
借助行政力量加以干预,尽量实现市场主体公平。
16.发挥政府职能:
通过制定公平公正的法律来实现经济主体在规则与起点意义上的公平;通过公共服务来维持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实现经济过程的公平正义。
17.统筹效率与公平:
重视提高效率的前提下重视促进社会公平、不能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中国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应得到重视。
18.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造成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没有从这种影响中获得收益或为此付出代价。
19.外部性的分类:
按照外部性的效果分类,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按照经济活动的主体分类,有生产领域的外部性和消费领域的外部性。
20.解决外部效应的措施包括: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措施有产权界定、企业合并、签订合约、道德规范和慈善行为;外部性的公共解决措施有政府管制和计划、征税和补贴、发放交易许可证。
21.外部性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明引起的,只要界定并保护产权,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累托最托,科斯第一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市场机制都会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科斯第二定理是指在产权明确的情况下,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那么合理的产权制度选择就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实现外部性内在化,合理配置资源。
科斯定理的精华在于发现了交易费用及其与产权安排的关系,提出了交易费用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作出关于产权安排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22.私人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解决外部性需要:
一是不存在“交易成本”;二是产权明晰。
23.信息不对称的内涵:
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24.信息不对称的意义:
信息对市场经济的重要影响,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并将发挥更加不可估量的作用。
25.逆向选择的内涵:
逆向选择是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之一,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26.道德风险的内涵: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27.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条件包括委托人与代理人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人难以监督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的业绩不仅取决于其活动和努力程度,还取决于一些其他不可预测、不可抗拒因素。
28.规避逆向选择的建议:
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有效的干预、利用市场信号缓解逆向选择问题。
规避道德风险的建议:
建立相关制度体系、采取风险分担方法、提高风险预警能力、采取激励机制方法。
29.物品分成四类:
私人物品、公共产品、共有资源、自然垄断。
30.公共产品的概念,是指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公众对这些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源泉。
31.公共产品的特征:
受益的非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
32.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产品上的问题,是指经济中某个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人公允份额,或承担的生产成本少于他就承担的公允份额。
33.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路径选择: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形式、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形式。
34.公共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公共职能,满足公共支出需求,根据国家授权等合法方式,以国家财政筹措所有货币收入来源的总和。
35.公共收入按照收入形式分税收收入和其他收入;按照来源分,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外商投资企业收入、股份制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按照公共收入三大产业来源分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
36.公共收入来源包括税收、公债、捐赠、使用费、规费。
37.税收的基本定义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的财政收入;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比较起来,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38.税收三大核心要素:
课税主体、课税对象和税率。
税率分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39.税收的基本分类:
按照课征对象的不同,税收可以分成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资源税;按税收的计算依据为标准分类,主要可以包括从量税和从价税;按照税负是否可以转嫁来划分,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类,可以分为价内税与价外税;按是否有单独的课税对象、独立征收为标准分类,可以分为正税和附加税;按照税收的归属关系划分,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及共享税。
40.税制即为税收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的总称。
41.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
流转课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课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课税,包括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资源课税,包括资源税、盐税;行为课税,包括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42.税收和税制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税收为财政支出提供基本来源和保障、税收能够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以税收为杠杆帮助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税制结构调整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求。
43.税收负担是因政府税收行为相应减少了纳税人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数量,从而造成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减少。
44.税收负担分类:
宏观税收负责或者微观税收负担、直接税收负责和间接税收负担。
45.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把本应该由自身缴纳的税款以提高价格等方式将税收部分转移给他人负担;税收过程结束,税款才能落到最终税收负担者头上,即税收归宿,是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
46.税收转嫁的基本方式有前转和后转两种;商品交换供求关系和价格浮动使得直接纳税人为实现税收转嫁提供前提和可能;税收转嫁实质上是税负在纳税人与负税人之间以商品交易为载体实现的财富再分配过程。
47.94年分税制成就:
规范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合理分权的税收制度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主体发展经济,增加税收收入积极性,分税制促进了税收观念的变化。
48.税制改革方向:
税制在保证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需要与社会经济政策相适应;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和开征物业税、环境税等新税收品种。
49.公共支出也称为公共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即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成本。
50.公共支出的分类,依据国家的职能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包括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51.公共支出的基本原则,从原理的角度包括经济效益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从实践的角度遵循“厉行节约、讲求效益”以及“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52.公共支出总量的衡量:
公共支出总规模以及增长情况,主要考察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和公共支出增长率。
53.公共支出总量变动对经济的作用:
刺激经济增长、减少经济同期性波动。
54.通过支出结构对公共经济调节:
公共消费性支出提供经济生活所需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投资性支出弥补市场失灵,优化社会投资结构;公共转移性支出调整收入再分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55.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的不确定的经济利益而将现期的一定收入通过特定的方式转化为资本的行为和过程。
56.投资性支出的分类,按照投资方向划分,投资性支出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公益类项目投资、经济基础类项目投资);根据投入资金的规模对投资支出分为三类(资金密集型的公共投资、非资金密集型的公共投资、对社会事业的投资);我国通常将公共投资分为六类(燃料和能源投资、农林渔牧投资、采掘和矿产资源制造业与建筑投资、交通与通讯投资、住房及社区环境投资、其他经济事务和服务投资)。
57.投资性支出的基本性质:
公共投资支出的基础性、公共投资支出的外部性、公共投资支出的宏观目标性、公共投资支出的结构变动性。
58.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
政府筹资建设,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赢利,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动作,BOT投资方式。
59.我国投资性支出发展阶段:
1949-1978年公共投资高度单一阶段,1978-1998年公共投资总量增加、结构逐步改善阶段,1998-2003年公共投资局部调整阶段,2004年至今公共投资全面优化阶段。
60.消费性支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非生产性,并不形成任何资产。
61.消费性支出的项目:
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
62.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扩张原因:
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预算及审批制度存在缺陷、少数政府行政人员观念滞后、监督机制不健全。
63.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控制途径:
健全和完善政府职能,引导有效行政;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强化行政人员成本意识;建立全面监督机制。
64.风险是指在后工业化社会中,由各种人为或非人为因素所引发的、可能造成的社会失序和价值失范。
“风险”是“风险社会”的基本范畴,是“风险社会理论”的理论基础。
65.风险社会的特点:
风险诱因的复杂性、风险本质的两重性、风险存在的永恒性、风险可控的有限性。
66.公共危机是指由于社会组织自身内部存在某种缺陷或脆弱性而长期得不到改善或加强,在某种外因的突然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种需要决策主体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决策、动员整个社会积极参与、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进行积极应对的一种可能威胁整个社会正常秩序或价值规范的紧急形势或状态。
67.公共危机的特征:
内在本质看产生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演进过程看发展具有突发性和渐进性、产生结果看影响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应对条件看控制具有紧迫性和舒缓性、影响受众看范围具有一般性和公共性。
68.公共危机的基本诱因: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然人为交互作用。
69.公共危机的主要类型:
自然灾害性危机、事故灾难性危机、公共卫生性危机、国家政治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文化价值性危机、社会安全性危机。
70.公共危机的基本分级: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分别由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统一领导和应急响应。
71.公共危机的主要分期:
五阶段模式孕育期(潮孕)、产生期(潮生)、成长期(潮涨)、衰退期(潮退)和消亡期(潮亡)。
72.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内涵,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参与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各类公共危机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心理和环境安全造成的威胁或损害,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价值规范,所采取的一切合法性和必要性管理措施。
73.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真诚性、主动性、及时性、全面性、协同性。
74.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程度:
预防阶段、预警阶段、控制阶段、解决阶段、反思阶段。
75.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模式: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政协调,军地协同;分类管理,部门协作;建章立制,规范权力;专家参与,科技支撑。
76.日本防震救灾机制包括:
放弃精准预报,只作地震“预警”;“自救”与“公救”并行;抗震减灾常态化,每个人都“时刻准备着”;常备预防地震百宝袋。
77.《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意义:
标志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正式迈入科学化、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法律基础和法律保障。
78.《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以及违反本法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9.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预案、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法制。
80.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包括: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省级总体应急预案、市县级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
81.应急管理体制特点: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82.应急管理机制:
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与重建。
83.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化的内容:
涉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立法现状、违反突发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的责任追究。
84.舆情是指在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社会公共事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决策所产生和持有的一种社会政治态度。
85.舆情的特征:
公共性、实在性、复杂性、建设性、民间性。
86.舆情的表达方式:
正规表达方式(选举、信访、集会、调查研究、大众传媒)、非正规表达方式(政治民谣、社会谣言、社会骚乱、刑事犯罪)。
87.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控机制:
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与汇集、突发事件的舆情分析与评估、突发事件的舆情控制与引导。
88.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与汇集机制:
爆发之前的预防阶段、发生期间的预警、解决之后的反思与学习阶段。
89.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与汇集原则:
全面性、及时性、规范性、重点性、科学性。
90.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与汇集方式:
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网络调查、舆情信息报告员、各级党政部门舆情直报点、内参、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网络论坛。
91.突发事件的舆情分析与评估原则:
科学性、独立性、系统性。
92.突发事件的舆情分析与评估方法:
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93.突发事件的舆情控制与引导原则:
真诚公开、法制原则、刚柔并济。
94.突发事件的舆情控制与引导措施:
更新观念、强化培训、健全法制、树立威信、加强教育、拓宽渠道。
95.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空间内,围绕现实社会公共事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决策所产生和持有的一种社会政治态度。
96.网络舆情的特点:
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交互性、网络舆情主客体与媒介的模糊性、网络舆情信息表达的自由与内容的真伪难辨、网络舆情爆发的突然性与影响的长效性、网络传情信息的海量与监控的薄弱。
97.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
网络新闻、论坛、博客、播客、聊天室、电子邮件、黑客行为。
98.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模式:
网络舆情的一般发展路径、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发展路径、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模式。
99.我国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的改革措施:
更新观念、强化意识,提高能力、讲求策略,夯实基础、强化监控,完善法制、提高威信,加强协调、增强协调。
100.“预警”指通过预先侦察、发现、分析和判断敌人各方面的进攻信号,并把这些信号的威胁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01.“预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建的预警系统。
102.预警机制具有预见危机、警示公众、减缓或延缓、阻止或化解危机的功能。
103.预警步骤:
首先,对危险要素持续不断进行动态监测,收集数据等信息;接着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做出基本判断;然后将形成的评估方案和基本判断呈送有关部门供决策使用,并发布相关预警指示,做出具体部署;最后据此发动公众群策群力进行积极的预防。
104.突发事件的预测方法有定性预测(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历史推断法、群众评议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时间序列预测法、因果关系预测法、仿真模拟法)两大类。
105.预防的重要性:
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危机管理的关键在预防;最高效的危机管理应该是通过有效的预防避免危机发生。
预防主要类型:
预先预防、预见预防、再发预防。
106.风险评估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对事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财产、周围的环境等各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性大小展开量化评估的工作。
107.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规范化原则、系统性原则、动态化原则。
108.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
风险识别和确认;风险概率评估;负面影响评估;受灾主体承受风险的能力评估;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优先等级;推荐风险消减或防控对策。
109.风险评估具体做法:
先进行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风险要素评估和社会脆弱性评估,并根据风险矩阵,得出突发事件的总体风险水平;再进行社会的承受能力评估,将突发事件风险与社会可承受能力进行比较。
110.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的危险要素和脆弱性重点评估:
一是可能性进行评估、二是对风险幅度进行评估。
111.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
可接受风险等级、可容忍风险等级、不可容忍风险等级。
112.政府对公众预警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简单、清晰性原则;权威、可靠性原则;持续、有效性原则;渠道多样化原则。
113.预警构建原则:
以人为本、分级预警、经济实效、公众参与、稳定持续。
114.如何构建科学完备的预警机制:
加快建设完善我国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制体系;设置综合性的预警监测协调中心,服务整个预警体系;建立功能强大的中枢指挥系统,提升政府危机预警能力;提高预警设备科技含量和实用性,健全危机预警网络;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技能。
115.突发事件的预防体系:
危机防范意识的培育体系、长期性应对机制、预警机制的建立、应急预案的编制、组织管理机构的建立、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应急演练体系的建设和避难场所准备。
116.基本预防策略:
缓解策略、转移策略、防备策略、减少策略。
117.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六大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社会动员,协调联动;先期处置,属地管理;科学应对,专业处置;果断决策,高效应急。
118.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七大环节:
接警与先期处置、启动应急预案、现场指挥开展应急救援、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临时恢复和应急安置、应急处置及救援行动结束、事件调查和应急评估。
119.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六大举措:
救助性措施、控制性措施、保障性措施、预防性措施、动员性措施、稳定性措施。
120.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五大举措:
强制隔离性举措、控制保护性举措、封锁限制性举措、重点保卫性举措、其他特殊举措。
121.应急决策的基本原则:
人本原则、整体原则、前瞻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快速原则、授权监督原则、程序简化原则、动态反馈原则。
122.领导干部应急决策的基本策略:
优先治标,不忘治本;果断反应,协调控制;群策群力,科学决策;杜绝后患,勇担责任;集体协商,明确责任;经常准备,从容应对。
123.恢复重建就是一个逐步消除突发事件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的过程,是一个站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的过程。
124.恢复重建包括:
最大限度地限制灾害结果升级,弥合或弥补社会、情感、经济和物理的创伤与损失,抓住机遇、进行调整、满足人们对社会、经济、自然和环境的需要,减少未来社会所面临的风险。
125.恢复重建的基本过程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评估阶段。
126.恢复重建的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体恢复、突出重点,公开公正、关注民生,注重效率、确保质量,多样补偿、生产自救,立足当前、兼顾长远。
127.住房重建的阶段划分:
应急住处、临时住处、临时住房、永久住房。
128.国外的灾后住房重建政策模式:
从单纯的住房重建转向综合性重建、多元整合性的重建机制、临时住房转变为永久简易住房、通过制定相应的住房重建特别法合理解决重建纠纷。
129.经济恢复重建:
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产业恢复重建。
130.心理恢复重建:
何谓“心理重建”、如何进行“心理重建”(初期善于运用共情策略、中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后期自助与引导相结合)。
131.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社会经济运行的载体,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社会系统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132.企业参与的主要形式:
积极生产应急救援物质、积极为灾后提供捐助、依托自身技术或产品参与应急救援或恢复重建、金融保险类企业的特别参与。
133.非政府组织具备六大特征:
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
134.非政府组织参与形式:
专业性主动参与、协助政府开展减灾工作、防灾宣传教育的有效社会渠道、民间慈善捐赠的筹集主体。
135.志愿者称之为“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自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136.志愿者参与危机管理特点:
人数规模巨大、多元化组合服务、反应迅速、主动响应、行动灵活。
137.国外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的经验:
组织体系完善、经常性培训、专业突出、保障有力、开展合作。
138.社区参与应急管理的政策建议:
加快推进治理变革,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开展社区风险评估,加强完善社区应急信息管理;积极探索科学有序参与的社区应急管理机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政策 题库 公务员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