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4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docx
- 文档编号:26641754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94.03KB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4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docx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4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4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4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能够根据具体现象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能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球外部,主要是①太阳辐射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③平缓
关系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它们作用的结果往往交织在一起
2.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的运动方向
平行于地表
垂直于地表
岩层变化
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大规模的④隆起和凹陷
影响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⑤褶皱山脉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相互关系
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以⑥水平运动为主,⑦垂直运动为辅
思考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不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答案 不是。
喜马拉雅山是地壳水平运动导致岩层弯曲变形而出现隆起上升,形成的巨大褶皱山脉。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
(1)岩浆岩:
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⑧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
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⑨固结成岩作用而成。
(3)变质岩:
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⑩温度和压力下经变质作用而成。
2.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
A岩浆、B⑪喷出型岩浆岩、C⑫沉积岩。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
a外力作用、b⑬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d⑭冷却凝固。
思考
三大类岩石彼此之间能否直接相互转化?
答案 不能。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
探究点一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探究活动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外力作用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下面示意了风化作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破坏岩石、实现“石烂”的过程。
材料二 外力作用被称为“大自然的雕塑师”。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波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
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风蚀沟谷、风蚀蘑菇、风蚀柱、沙丘等。
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冰斗、角峰等。
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V”型谷、冲积平原、冲积扇等。
波浪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海蚀柱、海蚀崖等。
下面是常见的侵蚀和堆积地貌景观图。
(1)①什么是风化作用?
图示风化作用主要受哪几种因素的作用?
②风化在外力作用过程中有何意义?
(2)①写出图A、B、C、F地貌名称。
②用地质作用解释各地貌景观的成因。
答案
(1)①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容易发生崩解和破裂,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图示风化过程主要受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
②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2)①图A——冲积扇,图B——三角洲,图C——沙丘,图F——风蚀蘑菇。
②图A、B——流水堆积作用,图C——风力堆积作用,图D——冰川侵蚀作用,图E——流水侵蚀作用,图F——风力侵蚀作用。
反思归纳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具体内容列表总结如下:
外力作用
形成地貌
作用地区
侵蚀
搬运(纽带)
堆积(沉积)
流水作用
上游
中游
下游
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
湿润地区
高山峡谷(“V”型)、瀑布、千沟万壑、地表崎岖
泥沙堆积、河道变宽
冲积平原、河口
三角洲
风力作用
大风区
过渡区
减弱区
干旱地区
风蚀沟谷、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等
“飞沙走石”
沙丘、沙垄、堆积黄土(黄土高原)
冰川作用
冰斗、角峰、“U”型谷
物质迁移
沉积物大小颗粒不分、杂乱堆积而成冰碛地貌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
波浪作用
海蚀陡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平台
物质迁移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滨海
地带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原地,形成风化壳
普遍(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特别提醒] 各种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探究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就形成条件和分布位置来看,侵入岩与喷出岩有什么差别?
(2)已经形成的岩石要经过哪些过程,才能变成沉积岩?
沉积岩有哪些特点?
(3)变质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在哪里容易发现变质岩?
(4)概述岩石圈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
答案
(1)其差别如下表:
形成条件
分布位置
侵入岩
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而成
最初的分布位置较深,在地壳之中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最初分布在地表之上
(2)要经过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的过程才能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岩层沉积有先后顺序,且在岩层中可能有化石存在。
(3)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岩浆活动过程中会提供变质岩形成所需要的高温、高压作用,所以通常在岩浆岩附近容易发现变质岩。
(4)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构成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反思归纳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沉积岩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方法技巧] 图解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大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对点训练一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察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呼”(见下图)。
导致其发生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答案 B
解析 形似“金钱豹”的岩石只能在“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说明其位于海洋中,故“豹头”的掉落应为海浪侵蚀作用。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3.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答案 2.C 3.D
解析 吐鲁番盆地和天山山脉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新疆气候干旱,风力是形成地貌的主要动力;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对点训练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读图,完成4~5题。
4.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D.地幔
5.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 4.D 5.C
解析 第4题,根据景观图片中山体的形态和火山喷发的景象可以判断出该山体属于火山,其岩石为岩浆岩,是由来自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因此,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
第5题,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地球表面的各种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喷出岩和侵入岩都属于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变质岩是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经过高温、高压变质而成,因此A、B、D选项都是错误的。
综合提升
6.读“地质地貌综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形态是____________,在我国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在治理沙漠时植树种草应在F的________(左、右)侧。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D处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__,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
答案
(1)风蚀蘑菇 西北地区 风力侵蚀
(2)东北 右 (3)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4)大理岩 喀斯特
解析 图中A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盛行风向的判断要结合流动沙丘形状和图中指向标,F的右侧坡缓,说明为迎风坡,应在此植树种草。
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来的。
教材P70 活动
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降运动之中,依据是石柱被海水淹没了6.3m。
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运动之中,依据是石柱又重新位于海平面以上。
3.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交替的升降运动之中,这说明地壳运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长期性:
地壳自形成以来,始终在不断运动中发展变化;
(2)周期性:
各种地壳运动交替进行;(3)复杂性: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是不均匀的;(4)结果主要表现为:
海陆的分布和变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教材P72 活动
(1)左图为流水侵蚀形成的侵蚀地貌,中图为风力侵蚀形成的侵蚀地貌,右图为流水堆积形成的堆积地貌。
(2)左图:
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区可以找到流水侵蚀形成的千沟万壑的地貌。
中图: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找到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貌。
右图:
在我国河流流出山口处,可以找到洪积扇等流水堆积地貌。
[基础过关]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
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被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被沉积
答案 1.B 2.A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幸运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
读图,完成3~4题。
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甲图景观B.乙图景观
C.丙图景观D.丁图景观
4.对乙图上雄伟壮丽景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读景观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乙为珠穆朗玛峰,丙为桂林山水,丁为壶口瀑布。
其中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
第4题,珠穆朗玛峰应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而成,其雄伟壮丽的景观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成,A、C错误,D说法不全面。
读“海穹景观图”,完成5~6题。
5.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D.化学溶蚀作用
6.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是( )
A.近海沙质海岸环境
B.近海淤泥质海岸环境
C.近海基岩海岸环境
D.近海红树林海岸环境
答案 5.B 6.C
解析 第5题,海穹也就是“海蚀拱桥”,受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
第6题,从图中可见该海域沿岸岩石裸露,则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为近海基岩海岸环境。
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固结成岩作用B.②—风化作用
C.③—变质作用D.④—侵蚀作用
8.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B.花岗岩
C.大理岩D.砂岩
答案 7.A 8.B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③为高温熔化,④为冷却凝固。
9.根据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_ b.楼兰古城_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d.西北“魔鬼城”______
e.“鱼米之乡”______f.“黄土高坡”______
(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下列地貌景观的成因。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给旅游参观者解说D图中①、②、③的具体名称。
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以上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A b—C c—D d—F e—B f—E
(2)流水侵蚀 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3)冰斗 角峰 “U”型谷 太阳辐射(或地球外部)
10.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______________过程,形成A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A受到②____________作用,形成B________岩。
(2)A和B岩石,在________条件下,发生③________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____________岩。
(3)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________作用,又成为新的________________。
(4)从________到形成各种________,又到__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答案
(1)喷出冷却凝固 岩浆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
(2)高温、高压 变质 变质
(3)重熔再生 岩浆
(4)岩浆 岩石 新岩浆
[能力提升]
下图中的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的海洋怪石“女王头”。
读图回答11~12题。
11.“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喷出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D.岩浆侵入作用
12.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化学溶蚀、风力侵蚀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答案 11.C 12.A
解析 本题组考查外力作用。
第11题,本题要注意题干问的是“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石灰岩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第12题,“女王头”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
14.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答案 13.C 14.C
解析 第13题,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岩浆岩都发生了断裂错位。
第14题,图中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也称文石、观赏石、幸运石,美丽的雨花石中常可呈现各种山水、人物、鸟兽、树木等景象,使人遐想联翩。
雨花石主要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及仪征市月塘一带,有“石中皇后”之称,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材料二 一般认为雨花石是由岩浆的残余热液,充填在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的空隙中,因空隙的形状不同,或成玛瑙球,或成玛瑙脉,后经过外力作用,原生玛瑙脱落而出,再经过山洪冲击,流水搬运,磨成卵石状。
(1)结合材料二可知,雨花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______中的________。
(2)材料一中漂亮的雨花石是在哪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3)随着历史的发展,室外的同一块雨花石,在数万年后还会保持现在的美丽外表吗?
为什么?
答案
(1)岩浆岩 喷出岩
(2)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外力作用中的风化、流水侵蚀作用。
(3)不会。
暴露在室外的岩石经过外力作用会转化为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会转化为变质岩。
解析 本题结合生活中的雨花石考查地表物质的形成过程和岩石的类型及形成过程,从材料中的描述可知,雨花石属于岩浆岩中喷出岩中的一种类型,其形成过程和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外力作用中的风化、流水侵蚀作用有关,暴露在室外的岩石都会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雨花石也不例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必修 课时 作业 441 营造 地表 形态 力量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