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第八章酸碱盐.docx
- 文档编号:26640331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9.18KB
初中化学教案第八章酸碱盐.docx
《初中化学教案第八章酸碱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案第八章酸碱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教案第八章酸碱盐
第八章酸碱盐
第一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溶液的导电性
2.电离
3.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4.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二.重、难、疑点
1.重点:
(1)电离
(2)书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2.难点:
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
3.难点:
(1)酸碱盐溶液导电和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
(2)NaHSO4和Cu2(OH)2CO3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4.解决方法:
采用的方法是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用他们已知的知识通过思维和实验现象,推理理解新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这一节,我们来看一下溶液是否能导电。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实验现象。
[板书]:
一.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
演示实验8-1,试验下面物质的导电性:
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液、酒精。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一下问题:
(1)电灯泡是否亮?
(2)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3)氯化钠是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它的组成微粒是什么?
[演示实验]:
再把蒸馏水分别倒入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等中配成溶液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看电灯是否亮。
并思考:
上述物质变成溶液后,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导电,有的物质仍不能导电呢?
[板书分析]:
NaCl导电实验的分析
————————————————————————
实验现象:
灯泡不亮(不导电)灯泡亮(导电)
表示:
Na+Cl-(固体)Na++Cl-
微观分析:
有离子不自由离解成自由的离子
————————————————————————
1.电离:
物质溶解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提问]:
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分析讨论:
物质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才能导电?
[目的]:
能力发展,思维延伸。
[推论]:
必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的物质才能导电。
[讲解]:
电离常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板书]:
2.电离方程式:
NaCl=Na++Cl-KNO3=K++NO3-
NaOH=Na++OH-Na2SO4=2Na++SO42-
[提问]:
请同学们分析讨论:
(1)离子所带电荷和电性,与电离前它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及正负性有何关系?
(2)在电离过程中,原子团拆不拆开?
(3)电离出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有什么关系?
[总结板书]:
在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何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
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二.酸碱盐的电离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8-2,试验盐酸和硫酸的导电性。
[学生活动]:
观察灯泡是否亮?
[提问]:
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目的]:
使学生产生思维,复习上面所学过的溶液能否导电的本质。
[结论]:
灯泡都亮,说明这几种溶液中都有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通过书写电离方程式,知道这些溶液都存在哪些离子。
HCl=H++Cl-HNO3=H++NO3-H2SO4=2H++SO42-
[师生活动]:
通过书写电离方程式,找出几种化合物电离出的离子的共性,由此得出酸的概念。
[板书]:
1.酸(HnR=nH++Rn-)
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如:
HCl=H++Cl-HNO3=H++NO3-H2SO4=2H++SO42-
[教师活动]:
通过同样方法分别得出碱和盐的概念。
[板书]:
2.碱[M(OH)n=Mn++nOH-]
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
KOH=K++OH-NaOH=Na++OH-Ba(OH)2=Ba2++2OH-
3.碱
定义: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
NaCl=Na++Cl-KNO3=K++NO3-MgSO4=Mg2++SO42-
[提问]:
通过上面对酸、碱、盐电离出离子的特点,你判断一下NaHSO4和Cu2(OH)2CO3应该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目的]:
检验学生对酸、碱概念中“全部”两个字的理解程度。
四.总结、扩展
1.电离
(1)内因:
a.离子化合物:
物质结构中含有离子,如:
碱、盐等。
b.共价化合物:
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移较大,如:
酸等。
(2)内因:
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
2.溶液导电性可用下式表示:
酸溶于水外电场作用
碱化合物自由移动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盐电离导电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酸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3.浓硫酸的稀释及一些特性。
4.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5.复分解反应。
二.重、难、疑点
1.重点:
盐酸的性质及用途。
2.难点:
教会学生学习酸、碱、盐知识的基本学习思路。
3.疑点:
(1)为什么锌与浓硫酸或硝酸反应时不产生氢气?
(2)为什么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酸倒入水中?
三.教学过程
[导入]:
由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板书]:
一.盐酸(HCl)
[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8-5,出示一瓶纯净浓盐酸和一瓶工业盐酸,并分别打开瓶盖。
[提问]:
请同学们思考:
1.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2.联系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白烟相对比,气、烟、雾三者的不同。
3.通过观察,你能得出盐酸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
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盐酸的物理性质。
[板书]:
1.盐酸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盐酸是无色具有刺激气味的液体,是挥发性的酸。
工业盐酸由于含有Fe3+等杂质而呈黄色。
2.盐酸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
做实验8-6,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两种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变色规律。
结果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并由此得出:
[板书]: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复习提问]: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给各物质进行分类,由此得出规律:
[板书]:
(2)与金属反应(盐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2HCl+Zn=ZnCl2+H2↑2HCl+Mg=MgCl2+H2↑
2HCl+Fe=FeCl2+H2↑
[演示实验]:
做实验8-7,并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不溶于水的铁锈到哪里去了,此实验中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
最后经过学生讨论加上教师提示,请学生自己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盐酸+金属化合物=盐+水)
6HCl+Fe2O3=2FeCl3+3H2O2HCl+CuO=CuCl2+H2O
[教师活动]:
根据观察到生绣的铁钉放到盐酸溶液中,过了一会儿变成光亮的铁钉的实验现象,说出此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师趁此机会讲:
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决定。
我们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学好了化学,能解决许多生活和生产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演示实验]:
做实验8-8,观察现象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颜色的变化能否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
[板书]:
(4)跟碱反应(盐酸+碱=盐+水)
2HCl+Cu(OH)2=CuCl2+2H2OHCl+NaOH=NaCl+H2O
[演示实验]:
做实验8-9,观察并思考,再做一个对比实验:
石灰水跟碳酸钠溶液,并在反应后的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
通过实验对比得出重要结论:
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可检验盐酸和可溶性的氯化物。
[板书]:
(5)跟盐的反应(盐酸+(某些)盐=新盐+新酸)
HCl+AgNO3=AgNO3↓+HNO32HCl+CaCO3=CaCl2+2H2O+CO2↑
[教师活动]: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盐酸与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已学过的化合、分解、置换反应对比,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有什么特点,并引导学生得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板书]:
3.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提问]:
通过刚才对盐酸性质的研究并阅读课本,总结一下盐酸有哪些用途?
这些用途是由它的什么性质决定的?
[板书]:
4.盐酸的用途
重要的化工材料及金属表面的除锈等。
二.硫酸(H2SO4)
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
做实验8-11,学生观察现象及分析讨论其本质,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板书]:
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腐蚀性,脱水性,氧化性;常用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84g/ml。
2.浓硫酸的稀释
[演示实验]:
做实验8-12,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板书]: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提问]:
根据浓硫酸的性质及其溶于水中放出大量的热,请同学们互相讨论:
如何稀释浓硫酸?
最后根据得出的结果,请一位同学操作实验8-13。
[板书]:
3.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教师活动]:
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边复习盐酸的化学性质,边做实验边讨论,得出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这样既学习了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又巩固了盐酸的化学性质,并为下一节“酸的通性”做了准备。
[板书]: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与金属反应
H2SO4+Zn=ZnSO4+H2↑H2SO4+Mg=MgSO4+H2↑
H2SO4+Fe=FeSO4+H2↑
稀硫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3H2SO4+Fe2O3=Fe2(SO4)3+3H2OH2SO4+CuO=CuSO4+H2O
稀硫酸+金属化合物=盐+水
(4)跟碱反应
H2SO4+Cu(OH)2=CuSO4+2H2OH2SO4+2NaOH=Na2SO4+2H2O
稀硫酸+碱=盐+水
(5)跟盐的反应
H2SO4+Ba(OH)2=BaSO4↓+2H2OH2SO4+Na2CO3=Na2SO4+2H2O+CO2↑
盐酸+(某些)盐=新盐+新酸
[板书]:
三.硝酸(HNO3)
[教师活动]:
这部分知识,采取与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比较的方法,预测硝酸跟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及酸碱指示剂的反应,最后实验加以验证,得出硝酸与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板书]:
1.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浓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与金属反应:
不生成氢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硝酸+金属化合物=盐+水)
2HNO3+ZnO=Zn(NO3)2+H2O
(4)跟碱反应(硝酸+碱=盐+水)
2HNO3+Mg(OH)2=Mg(NO3)2+H2O
(5)跟盐的反应[盐酸+(某些)盐=新盐+新酸]
2HNO3+CaCO3=Ca(NO3)2+H2O+CO2↑
[板书]:
四.磷酸(H3PO4)
[教师活动]:
这部分知识学习通过学生看书自学而掌握。
四.总结、扩展
盐酸
稀硫酸
硝酸
物理
性质
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无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常用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7%-38%,密度为1.19克/毫升,有挥发性,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纯净的浓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的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
常用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是1.84克/毫升。
纯净的浓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化
学
性
质
酸碱指示剂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
以与锌和铝反应为例
以与镁和铁反应为例
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碱性氧化物
以与氧化铜、氧化铁反应为例。
以与氧化铜、氧化铁反应为例。
以与氧化钙反应为例。
碱
以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铜反应为例。
以与氢氧化钠反应为例。
以与氢氧化钠反应为例。
盐
以与硝酸银、碳酸钠反应为例。
以与氯化钡、碳酸钠反应为例。
以与碳酸钙反应为例。
五.作业:
教材第160页习题4-8题。
第三节酸的通性pH值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酸的分类、命名。
2.酸的通性。
3.金属活动性顺序。
4.pH——酸碱度的表示法。
5.碱性氧化物。
6.中和反应的概念。
二.重、难、疑点及其解决办法
1.重点:
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溶液的pH值。
2.难点:
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
3.疑点: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酸碱性与酸碱度。
4.解决办法:
(1)通过复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概括出酸的通性,既让学生了解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又培养了他们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学生分组做实验8-19,理解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进一步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3)通过学生自学第三节有关pH值的内容和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第二节的内容。
[板书]:
一.酸的分类和命名
[教师活动]:
课前准备一些习题,上课时让学生完成下列习题:
[练习]: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Cl、HNO3、H2CO3、H2S、H2SO4、H3PO4
[教师活动]:
通过学生写出上述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引导学生可按酸的组成情况抓住共性来考虑怎样分类。
酸可以按是否含有氧元素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或者按电离时能生成氢离子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两种方法进行分类。
最后从熟悉的含氧酸和无氧酸的名称抽象出酸的命名方法。
[板书]:
含氧酸:
HNO3、H2CO3、H2SO4、H3PO4(某酸)
无氧酸:
HCl、H2S、HI、HBr(氢某酸)
一元酸:
HCl、HNO3、HI、HBr
二元酸:
H2CO3、H2S、H2SO4
三元酸:
H3PO4
二.酸的通性
[教师活动]:
通过复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概括出它们的共性——即酸的通性。
[板书]: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水
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某些盐=新盐+新碱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演示实验]:
做实验8-19,铜、银、锌、镁、铁与稀硫酸反应,由实验现象讨论其实质,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不同种金属其化学活泼性是不同的,由此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通过看书阅读得出以下两点:
[板书]:
(1)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丢失电子的能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丢失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泼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教师活动]:
最后强调:
“酸+金属=盐+氢气”中:
①金属必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②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③金属如果是铁,则生成亚铁盐。
[板书]:
四.pH——酸碱度的表示法
[提问]:
如何试验溶液中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
[教师活动]:
通过学生的回答,举一些例子说明在生产、科研、生活中,有时只知道溶液是呈酸性或呈碱性还是不够的。
例如,电镀厂的酸液和人体的胃液都是酸性的,但是两者所起的作用却大不相同。
引出溶液的酸碱度,即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进一步引出pH值和pH值的范围和如何测得溶液的pH值。
最后请学生阅读有关材料,使他们体会测定溶液酸碱度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实际意义。
[板书]:
pH值的范围:
0—14
7
0——————————————14
中性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pH值=7时,溶液呈中性。
pH值>7时,溶液呈碱性。
pH值<7时,溶液呈酸性。
测定溶液中pH值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四.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P164页习题。
第四节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
3.碱的命名和通性。
4.碱性氧化物。
二.重、难、疑点
1.重点:
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
2.难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
3.疑点:
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酸有哪些化学通性及其它们具有通性的原因?
2.写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活动]:
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电离出的离子,讨论这两种物质可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
做实验8-23、8-25、8-26。
[师生活动]:
通过实验对比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板书]:
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用途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俗名
火碱、烧碱、苛性钠
消石灰、熟石灰
物
理
性
质
色、态
白色固体
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潮解
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易潮解
能吸收少量的水分
腐蚀性
强烈腐蚀性
强烈腐蚀性
电离方程式
NaOH=Na++Cl-
Ca(OH)2=Ca2++2OH-
[演示实验]:
做实验8-24、8-27、8-28。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对比出两者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决定它们的哪些重要用途。
(板书见下页表格)
[演示实验]:
做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并分析讨论:
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
[师生活动]:
通过复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引出碱的通性并根据熟悉的碱引出碱的分类和命名。
[板书]: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化
学
性
质
酸碱
指示剂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碱性
氧化物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SiO2+2NaOH=Na2SiO3+H2O
CO2+Ca(OH)2=CaCO3+H2O
SO2+Ca(OH)2=CaSO3+H2O
酸
HCl+NaOH=Na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Cl+Ca(OH)2=CaCl2+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盐
NaOH与CuSO4的反应
NaOH与FeCl3的反应
Ca(OH)2与CuCl2的反应
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刷等工业。
建筑业,抹墙,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配置农药。
二.碱的分类、命名与通性
1.分类
按碱是否溶于水分
可溶性碱:
如:
KOH、NaOH、Ba(OH)2、NH3·H2O
微溶性碱:
如:
Ca(OH)2
难溶性碱:
如:
Mg(OH)2、Fe(OH)3、Cu(OH)2
2.命名:
根据组成—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名称,叫做“氢氧化某”;具有可变价,把具有低价金属的离子的碱叫“氢氧化亚某”。
3.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碱
四.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P169页习题。
第五节常见的盐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的俗名、性质和用途。
2.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
3.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4.盐的性质。
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6.了解盐的分类、命名和化学性质。
7.掌握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金属单质能否跟某些盐溶液反应。
8.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二.重、难点
1.重点:
(1)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3)盐的化学性质。
(4)金属和盐溶液置换反应的条件。
2.难点:
(1)结晶水与洁净水合物。
(2)如何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实质,最后找出规律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食盐在我国产地情况是怎样的?
[目的]:
引出食盐在自然界的存在。
[教师活动]: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食盐的生理作用,及你知道食盐还有什么用途?
[目的]:
引出食盐的用途。
[教师活动]:
请同学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回忆一下氯化钠都有哪些化学性质?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氯化钠的有关知识。
[师生活动]: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侯德榜的生平事迹。
[目的]:
引出碳酸钠的有关知识。
教师通过“面碱”和“块碱”介绍碳酸钠和碳酸钠晶体、结晶水、结晶水合物的概念,指出碳酸钠晶体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中,逐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这里要强调“常温”两个字,并跟下面加热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的实验对比,用酒精灯加热而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这不叫做“风化”。
[演示实验]:
做实验8-31,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硫酸铜的有关知识。
[教师活动]:
介绍几种常见的结晶水合物并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板书]:
一.常见的盐
化学式
NaCl
Na2CO3
Na2CO3·10H2O
CuSO4
CuSO4·5H2O
名称
氯化钠
碳酸钠
十水碳酸钠
硫酸铜
五水硫酸铜
俗名
食盐
纯碱
晶碱
无水硫酸铜
蓝矾、胆矾
物理
性质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白色或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
自然界
存在
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
某些盐湖或碱性土壤中。
电离方
程式
NaCl=Na++Cl-
Na2CO3=2Na2++CO32-
CuSO4=Cu2++SO42-
化学
性质
与硝酸银的反应。
1.与盐酸反应。
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3.与氯化钙反应。
1.与氢氧化钠反应。
2.与铁反应。
3.与氯化钡反应。
4.风化(失水反应)。
其酸根
离子的
鉴别
方法
用硝酸银与硝酸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用稀盐酸,看到有气泡产生,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氯化钡与硝酸溶液,看到有不溶与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
用
途
参与人体生理活动、调味品、腌制实物、医用食盐水(0.9%)、化工原料
蒸馒头、洗涤衣物、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工业上。
杀菌剂、波而多液、工业上用于精炼、镀铜及制造各种铜的化合物。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P173页第1-5题。
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第172页第五自然段,记忆盐的溶解性。
[板书]:
二.盐的溶解性
[提问]:
根据学过的知识,请回答盐可以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演示实验]:
根据学生回答的做实验8-32、8-33、8-34。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现象,并俩俩讨论分析反应实质,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讲解]:
在盐跟金属反应中,要强调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有条件的。
首先,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属单质才能把它后面的金属阳离子从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教案 第八 酸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