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混合运算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6631524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78.42KB
数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混合运算含答案.docx
《数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混合运算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混合运算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混合运算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混合运算(含答案)
一、单选题
1.9×5+9=( )
A. 27 B. 36 C. 54 D. 30
2.把下面两个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是( )
32-26=6 48÷6=8
A. 48×(32-26)
B. (32-26)×48
C. 48÷(32-26)
D. (32-26)÷48
3.一个蛋糕50元,小刚带了100元,想买2个蛋糕,请问买完还剩()元?
A. 25
B. 50
C. 98
D. 0
4.85-(85-37)=( )
A. 20 B. 37 C. 73 D. 48
二、判断题
5.把算式44-36=8,100-8=92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是100-44-36。
6.判断对错
(50-30)÷5=4
7.判断对错.
12-12÷4=0
三、填空题
8.比3个8多23的数是________;7个9比________多16。
9.在横线上可以填哪些数.
8-(56÷8)>________
10.8+22=30,54-30=24,如果要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为________
11.5×(53-48)=________
12.60-________×5=25
四、解答题
13.学校原有28个乒乓球,又买回4盒,每盒6个,学校现有多少个乒乓球?
14.看图回答
五、综合题
15.购物。
(1)妈妈买了4包饼干和1袋糖果,一共花了多少元?
(2)妈妈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3)妈妈又用剩下的钱买了几袋花生,最后剩16元。
妈妈买了几袋花生?
六、应用题
16.王刚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剩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7.养鸡场有一些饲料,可以供15只鸡吃8天。
照这样计算,现增加5只鸡,这些饲料能吃几天?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在一道算式中,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先算乘法:
9×5=45,再算加法:
45+9=54,所以9×5+9=54,选C.
2.【答案】C
【解析】【解答】用第一个算式的差作为第二个算式的除数,写成综合算式是:
48÷(32-26).
故答案为:
C
【分析】判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确定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在第二个算式中的位置,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每一个数字的位置.
3.【答案】D
【解析】【解答】买两个蛋糕所用的费用:
50×2=100剩余钱数即是用100元现有减去买两个蛋糕的所花费的钱数所得为0元。
【分析】根据整数的乘法使用计算购买两个蛋糕的费用,后使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得出最终剩余的钱数。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
85-(85-37)=85-48=37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本题应先算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把算式44-36=8,100-8=92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是100-(44-36),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先算44-36的差,然后用100减去这两个数的差,所以要把44-36加上小括号先算,据此列综合算式即可.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50-30)÷5
=20÷5
=4,原题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
正确
【分析】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特点,此题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12-12÷4
=12-3
=9,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分析】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此题含有减法和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计算后即可做出判断.
三、填空题
8.【答案】47;47
【解析】【解答】3×8+23
=24+23
=47
7×9-16
=63-16
=47
故答案为:
47;47.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9.【答案】0
【解析】【解答】8-(56÷8)
=8-7
=1
1>0
故答案为:
0
【分析】先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然后判断出比这个数小的数即可.
10.【答案】54-(8+22)=24
【解析】
11.【答案】25
【解析】【解答】5×(53-48)
=5×5
=25
故答案为:
25
【分析】先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此题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12.【答案】7
【解析】【解答】解:
根据减法中的各部分之间关系,与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可知这个数是:
(60-25)÷5=35÷5=7,即60-7×5=25.
故答案为:
7。
【分析】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先求出等式左边5与这个数的积,再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求出这个数。
四、解答题
13.【答案】解:
28+4×6=28+24=52(个)
答:
学校现有52个乒乓球。
【解析】【分析】学校现有乒乓球数量=学校原有乒乓球数量+又买回的盒数×每盒乒乓球的数量。
14.【答案】解:
70-(12×4)
=70-48
=22
【解析】【分析】总数是70,用12乘4就是已知的数量,用总数减去已知的数量就是右边阴影部分的数量.
五、综合题
15.【答案】
(1)解:
8×4+7=39(元)
答:
一共花了39元。
(2)解:
100-39=61(元)
答:
应找回61元。
(3)解:
(61-16)÷9=5(袋)
答:
妈妈买了5袋花生。
【解析】
六、应用题
16.【答案】6×8+20
=48+20
=68(页)
答:
这本书一共有68页。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王刚每天看的页数×看的天数+剩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据此列式解答。
17.【答案】解:
8×15÷(15+5)=6(天)
答:
这些饲料能吃6天。
【解析】【分析】鸡的只数15×吃的天数8=饲料总数120,饲料总数120÷鸡的只数20=吃的天数6.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一个星期有7天,如果三月六号是星期一,三月20号是星期几?
【答案】解:
6号到20号是15天。
15÷7=2……1
答:
三月20号是星期一。
【解析】【分析】先推算出6号到20号的天数(6号和20号都算),然后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
余数是几,就从星期一开始推算几天;如果没有余数,说明20号就是星期日。
2.三个小朋友比赛,看谁写出带“春”字的成语多。
小明写出了12个,小可写出了8个,小红也写出了8个。
小可写出的8个成语小明都写出来了,小红写出的成语中有6个小明和小可也写出来了。
(1)将小明,小可以及小红写出成语的个数画图表示出来。
(2)他们三人一共写出了多少个成语?
【答案】
(1)
(2)12+8+8-8-6=14(个)
答:
他们三人一共写出了14个成语。
【解析】【分析】
(1)画一个大圆表示小明写的,在大圆内画一个小圆表示小可写的,然后画一个小圆与原来的两个圆部分重叠,表示小可写的;
(2)三人中小可写的8个和小明的都重复,6个成语三人都重复,用每人写的个数和减去重复的个数即可求出一共写出成语的个数。
3.用2、3、5、7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答案】解:
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23、53、73、25、35、65、27、37、57,共9个。
答:
用2、3、5、7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9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解析】【分析】先固定个位的数字,再选取不重复的数字进行组合。
4.只用数字8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的方框里,使等式成立。
【答案】8+8+8+88+888=1000
【解析】【分析】五个数加起来的和是1000,所以可以选择一个三位数,即888,再选一个两位数,即88,1000-88-88=24,24刚好是三个8相加的和,那么剩下的三个方框里都填一个数字8即可。
5.先找出这组图形的规律,再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答案】19
【解析】【分析】从图中的前两个图形中可以观察到:
大三角形中最上面的两个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与大三角形中间的数字和最下面的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相等,据此作答即可。
6.奶奶家的台钟,1时敲1下,2时敲2下,10时敲10下,12时敲12下,每半时都敲1下。
第一次红红听见台钟敲了1下,没多久又敲了1下,后来又听到敲了1下,想一想最后敲1下时是几时。
【答案】解:
因为12时半敲1下,1时敲1下,1时半也敲1下,所以最后敲1下时是1时半。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连续的三次台钟都敲一下,这种情况下只可能是00:
30、01:
00、01:
30这三个时刻,所以最后敲的是凌晨1时半,据此解答。
7.三年级同学组成一个方阵参加学校的广播操会操活动,无论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明都第8个,无论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小明都是第12个.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会操活动?
【答案】解:
8+8﹣1=15(人)
12+12﹣1=23(人)
15×23=345(人)
答:
三年级一共有345名同学参加会操活动。
【解析】【分析】无论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明都第8个,说明小明重复计数了,用两个8的和减去1即可求出共有几行,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共有几列,然后用行数乘列数即可求出总人数。
8.把2张长度都是10厘米的彩带纸重叠粘贴在一起,重叠部分长多少厘米?
如果3张纸同样重叠,重叠后的彩纸一共有多长?
【答案】解:
10+10-18=2(厘米)
18+10-2=26(厘米)
答:
重叠后的彩带一共有26厘米。
【解析】【分析】两条彩带重叠部分的长度=两张彩纸的总长度-两张彩带粘贴在一起的长度;
三张彩带重叠后彩纸的总长度=两张彩带粘贴在一起的长度+彩带对长度-两条彩带重叠部分的长度。
9.三
(2)班有25人去过西湖,有30人去过长城,其中有10人两个地方都去了,没有一个地方都没去过的.三
(2)班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解:
25+30-10
=55-10
=45(人)
答:
三
(2)班一共有45人.
【解析】【分析】根据容斥原理,用三
(2)班去过西湖的人数+去过长城的人数-两个地方都去了的人数=三
(2)班的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10.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3人,两种作用都完成的有31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三(4)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答案】解:
37+43-31=49(人)
答:
三(4)班一共有学生49人。
【解析】【分析】三(4)班的学生总数=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两种作用都完成的人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苏教版 三年级 下册 单元测试 混合 运算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