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考点及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26626921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85KB
现代文阅读考点及知识点.docx
《现代文阅读考点及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考点及知识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文阅读考点及知识点
2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能与应试策略
★记叙文
一、考点之一:
叙事线索考查类型:
直接让考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
线索:
①人物线索:
人物的见闻感受或事迹②物品线索:
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情感线索:
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情感转变。
④事件线索:
中心事件⑤时刻线索
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路,使文章层次清楚、层次清楚
二、考点之二:
表达方式的考查
[类型1]、直接考查某个具体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对策:
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述
[类型2]、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述?
简要说明这些描述的作用?
对策:
一、了解描述的几种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述(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述的多种方式(5)环境描述
二、重点了解几种描述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述[包括神态描述](描述人物面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和××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形。
②语言(对话)描述和行动(动作)描述: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进展。
③心理描述: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露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④环境描述:
自然环境描述和社会环境描述
自然环境(描述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刻、地址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进展:
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情形节的进展;社会环境(描述社会状况或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列)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期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进展,揭露文章主题。
[类型3]、体会文中的细节描述,用一段话描述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对策:
联系前后文,琢磨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展开描述
三、考点之三:
表现手法
[类型]:
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对策:
1,了解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衬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见的表现手法。
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
衬托(侧面衬托):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情感等。
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述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动人效果。
前后照顾(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设制悬念:
引发读者的注意与试探,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四、考点之四、含义作用题型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人称在文中的作用
对策:
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按照具体内容答题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述,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
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
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类型2]、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对策:
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开头: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或试探。
中间:
呼应前文,承先启后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结尾:
照顾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回味无穷。
内容上作用:
开头常奠定全文情感基调、交待背景;议论抒情句常画龙点睛,深化中心。
或:
表现了……态度(观点),抒发(强调)了……思想情感。
[类型3]、对具体词语或句子的品析。
对策:
联系前后文,在句子的前后找答案。
注重抓中心词、关键词、有关议论抒情描述等文句。
在句子前后找答案能够用原文回答,有些需要用自己的话加以归纳。
[类型4]、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对策:
引发读者试探,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类型5]、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对策: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文章具有壮大的感染力。
五、考点之五、结构层次
给文段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层意或段意
对策一、划分段落层次的方式
(1)按时刻划分(找表示时刻的短语)
(2)按地址划分(找表示地址的短语)(3)按情形进展进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二、归纳层意的方式
(1)摘句法:
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归纳法:
例1:
(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形下+做××+结果。
(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如2:
(描述的段落)描述了+××景物+××特征。
例如3: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情感。
(3)叠加法:
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六、考点之六、内容及中心的归纳
[考查1]直接复述故事或归纳内容
对策:
了解内容归纳方式:
①文章题目法;②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归纳)③一线串珠法④六要素法
[考查2]直接让考生归纳人物性格
对策:
一、能够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二、结合文章中描述的重点,自己归纳总结;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进程。
[考查3]直接让考生归纳主旨
对策:
一、掌握归纳方式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归纳。
二、注重格式:
此文记叙了(描述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通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提示:
强调三个部份:
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七、考点之七、语言赏析
[类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
(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利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能:
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
[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
(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排比:
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
突出描述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
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
突出事物特征,揭露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
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
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
必需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作用: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增强语气,也能够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
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
(作用:
能够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④内容之美———内容丰硕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
(作用:
全面新颖,能专门好地为中心服务。
)
(2)注意答题格式:
我喜欢xx句,因为它xx。
八、考点之八、结构和思路
[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故事(事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对策:
这种题目更强调学生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是目前考试中利用率比较高的题型。
做这种题目时,要注意题目中有限制和提示作用的信息。
试探顺序:
归纳的是什么内容——是文章的哪些段落案——如何归纳。
九、考点之九.题目考查。
[类型1]、直接让考生给文章拟题目:
对策: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类型2]、判断已有题目是不是正确,并另拟几个适合的题目。
对策:
从多角度拟题,但要紧扣中心。
十、考点之十.知识拓展题
[类型1]、人物事件拓展。
如:
本人主人公是一个爱国将领,你还能举出哪些?
对策:
弄清人物身份、性格,或把握事件的性质,再按照自己的积累寻觅适合答案。
[类型2]、主旨拓展:
用广告宣传对联表现主旨。
对策:
掌握广宣传语对联的写作方式,再按照主旨而定。
[类型3]: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对策:
联系生活实际从多个角度试探,说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如《词典的故事》(2006年广东),能够从现代人、贫苦儿童、女营业员等角度去谈体会。
[类型4]、仿照文中某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策:
一、分析文段中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及情感色彩;二、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蓄的相关信息进行仿写,力求形神兼备。
十一,考点十一:
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
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
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能够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
女主人专门快发觉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
即刻提出了质疑。
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不同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意事重重。
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
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号是四个字——文学青年。
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超级的恶毒。
招聘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辞退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
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恍如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人。
我喜欢那个称号,虽然它一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人。
我以为做个农人并非可耻。
(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
文中的“女主人”是个如何的人物形象?
请用一句话加以归纳,并举一例说明。
答:
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人的城里人形象。
如:
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人。
(或超级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
记叙文的类型及偏重点
(1)写人的记叙文——一般偏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记事的记叙人——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如《社戏》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抓住景物的特征,整体把握作者在景物描述中蕴涵的思想情感,理解作者抒情的方式。
如《春》。
★[1]记叙文六要素?
时刻、地址、人物、事件起因、通过、结果
[2]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
[3]文章内容?
方式: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归纳。
答:
此文记叙了(描述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露了)……
[4]材料组织特点?
牢牢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适当。
[5]填写念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觅,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题目、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6]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情形进展前后顺序)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层次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
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硕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7]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式从下列语句当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练凝练、准确周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拍感强。
注:
必需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8]修辞方式及作用
(1)比喻:
形象生动、简练凝练地描述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
给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
突出特征,揭露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
层次清楚,节拍鲜明,增强语势,擅长抒情。
(5)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彼此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
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
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试探。
(8)反问:
态度鲜明,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
必需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9]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式: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
“××”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先启后(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
[10]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试探,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文章具有壮大的感染力
[11]描述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
(1)肖像描述
(2)外貌描述(3)神态描述(4)动作描述(5)语言(对话)描述(7)心理描述(8)景物描述(9)场景描述(10)环境描述(11)细节描述作用:
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进展,揭露文章主题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给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练凝练地描述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露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述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衬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情感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腕和方式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增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述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动人效果。
(9)前后照顾(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文 阅读 考点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