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代领导人.docx
- 文档编号:26614846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83KB
改革开放三代领导人.docx
《改革开放三代领导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三代领导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三代领导人
改革开放三代领导人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转眼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前,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讨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
从此,改革开放的大幕在解放思想中被浑然拉开,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十几亿人口的文明古国,开始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0年来,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始终在解放思想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被果断结束后,举国欢腾,百业待举。
但是许多人还不能正确区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和晚年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这为我们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经胡耀邦同志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这篇文章。
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转载。
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充分肯定真理标准讨论的重大意义,积极支持推动这场大讨论,为全党摆脱“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殚精竭虑,披荆斩棘。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
“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他指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
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
引起争论的根源是‘两个凡是’”。
“怎么样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是个大问题。
‘两个凡是’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
”他说,“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开动机器,不独立思考,那非垮台不可”。
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就是以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大无畏精神,力挽狂澜,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振聋发聩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篇被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讲话,是我们党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宣言书,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
邓小平同志说: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马列主义的本本上找不到答案,别国模式无法照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答案和出路。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邓小平同志说,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
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是“异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这些惊世骇俗的论断,没有解放思想的强大勇气,没有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和精神,是断然不可做到的。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重大的问题,形成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邓小平说: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1977年5月邓小平提出破除两个凡是方针,最早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其后报纸上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从而中国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进程。
邓小平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行打破“大锅饭”的各种经济责任制,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改革政治体制,如党政分开,下放权力,精简机构,发扬民主等等。
同时,他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设置经济特区。
1979年7月,国务院确定广东、福建两省试办经济特区。
1980年,正式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又相继开放了沿海十几个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
1992年,又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抓住时机,关键是发展经济。
他还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统一的构想,取得了成功,为香港,澳门的繁荣、昌盛、建立了不朽的勋功。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的强大和这位老人有着深厚的渊缘,是他书写了中华民族骄傲的历史,是他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重新步入正轨。
美国《时代》周刊在1979年第一期的序言中曾这样写道:
“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
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毫无疑问,这个“壮举”的动力来源于对社会主义的重新思考,来源于敢于解放思想的强大勇气。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有其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
本文着重从哲学层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五大基本特征——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本文从当今时代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出发,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阐明了这一伟大思想的产生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深刻体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性特征;从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实践出发,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性特征;从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结合新时代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新特点,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厚的人民性特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性质、党的建设纲领的全新表述和其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出发,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性特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呈现出的精神实质、思维方式的科学性以及其各个部分的严密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特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五大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与旗帜。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
“三个代表”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它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和解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国际局势看,世界形势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给我们党的建设也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世界各个领域里发生的这些重大变化,各个国家、各个政党都在进行新的思考和调整。
我国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已经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同世界的联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紧密。
世界形势给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否抓住机遇、经受住挑战,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建设,取决于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建设党。
这是时代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的考验。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看,以苏东剧变为标志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是20世纪末叶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它向一切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向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
为什么在20世纪的前半期共产党能够从苏联开始,在占世界人口1/3的国家取得震惊世界的胜利,而在后半期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严重挫折?
为什么在苏东剧变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却能够蓬勃发展?
其中的经验教训究竟是什么?
搞清楚这个问题,不仅对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新振兴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也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党是执政党、领导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责任深入研究和思考如此错综复杂、变化深刻的历史现象,以利于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发展自己。
因此,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包括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
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波澜壮阔。
进入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承担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特别是在新世纪之初,由于生产力、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联系都已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将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进一步加快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民将把极大的注意力关注在我们党的身上,看我们党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能否承担起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执政党建设看,党的干部队伍正处在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加上有些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不适应时代要求对于党的执政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提出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的指引下,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现在,由于自然规律和干部退休制度的严格执行,我们将又一次面临干部队伍成批交替的问题。
一大批七十年代后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将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
这批干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必须抓紧培养。
他们的状况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
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等问题,以及群众对腐败现象的严重不满,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挑战。
所以,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总之,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来自伟大的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是由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面临的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所决定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时代提出的许多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实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开放 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