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果树学.docx
- 文档编号:26612306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70.72KB
笔记果树学.docx
《笔记果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果树学.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记果树学
绪论
1.果树:
指能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木本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2.果树生产:
指生产优质果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果实育苗、建园、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各个环节。
3.果树生产的特点:
种类多;生产周期长;技术复杂;集约经营;鲜食是产品的主要利用形式
4.果树栽培种错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a)问题:
.整体水平落后;.果品质量欠佳;.树下管理重视不够;.生产技术不配套;.机械化程度低
b)发展:
区域化;良种化;矮密化;标准化;机械化
第1章我国果树种类及地理分布
1.裸子植物纲果树:
银杏科、红豆杉科(香榧)、松科(果松)
2.单子叶植物果树:
凤梨科(菠萝)、芭蕉科(香蕉)、棕榈科(椰子、海枣)
3.双子叶植物果树:
猕猴桃科……猕猴桃属ActinidiaLindl.
植物学分类法重点记忆,会考两个拉丁属名
杨梅科……杨梅属MyricaL.
鼠李科……枣属ZizyphusMill.
蔷薇科……桃属AmygdalusL.
……枇杷属EriobotryaLindl.
……草莓属FragariaL.
……苹果属MalusMill.
……李属PrunusMill.
……梨属PyrusL.
芸香科……柑橘属CitrusL.
葡萄科……葡萄属VitisL.
4.园艺学分类:
a)根据果树生物学特性分类:
①根据冬季叶幕特性分类:
落叶果树——叶片在秋季和冬季全部脱落,第二年春重新长出,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
常绿果树——叶片终年常绿,春季新叶长出后老叶逐渐脱落,无明显的休眠期
②根据植株形态特性分类:
乔木果树——树体高大,有明显主干
灌木果树——树体较矮小,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萌发出多个枝干(丛生状)
藤本果树——茎长而不能直立,靠倚附他物而向上攀升
草本果树——茎木质化程度低(草质茎)
③根据果实结构分类
仁果类果树:
苹果、山楂、梨、木瓜、枇杷
核果类果树:
桃、杏、梨、樱桃、梅
浆果类果树:
葡萄、猕猴桃、桑、无花果、醋栗、柿、石榴、越橘、番木瓜、香蕉
坚果类果树:
栗、榛、核桃、银杏
聚复果类果树:
果桑、草莓、菠萝
荚果类果树:
豆科
柑果类果树:
橘、橙、柚、柠檬
荔果类果树:
荔枝、龙眼
b)根据果树生态适应性分类:
寒带果树——能在高寒地区栽培,如山葡萄、越橘等
温带果树——多落叶果树,休眠期需一定低温,如苹果、梨、桃、李、葡萄等
亚热带果树——通常需要短时间的冷凉气候以促进开花结果,有常绿果树和落叶果树两种类型,常绿果树如柑橘类、杨梅、枇杷等,落叶果树如猕猴桃、无花果等
热带果树——较耐高温高湿,如香蕉、菠萝等
5.果树带:
根据果树自然分布与环境条件的一致性规律,可以将我国划分多个果树自然分布地带,这些地带简称为果树带。
6.我国果树带划分:
a)
了解各果树带的大致分布位置和主要栽培的代表果树
热带常绿果树带
b)亚热带常绿果树带
c)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
d)温带落叶果树带
e)旱温落叶果树带
f)干寒落叶果树带
g)耐寒落叶果树带
h)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
第2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
1.果树生命周期:
指果树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萌芽、生长、结实、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a)实生繁殖果树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可划分为胚胎期、幼年期(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4个发育阶段。
问:
什么是实生繁殖?
与一般作物的区别是什么?
答:
实生繁殖即播种繁殖,指通过播种获得树木或者花卉苗的繁殖方法。
主要包括一些实生选种的育种材料、砧木树及核桃、板栗等特殊果树。
区别是:
①果树的幼年阶段比较长,一二年生作物当年或第二年开花,而果树一般则需多年;②果树结果后,能继续结果多年,而一二年生作物仅一年;③果树生命周期长,如桃李约二三十年,柿、板栗、枣可达200年,核桃300~400年,而银杏可达400年以上。
b)营养繁殖果树的生命周期:
营养繁殖即通过嫁接、扦插、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方法获得的树体。
繁殖时所用接穗或插条一般取已开花结果的树上,是成熟母体的延续,因此严格讲,它们的生命周期中没有真正的幼年阶段,只有以营养生长为主的幼年阶段。
栽植后结果的早晚,与性成熟过程无关,而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协调关系有关。
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幼树期、结果期和衰老期3个阶段
c)研究果树生命周期的意义:
早果、丰产、长寿
缩短幼树期;延长成年期;推迟衰老期;制定栽培技术方案
2.有人将果树的一生,在时间概念上划分为童期、转变期和成年期;而在空间概念上划分为童区、转变区和成年区
3.童区:
指一株实生大树处于幼年阶段表现出童性的区域,不能用任何措施促使其开花。
或最低花芽着生部位以下的空间范围,不能形成花芽的区域。
4.转变区:
指童期结束,在转变期而尚未形成花芽的区域。
5.成年区:
指实生苗最低始花点以上的部位
实生树的生命周期:
6.幼年期:
又称童期,指从种子萌发起,经历一定生长阶段,到具备开花潜能的这段时期。
7.果树童期长短是在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中形成的一种遗传属性,不同果树童期长短差别很大,同一树种不同品种的童期长短也有差别。
8.童期长短为数量性状,受遗传控制,通常以播种到开花结果所需年份表示。
9.童性:
指处于童期的实生树具有的特殊遗传和生理特性。
10.成年期:
指实生果树在具备开花潜能后,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以随时开花的这个阶段。
根据结果数量和状况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结果后期三个不同阶段。
11.结果初期:
指从第一次开花坐果到有经济产量的这段时期。
a)标志:
部分枝条先端开始形成少量花芽,花芽质量差,坐果率低,果实品质差,皮厚、肉粗、味酸
b)特点:
书馆和根系仍快速扩展,有较快的离心生长;叶片同化面积增大;芽体较小,质量差,部分花芽发育不完全,坐果率低;枝的顶端优势较强,生长较为直立;部分枝条主要集中在先端形成花芽,结果部位的叶面积逐渐达到定型的大小,但结果部位以下的枝条仍处于童年阶段;所形成的果实一般较大,但果皮厚,果肉粗,风味偏酸,品质较差
12.结果盛期:
指从有经济产量到经济产量开始下降的阶段。
a)标志:
花芽多、质量好,结果多,果实品质佳
b)特点:
树冠体积达到最大限度,年生长量逐渐稳定;在树冠内部,个别生长旺盛的枝条经常会表现出“复幼”现象;树冠下部仍表现出童性;花多果多品质佳
13.结果后期:
指从经济产量开始下降到几无经济产量的这段时期。
a)标志:
大小年现象明显,果实小,品质差
b)特点:
树势逐渐衰退,先端枝条及根系开始回枯,出现自然向心生长;果实产量不稳定,大小年现象明显;果实逐渐变小
14.衰老期:
指树势明显衰退开始到果树最终死亡之前的一段时期。
a)衰老期果树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和重剪促使潜伏芽萌发,同时控制花芽数量和结果数量以促进新梢生长
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
15.幼树期:
指从苗木定植到开花结果的这段时期。
a)特点:
地上部和根系的离心生长旺盛;长枝占比例高而短枝少;枝条多趋向直立,树冠往往呈圆锥形或长圆形,由于生长旺盛而生长期长;往往组织不充实,影响越冬能力
b)采取措施:
为根系的扩大创造条件;做好整形工作;缩短生长期,提早结果;做好冬季防寒工作
16.结果初期:
指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这段时期。
a)特点:
根系和树冠可能达到或接近最大的体积;长枝比例减少,中短枝比例增加;树冠逐渐开张;花芽容易成,产量逐渐上升,果实品质渐佳
b)采取措施:
合理供应肥水;继续完成整形;做好花果管理
17.结果盛期:
指果树进入大量结果,且产量相对稳定的时期。
a)特点:
离心生长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树冠达到最大面积;新梢生长缓和,全树形成大量花芽;短果枝和中果枝比例大,长枝量少;产量高,质量好;骨干枝开张角度大,下垂枝多
b)延长盛果期的措施:
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精细花果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
18.结果后期:
指从高产稳产到开始出现大小年、产量和品质逐步下降的阶段。
a)特点:
主枝、根开始衰枯并相继死亡;新梢生长量小;果实小、品质差;由于树冠内膛光照不良,致使枝条枯死,引起光秃,造成结果部位外;随着枝组的衰老死亡,内膛光秃
b)采取措施: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建;做好花果管理
19.衰老期:
指从产量明显降低到几乎无经济效益、树体生命活动进一步衰退的时期。
a)特点:
新梢生长量小,几乎不发生健壮营养枝;落花落果严重,产量急剧下降;主枝末端和小侧枝开始枯死,枯死范围越来越大,最后部分侧枝和主枝开始枯死
20.年生长周期:
指果树在一年中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与形态的变化过程。
21.研究果树的年生长周期的意义:
可以为调控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指导果树生产实践,如制定周年管理历。
22.物候期:
年生长周期中,果树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变化,是通过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各器官的动态变化反映出来的,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果树器官的动态变化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
23.影响物候期进程的因子:
树种、品种;气候状况;立地条件(纬度、海拔高度等)
24.物候期的特点:
顺序性、重演性、重叠性
25.休眠期:
指果树的芽或其他器官生长暂时停顿,仅维持微弱生命活动的时期。
26.落叶是果树进入休眠的标志。
休眠期内,从树体的外部形态看,有叶子脱落、枝条颜色变化,地上部没有任何生长发育的表现,;地下部根系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维持微弱的生长;但树体内仍进行这各种生命活动,如呼吸、物质的合成与转化、芽的分化等。
27.落叶果树休眠的实质是芽休眠。
28.果树休眠可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两个阶段。
29.自然休眠:
指果树进入休眠后即使给予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仍不能萌芽生长,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过程,解除休眠后才能正常萌芽生长的休眠。
30.被迫休眠:
指果树由于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胁迫而暂时停止生长的现象,逆境消除即恢复生长。
31.自然休眠是果树器官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果树长期适应外界条件的结果。
自然休眠期的长短与树种、品种、树势、树龄等有关。
凡能影响枝条停止生长以及正常落叶的外在因素都会对通过自然休眠期产生影响,如日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状况等。
32.需冷量:
落叶果树在进入休眠期后,需要一定限度的低温期才能解除休眠,这种一定时间的低温称为冷温需求量,又称需冷量。
果树种类、品种不同,需冷量也不同。
33.常绿果树在年生长周期中没有明显的休眠期。
但是常因低温干旱带来的生理胁迫而进入被迫休眠,因此,常绿果树的年生长周期是由生长期和被迫休眠期所组成的。
(即没有自然休眠!
!
)
第3章果树器官的生长发育
根
1.实生根系:
指从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的根系。
2.茎源根系:
通过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繁殖方式所获得的个体,根系起源于茎上的不定根,称为茎源根系。
3.根蘖根系:
在根上发生不定芽形成根蘖苗,与母体分离后成为独立的个体,其根系称为根蘖根系。
4.根系分布:
a)水平分布:
沿土壤表层的平行方向生长,分布与果树树种和砧木类型有关
b)垂直分布:
主要在20~100cm土层内
5.影响根系分布的因素:
a)树种、品种、砧木:
苹果、梨、柿、核桃、板栗为深根性;桃、枣、猕猴桃为浅根性;矮化砧为浅根性;乔化砧为深根性
b)土壤条件:
肥水、透性好,根系分布深,范围小;水位高,砾、石层、粘盘层根系分布浅;土壤贫瘠干燥,根系分布深,范围大
c)根系间的相互竞争:
同种或不同种果树的不同植株根系间存在相互竞争、协同生长的关系;同种果树表现出更多的相互竞争和抑制作用,如苹果、柑橘和葡萄等核果类果树
6.根际:
指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和岩屑颗粒的实际表面,是活跃而敏感的土壤微域环境。
通常以毫米计。
成分:
岩屑颗粒、根系分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的根细胞;根系分泌物有糖、有机酸、氨基酸、生理活性物质等,作用是:
提高Fe和P利用率,降低Al活性;钝化释放H+,提高果树适应性;为微生物提供能源等
7.根的生长发育调控: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
a)树体营养:
在田间条件下,超过50%的光合产物用于果树的根系生长、发育和吸收;有节奏和适度的新梢生长对维持根系的正常生长是必不可少的;结果过多或叶片受到损害时,都能引起有机营养供应不足,抑制根系生长
b)土壤温度:
不同果树的根系生长有不同的适宜温度。
对大多数果树来说,根系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大部分落叶果树为15~25℃
c)土壤水分:
通常,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是适宜果树根系生长的,接近这个数值的上限,则强旺生长根多,接近下限时则弱势生长根多
d)土壤通气:
①O2:
O2不足时,根和根际环境中的有害还原物质增加,CTK合成下降,桃、葡萄和柑橘分别要求12%、14%和9%以上的氧气环境
②CO2:
CO2含量在5%以上,根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e)土壤养分:
会影响根系的分布与密度,根有向化性;充足的有机肥利于吸收根的发生;N和P会刺激根系生长;不同果树对土壤pH值的要求也不同
8.根系在生命周期和年周期中的变化:
a)果树根系的生命周期变化与地上部相似,经历着发生、发展、衰老、更新与死亡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幼树主要生长垂直根,初结果树水平根生长显着加快,盛果期树骨干根不再增加,根系范围大最大,衰老期树根系逐渐死亡,分布范围收缩
b)年生长周期的特点:
①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只要条件适宜根系全年都可以生长
②开始活动期稳定,一年中根系生长有2~3次高峰,即萌芽开花前、新梢停长后到果实迅速膨大前、果实采收后到落叶前
③在年周期中,地上部和根系开始生长先后顺序不一致,与树种有关
④不同深度土层中,根系生长有交替生长的现象
⑤根系在夜间的生长量与发根量都多于白天
9.根颈、根蘖、菌根和根际的区分:
a)根颈:
指根与茎(地上部)的交界处。
由于根颈处在根与茎两种功能不同的器官交接处,因此是果树器官中机能比较活跃的部分,根颈比地上部组织成熟较晚,秋季进入休眠也较晚,但春季开始活动早,因而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如根颈深埋或全部裸露,均不利于果树的生长。
b)根蘖:
许多果树,如李、樱桃、山楂等,常在水平根上形成不定芽,发生根蘖,可用作砧木或培养成新植株。
c)菌根:
可分为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
具有菌根的果树:
板栗、榛子、苹果、梨、李、核桃、葡萄、柿、杨梅、草莓等
菌根的作用:
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增强吸收能力;提高树体的激素水平;促进果树的糖代谢;提高果树的抗病力
d)根际:
土壤微域环境
芽
10.芽:
指枝、叶、花的原始体,是枝或花形成过程中的临时性器官。
11.
花芽为纯花芽的果树:
桃、李、杏、梅、樱桃等
花芽为混合芽的果树:
苹果、梨、葡萄、柿、板栗、枣、山楂、石榴等
芽的种类:
a)根据芽的性质:
只含叶原基的芽称为叶芽;?
含有花原基的芽称为花芽;
(叶芽芽体较瘦长,先端尖锐、)
纯花芽:
芽内只有花原基,萌芽后直接开花结果,不抽生新梢;
混合芽:
叶和花原基共存于同一芽体中的称为混合芽;?
b)根据芽的着生部位:
顶芽:
着生于枝条顶端;腋芽:
着生在枝条侧端叶腋中;新梢有自枯现象的果树最先端的腋芽称为假顶芽或伪顶芽。
c)根据一个节上着生的芽数:
单芽:
在同一节位上仅有一个芽,如苹果、梨等。
复芽:
在同一节位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芽,如桃、李、杏、樱桃等。
d)根据芽的饱满程度:
饱满芽、半饱满芽和瘪芽
e)根据芽的萌发状态:
萌发芽:
指当年形成,当年或次年萌发的芽,又称活动芽。
潜伏芽:
指经一年或者多年潜伏后才能萌发、开花结果的芽。
f)根据芽的起源:
定芽:
指一般只从茎尖或叶腋等,像顶芽、腋芽、副芽等一定位置生出的芽。
不定芽:
指着生位置和发生时期不固定的芽。
g)根据芽有无鳞片包被:
鳞芽:
指有鳞片保护的芽,如葡萄的冬芽。
裸芽:
指无鳞片保护的芽,如葡萄的夏芽。
12.叶芽的分化:
叶芽由生长点、叶原基、鳞片等构成,生长点由胚状细胞构成,呈半圆球状,春季萌芽前,休眠芽中就已形成新梢的雏形,称为雏梢。
叶芽的分化可分为叶芽生长点形成期、鳞片分化期和叶原基分化期。
13.芽的特性:
a)芽的异质性:
一个枝条不同部位的芽体由于在其形成中其营养状况、激素供应及外界环境条件不同,造成了它们在质量上的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
b)芽的早熟性:
一些果树新梢上的芽当年形成当年就能萌发并可连续分枝,形成2次梢或3次梢,这种特性称为芽的早熟性。
如葡萄、桃、柑橘等
c)芽的晚熟性:
一些果树的芽在当年形成后正常情况下当年并不萌发,而是在第二年才能萌发,称为芽的晚熟性。
如苹果、梨等
具有芽早熟性的果树树冠形成快,进入结果期早,晚熟性芽结果较晚
d)萌芽力:
枝条上的芽抽生枝叶的能力称为萌芽力,以萌发芽占总芽数的百分率表示。
e)成枝力:
芽萌发后形成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以长枝占总萌芽数的百分率表示。
不同果树长枝的标准不同,苹果等仁果类果树通常把长度大于15cm的枝条作为长枝;桃等核果类果树把大于30cm的枝条作为长枝
萌芽力与成枝力因树种和品种而异。
柑橘、葡萄、桃以及富士苹果等果树的萌芽力和成枝力均强;梨和元帅系短枝型苹果萌芽力强但成枝力弱
f)潜伏力:
在果树衰老和强刺激作用下由潜伏芽发生新梢的能力称为潜伏力。
芽鳞痕:
指顶芽(鳞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可判断枝龄
潜伏芽:
芽鳞痕和过渡性叶的腋间含有的分化弱的芽原基,从枝的外部又看不到它的形态,这个芽原基称为潜伏芽。
不同种类或品种的果树的潜伏芽寿命和萌发能力不同,也受营养条件和栽培管理的影响。
柑橘、杨梅及仁果类果树潜伏芽寿命长,桃等核果类果树较短;潜伏芽寿命长的树种易于更新复壮,树冠内膛不易空虚。
枝
14.枝条的类型:
A.按枝条年龄分:
a)新梢:
指当年萌发,冬季落叶以前的枝。
b)春梢:
指春季抽生的枝条。
c)秋梢:
指春梢顶端当年秋季继续抽生的枝条。
d)副梢:
指桃、杏、葡萄等果树新梢上侧芽当年再萌发抽生的枝条。
e)一年生枝:
新梢秋季落叶后称为一年生枝。
f)二年生枝:
指着生一年生枝的枝条。
B.按枝条性质分:
a)营养枝:
指只有叶芽而没有花芽的一年生枝。
按生长状况可分为发育枝、徒长枝和叶丛枝
b)结果枝:
指着生花芽并开花结果的枝条。
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和短果枝
结果母枝:
指着生混合芽,抽生结果枝的枝。
15.枝的特性:
a)顶端优势:
指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点或枝条对下部的腋芽或侧枝生长的抑制现象。
①表现:
枝条上部的芽能萌发抽生强枝;直立枝条生长着的先端使其发生的侧枝呈一定角度。
②应用:
修剪时剪口芽的选择依据;撑枝、拿枝、弯枝等整形的依据
b)垂直优势:
指因枝条着生方位不同而出现强弱变化的现象。
c)树冠层性:
指主干型果树由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共同作用,使得树冠中的大枝呈层状分布。
不同树种或品种的层性差异较大。
顶端优势强、成枝力弱的树种层性明显,如苹果、梨等;非主干型果树顶端优势弱,成枝力强的层性不明显,如桃;苹果中乔纳金品种层性不明显,富士较明显。
d)干性:
指中心干生长势的强弱。
不同树种或品种的干性差异较大。
核果类果树一般干性较弱,常采用自然开心形;仁果类果树一般干性强。
16.影响枝条生长的因素:
品种和砧木;有机养分;内源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环境条件(水分、温度、光照及N、P、K)
叶
17.果树单叶的叶面积开始增长很慢,以后迅速加强,当达到一定值后又逐渐变慢,呈现Logistic曲线。
18.落叶果树通常在春季萌发新梢,秋冬季落叶;常绿果树的叶片形成和落叶同时进行,老叶的脱落主要集中在新梢抽生之后。
19.叶面积指数(LAI):
指单位面积上全部果树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为4~5
20.叶幕:
指同一层骨干枝上全部叶片构成的、具有一定性状和体积的集合体。
研究的意义:
合适的叶幕层和密度,使树冠内的叶量适中,充分利用光能,有利于优质高产;叶幕过厚,树冠内光照差;过薄,光能利用率低,均不利于优质高产。
花芽分化
21.成花诱导:
指雏梢生长点由营养生长点转向形成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
可分为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
生理分化:
指生长点内进行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一系列生理生化转变。
形态分化:
指从花原基最初形成至各花器官形成完成。
22.花芽分化:
指芽轴的生长点经过生理生化和形态的变化,最终构成各种花器官原基的过程。
23.开花多少决定于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决定果树产量的主要因素,每年稳定地形成数量适当、质量好的花芽,才能保证早果、丰产、稳产和优质。
24.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
25.不同果树花芽分化的时间和过程:
a)仁果类:
花芽分化集中在6~9月,分为7个时期:
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花蕾形成期→萼片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雄蕊形成期→雌蕊形成期
b)核果类:
花芽分化集中在12~2月,分为6个时期:
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
c)柑橘类:
花芽分化集中在12~2月,分为6个时期:
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
26.花芽分化过程的特点:
长期性;相对集中性和稳定性;花芽分化临界期;不可逆性
27.花芽分化临界期:
果树由叶芽向花芽形态转化之前,生长点内生理生化状态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代谢方向易于改变,所以生理分化期又称花芽分化临界期
28.花芽分化的机理及主要学说:
a)C/N比学说:
糖和氮是花芽分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花芽分化的重要营养和能量来源
①C/N比低,C少:
由于妨碍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引起,此时植物具有淡绿色叶,枝条徒长、细长,成花少或无
②C/N比低,稍缺C:
不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合成不足,而是因为氮素肥料供给过多或修剪过重,蛋白合成旺盛,以致碳水化合物被迅速利用之故,成花少
③C/N比适中:
C、N供应都充足,体内碳水化合物积累,生长稍为差些,成花多且好
④C/N比高:
N是限制因素,碳水化合物积累过多,由于N不足不能进行氮素合成,成花多但质量差,老树或衰弱树多见
b)内源激素平衡学说:
成花激素(CTK、ABA、乙烯等)与抑花激素(GA、IAA等)的平衡
c)遗传物质论
29.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a)内部因素:
丰富的有机营养和内源激素的平衡
b)环境因素:
光照(强光、长日照)、温度(夏季、冬季)、水分(适度的水分胁迫)、土壤(N、P、K)和重力作用(水平枝比直立枝易成花)
30.花芽分化的调控途径:
(时间多在花后3~4周,即花芽诱导期,进入分化期后效果不明显)
a)砧木控制:
因地制宜地选择矮化砧、半矮化砧和乔化砧
b)品种选择
c)立地条件选择
d)栽培技术控制:
(平衡果树的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
①土肥水管理: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最大限度地发挥根系的吸收功能,使树体健壮,叶片功能强,进而提高花芽质量;花芽分化临界期时要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树体后期旺长,影响花芽分化和发育;花芽分化后期过多的水分以及水分的剧烈变化会影响优质花芽的形成;秋季补充氮肥,可满足花芽的性器官发育所需的氨基酸,同时也可防止叶片衰老,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对提高花芽质量十分有益
②整形修剪:
幼树轻剪、长放、拉枝缓和生长势可促进成花;通过修剪也可以改善树冠内膛的光照条件
③环剥环割
④喷施生长调节剂:
B9、PP333、乙烯利等
⑤疏花疏果:
严格疏花疏果,保持合理的留果量,可减少树体养分的消耗,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保证优质花芽的形成
开花
31.果树的花器类型与授粉结实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笔记 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