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期末复习要点.docx
- 文档编号:26610197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6.68KB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期末复习要点.docx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期末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期末复习要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期末复习要点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一、其他
1.一词多义
(1)恤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
(2)度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宁信度,无自信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3)操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操童子业,久不售
大王来何操
(4)厚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宽厚而爱人
刀刃者无厚
2.一词多义
(1)于
于反复不宜卤莽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以授之于有司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2)为
不为侵官
为天下理财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未能助上大有为
(3)以
以致天下怨谤也
以授之于有司
以兴利除弊
土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3.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
(1)故略上报
(2)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3)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4)辟邪说,难壬人
(5)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6)非某之所敢知
(7)冀君实或见恕也
(8)胥怨者民也
(9)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10)以致天下怨谤也
(11)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4.重要字音
浚(____)其泉源 壅(____)蔽 黜(____)恶 载(____)舟覆舟 塞(____)源 殷(____)忧 垂拱(____) 谬(____)赏
5.通假释义
(1)振之以威怒
(2)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6.古今异义
(1)必固其根本
(2)凡百元首
(3)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4)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役聪明之耳目
7.一词多义
(1)克
能克终者盖寡
既克,公问其故
克已奉公
(2)诚
必竭诚以待下
诚能见可欲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信
信者效其忠
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手拈来
8.一词多义
(1)其
必固其根本
则智者尽其谋
知其不可
(2)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戒奢以俭
则思知足以自戒
则思三驱以为度
虽董之以严刑
(3)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4)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蟹六跪而二螯
9.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
(1)必浚其泉源
(2)而况于明哲乎
(3)永保无疆之休
(4)虽董之以严刑
(5)其可忽乎
(6)则思谦冲而自牧
(7)则思身以黜恶
(8)简能而任之
(9)鸣琴垂拱
(10)代下司职
(11)亏无为之大道哉
(12)能克终者盖寡
10.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1)貌恭而不心服
(2)则思江海下百川
11.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居域中之大
(3)则思正身以黜恶
(4)择善而从之
(5)不念居安思危
(6)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7)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12.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2)省略句
则思三驱以为度
终苟免而不怀仁
(3)状语后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4)定语后置句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5)固定句式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3.王安石在批驳了司马光的观点之后,为什么又宕开笔,说“某知罪矣”?
14.重点字音
①强聒(____________) ②怨谤(____________) ③难(____________)壬(____________)人 ④胥(____________)怨⑤盘庚(____________) ⑥会晤(____________)
15.通假释义
不复一一自辨 (______) 不宜卤莽 (______)
16.古今异义
故略上报 (_______)
于反复不宜卤莽 (_______)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______)
以致天下怨谤也 (______)
17.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1)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2)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18.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2)被动句
终必不蒙见察
(3)状语后置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谓受命于人主
(4)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5)定语后置句
至于怨诽之多
19.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萧)禧又曰:
“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许)将曰: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题目:
(许)将曰:
“此事,申伤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20.把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谢)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
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题目: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
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21.把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孙)傅曰:
“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
题目: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参考答案
1.
(1)动词,顾念,考虑 动词,体恤,怜悯
(2)名词,计划 动词,考虑 名词,计量长短的尺码 动词,谱写
(3)动词,持 动词,从事 动词,拿,持
(4)动词,优待,推崇 形容词,忠厚 名词,厚度
【详解】
(1)恤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
“恤”的意思是动词,关心、考虑。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
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去钻营私利。
“恤”的意思是动词,体恤,怜悯。
(2)度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
“度”的意思是名词,计划。
度义而后动:
考虑到这样做合理,然后采取行动。
“度”在这里的意思是动词,考虑。
宁信度,无自信也:
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度”在这里是名词,计量长短的尺码。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我内心深处感到非常感伤,感慨现在与从前的变化,于是自己谱写这首曲子。
“度”在这里的意思是动词,谱写。
(3)操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这是)所采取的政治方法不同的缘故。
“操”的意思是动词,持、采取。
操童子业,久不售:
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长期未考中秀才。
“操”的意思是动词,做某事、从事。
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拿了什么礼物?
“操”在这里是动词,拿、持。
(4)厚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
“厚”的意思是动词,优待、厚待。
宽厚而爱人:
宽宏厚道、爱惜人民。
“厚”的意思是形容词,忠厚、厚道。
刀刃者无厚:
刀口却(薄得像)没有厚度。
“厚”的意思是名词,厚度。
2.
(1)介词,在;介词,从;介词,给;介词,对,对于;介词,向
(2)wéi,动词,是;wèi,介词,替,给;wéi,动词,当作;wèi,介词,因为;wéi,名词,作为
(3)连词,表结果;连词,表顺承;连词,表目的,来,以便;介词,把;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
【详解】
(1)于
于反复不宜卤莽:
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
“于”的意思是介词,在。
“于”与“反复”构成介宾结构。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我则认为从皇上那里接受旨意。
“于”的意思是介词,从。
“于”与“人主”构成介宾结构,作“受命”的状语。
以授之于有司:
然后把它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
“于”在这里是介词,给。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于”是介词“对于”,“习惯于苟且偷安”也就是“对于苟且偷安的生活习惯了”。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附和世俗之见以向众人讨好为善计。
“于”的意思是介词,向。
“于”与“众”构成介宾结构。
(2)为
不为侵官:
这不是侵犯官权。
这是一句以“为”为标志的判断句。
“为”读wéi,动词,是。
为天下理财:
替天下治理整顿财政。
“为”读wèi,介词,替、给。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附和世俗之见以向众人讨好作为善计。
“为”读wéi,动词,当作、作为。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那众多的反对者因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
“为”读wèi,介词,因为。
未能助上大有为:
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
“为”读wéi,名词,作为。
(3)以
以致天下怨谤也:
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以”的意思是因为,连词,表结果。
以授之于有司:
然后把它给有关部门官员去施行。
“以”的意思是然后,连词,表顺承。
以兴利除弊:
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
“以”的意思是用来,连词,表目的。
土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
“以”的意思是介词,把。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假如您因为我占据高位已久责备我。
“以”的意思是介词,因为。
以膏泽斯民:
来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
“以”的意思是连词,表目的,来。
3.
(1)副词,简略,简单
(2)动词,交往(3)名词,缘故(4)动词,批驳(5)副词,本来(6)动词,领教(7)动词,希望(8)副词,都(9)动词,对抗(10)动词,招致(11)副词,仅仅
【详解】
(1)故略上报:
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一信。
“略”的意思是副词,简略、简单。
(2)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往深厚密切很久了。
“游”的意思是动词,交往。
(3)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这大概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的缘故吧。
“故”的意思是名词,缘故。
(4)辟邪说,难壬人:
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
“辟”的意思是动词,批驳、抨击。
(5)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那是本来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
“固”的意思是副词,本来。
(6)非某之所敢知:
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知”的意思是动词,领教。
(7)冀君实或见恕也:
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
“冀”的意思是动词,希望。
(8)胥怨者民也:
连百姓都埋怨。
“胥”的意思是副词,都。
(9)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
“抗”的意思是动词,对抗。
(10)以致天下怨谤也:
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致”的意思是动词,招致。
(11)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
“特”的意思是副词,仅仅。
4.jùn yōng chù zài sè yīn gǒng miù
【详解】
浚( jùn)其泉源,注意读音是四声; 壅(yōng )蔽; 黜(chù )恶; 载( zài)舟覆舟,“载”是多音字,除了表示记载、时间的意思时读三声外,一般情况下均读四声; 塞(sè)源,“塞”是多音字,读“sāi”“sè”时都是动词“堵”的意思,但“sè”用于书面语,读“sài”时指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如“边塞”;殷(yīn)忧,“殷”是多音字,读“yīn”时指盛大、深切、丰富、忧愁及商朝都城等意思,读yǐn时指雷声或者震动,读yān时指颜色;垂拱(gǒng);谬(miù)赏。
5.
(1)“振”同“震”,威吓
(2)“无”同“毋”,不要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里的通假现象。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振之以威怒”的意思是:
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人们。
“振”取“威吓”意思时同“震”。
“则思无因怒而滥刑”的意思是:
就想到不要由于偏爱而奖赏不当。
“无”取“不要”意思时同“毋”。
6.
(1)古义:
树木的根。
今义:
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古义:
指帝王。
今义:
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3)古义:
放纵情感。
今义:
尽情。
(4)古义:
路人。
今义:
走路。
(5)古义:
听觉、视觉灵敏。
今义:
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今异义词语的辨识。
古今异义的类型大致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色彩改变四类。
应对此类题目大量识记是最稳妥的方法,但尤其要注意古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他们往往会古今异义。
而对其辨识的主要依据便是结合语境。
“必固其根本”的意思是:
一定要稳固它的树根。
“根本”古义是“树木的跟”,今义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凡百元首”的意思是:
古代所有的帝王。
“元首”古义是“帝王”,今义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的意思是:
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
“纵情”的古义是“放纵情感”,今义是“尽情”。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的意思是:
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行路”古义是“路人”,今义是“走路”。
“役聪明之耳目”的意思是:
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朵、眼睛。
“聪明”古义是“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7.
(1)动词,能够 动词,战胜,打败 动词,克制,约束
(2)名词,诚心 连词,表示假设,如果,果真 副词,确实
(3)形容词,诚信 动词,信任 副词,随便
【详解】
(1)
“能克终者盖寡”的意思是:
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克”的意思是动词,“能够”。
“既克,公问其故”的意思是:
在打败了敌人之后,庄公问曹刿这样做的原因。
“克”的意思是动词,“战胜,打败”。
“克已奉公”的意思是:
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
“克”的意思是动词,“克制,约束”。
(2)
“必竭诚以待下”的意思是:
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
“诚”的意思是名词,“诚心”。
“诚能见可欲”的意思是: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
“诚”的意思是连词,表假设,“果真”。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的意思是:
战争失败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的。
“诚”的意思是副词,“确实”“实在”。
(3)
“信者效其忠”的意思是:
诚信的人献出他的忠诚。
“信”的意思是形容词,“诚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的意思是:
希望皇上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信”的意思是动词,“信任”。
“信手拈来”的意思是:
随手拿来。
“信”的意思是副词,“随便”。
8.
(1)代词,它的 代词,他们的 代词,这,那
(2)连词,表目的,来 连词,表递进,相当于“而” 连词,表目的,来 介词,把 介词,用
(3)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代指天下
(4)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并列
【详解】
(1)其
必固其根本:
一定要稳固它的树根。
“其”是代词,“它的”。
则智者尽其谋:
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
“其”是代词,“他们的”。
知其不可:
明知这(那)做不到。
“其”是代词“这,那”。
(2)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这也(就是通过)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
“求木茂”是“伐根”的目的,“以”在这里是连词,表目的。
戒奢以俭:
戒奢侈而行节俭。
不仅要“戒奢侈”,而且要“行节俭”。
“以”在这里是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则思知足以自戒:
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
“思知足”的目的是“自戒”,“以”在这里是连词,表目的。
则思三驱以为度:
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把这作为限度。
“以为度”是“以之为度”的省略,“以”在这里是介词,“把”。
虽董之以严刑:
。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
“以严刑”是介宾结构,“以”是介词,“用”。
(3)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
“木”与“长”是主谓结构,“之”在这里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之”在这里是“取”的宾语,是代词,代指天下。
(4)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源头水不深怎能指望河水流得远呢?
“而”在这里是“却”的意思,是连词,表转折。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慎始”与“慎终”是同义词,“而”是连词,表并列。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
“选拔”在前,“任用”在后,“而”在这里是连词,表顺承。
蟹六跪而二螯: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
“六跪”与“二螯”是并列关系,“而”在这里是连词,表并列。
9.
(1)动词,疏通水道
(2)名词,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3)名词,喜庆,福禄(4)动词,督察(5)动词,轻视,怠慢(6)动词,约束(7)动词,排斥(8)动词,选拔(9)动词,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10)动词,管理(11)语气词,表反问(12)副词,大概
【详解】
必浚其泉源:
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浚”的意思是动词,疏通水道。
而况于明哲乎:
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
“明哲”在这里是名词,明智的人,指唐太宗。
永保无疆之休:
永远保持政权的平和美好。
“休”在这里是名词,喜庆、福禄,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虽董之以严刑: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
“董”的意思是动词,督察。
其可忽乎:
这样可以怠慢不理吗?
“忽”的意思是动词,轻视,怠慢。
则思谦冲而自牧:
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
“牧”的意思是动词,约束。
则思身以黜恶:
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来罢黜奸邪。
“黜”的意思是动词,排斥、罢免。
简能而任之:
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
“简”的意思是动词,选拔。
鸣琴垂拱:
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
“垂拱”的意思是动词,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代下司职:
代替臣下管理职事。
“司”的意思是动词,管理。
亏无为之大道哉:
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哉”是语气词,表反问。
能克终者盖寡:
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盖”的意思是副词,大概。
10.
(1)貌:
名词作状语,在表面上 心:
名词作状语,在内心
(2)名词用作动词,居于……之下
常见的活用现象有: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名词+名词,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②名词+代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名词+“而”、“以”,名词活用为动词。
⑤方位名词作动词。
⑥名词为使动词,这个名词带了宾语。
⑦名词活用为意动词。
2、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④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对待的方式。
⑤表时间。
⑥表方位。
特别注意要区分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还是名词作状语,就看名词后是否带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有就作动词。
二、动词活用1、活用为名词2、使动用法3、为动用法
三、形容词活用1、活用为名词2、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
四、数词活用
11.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2)形容词用作名词,重大的地位
(3)正: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 恶:
形容词用作名词,奸恶小人
(4)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建议
(5)安:
形容词用作名词,安乐的环境 危:
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难的形势
(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
【详解】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
“固”本义是形容词“稳固”,这里是“使……稳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居域中之大:
处于天地间重大的位置。
“大”在这里是“重大的地位”,形容词用作名词。
则思正身以黜恶:
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
“正”本义是形容词“端正”,这里是“使……端正”,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恶”本义是形容词“奸恶”,这里是名词“奸恶的小人”,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择善而从之:
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善”的本义是形容词“好”,这里是名词“好的意见、建议”,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不念居安思危:
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
“安”“危”的本义分别是形容词“安乐”“危难”,在这里分别做“居”和“思”的宾语,是名词“安乐的环境”“危难的形势”的意思,都是形容词作名词。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把这当做限度。
“乐”的本义是形容词“快乐”,这里是“喜爱、以……为乐”的意思,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忧”本义是形容词“忧虑”,这里是“担心、以……为忧”的意思,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2.
(1)……者也,表判断 直接表判断
(2)省略“以”的宾语“之” 句首省略主语“民众”
(3)“以严刑”“以威怒”后置
(4)“重”“大”形容词作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
人君当重之神器,居大之域中
(5)“岂……乎”意为:
难道是……吗
【详解】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
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
“者也”是判断句的典型标志,这句话是判断句。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百姓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
这是没有标志的判断句,可通过翻译中的“……是……”加以确定。
(2)省略句
则思三驱以为度:
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把这当做限度。
这句话省略了“以”的宾语,完整的句子应该是:
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终苟免而不怀仁:
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
这句话句首省略主语“民众”。
(3)状语后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人们。
句中“以”相当于介词“于”,“以严刑”“以威怒”是介宾短语,分别修饰“董”“振”,是典型的介词结构后置句。
(4)定语后置句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这是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为:
人君当重神器,居大域中。
(5)固定句式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岂……乎”是固定句式,翻译为“难道是……吗?
”。
13.作者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
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
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
14.guō bàng nàn rén xū gēng wù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
识记字音,平时一定要注意分类归纳,反复记忆。
①聒,形声。
从耳,本义:
吵扰,声音高响或嘈杂。
②谤,形声兼会意。
从言,旁声。
本义:
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③难,形声。
从隹声。
从隹,与鸟有关。
①本义:
支翅鸟。
②假借为困难。
这里指诘问;责难。
读nàn。
壬, “壬”字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九位的名称,本义不可考。
“壬”由天干第九位引申为序数九的代称,九为单数最大,故“壬”又引申为盛大。
“壬”又有奸佞义,当属假借,“佞”从“仁”得声。
④胥,形声。
从肉,疋(shū)声。
本义:
蟹酱。
这里指相互。
⑤庚,天干的第七位。
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七。
⑥晤,形声。
从日,吾声。
“日”表日光。
本义:
聪明,明白。
这里指与……相遇;见面。
15.“辨”同“辩”,分辩 “卤”同“鲁”,鲁莽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里的通假现象。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不复一一自辨”的意思是:
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辩。
“辨”常见的通假字有“辩”和“变”,翻译为“变化”时同“变”,翻译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 谏议书 期末 复习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