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中医精简版.docx
- 文档编号:26610056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60
- 大小:136.84KB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中医精简版.docx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中医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中医精简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中医精简版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打印版给力中医药!
大家加油哦!
11470
上篇中医基础理论
1.中医学发展及著作
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一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
东汉时期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部分,称“方书之祖”,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丰富了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金元时期出现了医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东垣-温补派,朱丹溪-滋阴派。
清代的王清任,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2.中药学发展及著作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学著作,
《新修本草》我国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本草纲目》集本草学大成之著作,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本草学的成就,
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以及人与外界环
境的密切关系,这种整体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人体本身是一整体
人与自然相统一
人与社会相统一
(2)辨证论治: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
在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
化不同,既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相同。
具体体现
异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时可以表现出相同或类似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同或近似的证。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就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第2章阴阳五行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和现象,又可以用以说明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1)属性相对
(2)相互制约(3)相互排斥
2、阴阳的互根互用
(1)相互依存
(2)资生促进
3、阴阳的消长平衡
(1)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2)皆消、皆长
4、阴阳的相互转化
(1)渐变
(2)突变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相生:
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的促进和助长作用。
2、相克:
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制约关系。
3、制化:
相生和相克的结合。
4、相乘:
五行相克太过为害。
5、相侮:
五行反克为害。
第三章气血津液: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第1节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之一。
(1)
气的运行:
升降出入--气机。
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而且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具体体现
(二)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
(三)气的分类:
1、从生成来源分:
肾中精气;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之气;肺吸入的清气。
2、从分布部位和功能分
(1)元气最基本、最重要的气
(2)宗气
(3)营气功能:
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
(4)卫气运行于脉外之气,相对营气
功能: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调节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第2节血功能:
营养和滋润作用;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第4节气血津液关系
气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生血:
营气和津液转化为血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营气
气为血帅行血:
血液运行主要靠气的推动
摄血:
气对血液有统摄和约束作用,使其循于血管之中不致溢出脉外
载气:
气为载体,气必须依附于血而运行全身
血为气母养气:
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补养气而保持充盛。
气属阳,津属阴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津能载气
血与津液:
血来源于脾胃的水谷精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津血同源”
第四章脏腑经络脏腑古称“藏象”
第1节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
(一)心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2)主神志:
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汗为血之液),其华在面
[附]心包又称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
(二)肝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藏血: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
(2)主疏泄:
疏泄指疏通、条达、升发的特性,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1、调畅气机2、调节情志3、促进消化
4、疏通水道5、调理冲任(冲脉与任脉)
2、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在体合筋,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其华在爪
(三)脾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运指转运输送,化指消化吸收。
运化水谷精微
运化水液
(2)主升清:
“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
(3)主统血:
﹦气摄血
2、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其华在唇
(四)肺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主声音
(2)主宣发肃降:
宣发即宣布发散;肃降即清肃下降。
宣发表现:
排浊气;水谷精微和津液;卫气
肃降表现:
吸清气;水谷精微和津液;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
通调水道:
疏通调节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
2、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在体合皮,在窍为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其华在毛
(五)肾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藏精: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升清降浊,生成并排泄尿液
主水
促进、肺脾等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3)主纳气:
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2、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在体合骨,在窍为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其华在发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形似腑而功似脏
*既是六腑又是奇胆之腑的是胆。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经络系统的主干;络--经脉别处的分支
第一节六淫
一、六气和六淫的概念:
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的气候变化,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的总称。
二、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一)风邪致病特征: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
(二)寒邪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收引、凝滞、主痛
(三)暑邪致病特征: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3、暑多挟湿
(四)湿邪致病特征:
1、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五)燥邪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六)火邪致病特征: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耗气伤津
3、生风动血
4、易致肿疡
5、易扰心神
第五节痰饮和瘀血
一、痰饮
(一)概念:
痰饮是机体津液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稠厚为痰,稀薄为饮,合称为“痰饮”。
痰为广义和狭义之分。
(脾为生痰之源)
(二)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运行,影响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
4、致病范围广
二、瘀血
(一)概念:
是血运失常,血液停滞而成的病理产物。
(二)形成:
1、离经之血形成:
脉管完整性破坏;脾气固摄无权;热迫血行。
2、脉中瘀血形成:
气虚;气滞;寒;热。
(三)致病特点
(2)易于阻滞气机;3)影响血脉运行;
(4)影响新血生成;
疼痛
(1)部位固定,病症繁多肿块
出血
第六章发病与病机
第一节发病
一、正气不足与发病正气不足为发病的内在根据
二、邪气与发病邪气入侵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第六章诊法诊断疾病的方法,中医诊法是望、闻、问、切四诊。
(一)一般望诊望神:
有神、少神、无神、假神
望面色:
红、白、黄、青紫
望形态
(二)舌诊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三)脉诊正常人的脉象又称平脉、常脉
1、平脉的特点:
正常脉象,具有胃、神、根三个特点
2、部位和方法:
寸关迟三部,浮中沉取共九候。
3、正常脉象:
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
一致,一呼一吸脉搏4---5次\分(60---90次\分)
4、病脉:
浮沉定表里,迟数定寒热,虚实定虚实。
第8章辨证
第1节八纲辩证
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寒热、虚实及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疾病所在的病位、性质和邪正斗争消长状况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其诊断的方法。
1、表里
表与里是指病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二个纲领。
表寒证
表证表热证
里证
半表半里证
二、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的性质的二个纲领。
寒热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和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和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证热证鉴别要点
证型 口渴 二便 面色 四肢 舌 脉
里寒证 口不渴或 尿清 白 冷 舌淡 迟
渴喜热饮 便溏 苔白
里热证 口渴喜 尿赤 红赤 热 舌红 数
冷饮 便秘 苔黄
三、虚实
虚与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二个纲领。
“邪气盛为实”、“精气夺为虚”。
四、阴阳
阴与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1、阴证:
广义而言,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狭义指虚寒证而言,其病机是阳气虚衰。
2、阳证:
广义而言,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狭义指实热证而言,其病机是热邪炽盛。
3、亡阴、亡阳证:
阴液暴脱为亡阴,阳气暴脱为亡阳。
亡阴 汗热而粘 温和 红干 数疾无力 肌热气粗
渴喜冷饮
亡阳 汗冷味淡 厥逆 淡润 微细欲绝 肌冷气微
不渴或喜热饮
证型 汗 四肢 舌 脉 其它
第二节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的辩证气虚
气滞
气逆
二、血病的辨证血虚
血瘀
出血
三、津液病的辩证津液不足,水液内停
第九章预防与治则
第一节预防:
一、未病先防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治则
一、治病求本:
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和关键病理机制,并针对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治疗。
运用原则
1、正治与反治
正治和反治是针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本质之间的关系而设的治疗原则。
(1)正治法:
疾病临床表现和其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应用
的治法。
采用性能与疾病本质相反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2)反治法:
疾病临床表现和其本质不一致的情况下应用的治法。
采用性能和疾病表面现象相同的药物来治疗。
寒因寒用-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用寒凉药物治疗。
热因热用-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用温热药物治疗
塞因塞用-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补益法治疗。
通因通用-具有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实证见虚相。
用通利泻下的药物治疗。
2、治本与治标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标本同治
中篇中药学基本知识
第10章中药学基础理论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
第1节中药性能
一、四气又名“四性”,是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以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
二、五味指辛、甘、酸、苦、咸5种药味(真实滋味不止5种还有淡、涩味)
辛:
散(发散表邪)、行(行气活血)。
甘:
补(补益)、缓(缓急止痛和缓解毒性)、和(和中焦、调和诸药)。
作用特点酸:
收敛固涩,此外有生津和开胃作用
苦:
泄(通泄、降泄和清泄)、燥(燥湿)。
咸:
泻下和软坚。
(淡:
具渗、利特性)
三、归经含义: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有“定位”作用。
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四、升降浮沉
是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的趋向性,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上行发散、沉是下行泄利。
因为疾病病位有上下表里之不同,病势趋向有上下内外之不同,故药物有升浮沉降之不同。
药物作用趋向确定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与性味有关
2、与药物质地有关
3、与炮制有关
4、与配伍有关
五、毒性
中药毒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毒是指药,毒药是药物的总称。
因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
狭义之毒是指毒物和副作用。
第2节影响中药作用的主要因素
1、影响中药内在质量的因素P113-115
(1)中药的品种
(2)中药的产地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道地药材”
(三)中药的采集1.植物药材的采收2.动物及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四)中药的炮制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炮制目的:
(1)减毒
(2)改变药性或功效(3)增效(4)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向
(5)便于贮存和粉碎加工
2、中药使用方式对临床效应的影响
(一)中药的配伍“中药七情”
七情中各情的含义
1单行:
单用一味药物即可发挥治疗作用。
如清金散。
2相须:
两种性能相同的药物配伍,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如石膏配知母,大黄配芒硝。
3相使:
两种药性能功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但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作用。
如黄芪配茯苓,黄连配木香。
4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半夏畏生姜。
5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杀半夏。
6相恶:
两种药物配伍,一种药物能破坏或降低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如人参恶莱菔子。
7相反:
两种药物合用后,能发生毒副作用。
如十八反。
(2)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1)十八反:
即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芫花、甘遂;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2)十九畏
2、妊娠禁忌禁用药:
毒性较强或药性较烈的药物。
慎用药:
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忌口”
一般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粘腻、不易消化和某些刺激性的食物。
(3)中药的用量
是指每一味中药对成人每日的用量。
用量的多少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剂型,配伍的不同以及病人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等情况决定。
(四)中药的用法
特殊的煎法:
如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泡服和冲服。
服法:
煎剂通常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服药时间一般宜饭前服。
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食后服;安神药宜睡前服;驱虫药一般宜空腹服。
第11章常用中药
第一节解表药
1、定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2、性能特点:
大多味辛、质轻(花、叶、草),药性升浮,主散,有发汗、透邪功能,还有透疹、平喘、利尿和利咽功能。
3、分类和适应证
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风寒表证
发散风热药--性味辛凉——风热表证
4、注意
(1)解表药发汗力强,容易损伤阳气和津液,体虚者慎用或禁用。
(2)注意解表药使用因时因地而异。
(3)入汤剂不宜久煎。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
【性味】辛、微苦,温。
【功效】1、发汗解表:
风寒表证。
2、宣肺平喘:
咳嗽气喘。
注意比较!
3、利水消肿:
水肿兼有表证者。
桂枝
【性味】辛、甘,温。
【功效】1、发汗解肌:
风寒表证。
2、温通经脉:
寒凝血滞诸痛证。
如胸阳不振,胸痹胸痛;妇科血寒
月经病;风寒湿痹等。
3、助阳化气:
痰饮证;心阳不振心悸等。
!
麻黄和桂枝均为发散风寒药,均能解表发汗散寒,用于风寒表证。
麻黄发汗力强,适用于风寒表实证,桂枝发汗力不及麻黄,外感风寒表实、表虚证皆可用。
麻黄并可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则有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
紫苏
【性味】辛,温。
【功效】1、发汗解表:
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痰多。
2、行气宽中: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以及妊娠呕吐。
3、解鱼蟹毒:
用于食鱼蟹后,引起的呕吐、泄泻,腹痛等症。
【药用部位】发散风寒用紫苏叶,行气和胃用紫苏梗
2、发散风热药
薄荷
【性味】辛、凉。
【功效】1、疏散风热: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2、清头目,利咽喉:
风火上攻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透疹止痒:
麻疹、风疹。
4、疏肝解郁:
肝气郁结。
【用药用法】入汤剂宜后下。
薄荷发汗力较强,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柴胡
【性味】 辛、苦,微寒。
【功效】1、疏散退热:
风热表证;邪在少阳。
2、疏肝解郁:
肝气郁结,月经不调,胸胁痛。
3、升阳举陷:
气陷证。
葛根
【性味】甘、辛,凉。
【功效】1、解肌退热:
风热或风寒表证项背发急。
2、生津止渴:
热病口渴或消渴。
3、透发麻疹:
麻疹疹出不畅。
4、升阳止泻:
各类泄泻。
第二节清热药
1、定义:
凡是药性寒凉,具有清解里热作用,用于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2、性能特点:
大多苦寒,部分为甘寒或咸寒。
3、分类和适应证1、清热泻火药—气分实热证
2、清热燥湿药—湿热证
3、清热解毒药—热毒证
4、清热凉血药—热入营血证
5、清虚热药—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及阴虚内热证
4、注意:
1、分清热之虚实在气在血
2、清热药性多寒凉,易伤阳气,阳虚者慎用;易化燥伤阴,故阴虚者也慎用。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性味】辛、甘,大寒。
【功效】1、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温病热入气分证及肺、胃热证。
2、收敛生肌:
煅用于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
石膏和知母都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功效,都可用于气分实热证及肺胃热盛证。
石膏重在清解,清热泻火力强,煅用收敛生肌;知母重在清润,兼滋阴润燥,并可用于阴虚燥咳、消渴证及虚热证等。
栀子
【性味】苦,寒。
【功效】1、泻火除烦:
热病烦燥。
2、清热利湿:
湿热证。
3、凉血解毒:
血热吐扭证。
4、消肿解毒:
热毒疮疡及跌打损伤。
2、
清热燥湿药注意三黄比较!
黄芩
【性味】苦,寒。
【功效】1、清热燥湿:
善清上焦湿热。
2、泻火解毒:
以清肺热为长,火毒疮疡证。
3、安胎:
胎热不安。
4、凉血止血:
血热吐衄。
【用法】本品清热生用,安胎炒用,止血炒炭,清上焦热宜酒炒用。
黄连
【性味】苦,寒。
【功效】1、清热燥湿:
善清中焦湿热,为治湿热泻痢的要药。
2、泻火解毒:
善清心胃实火。
【注意】本品大苦大寒,久服伤脾胃。
!
黄芩,黄连均为大苦大寒之品,都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用于热毒证和湿热证。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长于清肺火,并可除热安胎,炒炭止血;黄连善清中焦湿热,长于解毒,清心胃火。
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
【功效】1、清热燥湿:
善清下焦湿热。
2、泻火解毒:
疮疡肿毒等。
3、退热除蒸:
阴虚火旺证。
【用法】清热燥湿解毒多生用,泻肾火,除蒸退热多盐水炒用,止血多炒炭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忌用。
三黄比较:
黄连、黄芩和黄柏--均为大苦大寒之品,都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用于热毒证湿热证;黄芩善清中焦湿热,善于解毒,清心胃火;黄柏善于焦湿热,并可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盗汗遗精。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性味】甘,寒。
【功效】1、清热解毒:
热毒疮疡证。
2、疏散风热: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3、清热解暑:
暑热烦渴及小儿热疮痱子。
4、清热凉血药
生地
【性味】甘、苦,寒。
【功效】1、清热凉血:
血热妄行出血及热入营血。
2、养阴生津:
阴虚内热及消渴证。
【比较】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
5、清虚热药
青蒿
【性味】苦、辛,寒。
【功效】1、清虚热、退骨蒸:
温病后期低热不退,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2、清热解暑:
暑热烦渴及暑湿证。
3、截疟:
用于疟疾。
【注意】不宜久煎。
第3节泻下药
1、定义: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2、分类适应证
(1)攻下药—大多苦寒---清热泻火—里热实证(宿食燥屎实热)
(2)润下药—大多植物种仁---润肠通便—肠燥便秘证
(3)峻下逐水药—大多苦寒有毒—逐水消肿—水肿水胀
3、注意:
本类药物,作用峻猛,易伤正气,凡久病、年老体弱及胎前产后、月经期等,均应慎用
一、攻下药
大黄【别名】川军、酒军、锦纹、将军
【性味】苦,寒。
【功效】1、泻下攻积:
热结便秘,胃肠积滞。
2、泻火解毒:
热毒证,烧烫伤及火热上炎。
3、凉血止血:
血热妄行证。
4、活血祛瘀:
血瘀证。
5、清利湿热:
湿热淋证及黄疸等。
【注意】不宜久煎。
后下。
芒硝
【性味】苦、咸,大寒。
【功效】泻下、软坚、清热:
用于实热积滞证;大便燥结;咽痛、口疮目赤及痈疮肿毒等。
近年用于急性阑尾炎、胆石症及外用回乳等。
!
大黄和芒硝都属于攻下药,都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功效,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常相须为用。
大黄泻下力强,芒硝软坚泻下。
大黄还有活血化瘀,清泻湿热的功效。
第4节祛风湿药
1、定义:
凡能祛除肌肉、经络及筋骨间的风湿之邪,治疗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2、分类和适应证
(1)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散寒止痛-风湿痹痛属寒者。
(2)祛风湿清热药-祛风湿,清热消肿-风湿热痹。
(3)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风湿日久所致的腰膝酸软无力、疼痛等。
3、注意:
本类药物辛散燥烈,易伤阴血,故阴亏血虚者,慎用本品。
一、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
【性味】辛、苦,微温。
【功效】1、祛风湿止痹痛:
风湿痹痛,以下部为宜。
2、散寒解表:
风寒表证或兼湿邪者。
【比较】羌活和独活都有散寒解表和祛风湿作用,羌活善治上半身痹痛,独活善治下半身痹痛;羌活解表作用较强,独活祛风湿作用较强。
2、祛风湿清热药
防己
【性味】苦、辛,寒。
【功效】1、祛风湿,止痹痛:
尤宜于风湿热痹。
2、利水消肿:
用于水肿,痰饮证。
【用法】祛风止痛宜木防己,利水退肿宜汉防己。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桑寄生安胎
【性味】苦、甘,平。
【功效】1、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
风湿痹痛。
对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无力之痹痛尤为适宜。
2、安胎:
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药学 基础 复习 总结 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