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的智慧结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6607703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49KB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的智慧结题报告.docx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的智慧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的智慧结题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的智慧结题报告
张莉萍
四、课题的价值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价值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
”本课题吸收国外作文教学理论和新课标要求,借鉴广东省丁有宽“语文读写教学法”实验;上海吴立岗“素描作文”实验成功经验以及叶圣陶老先生的有关精辟阐述,还有南京市重点课题《体验性阅读与探究性写作》都颇具代表性。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过:
“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我们从理念着手,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反复论证提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新课标要求我们凭借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尤其在读写结合拓展习作训练上,我们力求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从思维的另一个角度看到一个新的天地,获得一种新的论证,打破思维定势,追求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
为习作提供有效地借鉴对象和创造依据,使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成为有缘之水,有本之木。
五、课题实验的基本原则
1、实验性原则: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拓展创新题材,不断积累加以运用,在运用中将自己经验或间接经验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内化成自己习作的能力。
2、动态性原则:
我们视“每天都是新的起跑线”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亲自体验(投身到社会,投身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追求课内与能力的延伸,追求在“习得”中潜移默化地走向运用。
3、发展性原则: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形成,学习主体——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而学生习作兴趣来源于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话会写,一旦有了这些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不吐不快。
4、人文性原则:
做人是作文的基础,学生学会做人,作文才有坚定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学生做人的追求和品格在作文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才是真情,才使人信服,立足于做人,杜绝说假话、空话、套话……“文品即人品”。
5、主体性原则:
作文教学作为一门发展学生(主体)思维的艺术应充分认识教育主体的这种“能动态势”,即充分挖掘写作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才能培养出写作高手。
6、创新性原则: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到写作主体的认知规律:
认知需要,成功需要和他们对美的追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创作的灵感和撞击创新的火花。
7、开放性原则:
我们应开放作文教学的课堂,提供充足的阅读材料和充分的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大胆探索、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讴歌生活,在生活的海洋里“自主”地遨游。
六、本课题研究内容
通过阅读教学师生用自己的心智以文本进行对话、感悟、体验、探究的基础上,以文本为凭借,寻找拓展点进行幅射,多方拓展习作训练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是一种观察活动。
他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看看,“观察”只是方法和手段。
目的是要透过表象,捕捉内层深处的东西。
观察法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严密的计划性和高度的客观性(强调其自发性和常态性)。
(二)调查研究法
调查是运用一种手段和方法,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某些事实和现象材料予以条分缕析,并作理论性阐释,也就是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使人们从个别的分散事件和现象中,获得普泛的概括的理性启迪和感悟。
调查研究经常用的形式有:
(1)调查表;
(2)问卷;(3)访谈。
(三)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较法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对某些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分析其异同,从而确定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其规律。
比较时注意:
(1)比较对象之间的可比性。
(2)比较研究的资料要真实,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使用多维度的比较手法。
(四)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指参与者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所进行的有系统的研究。
要求课题研究人员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实践中相互协作,在真实的体验中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参与人可根据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
根据课题需要不断修改研究方法,甚至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进行更改。
八研究成果
(一)家校联手,深入落实“读书行动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①读书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
学习意识的确立、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受环境和氛围影响的,所以我们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积极引导师生树立“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的理念,创造显性的学习氛围,以氛围去影响广大师生,甚至学生家长。
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明确具体阅读要求:
要求学生边读边积累,除摘抄优美词语外还要摘录好句、好片断,可简述文章的主要内容,适当增加品评和感想的内容,发挥想象和联想,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
通过阅读现代经典散文、诗歌培养鉴赏评价能力。
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2、师生共读。
从时间上来说,每周中午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阅读交流课,师生共读并相机进行指导或交流。
从指导内容上来说,教给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以及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组织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训练,也可以进行讲故事比赛或读书心得交流。
平时,教师除阅读规定的儿童必读书目外,还要阅读教师必读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末举行“师生读书笔记展评”,促进师生共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创生课堂,努力探究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人是自我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主体,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宝贵特征。
”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摈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重点进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对课的设计突出一个“新”字,对教法的选择突出一个“活”字,通过各种尝试,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激励学生不断创新。
让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悟、自得。
语文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基本有五种:
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好书推荐课、读写迁移课、成果汇报课。
现做简要概述:
阅读指导课。
通过教师激趣,结合语言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特点提示阅读的门径,采取“以一篇带一组”的方法进行。
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阅读。
从总体入手,迅速捕捉主题,理清文章思路,再按“篇→段→句→篇”的程序训练。
阅读欣赏课。
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教师先引导学生品读体味,重在通过朗读揣摩推敲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感悟其表现方式,并积累优美词语,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读写迁移课。
在习作之前,教师根据习作要求,选一两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文章,重在表达方法的指导;有时也可以由教者给出文题,学生自选同类课文进行“自学”,强化对此类表达方法的感悟。
这种“范文引路”的形式,具有随学随用,立竿见影、省时高效的特点,大大减缓学生习作的坡度,提高习作质量。
好书推荐课。
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成果汇报课。
主要检查汇报某一阶段学生的阅读情况。
基本结构为:
明确活动要求→学生专项汇报→评选特长学生。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抽象概括出这样几种教学模式:
(1)讨论自学式。
这种课堂结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掌握知识、锻炼思维。
其一般程序为:
“明确目标——自读课文——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形成共识——巩固提高”。
这种教学模式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较多使用。
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体现,教师则是讨论的“导航员”。
(2)尝试自学法。
这种课堂结构突出学生在独立尝试训练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
其一般程序为:
“提出目标——自学教材——尝试练习——教师点拨——巩固练习”。
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则在其间指点迷津。
(3)情境自学式。
这种课堂结构突出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各种手段创设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领会知识要领。
其一般程序为: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引导自学激发兴趣——讨论反馈强化兴趣——归纳小结提高兴趣”。
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学生主动、独立参与,教师则是情境的创始者。
(4)举隅式。
其结构形式为:
示范一篇掌握学法——迁移学习同类型的一至几篇——综合比较掌握规律。
(5)跳跃式。
其结构形式为:
整体入手直奔中心——集中力量精讲重点难点——以重点带一般。
当然,以上几种教学模式不是静止不变的,必须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灵活创造性地运用。
(三)活化课程,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语文学习应该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
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孜孜探求语文教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
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1、开展“手抄报设计大赛”创造活动。
为深化课外阅读成果,我们利用大队部组织开展“手抄报设计大赛”,引导队员展开想象,展望祖国的光辉前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立志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丰富了知识积累,拓宽了学习领域,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表演课本剧。
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少教师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搞活动,即使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不例外。
他们自己策划、编导,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锻炼了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形式以阅读教材为载体,寓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活动主题都能体现时代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培养,普遍有所提高。
3、布置实践性作业,锻炼实践能力。
实验教师能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在生活的大环境中得到锻炼。
他们能经常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成语接龙”,让学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等比试成语,争夺冠军;如“我是小诗人”,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会诗歌语言的准确与精练,提高阅读的兴趣和理解力。
如“花的联想”,鼓励学生走访花农,照顾花草,体验生活,自己查阅、收集有关花的信息并认真整理,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帮助他们接触自然,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读写结合,放飞阅读想象的翅膀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
读写结合有两种结合法,一般是自然结合,即我们常讲的“熟读成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也有根据迁移规律,按不同的训练项目进行读写结合的,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般说来,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思想内容上,经得起推敲;语言文字上,经过编者的字斟句酌,是合乎规范的;文章的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的。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求教者要做有心人,认真把握教材,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使二者紧密联系,指导学生勤练习。
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1、利用教材仿写
模仿别人的文章进行习作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
学生可以在体裁、结构、写法等方面与原文类似,根据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内容,有所改变,有所创造。
提高习作能力,为今后独立习作打下基础。
如学习了《秦兵马俑》一文,围绕第三自然段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进行仿写,或结合书中的插图,以导游的身份,围绕“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写一段话,注意写具体,或以“的手艺真好!
”为中心句展开写。
学生颇能乐意习作,较好地运用知识的迁移。
2、利用教材续写
这种方法就是在学生学完课文以后,指导学生再次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继续把文章往后写。
例如,学完了《嫦娥奔月》一文,让学生以《的嫦娥》为题,写一篇短文。
3、利用教材缩写
对于教材中那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进行提炼,抓住重点,简要叙述主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快速阅读的同时,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文章中重点内容的理解。
这样,既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也保证了阅读的质量。
如缩写《郑和远航》、《牛郎织女》等文章。
4、利用教材改写
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
如对古诗进行改写。
通过改写《村居》,想象春天里儿童在乡野自由自在放风筝的情景;用叙事的方式改写儿童诗《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可以《走进春天》为题。
(五)科学评估,积极倡导激励性评价
评价改革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评价的不协调性凸显出来,突出反映在“强调甑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
”③为保持师生的学习和读书热情,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较好地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我们积极推行激励性评价,加强调研测试的导向功能,注重平时的训练与考查,适时进行综合评价。
不仅重视品行与情感的评价,还要求学生学会积累思考,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爱护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善于积累,喜欢做笔记、写日记、背诵等,并且采取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
“自信来自鼓励,习惯决定人生。
”我们定期组织各种比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乐在其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
比如适时评选一批朗读小能人、故事大王、古诗背诵状元、小小文学家、办报小编辑等,予以公布表扬,满足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其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会逐步学会自学,审美、想象、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近年来,学生中有10名同学的习作刊登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
九、实验研究的几点思考
1、研究中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忽视了对特殊学生的研究。
2、学生积累的课外阅读知识如何合理、灵活地运用?
尚需进一步实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 拓展 智慧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