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贸管理制度.docx
- 文档编号:26605282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3.96KB
内贸管理制度.docx
《内贸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贸管理制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贸管理制度
目录
序号
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
企业治理结构图
2
质量安全目标
3
质量岗位职责
4
生产和质量工作人员资格能力规定
5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企业员工培训档案)
6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7
文件管理制度
8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9
产品标识管理制度
10
采购管理制度
11
仓库管理制度
12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13
关键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14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5
化验室管理制度
16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17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8
纠正预防措施制度
19
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20
设备维护保修管理制度
21
出厂检验管理制度
22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23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24
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25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26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27
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制度
28
产品贮存管理制度
29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制度
质量安全目标和要点
1、生产符合国家相关制度标准要求,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2、杜绝重、特大质量事故,减少一般质量事故,克服质量通病;
3、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全面提高产品生产质量。
4、深入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加大内部质量监控、管理体系的审核和管理评审力度。
质量岗位职责
1.做好企业质量方针目标的展开,组织质量管理工作的协调、管理、检查、考核。
,
2.负责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编制,严格执行,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3.负责在质量管理奖惩方面的方案制订。
4.对实现质量保证的有关技术措施、设备、标准、工艺等提出更新改造和建议。
5.建立健全质量信息系统,及时收集分析和处理质量信息。
6.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弄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7.负责原材料及成品的质检工作,签发产品出厂合格证。
8.指导组织化验室严格检验每批产品质量,确保在产品化验结果方面的准确性。
9.定期举行质量调度分析会,研究分析产品质量问题,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
生产工作人员资格能力规定
1.食品加工人员进入车间前,不应浓艳化妆、涂抹指甲油、喷洒香水,以免沾污食品;
2.食品加工人员不得留长指甲,不得涂指甲油。
加工食品时不得戴戒指和手表;
3.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得抽烟、吃零食、挖耳、揩鼻涕,食品加工人员不要用加工用具直接尝味;
4.操作人员不得接触不洁物品,手外伤时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5.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物、烟酒、雨具、药品以及化妆品等;
6.加工食品时不得抽烟,更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或咳嗽。
因口腔内可能存在的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喷嚏或咳嗽污染食品;
7.工作时穿戴洁净的工作服,把头发全部置于帽内,以免头发和头皮屑污染食品;
8.下班后应将自己分管的范围清洁干净后离开。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l概述
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对上岗职工进行岗前、岗中食品安全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以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使其胜任工作。
2职责
2.1化验员、生产负责人负责人员教育、培训和考核。
2.2办公室负责人事安排。
3人员培训
3.1化验员、生产负责人根据各部门岗位的培训要求和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经厂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3.2人员培训计划包括:
培训性质、参加人员、时间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方法等。
3.3人员培训内容:
(1)质量法律、法规、规章。
(2)《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
(3)产品标准、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
(4)质量管理知识。
(5)质量管理文件。
(6)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及其他应知应会知识等。
3.4培训方式:
公司组织培训。
3.5对人员新上岗或转岗,或由于技术文件更新,或新扩建项目等造成人员不适应工作时,各部门应及时提出人员培训要求,办公室及时组织培训。
4人员考核
4.1办公室每年年底组织对各部门和全体人员的工作实效(入质量部门工作实效、检验人员工作实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
德、能、勤、绩和应知应会知识。
4.2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取消上岗资格,重新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记录:
包括人员培训计划、人员培训记录、人员考核记录。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生产中的各种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保证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特制定本制度,以指导规范企业设备的购进、使用、维修、保养及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控制方法
(一)设备购进根据生产需要和企业设备的现状,由生产科提出设备配件的购进计划及申请,报厂长批准后实施。
(二)设备使用及检验检测
l、生产负责人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保养。
2、使用部门要确定专人使用和操作并附有记录,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认真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各,要实行定期校准和使用前校准,当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旖,并重新评定,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设备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下运行,符合规定温度、光感、防震、防腐等条件,保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和操作空间。
(三)设备维修与保养
1、对正常生产的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要坚持提前试机调机,停机后精心保养,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暂时闲置或待用的设备要妥善保管,保证处于完好状态,严防锈蚀和损坏,使用时重新校准。
3、设备维修保养要有专门记录。
4、需要报废的设各,需经厂长批准,由办公室统一处理。
文件管理制度
一、企业设兼职文件管理员一人,负责企业的文件管理工作。
二、管理范围
文件管理人员负责建立设各档案、检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
1、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
质量手册、质量计划等。
2、设备文件和资料:
设备说明书、履历、设备维修记录、计量检定证书等。
3、技术文件和资料:
产品标准、产品检验方法标准、生产工艺流程等。
4、规章制度:
相关方面的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等。
5、检验报告:
各类检验报告存放、管理。
三、文件管理人员必须按所管理文件的内容分类建帐,妥善保管。
四、凡上述文件、资料欲借用,需经管理人员同意方可借用,并登记借用手续,及时督促借方返还。
卫生管理制度
一、原材料采购,验收卫生制度:
1.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原材料;
2.采购肉类食品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合格;
3.采购定型包装食品,商标上应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保质期)等内容;
4.运输车辆和容器应专用,严禁与其他非食品混装、混运。
5.原材料采购入库前应库管人员进行验收,合格者入库存储,不合格者退回。
二、食品初(粗)加工间卫生制度
1.所有原辅料投产前必须经过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投入生产。
有专用加工场地和食品验收人员,腐败变质原料不加工使用。
2.择洗,切配、解冻、加工工艺流程必须合理,各工序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清洗池做到上下水通畅,设有能盛装一个班产垃圾的密封容器。
加工后食品原料要放入情节容器内,不落地,有保洁、保鲜设施。
3.包装食品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包装人员的手在包装前要清洗消毒。
4.加工用工具、容器、设备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直接接触食品的加工用具、容器必须消毒。
5.工作人员穿戴整洁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6.加工所防尘、防蝇设施齐全并正常使用。
三、生产车间卫生制度
1.做到专间、专人、专用工具、案板、容器、抹布、衡器;桌椅整洁,地面清洁,玻璃光亮,有公共痰盂和洗手设施。
要每天清扫两次,每周大扫除一次,达到无蝇、无蜘蛛。
2.室内配有流水洗手、消毒、脚踏式污物容器、杀菌、冷藏等设施。
3.刀板、容器、衡器每次使用前进行清洁消毒。
器具用后洗净、消毒、保洁。
4.员工穿戴清洁工作衣帽,工前、便后洗手消毒。
工作时禁止戴戒指,手链,涂指甲。
5.使用食品包装材料符合卫生要求。
四、熟食间加工卫生制度
1.不选用、不切配、不烹调,不出售腐败、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
2.块状食品必须充分加热,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
3.刀、砧、板、抹布、盆用后清洗消毒;不用勺品味;食品品容器不落地存放。
4.制作时使用色素、香精等食品添加剂,严格执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5.工作结束后,调料加盖,做好工具、容器、灶上灶下、地面墙面的清洁卫生工作。
6.操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留长发指甲,不蓄长发和胡须,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等;
7.应具备能盛放一个餐次的密闭垃圾容器,并做到班产班清。
五、食品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1.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的实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2.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3.建立仓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台卫生要求的食品。
4.食品成品、半成品及食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食品不得与药品、杂品等物品混放;
5.食品仓库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
6.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六、食品销售卫生制度
1.销售定型包装食品商标上应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保质期)等内容,进货时向供方索取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单,严禁购销产品标志不全或现售现贴商标的等品;
2.销售食品必须无毒无害,禁止出售变质、生虫、掺假、掺杂、超过保存期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规定的食品:
七、除害卫生制度
1.操作间及库房门应设立高50cm,表面光滑、门框及底部严密的防鼠板。
2.发现老鼠、蟑搬及其它有害害虫应即时杀灭;
3.发现鼠洞、蟑螂滋生穴应即时投药、清理,并用硬质材料进行封堵。
八、卫生检查制度:
1.卫生管理人员应每天进行卫生检查;
2.各部门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
3.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卫生坚持;
4.各类检查应有检查记录;
5.发现严重问题应有改进及奖罚记录;
6.检查食品加工、储存、销售、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及运输食品的工具,冷藏、冷冻设施,损坏应维修并有记录,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九、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制度:
1.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体检单位进行体检和培训;
2.发现病患及时调离;
3.未取得体检、培训合格证明不得上岗;
4.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十、卫生管理档案制度:
1.有专人负责、专人保管;
2.档案应每年进行一次整理;
3.档案内容:
卫生申请基础资料、卫生机构、各项制度、各种记录、个人健康、卫生知识培训、索证资料、餐具消毒自检记录、检验报告等。
十一、加工用水卫生管理
1.加工用水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2.车间使用水管必须是食品级并卫生保管。
3.车间污水排放保持通畅,废水流向从清洁区到非清洁区。
4.厂区污水排放必须按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进行排放。
产品标识管理制度
为确保产品包材标识检查和确认流程顺利进行,确保产品翘材标识符合各家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产品包材要求符台GB7718、食品安全法、食品标识的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二、定期组织对原有产品包材标识如配料表、各种标识、文案进检查和确认。
三、及时掌握最新标准及更及法律法规的信息.及时调整标识,减少浪费。
四、对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事项及时改善。
五、过期的产品标签标识应厦及时报废,防止误用。
采购管理制度
一、目的
采购高质量的原辅材料,是企业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
为此,必须对原辅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质量。
二、职责
1、采购员依据采购计划和质量标准,选择质高价廉的供货方进行采购。
2、由生产部门依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经经理批准后,采购员按采购计划进行采购。
3、采购主要原材料、包装物等,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应具有该批次产品的检验报告,同时必须同供货厂家签订有效的供货合同。
4、采购的原材料、包装物等必须按标准进行验收检查。
5、验收人员应根据验收标准认真检验,并填好验收记录和验收报告单,将验收报告单交给质量负责人。
6、经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合格的材料方可入库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有权拒收,退回原厂。
7、不合格的原材料、包装物等,由于验收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者负责。
仓库管理制度
1.仓管员对采购员进库的物品无论多少、大小等都要进行验收,并做
到收货或发票与实物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相符;
2.验收后,要根据发票上列明的物品名称、规格、型号、单价、单位、
数量填写验收单,一式四份,其中一份留底备案,一份留仓库记账,一份交采购人员,一份交会计。
3.验收后的物资,一律按固定的位置堆放;堆放要有条理,不能挤压
的物品要平放在层架上。
4.凡库存物品,要逐项建立登记卡片,物品进仓时在卡片上按数加上,
发出时按数减出,结出余数;卡片固定在物品正前方。
5.仓管员要经常对所管物资进行抽查,检查实物与卡片或记账是否相
符,若不相符要及时查对;
6.会计或有关管理人员也要经常对仓库物资进行抽查,检查是否账卡
相符、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7.仓管员每天将报来的计划按每天发货的顺序编排好,做好目录,准
备好物品,以便取货人领取;
8.领料员要填好出库单(含日期、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并
签名,仓管员凭单发货;
9.出库一式三份,领取人自留一份,单位负责人凭单验收;仓管员一
份,凭单入账;会计一份,凭单记明细账;
10.发货时仓管员要注意物品先进的先发、后进的后发。
11.仓库物资要求每天出库后进行盘点,月底大盘点。
12.仓库档案应有出库单、入库单和实物明细账簿。
并且按月分类妥
善保存。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
在生产过程中对半成品进行检验和控制,确保不合格品不转入下道工序。
二、职责
1、质检员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检验管理,化验室是专职的检验机构,独立行使检验权。
负责原料入厂、生产过程、产品出厂的产品质量检验。
2、生产车问设立专职质量监督员,每个班组要有一名兼职的质量监督员。
其主要职责是监督企业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在本部门的实施情况,监督生产过程中产品情况。
3、检验人员要负责做好各生产过程的检验,如感官等,避免造成一定的损失。
4、过程检验要依次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5、企业可以采取自检和专检两种方式实施过程检验。
自检是由生产车间岗位自检;专检是由质检员检验。
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一、质量控制点(关键工序)是按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和环节,凡符合下列要求的考虑建设控制点:
1、产品性能、安全、寿命有直接影响;
2、出现不良品较多的工序;
3、用户反应,定期检查等多次出现不稳定的项目;
二、控制点的确定由质检部会同生产部和有关车间,根据工艺文件或内容标准的质量特性,共同认定,经厂务经理批准。
三、工序质量由车间负责按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五要素展开的内容严格管理。
在质检部的组织下,工序质量的检验必须做到三自三检,即自检、自记、自分、首检、中检、终检。
并进行不良品的分析。
四、工序质量控制点的造作人员必须按文件的内容、保证进行正确操作,自检和自控,并按要求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及时分析,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反馈。
五、工序质量控制点上的设备、工装、检具应健全日常点检制度,并按设备定期检查。
六、工序质量控制点应配备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
七、车间质检员对控制点活动资料应及时分析,每月汇总一次,向领导汇报。
八、公司根据企业有关制度,对工序质量管理号,产品质量稳定或所有提高的有关人员给与奖励,对管理不好造成质量下降的讲给与处罚。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品添把剂的使用与管理,确保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l、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人员必须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性能和潜在的危险,考意到采购物品的重要性和危险性,食品添规剂一般由采购部经理负责亲自购买。
采购时,应注意其特性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其包装物应有标识,并符合国家规定,采购时还要同供货商索取相关的评价资料,食品添加剂的入库也须采购部经理本人办理。
2、食品添加剂的贮存食品添加剂在入库前,由库管员负责对其进行检查和登记,检查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食品添加剂应单独加锁保管,并粘贴有明显标识,以防误领。
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注意保留原有标识。
3.食品添加剂的领发必须限定使用部门和领用人,领取时应根据规定的标准用量填写领料单,领料单必须自使用部门第一负责人审核签批后方可领用。
同时库管员应认真审核领科单内容,经审核无误后进行登记和发放。
4、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部门应制定每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计划,使用之前指定专人使用计置器具(操作人员名单报行政部备案)按标准配比进行稀释和配制,每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禁超过其规定的最大使用量,操作时必须由专人监督检查,并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由使用人和检查人签字确认。
化验室管理制度
l、使用人员要管理好、使用好、维护好仪器,保证质量上的完好性使仪器处在良好可用状态。
精密仪器要专人使用和保管。
2、经常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并按照规定进行保养。
3、对所有汁量检测仪器,必须经有关部门校正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的要及时贴上停用标志,对计量器具按照规定周期进行矫正。
天平、分光光度计、热工仪器按照规定周期一年检定一次。
玻璃计量器具以报废为止。
4、定期检验仪器设备,放置正确、保持干燥等,以免出现检测的误差。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1、实验室必须建立捡验设备台帐。
2、检验设备出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
3、新购置或即将到期的检验设备和计量器具必须及时到具有检定资质的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
4、检验技备状态发生变化后,如重新启动,应进行校准后方可使用。
5、检验设备必须定期维修保养。
6、设备使用情况要及时记景。
7、检验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否则,损坏检验设备由检验人员按价赔偿损失。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一、车间内必须有用于工、器具和固定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二、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
所用的清洁消毒方法应有效又不影响食品的卫生。
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时,应检查消毒剂的配制记录和使用条件,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定期检查其浓度。
用热水消毒时,水温应达到80℃以上。
三、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经消毒处理后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再用饮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食品。
纠正预防措施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消除已发生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或潜在不合格的发生。
适用于对公司产品质量方面所发生的或潜在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控制。
2职责
2.1.化验员是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厂内产品出现不合格原因的评审分析、制定措施、监督实施和验证。
2.2.销售负责人负责顾客投诉信息的收集,并组织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实施和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3工作程序
3.1.不合格的识别、评审和确定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经评审可确定为不合格:
a)产品质量连续产生较大波动;
b)产品生产过程中反复或连续出现的质量问题;
c)较严重的产品质量事故;
d)顾客抱怨(包括对产品提出的质量问题或投诉);
e)其它需识别和确定的不合格。
3.2.潜在不合格的识别和确定
发生下列迹象之一,或识别和确定为潜在不合格:
a)过程固有的变异,可能引发潜在的不合格时;
b)过程控制失控的早期信号;
c)监视和测量结果的分析有异常情况的趋势时;
d)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市场有变化时;
e)其它需要识别和确定的潜在不合格。
3.3.不合格原因分析
3.3.1.化验员对在产品实现过程中识别和确定的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产生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做好记录,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或发生。
3.3.2.销售负责人对在售后服务、接收顾客抱怨和投诉信息过程中识别和确定的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产生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做好记录,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或发生。
3.4.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3.4.1.根据分析的主要原因,由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并做记录。
3.4.2.责任部门按措施的要求,明确具体实施的人员和完成时间。
3.5.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验证
3.5.1.纠正或预防措施实施完成后,由责任部门通知质检部,质检部根据《记录表进行验证。
3.5.2.对顾客投诉(包括对产品提出的质量问题或投诉等)所采取措施效果进行验证后,由化验员向顾客返回住处并进行必要的沟通。
3.6.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评审与改进
3.6.1.化验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后的情况进行评审,经评审确认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列入日常管理中。
3.6.2.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由责任部门重新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和验证。
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一)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三)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二、从业人员培训:
新参加工作及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酒店安排的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在职从业人员应进行卫生培训,培训情况应记录
三、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一)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专间操作人员还需戴口罩),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二)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贸 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