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docx
- 文档编号:26604001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59KB
关注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docx
《关注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注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
关注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用心与学生一起成长各位老师,大家好。
非常高兴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话题,同时也非常感谢校领导能够给予我这次与大家共同交流的机会。
今天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用心与学生一起成长》。
就现在的自己而言,关于中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方面的经验,我依然比较缺乏,目前处在不断的努力学习之中。
今天仅就我比较关注的一个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话题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借此与大家共同交流关于中学教育与管理的相关话题。
首先、中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也好,目前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也罢,无不表明当今社会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学生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更应包括心理方面的。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张的重要部分。
从事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可能更有感触,现在的学生比原来的学生更难教了,现在的学生无论是从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还是面对困难的勇气等方面,看是不经意的一点小事往往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引起学生比较大的心理波动,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表现更是让人大失所望。
从我接触的学生来看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学生在行为上经常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等现象。
就这些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一)学习方面的问题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
随着学业负担的增多,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路走来,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多重教育与影响下,一部分学生感觉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之间的竞争,父母的期盼,外在的批评,使本应璀璨绚丽的学生成长空间被雾霾笼罩,十八岁的天空不再温馨绚烂而是暮霭沉沉。
曾经有一位学生向我这样描述她目前的高中生活。
她说:
我感觉自己每天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机械的上学放学,机械的学习,机械的做作业。
好像根本不用去想,就有家长与老师给你按排好下一步要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
至于说,将来会有什么目标,不知道。
或者说目标选择盲目,就一直在从众,一直追随,别人学什么,我也就跟着看什么。
有些学生伴有一定的负性心理,对生活冷漠,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整天被负面情绪围绕、困惑,严重时的还可能出现反社会行为。
有这么一群学生有极强的学习欲望,但是因为基础差,面对困难时选择妥协退缩。
在这种痛苦的折磨下,有的便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
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
还有一部分学生,出现考试焦虑,面对考试无意识的恐惧。
于是,在各种主客观的条件下,就有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的思想,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轻度厌学学生不喜欢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偷工减料等;中度厌学,学生开始将情绪付诸行动,经常性逃课,逃避学习,没有勇气面对学校老师、同学。
重度厌学,从心理问题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厌学症,将学习中的问题夸大泛化,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极度自卑心理等。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造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针对这些学生出现的状况。
无论是厌学也好,是压力大也罢,我想从我遇到的个案中,针对高中生的学习动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前几天,我们班一个学生家长给我打电话,说,何老师,我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如何?
没啥问题不?
我说,比年前情绪显得低沉了。
没有原来那么阳光。
家长说,是的,回到家后一句话也不说,要是问的多了,就会大发雷霆,根本不给你说话的余地。
晚上时,宁愿和她妈妈发信息沟通,也不张嘴说话。
你说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就是心太细了,我们也没有要求他考多好的成绩,从来不因为他考的好与不好而批评他。
也不知他心是咋想的。
。
。
。
。
,其实这个孩子的成绩一直就不错的,成绩是十多名的孩子。
于是我找个合适的机会与这个学生聊天。
他说:
其实开学后的这两周,我也莫名的烦感,在学校学习很累了,回到家后更是一句话都不想说。
有时,我告诉自己,我得学好,高二了,我不能掉队,就知道自己在学,必须要学,可是始终达不到一种理想的结果我问这个学生:
是不是爸妈对你的希望比较高,你有压力。
他说:
不是的,我爸妈根本不在成绩上对我说事,他们在生活上很疼爱我,我就是他们手心里的宝,生活的衣食无忧,他们在成绩上没有对我有任何的要求,可是越是这样,我越觉得要学好,但是学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原来这并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想学习,只是为了一份责任。
感觉自己好矛盾,有时倒更希望爸妈对自己要求多一点,严一点,可能我心里会好受一些。
听完学生的叙说,我对这个学生说:
你是一个懂事而又有孝心的孩子,你爸妈对你的教育也是很开明的,他们在给你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他们没有错。
一方面,你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只是你考的不错时,你觉得是为了爸妈的爱而学的,但是你爸妈可能更关注的是你的情绪,考的好时也没有对你的成绩表示出一些认可或适当的鼓励,你有一种失落感,你会觉得爸妈虽口中不说对你的要求,但是他们的内心里对你寄托着更大的希望,你目前的成绩还没有达到他们内心里的目标。
所以,每一次考试后,他们都在劝你,不要担心成绩,只要你一步步的做到就可以。
你心烦的原因也就有了,一是你是一个心思很细腻的孩子,因为你无论考出什么样的成绩,在父母那里都没有批评也没有表扬。
你会想,我目前的成绩还没有达到父母内心的真实的目标。
而最关键的是你的学习动机还不足,你虽然在学,但是你没有明确学习的真正目的与意义,你学习,只是机械的来回应家长的那份关爱,来回应老师及社会赋予你的份责任。
而你内心里的对知识的那份好奇与知识的渴望并不强烈。
比如就以做数学题而言,其实这个题的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在体会做题的过程,就被逼无奈的去做,还是想未知的题的面前挑战自己的才智,从而在过程中享受一点点功破难关的喜悦。
其实整个宇宙都是很神秘的未知,等着聪明的人的大脑不停的去开发,你是一个有着爱心与孝心的好孩子,理应具备探索的这种精神,当你投入进这个探索的过程时,你会发现,原来,了解一些知识是这样的让人快乐。
谈完后,学生很认同他这时的学习状态。
其实,诸如此类没有学习动机,或者说学习动机不明确的学生比比皆是。
而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生把社会学校家庭的需要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则是指学生将自己的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是从静到动的过程。
在了解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是提升学习动机的内驱力的主要方法。
要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他们今天在学校里的每一分付出都是为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无知而做的一项有意义的投资。
所以,学习绝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有更多的资本去为人生的探索做准备。
因此可见高中的学生,靠的是内在的学习动机,才能长久的坚持自己的理想之路。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加强正能量与积极心态的引导。
增强学生的行动力与意志力。
(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间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都可能给学生的成长过程带来困扰。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同为教师,我教学中留给我印象沉刻两次伤着学生内心的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下,三年前,我教的初中的一个孩子,名叫杨坦,一次QQ聊天中,杨坦给我说话了,何老师,给你说一个秘密,这两年,我一直对你有偏见,当时,我着实难受了一番,我记得我教初中时,对杨坦的感觉不错呀,在教学中也是很尽力的,没有伤过或者说侮辱过学生呀。
原来,在一次测验中,数学成绩有两个考满分的,当时,我只口头表扬了黄倩,而没有表扬杨坦。
当杨坦给我说起这件事时,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也就是这样不经意的粗心,在一个孩子最纯真的年龄留下了心理的阴影。
还好,那次聊天中,杨坦给我直言,我才能补救自己的失误给孩子造成的创伤。
杨坦现在在武汉大学,是一个很阳光很健谈的孩子。
如果说初中时,是无意识的,但是在高中阶段,我又用直白的言语伤了一个学生的自尊,我班有一个学生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大声的在教室里咳与吐,我不止一次的帮他,给他做工作,希望他尽力的改掉,要求他上自习课期间一定要节制自己的这种不良的习惯,有一次晚自习我坐班,天有点冷,那天感冒的人很多,整个教室里咳声不断,当然有坏习惯的这个学生,咳的更是与众不同,我很生气的说,你要是再这样的话,你就不要再在这里了,这时,他反问我,老师,今天教室里咳的人不是我一个,为什么偏偏是我,他们不也一样吗?
当时我没有想到他会这样说,我只是说他们是感冒了,而你不是,你是一种坏习惯,显然,这种理由有点烂,因为我本身就没有把他与别的同学等同对待。
当时气急,我又说了一句更伤这个学生自尊的话,你要是觉得委屈,完全可以不在这个班里,回你原班。
当说出这句话时,我立马就意识到自己的话太重,已伤到了学生的自尊,本来班级里的学生对这个孩子就有一定的排挤。
他开始那么信任的老师,今天也说了最伤他心的话。
于是,气急的一句话,对这个本身就有消极倾向,思维模式令类的学生,更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所以,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一般问题是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公平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还好,我当时做了及时的调整。
在学生面前坦诚了自己的不好做法。
所以说,中学时期,学生内心对于教师的定位依然是伟岸、正义的化身,甚至对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依赖。
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理解,关心与关爱。
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失望情绪便会极度膨胀、甚至演变为心理障碍。
更有甚者,还会造成学生压抑乃至心灵的扭曲。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认可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有的同学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但又不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与同学的关系问题。
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
有位学生讲到,他很烦感他的同位,因为他的同位是位学霸,感觉同位是一个能豆子,而且有一种傲气,谁都不放在眼里,看到同位把题做出来,而自己没有完成,更是又急又气。
显然这是交友中一种不正常心理。
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位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而在这些关系中,最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与学习成绩的还属男女生间的不正常交往。
对于高二学生的恋爱,我觉得不是我们老师一声令下的呵斥就能解决的了的。
只能采取疏导的方式。
开学初,与我们班一个学生谈心时,我们聊到成绩下降的原因时,学生很认真的说是因为上课走神,我们接着分析原因,学生课堂走神无非就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厌学,二是人际交往不和谐,三是恋家,四是网瘾,五是出现情感问题。
在取得他的足够信任的条件下,他说出了他所有的想法,原来他和一个外校的学生在谈恋爱,开始有半年多的时间了,一直很纠结,也想过分手专心学习,用他的话说,这个女孩子对他太好了,什么都给他买,不舍得分。
我们深谈了一节课,开始是是站在他们的立场来分析,觉得他们的这种想法是完全正常的,没有必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接着我给他分析了如果因为俩人的这种行为,而导致将来一事无成,那时,你们之间一定会互相抱怨,爱就真的成了恨。
本来很美好的事物,因为彼此不正确的处理而造成悲剧是你们任何一个人都不想看到的。
然后,我又站在女性角度,给他分析什么样的女孩子可交,什么样的女孩子一定不可交,最后,在多种情形的假设下,建议他最好的方式是不提什么男女朋友关系,仅仅是普通朋友。
如果管不住自己,可以中断彼此的联系工具。
最后,这个学生真的把手机交到我的手里让我保管。
到现在也没有拿回去。
(三)挫折适应问题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
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
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
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
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青春期挫折综合症。
青春期挫折综合症的患者,早期的表现是自己觉得头痛、腹痛,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迟钝,成绩突然下降,并因此伴随迟到,课堂睡觉,对学习对生活大有一种看似豁达的无所谓状态。
青春期挫折综合症不仅令家长苦恼,也令患者本人痛苦,现在的教育及整个的人群都有一种倾向,就是认为现在的青年人经受挫折的能力很弱,通常是遇到一点小事就经受不起了,而他们似乎不知,少男少女的受挫耐力弱的特点也许正源于他们家庭教育及父母对孩子春期生理及心理的不了解。
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中学生过去的家庭生活中形成的性格,意志,品德等心理特点,要重新接受社会实践的考验,则必须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加以充实完善,才能度过青春期。
在挫折面前有的人对此烦恼不堪,有的人却能超越这种由挫折而来的痛苦,因为他们知道,逆境可以击垮一个人但逆境也可以砥励人们的勇气,也能唤醒人们潜在的高贵品质。
所以,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一定要表现出我们老师的大气,学会倾听,首先获得学生的信任。
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对这样的学生提太高的目标,更不要漠视他们。
就是成绩好的学生,在看似每一个孩子都在积极学知识的表向下,其实还有一部分成绩不错的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
下面请听一下一个心理困扰的加强班学生的一段心里话,/。
。
。
。
。
。
。
。
二、教师接触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据最新的权威资料显示:
目前中国13亿中有1亿人以上的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每年有20万因为心理问题想自杀。
就学校教育而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要想真正有效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一定要懂心理学,这样才能掌握、应用好心理学知识来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老师要管好、教育好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特征、意志、性格、个性品质,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家庭环境等具体因素。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其心理规律,进而对其进行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并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敬佩。
老师要管好、教育好学生,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更需要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
只有了解和认识了自己的心理,才能注意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拥有健康心理的老师在教育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进而会不断进步、不断创造;拥有健康心理的老师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选择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气氛,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拥有健康心理的老师,他的表情、态度、言语和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老师要管好、教育好学生,还要懂得心灵教育的艺术。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因此,老师要在了解学生和自身心理的基础上不断探寻心灵教育的规律,让我们的教育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这才是最打动人心的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所说:
在学校里,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是最主要的东西,也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
教师的使命就在于他要跟每一个少年和青年一起,构筑起他的精神生活的大厦。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呢?
首先,我们要对学生行为有同感,并真正尊重学生,真诚地与学生相处。
同感就是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至于有感同身受的了解,要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如同感受自己一样。
我们提倡的尊重的实质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有价值。
尊重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系列行为。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尽管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还是要为你尽量争取发言权的胸怀。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教师期待或明或暗传达给学生,学生按教师的期待相应地塑造自己,强化期待。
真诚就是要求教师以一个真正的人出现在师生关系中。
教师的喜怒哀乐也是教师这个人的组成部分,不必刻意掩饰。
真正做到以我真心换你的真心。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理解和鼓励。
在同感的基础上,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我们均报以宽容的理解,理解学生的害羞,理解学生的错答,理解学生非故意的违纪,甚至理解学生一时的恶作剧。
进而真诚地指出其错误,提醒其改正错误。
因为,在课堂上,我们的过激行为不仅收不到任何效果,而且只会适得其反,学生在众目睽睽下被责骂,自然的收获只有恨,而周围的学生也多不会买我们的帐,如此则明白无误地显示了教师的无能。
不管我们有多么充足的理由!
课堂上,我们更多的应该是鼓励,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并以一颗公心,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不要让学生有被人遗忘的感觉,更不要让学生有受到歧视的心理。
同时,我们要学会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适时地由衷地赞美我们的学生,记住,我们的赞扬方式可以我多样的,但我们赞扬一定要真诚。
愉悦来自于内心的满足。
虽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大多数人希望听到赞美的话却是事实。
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们生活在快乐中,每天都有好心情去努力学习呢?
做一名老师,与学生共健康,同成长,我想在这样的路上走下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注 学生 心理 走进 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