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6593905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8.39KB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能说出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认识化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与的科学。
它是以为基础。
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知识点二:
化学的作用
1、生产化肥和,增加粮食产量。
2、合成,保障人类健康。
3、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
4、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知识点三:
化学发展史
1、古代化学:
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瓷、铜器、_______、纸、火药、酒、染料等。
2、近代化学:
与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国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使学习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3、现代化学:
利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
技术制造出有特殊功能的产品。
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
过种。
4、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5、拓展提高:
1、你认为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性质C.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变化规律
2.、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
为了营造一流的环境,下列
举措不可取的是()
A.关闭所有化工企业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提高污水处理率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3、课本图8中,鸟与鱼生活在一起,是因为鸟笼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薄膜,请你推测制作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或性能是( )
A.绝热 B.隔水透气 C.导电 D、坚硬
4.、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D.计算物质世界的重量
5、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A.化工厂的烟囱中排放出未经处理的烟尘 B.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河流中
C.农民焚烧作物秸秆 D.垃圾分类回收,并进行化学加工再利用
知识点一性质变化规律物质知识点二农药药物生存条件知识点三火道尔顿阿伏伽德罗原子论分子学说俄门捷列夫纳米几千万环境友好
拓展提高1.C2.A3.B4.C5.D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正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难点:
能准确区别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师演示实验1-1
(1)~(4)后填写: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
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演示[实验3]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实验4]颗粒状的石灰石加入适量稀盐酸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3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4
颗粒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
二氧化碳气体等
知识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1、其他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如:
(举2例)。
2、其他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如:
(举2例)。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化学变化中伴随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如蜡烛燃烧一定先发生熔化,但蜡烛熔化不一定燃烧。
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
等,化学变化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等现象,这些现象(能或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
拓展提高: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通电后发光B.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C.食物腐败D.电热棒工作时发热
2、下列描述涉及一些物质的变化,其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实验1-1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又凝结成液体无块状固体被粉碎无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有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
知识点一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没有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有没有新物质生成一定不一定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不能
拓展提高1.C2.C3.C
课题1物质的性质(第2课时)
知识点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_______、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知识点三: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是。
知识点四:
规律方法突破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区别:
判断一个变化是哪种变化时,根据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来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只能作为辅助判断依据,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有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象相似。
如发光、放热的变化有的可能是……。
2、物质变化和性质习题解法指导
注意:
描述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语句很相似,它们的区别在于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描述对象的属性,物质性质常用词语:
“是”、“能”、“可以”、“会”、“易”等;物质变化常用词语:
“……了”、“已经……”、“发生了……”等完成时态的词语。
如: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描述是,“铁生锈”描述的是。
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
拓展提高
1、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金刚石可以在氧气中燃烧B.铜丝加热会发黑
C.铁水降温后能形成坚硬的铁D.天然气可以燃烧
2、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导电性B.挥发性C.可燃性D.溶解性
3、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A.豆油和汽油B.水和酒精C.铁块和铝块D.面粉和白糖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甲烷(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极难溶于水
C.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燃烧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6、阅读下列信息:
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g/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用横线画出)
(2)铝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用曲线画出)
7、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
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填序号),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填序号)。
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填文字),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
知识点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颜色状态气味可燃性知识点三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极少数的气体飘进鼻孔知识点四化学性质化学变化
拓展提高1.C2.C3.D4.B5.C
6.物理性质:
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铝的密度较小(2.7g/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
化学变化:
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7.①②③④⑤在灯芯上汽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一、学习目标:
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
难点: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使学生领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知识点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l、①点燃前:
蜡烛的颜色____、状态____、质地____、___气味、溶解性____、(取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密度____(定性判断)
②点燃时:
火焰分____层,___层最亮.,____层温度最高(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部一秒中后取出观察,处在火焰最__层的先变焦),将白瓷片放在火焰的上方一会儿,瓷片上出现_______物质。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时,烧杯内壁有一层生成;再将另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石灰水出现,由此说明石蜡燃烧后生成了和。
③熄灭后:
熄灭时,在烛芯上方看到飘出一缕__________,将燃着的火柴靠近蜡烛芯(但不接触)又可观察到蜡烛重新__________,说明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小结:
石蜡+
+
2、以上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
(2)关注
(3)关注
拓展提高: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
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和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处在____________部分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
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的石灰水变。
结论:
石蜡燃烧后的生成物有________和________。
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能被,它是。
知识点一1①白色固体较软有不溶于水比水小②三外第二二黑色水雾浑浊水二氧化碳③白烟燃烧白烟氧气水二氧化碳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拓展提高1
(1)小
(2)外焰内焰焰心中间内焰(3)水雾浑浊水二氧化碳点燃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知识点二:
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新知自学探究:
做比较性实验要注意控制一些____________,描述现象和结论时要注意用比较性语言。
实验一:
1、排水法收集空气和呼出气体的过程: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气体的方法是:
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然后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将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将导管插入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瓶内的水排尽,有气泡,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空气的方法是:
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将集气瓶中的水倒掉,。
收集一瓶空气还可直接。
2、检验CO2的方法:
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一般用的试剂是。
操作:
向集气瓶里倒入少量该试剂,振荡,或向澄清石灰水里通入少量该气体;现象:
,结论: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3、检验O2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4、操作: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的两个集气瓶中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现象:
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
结论: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比较性语言)
实验二、
操作: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现象:
空气中的木条,呼出气体中的木条;
结论: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三、
操作: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其中的一块吹气,与另一块放在空气里的玻璃片比较。
现象:
吹气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
结论: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小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推测(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查资料等)得出结论。
拓展提高:
1、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2、人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空气含量增多的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 D.氧气
3、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
4、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5、把某种金属用铁制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性质有:
(1)硬度_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2)熔点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3)密度比水的______(填“大”或“小”);(4)颜色。
6、现有两瓶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写一种)
知识点二变量
1.瓶口的一小部分推动倒立冒出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住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住
2.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变浑浊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熄灭低有水雾无明显变化高
拓展提高1.D2.C3.D4.C5.较小较低小银白色6.向两瓶气体中分别深入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熄灭,说明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得更旺,说明是氧气。
(或向两瓶气体中分别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则是氧气。
)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简介仪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难点:
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全教育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简介仪器
1、试管
用途:
用作_______试剂的反应容器,在________或_______时使用。
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角(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烧杯
(1)用途:
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
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入的液体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3、量筒
(1)用途:
量取液体的___________。
(2)注意事项:
不能,不能作。
4、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1)用途:
用于__或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
不能____________。
5、酒精灯
(1)用途:
用于。
(2)注意事项:
①灯体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灯体容积的,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②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应用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不可。
(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6、胶头滴管、滴瓶
(1)用途:
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2)注意事项:
先排空再吸液
滴加液体药品时应注意:
。
吸取液体后,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或。
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试剂互相污染。
滴瓶上的滴管和滴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洗。
7、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1)用途: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2)注意事项:
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8、漏斗
(1)用途:
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去;在装上滤纸后也可用作过滤器,用于分离______与_________的混合物。
(2)注意事项:
用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______漏斗边缘,倾入滤物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滤纸应置于漏斗架上,漏斗下端管尖要紧靠受器内壁。
9、试管夹
用途:
用于。
注意事项:
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处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10、玻璃棒
(1)用途:
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液体。
(2)注意事项:
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11、蒸发皿
用途: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第2课时药品的取用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
①不能用接触药品 ②不要把鼻孔闻药品(特别是)的气味。
③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液体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
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②也不能,③更不要拿出,④要放入。
二、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________中)
⑴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仪器:
镊子
步骤:
先把容器,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再把容器慢慢地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⑵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仪器:
药匙或纸槽
步骤:
先把试管,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然后使试管,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
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2.、液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________中)
⑴少量液体药品可用取用
⑵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倒法。
(一倒二向三紧挨)
步骤:
①瓶塞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______标签),
③瓶口紧靠,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倾注完毕后,立即盖紧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放回原处。
⑶一定量的液体可用量筒取用
仪器:
量筒、胶头滴管步骤:
选、慢注、滴加
注意事项:
使用量筒时,要做倒:
⑤接近刻度时改用。
⑥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保持水平。
⑦若仰视则读数偏小,读数液体的实际体积;
俯视则读数偏大,读数液体的实际体积。
拓展提高:
1、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对这些药品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
A.倒入垃圾桶B.放回原试剂瓶C.倒入指定容器D.投入下水道
2、要准确量取40mL液体适宜的仪器是()
A.100mL量筒B.50mL量筒C.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D.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3、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A.59g B.59.3g C.59.32g D.59.329g
4、用托盘天平称量10g某物质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向左,则需要()如果天平指针偏向右,则需要()
A.添加砝码B.取下砝码C.减少称量物D.增加称量物
5、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
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5.3克B.5.1克C.5.0克D.4.9克
6、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有些块状的药品用_________夹取,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______放,再把药品放到____,使药品________滑到容器的底部。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把试管平放,把盛有药品的_______或_________小心送至试管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
7、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_________量出体积。
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_,视线要与液体内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8、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________,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_______,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____________。
用过的滴管要_________(滴瓶上的例外),以备再用。
9、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若仰视读数_________真实体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第一 单元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