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6589792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30KB
三优论文.docx
《三优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优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优论文
三部曲,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学生各方面的信息,提高学生的智力,增强社会适应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明确指出: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方法让学生多读、多感悟、多反思,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为给阅读教学打开突破口,我采取以下形式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
1.教师进行精彩的范读。
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及他们的阅历与经验尚浅,所以他们的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对教师的范读还有依赖,教师精彩的范读有助于激发他们读书的积极性。
教师在范读时,学生能够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对教师的表情、语气、声调等能直接领略,在这样的过程中能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特别是在一些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教师精彩的范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师生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当教师的感情与学生发生共鸣时,就会激发他们朗读的激情,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通过形象而精彩的范读,把对作品的理解融入范读中,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2.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多种文体。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
如朗读感情浓厚、语言优美、气势磅礴的《长江之歌》一课时,就必须采用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长江的秀丽风光,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感。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如在教学《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时,我巧妙设计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脑、眼、口、耳等器官活动,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
如在指导朗读四季的海是什么样子的这一段时,我先挂出挂图,进行描述,接着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学生在声画的作用下入境了。
我提问:
哪些地方是作者看见的,谁来读一下,看能不能读出海的那种气势!
这样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读后教师指导总结,在读中怎样才能把海的凝重表现出来,哪些字应重读!
而后再读,要求读出海的特点,以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从中体会出:
冬天的海凝重,春天的海轻盈,夏天的海浪漫,秋天的海忙碌。
在这样声情并茂的情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阅读能力。
三、创新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力求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有新的发现,鼓励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的点滴表现给予肯定,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感悟,学生大部分都从白衣战士那种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来回答,这充分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内容,但是为了帮助学生拓宽思维,我进一步启发学生:
那些昼夜奋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临危不惧,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他们中的一些人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别人生命的安全。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为何说他们是永远的白衣战士呢?
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被激发出来,阅读着,感悟着,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总之,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时刻贯穿新理念,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在不同的阅读形式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把阅读的情感体验抓好、抓实,向着追求真实的目标迈进,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参与阅读教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是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的窗口。
阅读效果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影响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自悟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呢?
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让学生在情境导入中体验快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应拥有学习和发展的自由。
因此,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自由,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自主探索,真正实现个性的发展。
例如:
教学《圆明园》时,第二到第三自然段之间变化很大,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圆明园经过6个皇帝150年的经营,成为了当时世界最精美最壮观的园林。
它被称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之典范,”这凝聚着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啊!
然而今天我们只能从断墙枯草中遥望它曾经的辉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国列强侵略中国的铁的罪证。
饱含激情的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一个感情基调,学生在朗读中必有所获。
又如在讲授《槐乡的孩子》时,我让学生先读“导读”内容,明确自学要求: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然后让学生按导读提示充分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
接着让学生围绕问题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引导学生把略读到的信息汇总到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
这样的自主学习,更好地避见了其片面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因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二、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感悟快乐。
在体验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情感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的全过程。
同时,情感的不同,经验能力的不同,也必然使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从而产生一定的阅读差异性。
因此,对于一篇课文的理解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个体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
因此,我在教学中改变了过去那种逐段分析,面面俱到的做法。
我首先引导学生确定一个学习目标,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到达目标。
这样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会发现不懂的问题。
用泡泡的形式记下来,并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是小组交流等方法解决较简单的问题。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集体合作探究较难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有人说: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
书声朗朗、议论纷纷、读读写写、高潮迭起。
针对以上的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选用了“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
以视频影像引入,让学生感受美,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就不会空泛无物了。
同时在欣赏美环节里。
笔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此我安排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学生自得其乐。
读完以后,老师追加问题——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纷呈的个性,待到解决问题时,学生的个性也就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三、让学生在自觉品悟中体验快乐。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如:
在组织学生学习《三袋麦子》时,有的学生认为小猴最笨,辛辛苦苦把麦子种下地,还要浇水施肥,麻烦死了。
不如学习小猪把麦子变成各种各样好吃的食品吃了,吃完了还可以再找土地爷爷要。
面对学生这样的看法,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好好读课文,再品悟。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劳动最光荣。
让学生明白小猴的行为是正确的。
孩子们这些感受不仅是在感情朗读进入情境后的个性感悟,也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四、让学生在自由畅想中体验快乐。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白,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我在教学中则抓住教材预留的空间诱导学生猜想,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教《小摄影师》一课后,我让全班同学讨论:
”小男孩会再来吗?
为什么?
”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
大部分同学联系高尔基对小男孩给他照相时的表现猜测,猜测小男孩会再来。
也有同学猜测,高尔基是有名的文学家,每天工作很忙,不会再见小男孩,所以小男孩不会再来。
还有几个同学大胆地揣测了小男孩的矛盾心理:
小男孩自己忘记带胶卷,耽误了高尔基爷爷那么多宝贵的时间,他不好意思再来。
可他想到班上的墙报,同学们对他的希望,他第二天还是会来的……这样,学生通过大胆猜测,对小男孩和高尔基的品质有了更为丰富的感悟。
同时,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个性思维相互碰撞,个性感悟、个性情感自由放飞,并引发生成了许多有意义的东西。
当然,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株富有个性的小幼苗,只有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阅读教学才能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之浅见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学生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阅读和作文。
字词教学因其特殊的基础性,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承担着奠基石的角色。
阅读教学由它始发,并由它贯穿起句段篇的教学。
若没有扎实的字词教学,随后展开的阅读教学将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因此依照个人角度,对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进行反思,愿与同行商榷。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这句话道出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这句话也 常听 老师挂在嘴边,但在教学中怎样凸现识字教学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把握不准。
我认为这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转换教师角色,但到底怎么改,怎样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师心中没底。
于是,反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忽视双基的教学,课堂上一会儿合作,一会儿探究,在新颖的形式下,缺少实实在在的内容。
2、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
如第一册教材的拼音部分,这部分教材安排了学拼音、学生字、读儿歌三项任务。
三项任务有轻重之分,但教师在教学中平均用力,甚至本末倒置,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读和理解儿歌上。
由于教学中忽视了识字教学,更没有在识字方法上深入探究,所以教师难以完成识字任务。
那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效率?
我认为主要是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堂本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不仅是低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
那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呢?
一、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
倘若学生并没有把学习看作是如饥似渴的需要时,教师再精彩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认知活动也是无吸引力的。
需要影响情感,一般来说,学生对于符合自己需要并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活动抱有积极肯定的情感。
1、充分肯定学生生活识字的成果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1》一课时,让学生说说:
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中有没有你的老朋友?
一生说:
“我认识‘春’,过年时春联上就写着‘春回大地’这四个字。
”一生说:
“我认识‘桃’,因为我的名字叫‘杨桃’,我姓杨,桃花盛开时出生的,所以爸爸妈妈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对学生的回答,我都及时地给予了肯定,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主识字的愿望更强了。
2、从汉字本身的规律中寻找识字的乐趣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教学“元”字的时候,采用新旧知识联系的办法,给“元”字添上宝盖头,再换上口字框等,从而引出了“完、园”,使每个生字的学习都有一个特定的情境。
这样,学生的识字由于碰到具体的语言经验而发展起来并固定下来。
学生也在愉快的环境里接受形象的感受,使之印象深刻。
3、开展多种有趣的识字游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是游戏,孩子们就会喜欢。
让学生在玩中认识汉字,边活动边识字,符合儿童的天性。
(1)传统的“开火车”游戏法和“欢乐对对碰”游戏法都能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轻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2)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懂”字的字谜是“重心靠边戴草帽”;“改”字的字谜是“己见反文尾巴小”;“员”字的字谜是“宝贝小口头上开”。
再后来,学生也能模仿着自己编,比如“照”:
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洒下四滴血。
我也因此趁机对学生简单讲述了日本侵华事件,真是一举两得。
(3)看字词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字词。
在教到一些动词时,我就让小朋友们看着字卡自己创编动作。
例如讲到“飞”时,我就引导他们:
“小朋友,你们知道飞是怎么样的吗?
谁会做做飞的动作?
”这可难不到他们,纷纷站起来,做着各种动作。
于是我便叫上一个学生,请他做飞的动作,然后请在座的学生猜猜,他做的是谁飞行的动作?
猜对了我就请他们边看着黑板上的字,边做动作,边说:
“我学小鸟飞飞飞。
…‘我学飞机飞飞飞。
…
(4)编顺口溜。
例如,教学“于”字时,我先让学生想想与“于”字相近的字,小朋友们一下子就想到了“干”,接着我把“干”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小朋友找出“于”和“干”的区别,编出顺口溜:
“干字带钩于于于。
”长此以往,小朋友们编出了许多顺口溜,如“半个月亮就是胖”、“两人并排土上坐”、“人才进门就是闭”……
二、丰富生活识字的途径
现代汉字教学观认为,儿童识字,是他们自己生活、学习、成长的需要。
为此我们应努力在汉字与儿童生活间建立联系,丰富识字的途径。
1、让课堂回归生活
比如在教学《自选商场》。
课前我把教室装扮成自选商场的场景。
当学生看到生活中的自选商场搬到了课堂上,看到那么多熟悉的物品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甭提多兴奋了。
我顺势展开自选物品认汉字的活动,寓教于乐,从孩子熟悉的生活中去构思教学情境,不仅把汉字和实物建立起联系,丰富了这些汉字的人文积淀,更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了愉悦。
2、做生活都有心人
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为识字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可让孩子自由地选择生字,进行课外识字,成效也不错。
但低段学生缺乏自觉性,选择性,需要教师和家长的不断提醒。
经过一学期的引导点拨,现在班里的学生基本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在班级、校园边走边认汉字;在家长的帮助下,选择在电视、商品包装袋、路牌、广告牌等途径,反复地接触认识汉字,积累了不少字词。
总之,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的喜好出发,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识字就不再是一种乏味地机械记忆,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果,又发展了他们的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