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植物学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6582248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53.21KB
植物分类植物学试题.docx
《植物分类植物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分类植物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分类植物学试题
植物界分门:
植物界之下又可以分门。
分门的依据各家又有所不同,本系统采用藻类植物分为8门,菌类植物3门,地衣1门,苔藓植物1门,蕨类植物1门种子植物2门。
其中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被称作低等植物(或无胚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称作高等植物(或有胚植物)。
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用孢子繁殖,称为孢子植物(隐花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以种子繁殖,称作种子植物(显花植物)。
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原植体植物,生殖器官是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
分为藻类、菌类和地衣。
藻类是具有光合色素、行自养生活的原植体植物,常分为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褐藻门、红藻门、蓝藻门。
菌类是一类不含光合色素行异养生物的原植体植物,分为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植物,依其形态,常分为壳状、叶状、枝状三种类型。
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通常有根、茎、叶的分化,雌性生殖器官由多个细胞构成,合子在母体内发育成胚。
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苔藓与低等植物器官中无维管组织,称为非维管植物;蕨类与种子植物具维管组织,称为维管植物。
苔藓、蕨类、裸子植物雌性生殖器官具颈卵器的结构,称作颈卵器植物,被子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为雌蕊,又称雌蕊植物。
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苔藓植物是一类小型的多细胞绿色植物,多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植物体有假根,高等类型有类似茎、叶的分化,简单的种类为扁平的叶状体。
植物体内部结构简单,假根由单细胞或单列细胞组成,无中柱、无维管组织、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配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不能独立生活。
雌、雄性生殖器官由多细胞组成,生殖细胞外包被有1~多层不育细胞。
雌性生殖器官称作颈卵器,外形似烧瓶,上部狭长,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
颈部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有一个卵细胞和一个腹沟细胞。
雄性生殖器官称作精子器,内含许多卷曲,有2条鞭毛的精子。
苔藓受精必须借助于水。
合子在颈卵器内发育成胚,由胚发育成孢子体。
孢子体由孢蒴、蒴柄和基足组成。
孢蒴中含有大量孢子。
孢子散发后,萌发成原丝体,由原丝体上的芽体进一步发育成配子体。
苔纲:
苔类为叶状体或有茎叶的分化,有背腹之分,常为两侧对称,有单细胞假根,孢蒴内有弹丝,但无蒴齿,无蒴轴,原丝体阶段不发达。
常分为三目:
(1)叶苔目,多为茎叶体,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2)地钱目,为叶状体;(3)角苔目,配子体为叶状体,有性器官埋在配子体内,孢子体发达。
藓纲:
藓类有茎、叶的分化,呈辐射对称,假根由单列细胞构成,叶具中肋。
孢子体结构复杂,蒴柄坚挺,孢蒴内有蒴齿、蒴轴,但无弹丝。
原丝体发达。
藓类分为三目:
(1)泥炭藓目,只有1科1属,为水湿或沼生藓类;
(2)黑藓目,有1科2属,多生于高山、寒地,是耐寒耐旱的藓类;(3)真藓目,是藓纲中的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目。
蕨类植物及一般特征: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一般有根、茎、叶的分化,有比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木质部、韧皮部)构成的输导系统。
有明显的时代交替,配子体、孢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但以孢子体占优势。
孢子体产生孢子囊,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配子体又称原叶体,配子体为背腹分化的叶状体,有假根和叶绿体,能独立生活,在腹面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
孢子体通常有不定根,茎多为二叉分枝的根状茎,少数为直立的地上茎;叶有大型叶和小型叶、孢子叶和营养叶之分。
小型叶只有一个不分枝的叶脉,没有叶柄和叶隙,大型叶有叶柄、叶隙,叶脉多分枝;孢子叶通常聚生于枝的顶端成穗状或球状,称孢子叶球,原始类型孢子囊单生于叶腋。
进化类型,孢子囊成群地生于孢子叶背面,称为孢子囊堆或孢子囊群。
孢子同型或异型。
蕨类分为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木贼纲和真蕨纲。
石松纲:
石松纲植物起源古老,在石炭纪最为茂盛,既有草本,又有高大的乔木,到二叠纪时,绝大多数石松纲植物绝灭,现存的只有少数草本类型。
孢子体有根、茎、叶分化。
茎多为二叉分枝,通常具有原生中柱,木质部为外始式,小型叶,孢子叶形成孢子叶穗,孢子异型。
现存有石松目和卷柏两目。
水韭纲:
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呈块状,具原生中柱,有螺纹及网纹管胞。
叶具叶舌,孢子叶的近轴面生长孢子囊,孢子异型,游动精子具多鞭毛。
现存仅有水韭科、水韭属,约70余种。
我国3种,分布于我国东部、南部和西南地区。
松叶蕨纲:
孢子体无真根,茎分为匍匐的根状茎和直立的气生枝,仅在根状茎上生有假根。
气生茎二叉分枝,具原生中柱,小型叶,孢子囊大都生枝端,孢子圆形,精子具多鞭毛。
现存松叶蕨纲植物仅有一目,两属。
松叶蕨属仅有两种,产亚热带和热带;梅溪蕨属仅有一种,产南太平洋诸岛。
木贼纲:
本纲在石炭纪最为茂盛,有高大的乔木,有矮小的草本,现大多数绝迹,只剩下少数草本。
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茎有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由管状中柱转化为具节中柱,内始式木质部。
小型叶,轮生成鞘状。
孢子囊生于盾状孢子叶上,孢子叶在顶端聚生成孢子叶球,孢子具弹丝,精子具多鞭毛。
本纲现仅存木贼科木贼属。
真蕨纲:
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的分化。
根为不定根,茎除树蕨外,均为根状茎。
中轴复杂,大型叶,幼时拳卷,长大后平展,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组成。
叶片和叶轴常分裂成羽片。
孢子囊常汇集成各式囊群,着生于叶缘或叶背,具囊群盖或无。
囊群盖的形状和囊群一致,常为圆形、肾形、长形。
原始类型孢子囊壁是多层细胞,进化类型孢子囊壁仅一层细胞,有环带。
真蕨纲常分为厚囊蕨亚纲、原始薄囊蕨亚纲和薄囊蕨亚纲。
被子植物及一般特征: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级的一类,至新生代以来,在地球上占绝对优势,已知有一万多属,25万多种。
被子植物在环境长期选择过程中,形成了以下适应特征:
1.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
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组成。
花的各部分形态、数量适应于风媒、虫媒或水媒的变化。
2.具雌蕊。
雌蕊由心皮组成,包括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
3.具有双受精现象。
两个精子进入胚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另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了3N的胚乳。
4.孢子体高度发达,组织分化精细,生理机能效率高。
形态上既有高大的乔木,又有矮小的草本,以不同的形态适应不同的环境。
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从小孢子发育成雄配子体,包括两个精细胞,一个管细胞;大孢子形成的雌配子体包含8个核、7个细胞。
雌雄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比裸子植物更简化。
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二倍体阶段(无性世代)从双受精形成的合子开始,至形成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止,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故称二倍体,也称孢子体。
单倍体阶段(有性世代)从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别形成单核胚囊(大孢子)和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开始,至形成7细胞胚囊(雌配子体)和含3个细胞的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雄配子体)止,这个阶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N,故称单倍体。
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特征:
胚具两枚子叶,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茎内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具形成层。
叶多为网状叶脉,花通常为5~4基数。
花粉具3个萌发孔。
根据Cronquist系统,分为木兰亚纲、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五桠果亚纲、蔷薇亚纲和菊亚纲。
木兰亚纲:
木本或草本。
花整齐或不整齐,常下位;花被离生,常不分化成萼片和花瓣;雄蕊常多数,向心发育,常成片状或带状;雌蕊群心皮离生。
种子具胚乳,胚小。
植物体常含苄基异喹啉或阿朴啡生物碱。
本纲有8目,39科,约12000种。
花程式:
把花的形态结构用符号及数字列成公式来说明的叫花程式。
通过花程式可以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组成、数目、排列、位置,以及它们彼此间的关系。
性别:
♂:
雄花,♀:
雌花
对称性:
*表示辐射对称,↑表示两侧对称
花被:
P:
花被,K:
花萼,C:
花冠雄蕊:
A,雌蕊:
G
如棉花:
*K(5)C5A(∞)G(3-5:
3-5:
1-∞)如百合:
*P3+3A3+3G(3:
3-:
1-∞)
果实类型食用部分植物名称果皮
肉果核果中果皮芒果(漆树科)、桃、李(蔷薇科)中果皮肉质或纤维状;内果皮由石细胞组成,为坚硬的核。
外、中果皮橄榄(橄榄科)、枣(鼠李科)假种皮荔枝、龙眼(无患子科)
胚乳椰子(棕榈科)浆果中、内果皮柿(柿树科)、猕猴桃(猕猴桃科)肉质多汁
内果皮和胎座香蕉(芭蕉科)肥大的果序轴拐枣(鼠李科)
主要来自胎座番茄(茄科)瓠果果皮南瓜、冬瓜(葫芦科)由子房壁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来
柑果内果皮(含汁的长形丝状细胞由原来子房壁的毛茸发育而成)柑桔、柚、柠檬(芸香科)桔子皮上的“桔络”是他的中果皮中的维管束外果皮革质,中果皮疏松,具维管束,内果皮膜质
果皮和胎座黄瓜(葫芦科)中、内果皮甜瓜、香瓜(葫芦科)
主要由胎座发育而成西瓜(葫芦科)颖果胚乳水稻、小麦、玉米(乔本科)薄,与种皮愈合
梨果主要由花萼筒和心皮部分愈合后发育而成苹果、梨、枇杷、山楂(蔷薇科)由萼筒(花筒或花托筒)与子房壁发育而来干果瘦果种子向日葵(菊科)果小,果皮坚硬,易与种皮分离
坚果子叶莲(睡莲科)、菱(菱科)、板栗(山毛榉科)果较大,外果皮坚硬木质
荚果种子(子叶为主)大豆、花生(蝶形花科)沿背缝线开裂
聚花果花序轴菠萝(凤梨科)、无花果科(桑科)源于整个花序花萼和花序轴桑(桑科)
聚合果由花托肥大变成悬钩子、草莓(蔷薇科)一朵花中的离生雌蕊共同发育而来。
简答题:
1、被子植物包括哪两个纲?
他们有哪些区别?
被子植物最大的科是哪个?
说出科的识别要求,并举出该科5种常见植物。
答:
包括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
(1)根系:
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双子叶的为直根系。
(2)脉序:
单子叶植物纲植物为弧形或平行脉序,双子叶植物为网状脉序。
(3)子叶数目:
单子叶植物子叶1枚,双子叶植物子叶2枚。
(4)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原形成层全部分化为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其根、茎只有初生生长,无次生生长。
双子叶植物根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有原形成层保护部分,其根茎进行次生生长。
最大的科是菊科,它是头状花序,聚药雄蕊,蛇状、管状花冠,下位子房,瘦果,萼片变态形成冠毛鳞片状、刺毛状。
代表植物:
向日葵,蒲公英,莴笋,苦菜,麦秆菊,菊芋。
2、豆科分几个亚科?
简述亚科的主要特征。
答:
分为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和碟形亚科等三个亚科。
含羞草亚科,花冠辐射对称,云实亚科花冠两侧对称,但不为碟形,上方1个花瓣位于最内方。
碟形花亚科花冠为碟形,由1个旗瓣(最大、位于最外方),2个翼瓣,2个龙骨瓣组成。
3、蔷薇科分为几个亚科?
简述亚科的主要特征。
答:
分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苹果亚科(梨亚科)和李亚科(梅亚科)。
绣线菊亚科植物花托凹陷成浅盘状,子房上位,周位花,聚合蓇葖果;蔷薇亚科植物花托圆锥状或凹陷成杯状或成壶状,子房上位,下位花或周位花,聚合瘦果或蔷薇果。
苹果亚科(梨亚科)植物花托凹陷成浅盘状,子房上位,周位花,核果。
4、简述下列各科植物的识别要求
十字花科:
十字花冠,总状花序,四强雄蕊,侧膜胎座,角果。
蓼科:
单叶互生,节间膨大,具膜质托叶鞘,花被花瓣状,宿存,瘦果
藜科:
单叶互生,单被花,花被绿色,胞果锦葵科:
单体雄蕊,有副萼,蒴果或分果
葫芦科:
茎卷须,花单性,下位子房,3心皮,5个雄蕊,分成3组,瓤果
伞形科:
植物体常有芳香味,副伞形花序,子房下位,双悬果。
茄科:
花萼宿存,辐状花冠,浆果或蒴果唇形科:
茎四棱,叶对生,唇形花冠,二强雄蕊,四小坚果
旋花科:
植物幼体常有乳汁,茎缠绕,花冠漏斗形,蒴果
百合科:
常具有地下变态器官,花被片,雄蕊各6,两轮,3心皮,蒴果或浆果
禾本科:
节间明显,中空,叶两列,叶片带状,以小穗为基本单位组成花序,颖果
5、简述禾本科植物小穗及其花的组成。
答:
禾本科植物的小穗由小穗轴,2个颖片(花序下的苞片)及1至数小花组成。
小花由內稃,外稃(花下苞片)及花组成。
花由2个浆片或称为鳞被(退化的花被),3-6个雄蕊和合生心皮雌蕊组成。
6、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1.有根茎叶和维管系统的分化2.生活周期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3.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受精卵发育形成胚,再形成植物体。
7、列表比较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的主要区别。
双子叶植物
禾本科植物
表皮细胞
无长短细胞之分
有一种长细胞和两种短细胞
泡状细胞
无
无
气孔器
保卫细胞肾形,副卫细胞有或无
保卫细胞成哑铃状,副卫细胞近菱形
叶肉
背腹形叶(异面叶)或等面型叶(等面叶)
等面型叶(等面叶)
叶脉
无“花环型”结构
玉米、甘蔗等具“花环型”结构
8、简述被子植物成为当今植物界最占优势类群的主要原因。
9、简要回答什么是双名法,说明植物的学名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答:
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是名词;种加词一律小写,为形容词;命名人缩写的第一个字母需大写。
10、简述低等植物的主要特征。
答:
植物体由单细胞或多细胞丝状体或叶状体构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多数植物为单细胞结构,极少数为多细胞结构的生殖器官。
生殖过程中,简单的合子萌发成植物体,不形成胚,多数生活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
果实的类型
植物果实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一些果实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这类果实称为聚花果或复果;另一些果实则由一朵花中多个离生雌蕊(雌蕊群)分别发育成多个果实聚合在一起,称为聚合果。
此外,大多数植物的果实是由一朵花中的单个雌蕊(单雌蕊或复雌蕊)发育而成,称为单果。
单果可根据其果皮为肉质或干燥分为肉果和干果两类。
干果中又根据果实成熟后果皮是否开裂区分为裂果和闭果。
本实验通过实物标本及部分永久制片观察,了解果实的不同类型及各自的主要特征。
(一)复果(聚花果)
观察桑椹、无花果或凤梨等实物标本。
桑椹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复果,食用的多汁部分为花萼和花柄的变态。
无花果是由整个隐头花序发育而成,食用部分为花序轴的变态,花序轴膨大肉质化,雌花和雄花着生于花序轴中央的下陷部位内,授粉后,雌蕊发育成多数小坚果,包藏于肉质化的花序轴中。
凤梨的食用部分主要也是肉质化的花序轴。
其上的花不育。
取桑椹或无花果幼果的永久制片作补充观察。
主要了解其花序轴结构及上面着生的花朵,理解聚花果的来源。
(二)聚合果
观察草莓和莲蓬果实标本。
草莓的食用肉质部分为花托的变态,其上长有多数小瘦果,是由各个离生的雌蕊发育而成。
莲蓬的花托呈喷头状,其中镶嵌有多个由离生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即为食用的莲子。
取草莓幼果的永久制片作补充观察。
(三)肉果类型
肉果为单果中的一类,成熟后果皮肉质化。
由于果皮来源不同及果实肉质化食用部位的不同,肉果还可分为下列几种:
1.梨果如苹果、梨等,是由子房和花托等共同发育而成,为假果。
食用的肉质部分包括有花托、外果皮和中果皮,内果皮革质化
2.核果如桃、李、杏、梅等,为真果。
外果皮薄,中果皮厚并肉质化,为主要食用部分。
内果皮石质化,形成一硬核,其中包含有种子。
3.浆果如葡萄、番茄等,为真果。
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化多汁,为食用部分。
4.瓠果如黄瓜、西瓜等,由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为假果。
黄瓜的食用部分包括了花托、子房壁和胎座等,其幼嫩种子也可食用。
西瓜的食用部分则是由胎座膨大肉质化发育而成。
5.柑果如柑、桔等柑桔属植物的果实,为真果。
外果皮稍厚,常密布油腺。
中果皮疏松,有许多分枝状维管束。
内果皮向里包围成若干室,即为桔瓣。
内果皮上着生许多多汁的囊状毛,即为食用部分。
(四)干果类型
为单果中另一类,成熟后果皮干燥。
干果中又根据果皮是否开裂分为裂果和闭果。
1.裂果成熟后果皮干燥开裂,主要有下列几种:
(1)荚果如大豆、豌豆等豆科植物的果实。
由单心皮雌蕊发育而成,边缘胎座,胚珠不定数。
荚果成熟时,沿背、腹缝线同时开裂。
其中落花生、槐的荚果成熟时不开裂。
(2)角果如荠菜、二月兰、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果实。
由二心皮合生的子房发育而成,中间有假隔膜,种子着生于假隔膜的两边。
角果成熟时,果实沿腹缝线自下而上开裂。
根据果实长宽比的不同,有长角果(如油菜、萝卜)和短角果(如荠菜)之分。
(3)蒴果如棉花、牵牛、车前、百合、罂粟等,为较常见的果实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皮合生的子房发育而成。
成熟时,果实以多种方式开裂,常见的是瓣裂,另有盖裂、孔裂和齿裂等不同方式(4)蓇葖如八角、夹竹桃、玉兰等,果实由多个离生的单雌蕊发育而成,实际上为一聚合果,成熟时,每一蓇葖果可沿背缝线或腹缝线开裂。
2.闭果成熟后果皮干燥而不开裂,主要有下列几种:
(1)瘦果如向日葵、荞麦等。
子房由一至三心皮合生而成,形成一子房室,其中仅着生一粒种子。
成熟时果实不开裂,但果皮和种子易分离
(2)颖果如小麦、玉米、水稻等。
子房由2-3心皮合生而成,一子房室,着生一粒种子。
成熟时果皮和种子愈合在一起,不易区分和剥离
(3)翅果如榆树、元宝槭、白蜡树的果实。
子房由二心皮或两个以上心皮合生而成,常为一室,内含一枚种子。
其特点是果皮向外延伸成翅状,利于果实的传播。
(4)坚果如板栗、栓皮栎的果实。
子房由二个或多个心皮合生而成,常为一室,内含一枚种子。
果皮坚硬,常有总苞(或壳斗)包围在果实之外(图50-4,F、G)。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临澧一中生物组李海霞
一、教学目标:
1、植物的向性运动,向性运动的概念。
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二、教学重点:
1、植物的向光性——向性运动。
2、达尔文的实验。
温特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验过程、实验达到的目的。
三、教学难点:
达尔文、温特的实验过程。
四、教具准备:
自绘达尔文、温特实验过程图解。
五、教学过程:
越战期间,越南人民利用多山多林的优越自然环境,运用游击战给予美军重创,美军为了对付山地的游击战,从飞机上喷洒了一种物质,使山上的树林落叶,草木枯死,并且几年内植被都难以恢复。
这种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呢?
这种物质的实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植物激素的一种。
植物的幼苗破土而出,繁殖季节的两只雄羚羊为了一只雌羚羊而相互争斗,体操运动员优美的动作,这些生物现象都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
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不同,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激素的调节。
[板书]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
①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②水平放置的幼苗,茎背地生长,而根则向地生长。
这些现象分别是由哪种刺激引起的?
这两种刺激在方向上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
①由光引起;②由重力引起。
①和②都是受单一方向的刺激。
]
[板书]一、植物的向性运动
1、定义:
植物体受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
你能举出几个向性运动的例子吗?
(睡莲根的向水性等……,含羞草受到触动后叶片闭合下垂是向性运动吗?
为什么?
)
含羞草受到触动后叶片闭合下垂不是向性运动,是感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在植物生活中有何重要意义?
2、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2)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对水、无机盐的吸收。
[板书]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那么,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
科学家发现植物的向性运动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生长素是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时发现的。
[板书]二、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学者的努力,最后才发现了植物的生长素。
为生长素的发现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很多,比如达尔文、温特、郭葛等。
[板书]
(一)达尔文实验
达尔文做实验所用的材料是金丝雀(一种单子叶的草本植物)的胚芽鞘,什么是胚芽鞘?
胚芽鞘:
又叫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的作用。
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胚芽出土时不受损伤,随后为胚芽所突破。
胚芽:
能发育成幼苗的茎与叶的原始体。
1、①观察在黑暗中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黑暗中胚芽鞘直立生长,如果打开灯,它们的生长状况将会怎样呢?
)
②仔细观察在黑暗/光照/单侧光下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黑暗和光照下的胚芽鞘均直立生长,单侧光照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板书]结论:
说明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
胚芽鞘的向光性与什么部位有关?
2、仔细观察在黑暗/光照/单侧光下胚芽鞘的生长状况(保留和切除尖端的比较)
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不论在黑暗、光照还是在单侧光照下,均不生长也不弯曲。
[板书]结论:
说明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那么光接受刺激的部位到底是哪里呢?
是尖端还是尖端下方?
3、一个胚芽鞘用锡箔小帽遮住尖端,另一个胚芽鞘用锡箔遮住尖端下方。
一段时间后它们的生长情况会怎样?
用锡箔小帽遮住尖端的胚芽鞘给予单侧光照后直立生长;而用锡箔遮住尖端下方的胚芽鞘给予单侧光照则向光弯曲生长。
[板书]结论:
胚芽鞘接受光刺激的是尖端
接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那么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哪里呢?
4、仔细观察在黑暗/光照/单侧光下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尖端横插云母片,云母片不能让胚芽鞘中的物质通过)
[板书]结论:
说明胚芽鞘生长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方
达尔文对实验的结果的分析:
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对胚芽鞘的下面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是否真的像达尔文推想的那样呢?
1928年。
荷兰科学家温特给出了他的答案。
[板书]
(二)温特实验
1、温特在实验中把切下的胚芽鞘的尖端放在琼脂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并将这快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2、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学生活动]如果真是像达尔文推想的那样,那么温特实验的结果应该是怎样的?
1的结果:
胚芽鞘会向放琼脂的对策弯曲生长。
2的结果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结论:
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这些物质究竟是什么呢?
[板书](三)郭葛分离出生长素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这种物质,它是吲哚乙酸,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取名为生长素。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其他一些由植物体某一部位合成,并对植物体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人们把这类有机物统称为植物激素。
[学生活动]总结上述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茎尖。
2、会发生弯曲,弯曲的部位是茎尖下部
3、植物向光性的外因是光照分布不均,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
[学生活动]如何完整地解释植物茎生长的向光性现象?
植物顶芽的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顶端下部的生长。
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向下运输的过程中,受单侧光照射的影响,结果使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多,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茎就向着光照的方向生长。
[板书]三、向光性原理:
单侧光→茎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不均匀→背光侧块、向光侧慢→向光弯曲
[板书]四、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
1、产生: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发育中的种子中产生。
2、分布:
大多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
胚芽鞘,芽、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
3、运输: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
如何理解“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分类 植物学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