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docx
- 文档编号:26573231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01KB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docx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人格塑造策略。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
”“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
”[①]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
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
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
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所讲:
“要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激越,笔带锋芒,长于鼓动,在于他是战事纷繁年代里力阻“霸道”主“王道”的纵横家、雄辩家;鲁迅杂文如匕首、似投枪,犀利尖锐,深刻辛辣,因为他是风雨如磐的旧中国里愤世嫉俗的革命干将;毛泽东诗文境界开阔,语锋毕现,活泼鲜明,因为他具有一代伟人的胸怀和卓越政治家的气魄。
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人为地割裂“心”、“言”而大谈什么语感培养。
学诗的功夫在诗外,要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首先得塑造优秀的人格。
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②]这一命题,即使人对语言现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着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
把人格的构建塑造当作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界定,其创意就在于发掘“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现”,其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尽管语感能力的形成转化过程寓有人格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机制,但这并不意味语文教学于良好人格的培养是无所作为或可有可无的,相反,其深刻的审美体验能力却为语文教学赋予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人格塑造优势。
二、促进个性发展策略。
良好的语感能力极富个性,而个性往往又孕育着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无法谈及创造性。
人们常说:
一百个读者的头脑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林妹妹形象,一千个学生的头脑中也有一千个不同的阿Q和孔乙己形象。
这就是说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
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③],首先应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
语感能力培养要着力于个性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曾经说过:
“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致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
”[④]因此,教学中就不应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于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比如分析《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未必非得把学生驱入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认识其“反抗”意义的思维峡谷不可,如果有同学从人性方面去考察,得出那是本能的“挣扎”也不能否定;读《荷塘月色》,有学生只为朦胧、宁静、优美的意境所陶醉,并未领略什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也没什么不妥;陆游的《咏梅》是题咏人生的高格调之作,就没有必要用同一套子勉强学生同毛泽东《咏梅》诗分出高下。
三、能动参与策略。
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性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咏”体味过程中习得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
近年来语文界积极倡导的“语文活动课”就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培养语感能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措施,学生在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中有了强烈的作者、读者角色意识,自动探究、倾心实践,于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认知图式的构建。
四、实践感受策略。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
”[⑤]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实质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情况如何。
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实质上是关于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或者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应当以感性为主。
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
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
目前“大语文”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地不在,让学生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反复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际操作训练中,把语言还原到一定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五、整体感知策略。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
“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
”[⑥]这就是说,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
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单元整体,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在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
基于上述理解,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方法论术语,它对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就分外突出了。
六、形象思维策略。
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事实上直觉思维说到底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
再从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来看,人脑对拼音文字的处理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位来职掌的,汉字具有“左视野优越性。
”[⑦]而左视野传入的信息主要由右脑处理,右脑主要储存“图像”,所谓形象思维主要由右脑完成,而右脑与创造性思维又是关系最为密切的。
因此,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力培养来说,形象思维策略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总之,视语感能力培养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由语文学科内部规定性和教学活动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现代化语文教学就是要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使得学生面对语文材料,创造性地感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东西,用有限的知识孕育和启迪最多的能力。
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把人格构建塑造能力视为语感能力最高层次意义上的目标。
这不仅为深化语文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展示出广阔前景,更对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人的素质培养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
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悟。
衡量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写作水平的高低,关键看他语感强不强。
新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理念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对语文教学十分有用的建议。
语感强,在写作或口语交际时,能帮助我们准确地传情达意,让人更加明白、了解自己的意图。
现阶段教师应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
我认为还是离不开多读、多背、多写这三大传统法宝,具体阐释如下:
一.加强阅读实践、诱发语感。
孔子说过:
“不学诗,无以言”。
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阅读实践的重要性,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只会哭到能言善辩,其间需要经过漫长的语言听、说、读、写地实践才能形成如此巨大的变化,其中多读起了重要作用。
有人研究,杜甫的上千首诗,竟然很少使用重复的语句,而且处处妙语联珠,时时语出惊人。
郭沫若曾题联曰: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他能胸藏万汇之奥妙何在?
是跟“读书破万卷”息息相关。
可见阅读可以使人丰富词汇,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要诱发学生产生语感,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
儿童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了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许多知识,在他们的启蒙阶段,我们做教师、家长的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语文资源对他们进行熏陶,让他们对读书感兴趣,如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让学生多看故事书、童话、名人传记、文学名著等,让他们在阅读中既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又能学到很多名言佳句。
这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做好读书笔记,记下好词好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辩论会、演课文剧等阅读活动。
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强化,又能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增强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欲望,获取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朗读背诵、强化语感。
新大纲规定学生六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还规定了小学生必背诵的80首古诗,应该说学生能过大量的读书实践也产生了语感,但他们在写作时往往无从下笔,更谈不上挥洒自如。
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形成语感,很多书上的内容由于他们的认识水平低、生活阅历浅,只能囫囵吞枣地接受,时间一长大都忘记。
要让学生真正形成语感,还得学习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的精华--朗读、背诵,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文章精品,用语规范、文词雅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如现代作家朱自清、老舍、巴金、叶圣陶这些文学大家的作品,以及唐诗宋词,教师要让学生熟读精思,对于重要章段要强化朗读背诵,这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有的内容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即使讲得口干舌燥,但由于学生没有切身经验和感受,暂时不能理解;有的内容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采用朗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发挥记忆力强的优势,反复诵读,烂熟于心,待时机成熟后,他们自己慢慢地就领会到其中的意思。
三.多写多练、形成语感。
书读得多、背得多,如果不多练,容易造成眼高手低,就如学游泳,即使有再好的教练教,如果不下水亲自多实践,最终仍然游不好。
所以要让学生真正形成语感,还得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多写,当然写的方式练笔的机会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能通过办手抄报、投稿、自办个人作文选、作文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多练笔。
由于学生勤于练笔,在考试中往往胸有成竹、产生灵感,把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自然地用到所写的内容中,实现语言的内化,进行知识的迁移。
最近我班期末考试以《美丽的XX》为题写一处景物,表达对它的赞美,并写出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由于我平时注意鼓励学生多练笔,刚接手的新班大多也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
其中一个学生在写《美丽的逸仙湖》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里的景色真美啊,湖边有一些翠绿的柳树,柳枝垂到湖面上,引来许多小鸟,有的留在柳枝上;有的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尾尖偶尔沾一下湖面,荡出一圈圈波纹。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在这种境界里,似乎真的来到了仙境般的世界,居然把旁边的喧闹也忘记了。
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
要是我是一只小鸟就好了,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不知不觉,那些小鸟飞走了。
”很明显,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课文《燕子》、《草原》、《一夜的工作》的痕迹,但却毫不牵强附会,而是将这些内容巧妙地组合,是“神似”而不是“形似”。
可见,学生通过练笔,也能把平时背诵的精华灵活自如地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语感。
语感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多读、多背、多写,增强他的语感,形成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工作带来方便
语感是语文素质教育之本
素质教育要以学科教学为凭借,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语文是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学科,占课时最多,且具有工具性功能。
因此,语文科对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而找准语文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工作面是重中之重。
语文由语言文字组成,语音、字形作为一种信号,传递“语义”信息。
学习语文就是从接收信号及所表示的信息开始的,接收信息的强弱、正误、精粗、直接影响了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另一重要是语言的表达,表达力的大小、深浅、优劣,直接反映了语文素质水平。
根据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语感就是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
理解表达,指的是对语言的感受;使用反映,指的是生成感人的语言。
语感作为语言信息的动态存在形式,是由生成、传递、吸收、加工组成的循环系统,它的运动转化过程正是语文教与学的过程。
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在认识系统中,认识对象是语文形式,语文形式起支配作用,即使研究内容,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握语文形式,培养语文能力。
语感充分而全面地表现了语文形式,它的运动对象和内容涵盖了语文教学目标要求的所有方面,也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全过程。
由此可见,语感的能力实质就是语文素质。
看来,把握语感的特征,培养相应的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
一、对语感的直觉性要有灵敏的受感力
人类对语言的感知,首先靠直觉。
听到话语,马上与先前已形成的语意联系起来,一听就懂;看到文字,立刻与先前已有的字义联系起来,一看就通。
即使音、形与意义之间有一定差距,也能凭语气、动作、表情的直觉,准确感悟其内容,甚至连非文字的路标、商标、警标之类的符号也能明白其表示的意思。
人们对语言的感知,主要靠直觉。
在现实生活中,看文章,基本上靠直觉感受语言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判断,来不及对语言进行理性分析或深入探究,并不对理解产生怀疑或对判断寻找依据,满足于取得的总体感觉。
既然语感的产生首先且主要靠直觉,这就意味着大量的语感是快速直接生成的。
因此,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才能从容的适应语感的直觉性特征,正如一台质量好的电视机,一开,图像、声音立刻清晰地出现,说明性能好,灵敏度高。
一个先天眼瞎耳聋,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的人,无法接收音像,就无从生成语感,也就丧失语文能力。
当然,人要具备对语感的敏锐感受力,要比制造高性能的电器复杂得多,除了生理的健全,耳聪目明,还要心理正常,有优秀的心理品质;除了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要有厚实的语文知识,同时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虽然语感为主来自直觉,但是灵敏的受感力却来自理性。
在长期与语言打交道的经历中,大量地、用心地研究语言现象,熟悉语言规律,才能达到熟而生巧。
灵敏的受感力还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主动地时刻关心着语言的方方面面,听报告,读文章,听广播,看电视,即使是平常的交谈或漫步街头,都处处留心,就会常有意外收获——发现错音、错字、不符句法等问题。
语言的敏感性是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语文素养,除了实现对语感的直觉之外,还对净化社会语言文字,提纯自己的语言有巨大作用。
这样的素质一旦形成,其作用能超出语文领域。
讲究语言文字的规范纯洁性,必然要伴之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这就生发了科学研究的习惯和能力,这就远远超越了语文的范畴。
语言的敏感性对提高语言的使用效率作用很大。
对小学生而言,听得准,读得快,提高听课效率,增加阅读量,必然增加知识总量。
具备这样的语文素质,是每一个当代人必不可少的。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熟练地掌握工具,首先体现在灵活运用上,这正是语感的敏锐性。
二、对语感的异变性要有灵通的应变力
语言环境和语言结构不同,其蕴含的语感随之发生异变。
就语言本身而言,词义有本义、引申义、修辞义之分;同一个意思有褒贬、中性、谦语、婉言之分;语法、句式、体裁、风格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
这样,语言本已富有多向、多元、多层的语感功能。
就语言实践而言,汉民族语言有悠久的丰富积淀和漫长的演革变化,有广袤的地域和众多的群体差异,有外来语的渗透和时代新语汇的诞生,都加大了语义语感的异变。
就语言施受而言,施感时语意随意气、表情而变;受感时语感随心理和素养而异。
地方特色的约定俗成,职业、专业的行活、术语,都使语言的表达和语感变得千差万别。
语感的变化正显示语言的发展和生命力,从而使语言丰富多彩、日臻完善,但它又给语言的驾驭操作增加了内容和难度。
语感的异变几乎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这些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因此,对语感的异变性有灵通的应变力,是语文素质的重要方面。
培养这种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处变不乱,以不变应万变。
灵通的应变力要以广泛而扎实的知识为基础。
启动语感异变的因素,主要动因来自语言外部,既有历史的演革又有时代的发展。
变动的内容虽然在语言内部,变化的机制却出自人的心理活动。
因此,除了精通语文基础知识,还要略知各科语言特性,同时要关心现实生活中语言现象的相关知识,才能把握语言的来龙去脉。
灵通的应变力要以把握异变规律为凭借。
语言语感尽管变化多端,但运动变化是有序的,有一定的轨迹规律。
词有词法,句有句法,篇有章法……即使约定俗成也有习惯法则,这些“法”就是规律,就是万变不离之“宗”。
学生一旦具备这种灵通的应变力,就能站得高,望得远,驾驭动态语言现象的语文能力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语文素质便达到更高层次。
首先,对语言的感知能透过表象领悟本质,看穿假象,准确捕捉实质。
面对纷繁复杂的灵活多变的动态语言,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智、理性、从容地审察,进而准确地生成清晰的语感,这是另一层次的耳聪目明,心明眼亮。
其次,具备了这样的语文素质,对于扩大语言交流的地域、人群,成了现实的可能:
对于阅读各学科书籍,吸收多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供了得心应手的方便。
同时,语文作为工具学科,这样的语文素质,可以使这一工具增加功能。
就像自动翻译相一样,输入的是不同民族的语言,译出的却是所需的统一语言,一个人对语言的感知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对各种语言现象快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在使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时,能应付自如。
三、对语感的经验性要有灵活的运用力
语感是一种理解性的反映,理解和反映都必须有一定的基础。
语感的产生需要丰厚坚实的经验作基础。
人们对语言有灵敏的直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灵感”,而是长期生活经验积淀、众多信息知识储备为基础在起作用。
人们在语言实践中,感觉器官经受过多种语言方式的感应,取得对语言学习,揣摩、分析、比较、判断的经验,当同类语言现象重新出现时,就可以以这些经验为基础,作出直觉的反映。
人们对语言的异变性之所以具有灵通的应变力,也是以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为支撑的。
在语言实践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与语言相关的知识,经历了无数是非曲直的语言领悟,并积淀为牢固的经验系统,当语言以一种新鲜的形式出现时,便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
知识经验对于语感的把握还有一种值得重视的作用,即“监察反馈”作用。
在听话读文时,对语言文字中的无意失误,能凭借知识经验给予矫正、修复,获得符合语感发布者本意的理解。
在自己说话、行文时,自动监察自己的语言行为,凭借知识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节,做到准确的表达。
知识经验固然很重要,但它的活化能力更重要。
运用的灵活程度决定了语言的利用效率。
活化差,语感就肤浅、狭窄、迟钝;活化强,语感就深刻、全面、灵敏。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语言应用的频率加大,对语文这一工具的灵活操作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对语感经验运用的灵活程度,已成为语文素质的灵魂。
要提高知识经验的运用力和灵活度,首先要理性地对待语感,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注重语言行为的实践。
对前人经验总结而成的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注重与语言实践的结合。
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一切结论、经验都应在研究实践之后,对各式各样的语言材料,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推敲和研究,以保证经验的可靠性实用性。
其次,要科学地保存语感。
对于语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贮存,要讲究记忆技巧,有序地保留信息,建构一个便于检索、快速再现的系统网络,以保证经验活化有快捷的敏感性。
同时,要经常地实践语感。
语感能力是不断训练中形成的,语文既然是工具,工具的使用有熟能生巧的特点。
因此,经常地进行语言实践,使语感成为一种习惯与本能,这是对语感的经验性灵活运用的切实保证。
四、对语感的整体性要有完善的综合力
语感的生成需要语言这一外在的物质材料,即构成语言的全部要素;同时还需要有心理这一内在的精神材料,即普通心理和个性心理。
正确的语感要具备完整的内、外部材料的各种成份。
如果材料成份残缺,语感就失实或无法产生。
就语言的成份而言,字词是由音、形、义甚至包括其性质、类别组成的一个整体,才能完整表示概念;句子是由词语、语序、句式、标点,甚至语气、语境组成统一体才能明确表示句意;几句话乃至成段成篇的语言是语法、逻辑、修辞、文法整体的有机配合,创造出情节、形象、中心、文彩,才综合产生了感人的效果。
就心理的因素而言,语言感受的产生,首先要有感知、识记、表象、想象、联想的心理投入,同时要有注意、情感、兴趣的心理参与。
语感的整体性是客体,仅是一种客观存在。
我们所要的语文素质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发现和认识,即主观能动性。
具有完善的综合力才是主体应有的素质。
完善的综合力应体现在:
在感知语言时候,能把临时快速、准确、敏捷的直觉和平时的揣摩、品味、分析、论证综合起来;在应付语感异变的时候,能把社会历史沉淀的静态规律和时代发展的动态现实综合起来;对于认知语感的习惯和本能,能把丰厚的知识经验积蓄和实践中自觉地深化、更新综合起来。
要具备对语感整体性有完善的综合能力,首先要多种感官参与语言感知的实践。
如字词的整体性最基本的有音、形、义三个方面,这就要动用听觉、视觉、意觉等器官同时参与,并把各种感知结果协调为一个整体,从而把握字词的语感内涵。
其次,要多种心理因素投入语感活动。
语感的产生是多种心理功能协调活动的结果,人们对语言的接触、理解、感受、记忆、运用,离不开注意、识记、表象、思维、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投入的心理因素残缺,语感就不完整,不到位。
同时,要多种能力相互配合,同步促进。
语感的复杂性和特征的多元性,决定了掌握语感应同时具备多种相应的能力。
单一的能力,不论是直觉的感受力还是异变的应变力或是经验地运用力,仅能解决语感的某方面的问题;只有各种能力有机的配合,才能全面把握语感。
这些能力是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同步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不断完善,提高语文素质。
五、对语感的规律性要有灵巧的迁移力
增强语感对语文素质的提高是很全面的,不但表现在对语言的收受方面,而且表现在对语言的使用方面。
即不但表现在受语之感,还表现在施感人之语。
后一种能力素质是以前一种能力素质为基础的。
因此,对语感的规律性进行灵巧的迁移成了“半壁江山”,非常重要。
语文学习有12字“宪法”:
字、词、句、篇,语、逻、修、文、听、说、读、写。
前8个字是构成语感的基本要素,后4个字是语感的传达过程,也正是人类交流思想的活动,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方式。
说写是传出信息的,听读是接收信息的,说写的能力是在听读中学得的。
因此,要着力实现从听、读向说、写迁移。
在人对语言的把握主要靠直觉这一特点上,不要满足于接受语感的灵敏,一听就懂,一读就通,还要把它灵巧迁移到施放感人之语上,平时会话,即兴演讲,能脱口而出,侃侃而言;写稿做文章能信笔而就,文顺意达。
在实现这一迁移的过程中,要分析语言感人之所在,之缘故,从听、读中吸取语感的精华,完善自己的说、写;要在听、读中挑剔语感存在的差错、并引以为戒,改善自己的说、写。
只有这样灵巧的迁移,说,写能力才能发展提高。
在把握语感纷繁异变特性方面,要注意其变化的原理和规律,在说、写时充分利用和严格遵循。
尽量多学几手表达的方法、研究“激动人心”的技巧,使自己创造的语感,不但意思准确,而且简明、生动、深刻。
只有这样巧妙的迁移,才能提高语文素质的品位。
把握语言知识和语感经验方面,要把知识变成常识,把理论化为现实,把经验带入实践,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及时吸收有时代气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感 能力 培养 基本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