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抗皱类化妆品汇编.docx
- 文档编号:26557703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55MB
第06章 抗皱类化妆品汇编.docx
《第06章 抗皱类化妆品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6章 抗皱类化妆品汇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06章抗皱类化妆品汇编
第六章抗皱类化妆品
1.了解皮肤老化及皱纹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2.掌握抗刍皮类化妆品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3.熟悉抗皱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
第一节皮肤老化及皱纹形成的
原因和机制
一、皮肤衰老的原因和机制
(一)皮肤衰老的分类
衰老是生物界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之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个体都将发生功能性和器质性衰退的渐进过程。
皮肤的衰老通常分为内在性衰老和外源性老化。
1.内在性老化(intrinsicaging,即自然老化)是由机体内在因素的作用(主要为遗传因素)引起,特征为皱纹的出现和皮肤松弛,是不以人的意志所改变的。
2.外源性老化主要由外界因素引起,如紫外线辐射、吸烟、风吹、日晒、接触有害化学物质、饮酒和营养不良等,其中日光中紫外线辐射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皮肤外源性老化又称为皮肤光老化(photo-aging)。
这种衰老的发生是可以预防和减缓的。
(二)皮肤衰老的主要表现和组织学改变
1.衰老的主要临床表现
(1)内在性老化:
是一种萎缩性改变,表现为皱纹细微、无斑点、血管突显、真皮透明度增加而使皮肤发亮、皮肤变薄、松弛。
(2)外源性老化:
主要是光损害的累积并与自然老化相叠加的结果。
光老化主要发生于面部、颈脖和前臂等光暴露部位皮肤,表现为皮肤粗糙、皱纹加深加粗、结构异常、不规则性色素沉着、血管扩张。
早期皮肤呈增生性改变,后期合并自然老化可出现萎缩。
2.衰老的组织学改变
(1)表皮:
早期表皮厚度改变不明显,但随着角质细胞脱落速度的变慢,角质层增厚,皮肤变得粗糙。
细胞间连接疏松,角质层通透性增高,含水量降低,屏障功能下降。
表皮。
真皮连接变平,皮肤变得松弛、失去弹性。
30岁以后黑素细胞开始减少,每十年降低大约10%~20%,但是角质细胞的数目并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衰老皮肤中残存的黑素细胞发生了功能上的代偿性肥大和细胞活力的增强,其体积更大,并有增多的树状突起,且具有较强的多巴阳性反应,导致皮肤可能出现不规则的色斑一色素沉着。
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角质层中的自然保湿因子含量减少,致使皮肤的水合能力下降,老年人皮肤仅为正常皮肤的。
75%。
而且老化的皮肤多有皱纹,使皮肤的表面积增加,水分丢失增多。
因此自然老化首先表现为皮肤干燥。
(2)真皮:
真皮衰老表现为真皮对外来化学物清除力下降,真皮厚度由于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和肥大细胞(mastcell)的减少而变薄、密度降低,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分解酶活性增强,真皮内非血管区和非细胞区相应增多。
儿童的皮肤以Ⅲ型胶原蛋白为主,它是一种有活力、富弹性、纤维较少的胶原蛋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Ⅲ慢慢地被胶原蛋白I取代,皮肤中的Ⅲ型胶原蛋白与I型胶原蛋白的比例由十岁前的80%左右降低到90岁后的50%左右。
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使弹力纤维变形,纤维增粗、扭转、分叉,日积月累可使变性的弹力纤维呈团块状堆积,其弹性和顺应性则随之丧失,皮肤出现松弛、过度伸展后出现裂纹。
同时,基质中的其他成分!
如对调节细胞间相互作用以及调节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合成具有主要作用的氨基多糖和蛋白多糖也在日光照射下发生裂解,可溶性增加,从而影响其结构和功能。
(3)皮下组织:
临床上早期表现为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晚期皮肤小血管减少、毛细血管网消失,使皮肤看起来暗无光泽或呈灰黄色。
在真皮乳头层,垂直毛细血管也减少。
电镜观察发现,血管壁变薄,壁细胞减少。
由于皮肤血管减少,皮肤微循环减弱,调节温度功能减弱。
(4)皮肤附属器:
光镜下汗腺排列紊乱,汗腺数量减少,分泌细胞萎缩,管腔扩大。
同时,脂肪质粒增多,故影响汗腺分泌功能,使老人对高温的出汗反应降低。
皮脂腺尽管在数目上不变或尚可能增加,但分泌皮脂功能减弱,皮脂分泌减少。
由于皮肤汗腺和皮脂腺数目减少,功能下降,使得皮肤表面的水脂乳化物含量减少。
(三)皮肤衰老的理论
由于衰老的机制迄今未完全清楚,所以关于衰老的理论有很多。
目前比较多人接受的主要有遗传基因学说、蛋白质合成差误成灾学说、交联学说和自由基学说等。
1.遗传基因学说该学说认为某种生物寿命的长短或衰老是由遗传因子(及基因)决定的。
人和不同种属动物寿命有很大差别,而每种生物都有其相对的稳定的寿命,这种差别完全取决于各种生物各自的遗传特征,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人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遗传位点、等位基因的变异与衰老密切相关。
2.蛋白质合成差误成灾学说该学说认为,在遗传信息传递的各个步骤如转录和翻译中发生的错误,可以造成有缺陷蛋白质的积累,并导致衰老。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遗传信息携带者DNA在自我复制时发生差错的几率增加,就会使某一段基因产生变异。
据统计,DNA在体内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大约是10一。
对于正常生物体来说,DNA分子上的差错一般能够得到校正和修复。
正常细胞每分钟修复300个DNA单链上的缺损,而且越是长寿的动物其DNA修复能力越强。
这种修复的功能和体内的某些酶有关。
老年生物体内酶活性下降,修复力也随之降低,DNA分子上的差错导致不正常蛋白质(包括酶)分子也越来越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同时,差错逐渐积累,最后超过一定阈值,而产生致死性效果,致使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衰退和紊乱。
3.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是指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正常情况下,自由基的产生和消亡处于动态平衡中。
年龄的增大、疾病的影响以及日光的照射都可以使体内的自由基增加,多余的自由基会和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使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相对增多,从而降低膜的柔软性,导致细胞膜功能异常,从而使机体处于不正常状态。
表现在皮肤上则是皮肤干燥,出现皱纹。
不饱和脂肪酸与自由基发生过氧化反应生成的最终产物是丙二醛(MDA),它会进一步与体内蛋白质、核酸或磷脂类起反应,生成荧光物质,这些荧光物质积聚后表现在皮肤上就是老年色斑。
另外体内自由基的增加还会引起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的交联,使胶原蛋白的溶解性降低,表现在机体上就是皮肤无弹性、无光泽、骨骼变脆、眼晶状体变浑浊等。
4.交联学说胶原交联导致的皮肤老化,是交联反应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
生物体内的交联反应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发生在细胞核DNA的双股结构的股间交联;另一类是发生在细胞外蛋白胶原纤维之间的交联。
这两类交联反应,都可严重损伤机体,引起机体的衰老和死亡。
在机体内的交联反应中存在一类重要的物质:
交联剂。
在正常情况下,交联剂(主要为甲醛、重金属离子和自由基)在体内的生成和消除是平衡的,维持着生理平衡。
然而,随着内外因素的改变,交联剂的生成与消除失衡,累积性增加。
交联剂化学结构的两端有一个具有化学活性的部位,其一端很容易与DNA螺旋的一股钩上,在机体的防御机制尚未切除这股带有交联的小段之前,交联剂的另一端又钩上了DNA的第二股。
当碰到两股间不可修复的交联键时,双股的结构到此点也就无法再解开,形成一种“Y”字畸形。
这样的DNA既不能恢复正常,也无法完成分裂,从而导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四)皮肤光老化的机制
长期紫外线辐射将导致皮肤胶原纤维减少和异常弹性纤维沉积而出现皮肤光老化。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紫外线作用于人体皮肤后通过产生的活性氧、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因子受体及许多酶的交联,激活转录因子激活蛋白,使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表达而降解细胞外基质,最终导致皮肤光老化。
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光老化中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含有钙和锌离子的水解蛋白酶,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对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降解和组织修复起中枢作用。
MMP亚家族中的基因至少能编码3种胶原酶,3种基质溶解素和一些明胶酶。
人类MMP中氨基酸序列是相当保守的,仅MMP-l,MMP一8和MMP-13能够裂解天然的胶原螺旋。
变性的胶原称为明胶(gelatin),明胶的进一步裂解由MMP中的基质溶解素和明胶酶来完成。
用紫外线辐射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可导致MMP-1、MMP-3的mRNA高表达,活性氧也可导致成纤维细胞MMP-2的mRNA表达增高2倍。
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发现,在正常皮肤中并无MMP-7和MMP-12,但在日光损伤的皮肤中有MMP-l、MMP-7和MMP-12的沉积,说明MMP-7、MMP-12可能与日光性弹力纤维变性病变有关。
2.氧自由基在光老化中的作用氧自由基,也就是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在光老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已经证实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可引起自由基增多,累积的自由基可导致皮肤组织的多种损害。
在正常能量代谢过程中,来源于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被传递给氧原子可产生少量R0s并随即被皮肤抗氧化系统清除。
UV反复照射可导致皮肤成纤维细胞线粒体DNA出现大范围缺失性突变,该突变导致线粒体功能损害,损害的线粒体存在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功能缺陷,可在能量代谢中产生大量ROS,使皮肤中ROS浓度异常升高。
3.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光老化中的作用研究证明,UVA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后使IL一1的表达增加,诱导IL.6的表达增多,从而导致间质胶原酶的分泌增加,引起皮肤问质胶原的分解增多,在光老化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紫外线辐射的作用与受体和配体的作用相似,在接受紫外线辐射后,:
EGF-R(角质形成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IL-1R(白细胞介素1受体)交互联系(cross-talk)导致信号路径下游成分c-jun激酶激活。
它是先激活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随即启动了AP-1或Ras、Rac信号通路。
AP-1调控机体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以及MMP家族基因表达。
:
EGF‘一R是多种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路径中的关键介质,c-jun、c-fos是AP-1转导通路的主要成分。
UV照射使AP-1活化、诱导c-jun基因高表达,而c-fos基因改变不明显。
同时,UV照射还可促进胶原酶(MMP-1),明胶酶(MMP-2)和基质裂解酶(MMP-3)基因转录。
MMP活性增强,降解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等真皮基质增多,致使皮肤松弛,出现较深皱纹。
UV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
PK)依赖信号途径诱导角质化细胞表达颗粒酶B(GzB)和穿孔素(PFN),可导致角质细胞、淋巴细胞、黑素细胞的破坏。
二、皱纹形成的原因及皱纹的类型
(一)皱纹形成的原因
皱纹的发生归结起来有四个原因:
自然老化、地心引力作用、光老化与光损伤、面部表情肌过多的收缩。
1.自然老化真皮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合成胶原能力降低。
蛋白酶释放增加,胶原降解增加弹性纤维网发生卷曲、松弛、失去弹性,纤维束的变粗使皱纹的深度加重,皮下脂肪减少,使皮下组织中连接网状真皮下部于筋膜的纤维性小梁失去了支撑作用,使皮肤松弛下垂。
弹性纤维所含微丝减少,电子密度的内含物增多,弹性纤维形态变异复杂,导致皮肤拉伸后弹性回复力减弱。
电镜检查显示,非正常弹性纤维由大量微纤维沉淀构成,这种弹性纤维的退化导致皮肤松弛,形成细小皱纹。
2.地心引力作用地心引力作用对皱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如长期地心引力会出现眼袋、双下颌等。
3.光老化与光损伤真皮胶原纤维束是真皮中最主要的结构物质。
紫外线辐射会引起胶原纤维束的退化,紫外线对胶原纤维退化的影响比自然老化更大。
通过影响胶原纤维束,使皮肤弹性受损,进而使皱纹增加。
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使弹力纤维变形,纤维增粗、扭转、分又,弹性和顺应性则随之丧失,皮肤出现松弛、过度伸展后出现裂纹。
4.面部表情眼部皮肤非常脆弱。
和脸部其他皮肤2mm的厚度相比,眼部皮肤的厚度只有0.5mm,且其皮肤干燥速度比其他部位快2倍,支持的真皮通常比其他部位薄。
眼部周围只有22块肌肉,每天眨动10000次,因此这部分的肌肉在不停地运动。
第一个老化现象总是发生在眼部皮肤:
皱纹和幼纹。
嘴唇周围皮肤缺乏皮脂腺,特别薄,因而异常脆弱。
嘴唇不停地运动,如大笑、微笑、撅嘴、拉下脸及伴鬼脸,这些运动都会导致皱纹产生。
此外,长期地心引力会出现眼袋、双下颌等。
(二)皱纹的分型
1.按照皱纹形成的原因分类
(1)固有性皱纹(orthostaticwrinkle)。
(2)重力性皱纹(grayitationalwrinkle)。
(3)光化性皱纹(actinicwrinkle)。
(4)动力性皱纹(hypei’dynamit:
wrinkle)。
2.按照皱纹的性质分类
(1)深皱纹:
位于面、颈等曝光部位,持久型,绷紧皮肤并不能使之消失。
显微镜下皱纹周围皮肤的弹力纤维的变性较皱纹部位的真皮上层明显。
(2)浅皱纹:
位于腹、臀等非曝光部位。
暂时性,绷紧皮肤可使之消失。
显微镜下可见真皮乳头弹力纤维减少,但真皮上部与周围皮肤相比并无差别。
3.按照皱纹的形状分类
(1)线状皱纹(外眼角皮肤像鸟的足迹形状)。
(2)图案形状(面颊和后颈部可看到的线状交叉呈三角、四角形)。
(3)纤细皱纹(高龄者的衣服覆盖部可见到的纤细褶状的皱纹)。
一般来讲女性30~35岁开始出现皱纹,男性在35~40岁开始出现皱纹(图6—1)。
最早出现皱纹的部位是面上1/3处。
第一个出现皱纹的部位是眶外侧的鱼尾纹;其次是额头纹和眉间纹;再次为面下部的鼻唇沟纹和唇上纹;最后出现的是颈部伸侧的颈阔肌纹,俗称老人颈(agingneck),因它形态上像火鸡,故又称火鸡脖(neckofturkey)。
第二节抗皱类化妆品的活性成分
及作用机制
延缓皮肤衰老可以针对引起衰老的原因和衰老所引起的病理变化进行。
一、抗衰老或祛皱的作用途径
1.作用于细胞及分子水平遗传因素是皮肤和全身自然衰老的最主要的原因,故抗衰老(祛皱)在细胞、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用反义RNA核酸序列封闭DNA合成抑制基因,促进细胞分裂、增殖,促进胶原、弹性纤维的合成,保湿和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等。
自然衰老的实质是细胞的分裂、增殖与细胞的老化、死亡之间的平衡失调。
因此,促进细胞分裂、增殖,使新生/老化细胞的平衡恢复到正常水平,是抗衰老(祛皱)的途径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许多抗衰老药物和化妆品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加快表皮角质细胞脱落速度、刺激基底细胞分裂,在短期内改善皮肤外观。
2.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衰老的原因之一在于活性自由基的作用。
抗氧化酶类有多种,其中SOD是人体防御自由基损伤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抗氧化剂中最重要的酶。
它可使体内超氧化物自由基经过歧化作用而被清除,从而达到解毒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SOD水平下降,自由基增加。
自由基和紫外线照射直接损伤血管,发生炎症可释放胶原酶,进一步加重真皮结缔组织破坏,使血管失去纤维支持出现血管膨胀而扩张。
由于血管炎症使小血管破坏而减少,炎症使血管壁增厚,通透性降低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可出现苍白发黄、干燥,而血液循环差可导致代谢产物堆积,脂质过氧化物进一步伤害皮肤组织。
因此,通过抗氧化剂等清除衰老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抗衰老(祛皱)的目的。
3.抵抗紫外线在真皮内,由紫外线照射所产生的自由基会增加细胞膜中磷脂的过氧化作用,UVB照射。
还可以在DNA结构中形成嘧啶二聚体,自由基也能产生弹性酶,从而改变弹性纤维性质。
因此,紫外线促进皮肤老化,而且也增加了皮肤癌的风险。
这就是在抗老化美容制品中要加入遮光剂的理由。
4.重塑皮肤结构根据皮肤损伤的程度和皱纹深浅将皮肤的老化损伤分为三度:
I度为皮肤的轻度损伤,面部肌肉活动时可见浅细皱纹,活动停止后皱纹也消失。
原因是真皮乳突层的弹力纤维网减少,乳突层平坦,表皮层松弛所致。
Ⅱ度为皮肤的中度损伤和老化,面部活动静止时仍可以见到皱纹,但是牵拉、伸展两侧皮肤时皱纹消失。
11I度损伤表现为粗、深的皮肤皱纹,牵拉时也不会消失,真皮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断裂。
对于正常皮肤和I度皮肤老化,延缓皮肤衰老和祛皱的方法多采用药物及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皮肤细胞生物活性的调控。
对于Ⅱ度、Ⅲ度皮肤损伤,由于皮肤组织已经发生不可逆损伤,保守的药物疗法效果不满意,只有通过其他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冷冻、皮肤磨削、化学剥脱、皮下胶原注射、脂肪注射和种植体植入、面部皮肤上提手术、骨筋膜系统悬吊手术等。
二、抗皱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
化妆品活性原料决定产品的功效作用,抗衰老化妆品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方式大致如下。
(一)影响组织细胞的生长代谢的活性成分
1.细胞生长因子细胞生长因子是生物活性多肽,它们都是与存在于靶细胞上的特异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
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有趋化诱导炎症细胞、刺激靶细胞增殖和分化、促使靶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如胶原等。
作为化妆品原料目前使用的细胞因子有:
(1)表皮生长因子(epiderrealgrowthfactor,EGF):
1986年美国科学家科恩(s.(~ohen)博士因首次从动物的内脏和外分泌腺中发现表皮生长因子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EGF作为一种有丝分裂源,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分化、促进表皮创伤愈合。
EGF可促进K’、脱氧葡萄糖、d一氨基异丁酸等小分子物质的转运,增加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促进RNA、DNA和蛋白质的合成。
表皮生长因子可以有效地刺激表皮细胞的生长。
其作用过程是:
EGF作用于靶细胞并与膜受体相结合,然后配体与细胞外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诱导受体二聚化,导致外源性细胞增殖信号穿过细胞膜屏障,激活细胞内酪氨酸酶的功能区。
这导致酪氨酸残基上的自磷酸化,并形成信号传到靶细胞核内。
目前EGF是从动物组织(如鼠、牛)中提取的,其结构与人体EGF有差别,长期使用后人体可能会产生抗体,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基因重组(人)细胞生长因子可以克服这一问题。
基因重组(人)细胞生长因子包括基因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epidernmlgI"owthfactor,hEGF)、基因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acidi(:
fihrolAastgrowththctor,aFGF)和基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三种。
均采用基因工程发酵法提取,分别被誉为皮肤浅层、中层和深层修复因子。
(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
FGF):
包括酸性(aFGF)和碱性(bF。
cF)两种,是作用极强的有丝分裂原。
对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肌原细胞、造骨细胞等都有促分裂作用;并通过其趋化作用和促细胞迁移作用使巨噬细胞、间充质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向创伤部位聚集,启动创伤愈合过程;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促进细胞释放胶原酶、血纤溶酶激活物。
与肝素结合后,FGF的生物学活性增强20~100倍。
(3)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sgrowthfactor’,KGF):
是从成纤维细胞培养基中纯化得到的,是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分化和毛囊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KGF可刺激DNA的合成,促进和维持人类表皮细胞及上皮细胞的生长。
KGF在调节表皮角化细胞增殖和创伤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动植物提取物
(11红景天:
是一种具有很强抗衰老作用的植物或中草药,红景天素是其中的主要药效成分。
红景天对真皮成纤维细胞具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分裂及其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同时也刺激细胞分泌胶原酶,使原有的胶原分解。
胶原蛋白在细胞外组装成胶原纤维,所以红景天可以使胶原纤维的量增加。
红景天与鹿血清或人参组成外用制剂可使皮肤中胶原含量增加,胶原间老化性架桥减少,使皮肤细腻、光滑、有弹性。
(2)海洋肽:
是从栉孔扇贝中提取的多肽。
海洋肽对真皮中成纤维细胞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分裂及其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的能力,从而使成纤维细胞和表皮平均厚度明显增加,促进恢复皮肤弹性活力和减少细小皱纹。
3.果酸类物质
(1)仅一羟基酸(alphahydroxyacids,AHAs):
是一类从柠檬、甘蔗、苹果、越橘等水果中提取的羟基酸,有羟基乙酸、L哥L酸、枸橼酸、苹果酸、甘醇酸、酒石酸等几十种物质,俗称果酸。
以羟基乙酸和L哥L酸最为常见。
果酸是一类小分子物质,可迅速被吸收,具有较强的保湿作用;同时,作为剥离剂通过渗透至皮肤角质层,使皮肤老化角质层中细胞间的键合力减弱,加速老化细胞剥落。
果酸还可促进细胞分化、增殖,通过加速细胞更新速度和促进死亡细胞脱离等方式来达到改善皮肤状态的目的,从而使皮肤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对皮肤具有除皱、抗衰老的作用。
羟基乙酸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果酸,渗入皮肤的程度最高,可使角质层变薄,同时促使表皮细胞的生长,其效果最明显,但对皮肤深层的刺激也最明显。
L哥L酸作为自然保湿因子存在于人体肌肤中,其刺激性较羟基乙酸小,常用于性质温和的产品如眼霜等。
果酸的抗皱作用与果酸的种类、浓度及添加的浓度均有关系。
通常果酸分子质量越小,pH越低,浓度越高,祛皱效果越好,但刺激性也越大。
几种不同的果酸可以混合使用,渗入不同深度的皮肤以祛除皮肤外层的死细胞。
但无论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均有副作用,故一般化妆品配方中的浓度为2%~8%。
通常在果酸类产品中加入消炎、抗刺激物质,以降低果酸引起的刺激。
(2)B一羟基酸(betahydroxyacid,BHA):
可以从天然生长植物如柳树皮、冬青叶和桦树皮中萃取,是新一代的果酸。
由于BHA是脂溶性的,所以比传统的水溶性果酸更容易与油脂丰富的肌肤表层相结合,对皮肤可进行缓释作用,保证皮肤表层细胞的自然脱落和新细胞的再生。
它的这些作用都比传统果酸好,且更重要的是BHA可以深入油脂丰富的毛孔内部彻底清除老化角质,使毛孔缩小,肌肤光滑细致,浓度也只需传统果酸的1/5,故能高效、持久、温和地促进肌肤细胞更新,使肌肤焕发健康活力。
4.其他其他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增进胶原蛋白分泌的活性物质还有羊胎素、脱氧核糖核酸、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类、p-葡聚糖等。
(1)羊胎素:
是从怀孕三个月的母羊胎盘中直接抽取并提炼的一种活性胚胎细胞精华,含有EGF、DNA、SOD和被命名为维他命X的活性因子及黏多糖、脂蛋白、酵素、维生素、荷尔蒙、磷脂酰胆碱、胸腺素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这些活性物质能渗透皮肤深层组织,刺激人体组织细胞的分裂和活化,促进老化细胞的分解排出,从而延缓肌肤老化。
(2)脱氧核糖核酸(DNA):
脱氧核糖核酸具有活化细胞的生物效果。
小分子DNA可以被皮肤吸收,作为合成新细胞的遗传构件,使细胞处于生命力旺盛状态,细胞更新速度快,从而起到抗皱和抗衰老作用。
(3)胶原蛋白(collagen)及弹性蛋白(elastin):
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均属于硬蛋白类,是小纤维状蛋白质,均为人体皮肤所固有的。
胶原蛋白由成纤维细胞合成。
可溶性胶原蛋白中含有丰富的脯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等15种氨基酸营养物,将其应用于化妆品中易被皮肤吸收,能促进表皮细胞的活力,增加营养,有效消除皮肤细小皱纹。
弹性蛋白也是由成纤维细胞合成的。
在抗衰老化妆品中加入弹性蛋白,可补充老化皮肤中的弹性蛋白含量,增加皮肤的柔弹性,润滑角质层,减少皱纹。
(4)p‘葡聚糖:
是酵母细胞壁提取物,具有激活免疫和生物调节器作用。
它通过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细胞携带的p-葡聚糖受体结合而激活这些细胞,从而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由此可刺激皮肤细胞活性,增强皮肤自身的免疫保护功能,高效修护皮肤,减少皮肤皱纹产生,延缓皮肤衰老。
(二)提高皮肤保湿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活性成分
皮肤干燥及由此产生的临床症状(如发痒、脱屑等)是由于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06章 抗皱类化妆品汇编 06 抗皱 化妆品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