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ocx
- 文档编号:26544172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0.78KB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ocx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质量及验收要求
1、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工程验收应以设计文件、施工承包合同为主要依据,并遵守施工质量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通信铁塔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完备的地质勘探报告及基础地下管线、地面建筑物、构筑物、架空电缆和其他工艺设施的构造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及临近建筑的安全。
3、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专业资质,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验收制度。
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及见证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4、工程所用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应进行现场验收。
涉及结构安全的水泥、砂、石、钢筋及混凝土试块、焊件等,应按规范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5、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工程过程控制应做到程序到位、签字完善、资料齐全。
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检测,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施工企业三级质量检查验收。
按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要求,重要工序需报请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验收的,应按工程四级验收体系执行。
地基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勘单位、设计单位进行验收;钢筋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程序通知监理单位验收;预埋件及地锚螺栓工程隐蔽前,应由基础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复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精度,并签字认可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理单位必须实施旁站监理,混凝土试块必须在监理单位监督见证下现场取样。
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应由安装施工单位配合,进行专业工种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
6、地基基础分部工程应按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划分成若干检验批,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验收标准应执行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及国家现行相关专业规范要求。
基础分部应按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地勘单位参加联合检查验收,在工程实体、文件资料两方面合格的前提下,方可移交安装单位施工。
1独立柱基础
2.1基础土方工程
2.1.1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时,开挖的工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序相一致,并遵守“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其土方工程的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
2.1.2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坑底进行保护,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坑底标高允许偏差-50mm,长、宽允许偏差+50mm,-50mm。
检验方法:
用水准仪、钢尺检查。
2.1.3土方填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检验方法:
依据密实度土工试验检查。
2.2基础模板工程
2.2.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2.2模板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2.2.3基础侧模拆除时,应以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为宜。
对于架空基础梁,跨度≤8米时,达到75%强度可拆除底模,跨度>8米时,达到100%强度方可拆除底模。
检验方法:
依据现场混凝土试块力学试验检查。
2.2.4现浇基础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允许偏差:
5mm。
底模上表面标高:
±5mm。
截面内部尺寸:
±10mm(基础),+4、-5(柱、梁)。
检验方法:
用水平尺、经纬仪、水准仪测量。
2.3基础钢筋工程
2.3.1钢筋进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监理见证取样复检,焊接钢筋试件应现场施焊,并见证送样。
合格后方可使用。
2.3.2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段应作弯钩。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受力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检验方法:
用钢尺检查。
2.3.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3.4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1.3.5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受力钢筋接头宜相互错开,应避开梁端、柱端加密区。
在纵向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的范围内,接头面积百分率应<50%。
检验方法:
用钢尺检查。
2.3.6基础钢筋安装位置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网眼尺寸
±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宽、高
±5
受力钢筋
间距
±10
排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柱、梁
±5
板、墙、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检验方法:
用钢尺检查。
2.4基础混凝土工程
2.4.1水泥、砂、石进场后,应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及其他相关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4.2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2.4.3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由监理见证取样,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混凝土试块,并分别作标准养护与现场同条件养护两种评价。
2.4.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隔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2.4.5混凝土施工缝不应随意留置,其位置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明确,并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
施工缝的处理应先凿除松动石及表面浮浆,用水润湿后采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等级的水泥砂浆铺底,浇筑混凝土。
2.4.6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普通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2.4.7未经设计许可,在基础混凝土未达设计强度的情况下,不得附加上部结构主要荷载。
2.4.8现浇混凝土结构尺寸允许偏差:
独立基础轴线位置偏差:
10mm。
墙、柱、梁轴线位置允许偏差:
8mm。
标高允许偏差:
±10mm。
截面内部尺寸允许偏差:
+8mm,-5mm。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8mm.
检验方法:
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检查。
2桩基础
3.0.1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检查应包括成孔及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安放、混凝土拌和及浇灌。
3.0.2泥浆护壁冲(钻)孔桩及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应符合表3
表3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序号
成孔方法
桩径允许偏差(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桩位允许偏差(mm)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1
泥浆护壁灌注桩
D≤1000
±50
〈1
D/6,且不大于100
D/4,且不大于150
D〉1000
±50
〈1
100+0.01H
150+0.01H
2
人工挖孔灌注桩
D≤500
±50
〈0.5
50
150
D〉500
±50
〈1
100
200
检验方法:
用经纬仪、钢尺检查。
3.0.3钻孔桩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时,应停钻,报监理、业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行钻进。
3.0.4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端承桩:
≤50mm,摩擦端承、端承摩擦桩:
≤100mm,摩擦桩:
≤300mm。
3.0.5钢筋笼制作的允许偏差见表4
表4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主筋间距
±10
2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
±20
3
钢筋笼直径
±10
4
钢筋笼长度
±50
检验方法:
用钢尺检查。
3.0.6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应在35d及500mm范围内错开50%,宜采用焊接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
3.0.7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3.0.8钢筋笼主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如下:
水下浇筑混凝土:
±20mm,非水下浇筑混凝土:
±10mm。
3.0.9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筑桩身混凝土。
3.0.10桩身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功,不得留有施工缝、形成断桩,混凝土浇筑应由监理单位旁站监督。
3.0.11桩身混凝土必须留有试件,对一柱一桩的桩基,每根桩应有1组试块,且每个浇筑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3件,在监理见证下取样送检。
3.0.12灌注桩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
人工挖孔桩施工应有可靠的上下井安全措施以及通风、护栏的设置。
3.0.13通信铁塔桩基应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要求进行承载力及桩身质量检测。
试桩桩头一般应予加强,可在桩顶配制加密钢筋网2~3层,或以薄钢板圆筒做成加劲箍予桩顶混凝土浇成一体,并除去桩顶浮浆,保持桩顶平整。
检验方法:
按照桩基检测试验规定检查。
3基础预埋件与基础移交
4.0.1构件安装前,必须取得基础验收的合格资料(基础根开尺寸、对角线尺寸和水平标高等)。
基础应由建设单位会同土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安装施工单位进行联合验收。
联合检查验收的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要求。
4.0.2安装前,应根据基础验收资料复核各项数据,并标注在基础表面上,现浇混凝土基础、塔脚地脚螺栓位置、法兰支承面的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支承面、支座和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1
独立基础轴线偏差
10mm
2
支承面(混凝土柱墩)
(1)标高
(2)水平度
±2.0mm
1/1000
3
支承表面(法兰上端面)
(1)标高
(2)水平度(法兰上端面)
±1.5mm
1/500且不大于3mm
4
预埋螺栓中心位置偏差
±5mm
5
地脚螺栓位置扭转偏差(任意截面处)
±3mm
6
地脚螺栓法兰对角线偏差
≤L/1500L-对角线距离且<10mm
7
地脚螺栓相邻之间偏差
≤b/1500b-塔脚跨距且<10mm
8
地脚螺栓伸出法兰面的长度
a±10mma-设计螺栓伸出长度
9
地脚螺栓的螺纹长度
Lw±10mmLw-设计螺纹长度
检验方法:
用水准仪、经纬仪、钢尺、游标卡尺检查。
4.0.3复核定位应使用原轴线控制点和测量标高的基准点。
4.0.4钢塔柱脚底板(法兰)与基础间的空隙(为调整法兰、底板水平高差而预留之空隙),在主要负荷加载之前应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
露出基础顶面的螺栓在钢结构安装前,应涂防腐材料,并妥善保护,防止螺栓锈蚀与损伤。
4.0.5铁塔主体结构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必须由基础施工单位对塔脚进行混凝土包封,包封混凝土标号C20。
一般情况下,铁塔未验收,不允许包封塔脚。
附录1铁塔基础工程竣工验收表
基站名称
施工单位
基础形式
竣工时间
验收内容
验收要求
检验结论
(合格/不合格)
备注
隐蔽资料核查情况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0.7条,2.1.2条,2.1.3条
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质量保证资料核查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0.6条,2.3.1条,2.4.1条
混凝土、钢筋焊接试件取样送检资料核查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2.4.3条,2.3.1条,3.0.11条
桩基检测资料核查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3.0.13条
自检资料核查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0.7条
混凝土施工记录及监理旁站记录核查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0.7条,3.0.10条
防雷接地电阻
≤5欧姆
基础施工与铁塔安装的交接记录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0.7条,4.0.1条
历次现场质量问题处理检查情况
已处理,应合格
工程竣工技术资料核查情况
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要求
工程监理过程控制资料情况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要求
其他约定项目
验收结论
年月日
备注
验收成员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地勘单位
施工单位
说明:
本表格每基站1式4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铁塔 基础 工程施工 验收 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