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6529158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445.77KB
届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Cl-35.5Fe-56Ag-108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其中第1—10题每小题2分,第11—20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下列物质因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的是()
A.Na2CO3B.HNO3C.AlCl3D.NaOH
『答案』A
『详解』A.Na2CO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CO32-+H2O
HCO3-+OH-,溶液呈碱性,符合题意:
B.HNO3在溶液中发生电离,溶液呈酸性,不合题意;
C.AlCl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Al3++3H2O
Al(OH)3+3OH-,溶液呈酸性,不合题意;
D.NaOH在溶液中发生电离,溶液呈碱性,不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变化过程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2→Cl-B.Fe3+→Fe2+
C.Na→Na2O2D.H2SO4(浓)→SO2
『答案』B
『详解』A.氯气与水或碱反应,都可实现Cl2→Cl-的转化,不需另加还原剂,不合题意;
B.氯化铁与铁或铜反应,都可实现Fe3+→Fe2+的转化,铁或铜是还原剂,符合题意;
C.钠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可实现Na→Na2O2的转化,需要另加氧化剂,不合题意;
D.Na2SO3与浓硫酸反应,可实现H2SO4(浓)→SO2的转化,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不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可用钢瓶储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用作造纸的漂白剂
C.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
『答案』C
『详解』A.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反应,但由于在铁表面生成钝化膜,所以可用钢瓶储运浓硫酸,A错误;
B.可用作造纸的漂白剂,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错误;
C.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正确;
D.可用于干燥氯气,体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D错误。
故选C。
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双氧水的电子式: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C.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
D.乙炔的球棍模型:
『答案』D
『详解』A.因为双氧水是共价化合物,由原子构成,所以双氧水的电子式不是
,而是
,A错误;
B.二氧化硅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存在分子,它的化学式为SiO2,B错误;
C.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错误;
D.乙炔的球棍模型:
,D正确。
故选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元素有氕、氘、氚三种核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B.甲酸和乙酸互为同系物,化学性质不完全相似
C.
名称为2-乙基丙烷
D.H2O和H2O2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B
『详解』A.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改变,氢元素有氕、氘、氚三种核素,不能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A错误;
B.甲酸和乙酸互为同系物,化学性质不完全相似,B正确;
C.
名称为2-甲基丁烷,C错误;
D.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不同单质的互称,H2O和H2O2不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故选B。
6.下列物质或离子的检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肥皂水和葡萄糖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在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有SO42-
D.在溶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证明该溶液中有NH4+
『答案』A
『详解』A.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肥皂水(胶体)和葡萄糖溶液,A正确;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含钠元素,但不一定是钠盐溶液,B错误;
C.在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中有SO42-,因为若含Ag+,也有白色沉淀生成,C错误;
D.在溶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该溶液中有NH4+,D错误。
故选A。
7.化合物Z是合成平喘药沙丁胺醇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Y与足量H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C.可用FeCl3溶液鉴别Y和Z
D.1molZ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答案』C
『详解』A.根据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由于X中存在甲基,故X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选项A错误;
B.Y与足量H2的加成产物
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如图
,选项B错误;
C.Y中含有酚羟基能使氯化铁溶液显紫色,而Z不含,可用FeCl3溶液鉴别Y和Z,选项C正确;
D.Z中含有两个酯基且水解后的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1molZ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8.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X、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X、Y、Z三种元素的最简单的氢化物,其热稳定性依次下降
B.简单离子半径(r)的大小:
r(W)<r(Z)<r(Y)
C.W元素的单质既可以和强酸反应又可以和强碱反应
D.XZ2固体受热易升华,但XZ2气体加热不易分解,因为共价键作用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A
『分析』设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1,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2。
依题意,可得出下列等量关系式:
10+a=2+a+1+2+a+2,a=3。
从而得出X为碳、Y为氮、Z为氧,W为铝。
『详解』A.X、Y、Z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升高,A错误;
B.简单离子半径(r)的大小:
r(Al3+)<r(O2-)<r(N3-),正确;
C.W元素(Al)的单质既可以和强酸反应又可以和强碱反应,C正确;
D.XZ2(CO2)固体受热易升华,但XZ2气体加热不易分解,因为共价键作用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D正确。
故选A。
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所用固体NaOH中混有少量Na2O,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B.用纸层析法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混有少量氯化铜
C.牙膏中
甘油可用Cu(OH)2悬浊液检验,根据是否有绛蓝色沉淀生成来判断
D.记录Na2S2O3与稀硫酸的反应时间,应从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到刚出现浑浊结束计时
『答案』B
『详解』A.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所用固体NaOH中混有少量Na2O,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A错误;
B.层析法利用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根据铜离子的颜色可检验,B正确;
C.牙膏中
甘油可用Cu(OH)2悬浊液检验,根据是否有绛蓝色溶液生成来判断,B错误;
D.应从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到溶液出现的浑浊将锥形瓶底部的“+”字完全遮盖时结束计时,D错误。
故选B。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HCO3-+OH-=CO32-+H2O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产生气泡2MnO4-+5H2O2+6H+=2Mn2++8H2O+5O2↑
D.等物质的量的Cl2和FeBr2在溶液中反应2Br-+Cl2=2Cl-+Br2
『答案』C
『详解』A.硫酸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NH3·H2O==Mg(OH)2↓+2NH4+,A错误;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HCO3-和NH4+都要参予离子反应,B错误;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产生气泡2MnO4-+5H2O2+6H+=2Mn2++8H2O+5O2↑,C正确;
D.等物质的量的Cl2和FeBr2在溶液中反应,Fe2+的还原能力强,应先被氧化,D错误。
故选C。
『点睛』对于一种物质中出现两种离子参予的离子反应,当加入的另一反应物少量时,应考虑两个离子反应的先后次序;当加入的反应物过量时,两种离子应按化学式中的组成关系进行反应,并且两个离子必须出现在同一离子方程式中。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B.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C.皂化反应后期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高级脂肪酸钠
D.甘氨酸和丙氨酸通过缩合反应最多可以得到3种二肽
『答案』A
『详解』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都含有醛基,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A正确。
B.棉、麻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毛属于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燃烧时还有N2生成;丝有人造丝和蚕丝之分,人造丝属于纤维素,蚕丝属于蛋白质,B错误。
C.皂化反应后期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高级脂肪酸钠,C错误。
D.甘氨酸和丙氨酸通过缩合反应最多可以得到4种二肽,D错误。
故选A。
12.如图装置,放电时可将Li、CO2转化为Li2CO3和C,充电时选用合适催化剂仅使Li2CO3转化为Li、CO2和O2。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向电极X方向移动
B.放电时,每转移4mol电子,生成1molC
C.充电时,电极Y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Li2CO3+4e-=3CO2+4Li+
『答案』B
『分析』放电时可将Li、CO2转化为Li2CO3和C,则Li为负极,CO2为正极;
充电时选用合适催化剂仅使Li2CO3转化为Li、CO2和O2,则Li电极为阴极,CO2电极为阳极。
『详解』A.放电时,Li+向电极Y(正极)方向移动,A错误;
B.放电时,每转移4mol电子,生成1molC(C由+4价降为0价),B正确;
C.充电时,电极Y(阳极)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C错误;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Li2CO3-4e-=3CO2+4Li+,D错误。
故选B。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形成的固体单质都属于原子晶体
B.NaHSO4晶体熔融时,离子键和共价键均受到破坏
C.BeCl2和CO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常压下,0℃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答案』D
『详解』A.碳原子形成的固体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石墨是过渡型晶体,富勒烯是分子晶体,A错误;
B.NaHSO4晶体熔融时,离子键受到破坏,但共价键不受影响,B错误;
C.BeCl2和CO2两种分子中,Be的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其它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
D.常压下,0℃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D正确。
故选D。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B.56g铁与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甲苯中含有C—H数目为0.8NA
D.某硫酸铝溶液中,铝离子的浓度为amol·Lˉ1,则SO42-浓度大于1.5amol·Lˉ1
『答案』D
『详解』A.标准状况下,5.6LO2和O3的混合气体为0.25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0.75NA,A错误;
B.56g铁与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B错误;
C.标准状况下,甲苯为液体,不能利用22.4L/mol进行计算,C错误;
D.某硫酸铝溶液中,铝离子发生水解,现铝离子的浓度为amol·Lˉ1,则铝离子的起始浓度大于amol·Lˉ1,则SO42-浓度大于1.5amol·Lˉ1,D正确。
故选D。
15.在甲、乙、丙三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一定量的NO,进行反应C(s)+2NO(g)
N2(g)+CO2(g),测得各容器中c(N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状态时,2v正(NO)=v逆(N2)
B.活性炭的质量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丙容器中,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O)>0.01125mol·L-1·min-1
D.由表格数据可知:
T<400℃
『答案』C
『详解』A.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NO)=2v逆(N2),A错误。
B.活性炭的质量不再改变时,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错误。
C.通过与甲容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丙容器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短、且反应物的转化率低,说明丙容器中反应温度比甲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
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O)=
0.01125mol·L-1·min-1。
由于反应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所以反应速率比计算值要大,C正确。
D.由C的分析可知,丙容器相当于甲容器升温,所以T>400℃,D错误。
故选C。
16.炔烃的偶联反应在开发新型发光材料、超分子等领域有重要研究价值。
乙炔发生的偶联反应为2CH≡CH
CH≡CC≡CH+H2。
乙炔偶联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甲中曲线Ⅰ所示,曲线Ⅱ为改变某一条件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Ⅰ,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曲线Ⅱ改变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
C.曲线Ⅱ对应条件下,第一步反应的ΔH=+(b-a)kJ·mol-1
D.曲线Ⅱ对应条件下,决定总反应速率的大小是第二步反应
『答案』D
『详解』A.曲线Ⅰ,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A正确;
B.曲线Ⅱ,反应的活化能低,但反应物的总转化率不变,故改变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B正确;
C.曲线Ⅱ对应条件下,第一步反应的ΔH=+(b-a)kJ·mol-1,C正确;
D.曲线Ⅱ对应条件下,因为第一步反应需要吸收的能量多,反应进行的慢,所以决定总反应速率的大小是第一步反应,D错误。
故选D。
17.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酸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B.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呈碱性
C.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醋酸分别稀释相同倍数,稀释后溶液pH:
盐酸<醋酸
『答案』D
『详解』A.稀释酸溶液,溶液中酸电离产生的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但水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增大,A错误;
B.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过量的醋酸发生电离,混合液呈酸性,B错误;
C.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不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因为我们不知道醋酸的起始浓度,C错误;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醋酸分别稀释相同倍数,醋酸仍发生部分电离,稀释后溶液中的c(H+),仍是醋酸小,所以pH:
盐酸<醋酸,D正确。
故选D。
18.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溶液pH<7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
C.b点溶液中:
c(H+)+c(HA-)+c(H2A)=c(OH-)
D.c点溶液中:
c(Na+)>c(K+)>c(A2−)>c(OH−)>c(H+)
『答案』C
『详解』A.a点溶液为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Ka2=3.9×10−6,c(H+)≈2×10−3mol/L,pH<7,A正确;
B.a点和b点K+的物质的量相同,K+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不明显,HA-转化为A2-,b点导电性强于a点,说明Na+和A2-的导电能力强于HA-,B正确;
C.b点溶液中:
A2−+H2O
HA-+OH-、HA-+H2O
H2A+OH-、H2O
H++OH-,所以
c(H+)+c(HA-)+2c(H2A)=c(OH-),C错误;
D.在b点,溶质为KNaA,c(Na+)=c(K+)=c(A2−),考虑到A2−水解,所以其浓度减小;至c点,由于a、b间加入NaOH的体积约为22mL,而b、c间加入的NaOH约为10mL,所以c(A2−)>c(OH−),从而得出c点溶液中,c(Na+)>c(K+)>c(A2−)>c(OH−)>c(H+),D正确。
故选C。
19.以废旧电路板为原料制备硫酸铜可以变废为宝。
下图是某科研小组设计的工艺流程(流程中RH为萃取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取速率和铜的浸取率
B.“浸取”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u+H2O2+2NH3+2NH4+=Cu(NH3)42++2H2O
C.工艺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3、NH4Cl、RH和有机溶剂
D.从硫酸铜溶液获得纯净的硫酸铜晶体的操作是:
加入适量乙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
『答案』D
『详解』A.“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取速率和铜的浸取率,正确;
B.“浸取”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u+H2O2+2NH3+2NH4+=Cu(NH3)42++2H2O,正确;
C.工艺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3、NH4Cl、RH和有机溶剂,正确;
D.热水洗涤,会让硫酸铜晶体大量溶解,损失严重,应使用冷水或酒精进行洗涤,错误。
故选D。
『点睛』解工艺流程题时,判断循环使用的物质,我们可根据流程图中的箭头判断,某道工序中使用的物质,又在后续的工序中生成,该物质就是循环使用的物质。
20.已知亚硝酸为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成NO和NO2。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O2﹣、SO42﹣、SO32﹣、CO32﹣、Cl﹣、I﹣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
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
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2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共含NO2﹣、CO32﹣、Cl﹣三种阴离子.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 )
A.①②④⑤B.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答案』B
『详解』由实验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可知白色沉淀是BaCO3,气体是CO2,所以可以排除SO42−和SO32−;
实验③可以证明含有Cl−,由于要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所以只能是亚硝酸的自身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
2HNO2═H2O+NO↑+NO2↑所以因此该同学只需要完成③④两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选项B正确。
答案选B。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大题,共50分)
21.盐和碳酸氢盐的用途非常广泛。
(1)据记载古人用草木灰(K2CO3)洗头发,可以除去头皮上的油污,用文字表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泡沫灭火器的外筒装的是NaHCO3溶液,内筒装的是Al2(SO4)3溶液,使用时只需将灭火器倒过来,即可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2CO3水解呈碱性,
(2).Al3++3HCO3-=Al(OH)3↓+3CO2↑
『详解』
(1)据记载古人用草木灰(K2CO3)洗头发,可以除去头皮上的油污,主要是K2CO3水解生成的KOH具有促进油脂水解,从而去除头发上油脂的作用。
答案为:
K2CO3水解呈碱性
(2)现代泡沫灭火器的外筒装的是NaHCO3溶液,内筒装的是Al2(SO4)3溶液,使用时只需将灭火器倒过来,二者混合后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从而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答案为:
Al3++3HCO3-=Al(OH)3↓+3CO2↑
22.已知某样品甲为仅含有三种元素的纯净物,不溶于水,能溶于稀盐酸,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21.5g该物质溶解于600mL1mol·L-1盐酸中,得到黄色溶液乙,将溶液乙分成两等份;
②将其中一份加热蒸干、灼烧,得到8.0g红棕色固体丙;
③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沉淀57.4g。
请回答:
(1)写出实验③中检出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2)样品甲中所含的三种元素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②中,检出固体丙中所含阳离子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答案』
(1).
(2).Fe、Cl、O(3).FeClO+2H+=Fe3++Cl-+H2O(4).取少量②中所得红棕色固体溶于足量盐酸,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含有Fe3+
『详解』由实验②知,生成Fe2O38.0g,说明含Fe3+的物质的量为
,
由实验③知,生成AgCl的质量为57.4g,物质的量为
。
从而得出21.5g样品中,含Fe原子0.8mol-0.6mol=0.2mol、Cl原子0.2mol,
含O原子
故甲的化学式为FeClO
(1)写出实验③中检出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答案为
(2)样品甲中所含的三种元素为Fe、Cl、O。
答案为:
Fe、Cl、O
(3)写出实验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ClO+2H+=Fe3++Cl-+H2O。
答案为:
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教育 评价 联盟 第二次 联考 化学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