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与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6527448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10KB
浅谈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与研究.docx
《浅谈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与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与研究
浅谈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与研究
摘要:
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前瞻性,有利于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知识推动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加快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现代化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教育的实质就是知识的普及与传播,让更多的人学会知识和思考。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不断传播和普及,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于是新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教育部在【2002】2号文件《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然而,从教育信息化的提出至今,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倒地进行了哪些实践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今后又该如何发展,“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一、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教育信息化的理论
1、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深刻内涵,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发展势头之强,影响面之大,令许多教育者感到困惑,无所适从。
教育信息化,是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管理,以便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模式,达到新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载体,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1.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1.技术层面: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2)教育层面:
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
3、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
我国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
1994年我国开始着手建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并在2000年和2001年先后启动了面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校校通”工程,以及面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006年10月成立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办公室,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统一规划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共性问题,研究制定宏观规划和相关政策,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理共享、网络安全保障、标准化、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审批与管理。
与此同时,各大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计划不断出台,其中《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985工程、211工程等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十二五”期间,我国又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旗帜鲜明的把教育信息化单独列出来,说明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2012年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全面部署。
这一规划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其中重点提及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全方位创新。
∙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中西合璧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和战略眼光。
一要有独到的眼界,登高望远,通过国际前沿观察,总结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经验与教训,把握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最新潮流与走向,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思考和经验。
而要脚踏实地,立足本国国情,尊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建设计划,积极探索符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宽广的视野引领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外,以美国为例,70年代后期,美国教学质量更是不堪一击,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终于,在1996年,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石—开启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同年,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提出《总统的教育技术倡议》,并提出“美国所有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都要配备可以联网的计算机、最好的学习软件,必须聘请有过高等培训经历的老师”的战略目标。
∙国际观察:
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战略概述
∙战略阶段1996:
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石—开启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社会背景:
20世纪上半叶,由于美国长期受实用主义影响,教学质量不断下降,70年代后期,美国教学质量更是不堪一击。
采取措施:
1983年美国委员会公布报告《国家在危机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此美国政府将教育改革放在首位;1995年,美国成立了以为总统提供关于k-12教育中不同技术应用的建议和意见为主要责任的教育技术专家小组,深刻剖析教育发展情况并提出切实的意见;1996年,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提出《总统的教育技术倡议》,并提出“美国所有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都要配备可以联网的计算机、最好的学习软件,必须聘请有过高等培训经历的老师”的战略目标。
∙战略阶段2000:
让数字化进入课堂—让课堂上的学生与世界零距离
社会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美国人民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采取措施:
屡次修订《NETP1996》,最终公布《NETP2000》,具体就是《使每一个孩子触手可及世界一流的教育》,旨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革新。
∙战略阶段2004:
信息化教学变革的行动化建议
社会背景:
调查发现中小学的实际教学质量长期以来保持恒定状态,而丝毫没有提高的迹象。
采取措施:
美国总统布什在2002年正式成立“不让一个儿童落伍”法案,旨在通过增强领导的领导职能、增强教师的培养力度全方位整合信息数据系统。
∙战略阶段2010:
教育结合信息技术走向全新时代
社会背景:
“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一方面致使美国州政府减少对教育的投资,另一方面则削减了教师团队的力量,最终威胁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采取措施: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正式公布《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有制定新的教育信息化方案,颁布《NETP2010》。
旨在通过重新规划、改造教育系统来提高学习教学效果。
∙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的保障措施
∙资金保障:
多个职能部门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育事业投资
∙政府扶持:
制定“E-rate”政策和NCLB法案,在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全方位支持服务:
美国教育信息化受到政府、高等院校、各种企业的多方面支持
∙立足国情,寻找策略
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我国从无到有,从“九五”计划开始,教育信息化就一直乘风破浪,屡创佳绩,到如今的“十二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初见模型,也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但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待解决。
前者之见,后者之师。
我们已经了解了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虽然两国之间有着不同的国情,但成功的方法我们是可以借鉴的。
我们不妨从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总结些启示,就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策略。
问题1、资源分布与开发不均衡
我国教育资源开发与分布不均衡主要有两种表现:
一是互联网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明显优于西部地区,高等院校明显优于一般院校。
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有差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教育投入高;国家对高等院校较重视,财政拨款就相对较多,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也多。
而西部地区、一般院校资金投入单一,投资总额较低,没有完整的教育保障机制,从而制约了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产品的配置。
二是教师资源东西部分布不均。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是学习者的“助学者”和知识的“助产婆”,学习者的见识与成就与教师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师资力量分布不均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对策1、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建立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信息化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需要动员的教育资源非常广泛,同时,信息化教育是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教育,需要在硬件、软件和潜件诸方面不断投入。
在公共建设领域和公用事业方面,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
信息化教育的社会性、公益性和广泛性要求政府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战略规划、组织实施等方面有所作为。
政府应该全力加大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资金,尽量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加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提供多渠道保障。
问题2、思想有待解放:
传统教学观念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
(1)学校经费投入比例不明确,重硬件设备,轻软件设备。
(2)学校缺乏整体规划,使得各部门各自为政,背离以互联网和数字媒体为主体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3)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深入理解信息化建设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严重制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对策2、加强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改革
教育观念直接决定教学成果。
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多次采取措施培养21世纪高技能教师,多次投资进行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加快了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要想实现教育信息化,加强教育观念和教学改革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问题3、信息化人才匮乏
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要充分发挥效益,必须有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教育信息化需要能担任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方面的人才,以及各种管理软件的集成和开发人才,一般理工院校虽不缺这方面人才,但他们大都不从事业务管理。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所急缺的,实际掌握一定信息技术,又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对策3、大力开展培训工作,培养教育信息化所需人才
针对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四个阶段均提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加大培训工作的举措不容置疑。
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创建全民学习的建设氛围,让信息化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具体包括:
进行全员培训,增强信息化的意识;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操作和维护能力;加强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
∙结语
有学者指出,“教育信息化产生于人类的一个大胆假设。
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是信息技术把人类从工业社会带进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实。
基于这样的事实,人类勇敢的做出了进一步假设:
信息技术同样具有改革教育的潜能,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同样能式教育发生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革”。
社会现代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教育现代化的趋势同样不可逆转。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各位学者的潜心研究。
我坚信,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中国教育信息化一定能扬帆起航,乘风破浪,迎来一片更加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管子·权修》
【2】邓小平教育的“三个面向”战略思想
【3】教育部【2002】2号文件《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4】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陶文玲、侯冬青《浅析我国信息化教育发展现状》,陇东学院学报2014
(1)1-25
【6】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杨伟丽《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6-27
【8】陈丽,周鸿媛.关于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关键问题的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信息技术教育),2002,(4),12-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教育 信息化 实践 探索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