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 文档编号:26526425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94.83KB
小学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教科书88-8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前研究单、作业纸和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反馈前置性研究
1.复习
师:
出示口算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开火车的方式)
10+1=1110+4=1410+3=1310+9=1910+7=1710+5=15
师:
你们算的还真是又快又准,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呢?
2.前置小研究反馈
师:
如果不是10加几,又该如何计算呢?
请拿出课前研究单,看一看这些题你们是如何计算的。
1+9+8=?
1+9+7=?
5+1+9=?
师:
这些算式里没有10,你们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啊?
是怎样想的?
师: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你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真棒!
师:
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快又准确。
如果在算式中找不到两个加数相加得10,我们又该怎么计算呢?
请看研究单上的第二题:
9+2=?
师:
(指生说答案:
9+2=11)
师:
同意吗?
师:
谁能勇敢地到前面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9+2=11的?
(指生说方法)
师:
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
师:
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用9+2来表示?
师:
小结,刚才大家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计算出了9+2=11,并且举出了生活中可以用9+2来表示的例子,你们的表现棒极了。
(来,掌声鼓励一下最棒的自己!
)
【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
同学们,运动场上正在举行一定会呢,你们想去看看吗?
师:
请看大屏幕。
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
指生说……生1……生2……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关于牛奶,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
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师:
要求一共有多少盒牛奶,就是把箱子里面的牛奶和箱子外面的牛奶合在一起计算,所以要用加法。
师:
谁能列算式?
师:
板书9+4=
师:
今天就来解决像9+4等于几这样的问题。
(板书课题:
9加几,齐读课题)
师:
9+4等于几呢?
外面一起来看情境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不同方法,突出研究的重点。
师:
指生说(找几名学生说)
师:
你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师:
同意吗?
(生:
同意),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掌声送给他!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计算的(出示课件)
师:
同学们,他是把9加几的难题转化成了10加几的问题了。
10加几的问题简单不简单?
(他的方法好不好?
)我们给这种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取个名字,叫“凑十法”。
(板书:
凑十法)
师:
看来“凑十法”可以帮助我们把9加几的计算题算得更快,那你们想不想学好“凑十法”?
师:
下面我们利用小棒代替牛奶,用“凑十法”再来摆一摆9+4.
生摆小棒(左边9,右边4)
师:
请把你的摆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1)生同桌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师:
下面我们利用ppt回顾一下同学们摆小棒的过程。
师:
出示课件
师:
“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了4根小棒,把右边的1根小棒移到左边,左边就是10根了,再加上右边剩下的3根就是13根了”
师:
我们实际上是把4分成了1和3,先算9加1得10,再算10+3得13
师: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9+4的计算过程。
师:
同桌互相说一说9+4的计算过程。
师:
谁愿意把9+4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师:
说的很好,全班一起说一说9+4的计算过程。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凑十法”,学习了“凑十法”老师想考考你们,愿意接收挑战吗?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验“凑十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巩固练习,强化方法
课本89页做“做一做”第1题
师;想一想,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尝试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最后来圈一圈完成下面的题目
【设计意图】在说一说与圈一圈的活动中,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9+5=149+7=16,观察这些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交流
师小结:
计算过程都是用了“凑十法”,把9凑成10,10加几就等于十几。
2.出示三个式子,总结特点
师:
观察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都是用了“凑十法”,就是把9加几的题目转化成了10加几的题目来计算。
这种把没学过的内容转变成我们学习过的内容来解决,这在数学上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我们叫转化。
3.总结算式,发现规律
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讨论完成两个问题
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
问题:
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个位上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题的练习,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4.提升练习
(1)在方框里填数字。
(2)想一想,方框里是数字几?
【设计意图】发现规律,深化“凑十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我们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呢?
“凑十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它。
《9加几》学情分析
《9加几》是第一册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所有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
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9加几》效果分析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我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用准备的小棒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来巩固算理,这样,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
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9加几》教材分析
《9加几》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凑十法”计算概念的初次接触,也为以后计算的正确率和提高运算速度打下牢固的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
本单元的内容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二是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三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观、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大。
课标指出: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9加几》评测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填一填
二、算一算
三、看图列式
《9加几》课后反思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上完本节课后,我感触很多,及时进行了反思。
课前让学生进行了前置性研究,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凑十法”,因此设计该课程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情景教学法,主要特点如下:
1.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运用情境图运动会的情景,让学生充分观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充满兴趣。
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摆小棒,课件演示“凑十”的过程,说出用凑十法计算9+4的过程,并书空。
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了“凑十法”。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
初步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
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2.列举出9+1到9+9的算式,让学生直观来观察这些算式之间的规律的关系,简单渗透函数的思想,学生通过观察,能发现一个加数变大,和也会随之增大。
以及熟练运用凑十法。
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9加几》课标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待点,创设情境,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计算教学不仅体现算法多样化,还进行算法的优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
只提问: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然后再进行算法的优化。
让学生仅仅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知道哪一种方法计算又对又快,为今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通过学习了9加几方法后,在练习中再引导学生充分合理的利用书本操场上学生在运动的图,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去提出筒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
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材料选择注重系统性、灵活性,注意数形结合。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让学生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强“拆数”的练习。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