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比较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6519367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10KB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比较分析.docx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比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比较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比较分析
学士学位论文
系别:
中文系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
运城学院
2015年5月
毕业论文
题目: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比较分析
系别:
中文系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
指导教师:
令狐兆鹏
运城学院
2015年5月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比较分析
摘要:
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飘》与张爱玲创作的《倾城之恋》是女性文学创作的经典著作,对女性主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主要围绕这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各方面的异同点展开研究。
首先从中西方文化比较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异同点;其次对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分析对比;最后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上寻找存在异同的原因。
旨在借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试图审视现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发展,强化现代女性在经济和思想上的独立意识。
同时,传达女性的愿望和请求,肯定女性的经验和价值,让人们重新看到女性的艰苦与不易,给予现代女性一个全新的启发意识。
关键字:
郝思嘉;白流苏;女性主义思想;比较
“Gonewiththewind”and“LoveinaFallenCity”thefemaleconsciousnessinthecomparativeanalysis
Abstract:
MargaretMitchellcreatedthe"GonewiththeWind"andZhangAiling's"LoveintheCity"isfemaleliteraryclassics,toproduceawiderangeoffeministprofoundimpactimmeasurable.
Thisarticlewillfocusonthesetwoworksimageofwomeninallaspectsofastudy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FirstandWesternCulturesFeministLiteraryCriticismPerspectiveoftheanalysisof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twoheroines;followedtheworkembodiedintheanalysisandcomparisonoffeministideology;finallyfindtheexistencefromthetimeoftheauthor'sbackgroundandlifeexperiencethereasonfor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IntendedbythecollisionofChineseandWesternthought,tryingtoexaminethelivingconditionsandpsychologicaldevelopmentofwomen,strengthenthemodernfemaleindependenceintheeconomicandideologicalconsciousness.Atthesametime,toconveythewishesandrequestsofwomen,certainlytheexperienceandvalueofwomen,sothatpeopleseethenewwomen'sarduousanddifficult,givemodernwomenanewsenseofinspiration.
Keywords:
ScarlettO'hara;BaiLiushu;Feministthought;Compare
引言…………………………………………………………………………………1
一、《飘》与《倾城之恋》中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2
(一)郝思嘉与白流苏的相似之处………………………………………………2
1、对待战争的态度……………………………………………………………2
2、多重变化的性格……………………………………………………………3
3、利用婚姻的手段……………………………………………………………4
(二)郝思嘉与白流苏的不同之处………………………………………………4
1、生活态度不同………………………………………………………………5
2、爱情婚姻态度不同…………………………………………………………6
二、《飘》与《倾城之恋》中女性主义思想的比较分析………………………8
(一)《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8
(二)《倾城之恋》中的女性主义思想……………………………………………9
三、《飘》与《倾城之恋》有所相似、有所区别的原因………………………10
(一)作者生长环境的不同………………………………………………………11
(二)中美文化环境的不同………………………………………………………12
结语…………………………………………………………………………………13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引言
米切尔的《飘》开辟了新的视野,为今后的社会和政治思想提供了新的认知角度,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解放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男女关系、婚姻关系和社会关系。
而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她自身的情感经历中,我们又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女性生存能力低下,对自我认识不清以及在无法挣脱的宿命之下对爱情婚姻的抉择。
《倾城之恋》和《飘》都描写了动荡社会背景下女性的情感历程,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觉醒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的追捧。
由于它们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不少学者纷纷将它们进行比较研究,并且得出许多优秀成果。
例如:
韩小龙、邹华在《兰州学刊》上发表的《乱世佳人乱世情——<倾城之恋>与<飘>审美风格比较研究》中认为《倾》以心理描写见长,表现出作家价值观恋世与弃世的无奈的悖论;《飘》则侧重于背景烘托,用雄壮有力的生命主题旋律贯穿始终。
贺玉庆在《理论与创作》上发表的《人本视域下的女性文学创作——以<倾城之恋>和<飘>为例》中拟以两篇作品为例管窥女性文学创作所折射的人本思想,认为两位女作家都立足于特定时空,“围绕着女性的自我意识,立足于女性的‘自我’去感知、体验人生和世界。
”
姜友芝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的《白流苏与郝思嘉:
生存困境中挣扎的贵族女性》中赞美了她们作为贵族女性,却能在困境中努力追求幸福的反抗精神。
曾勇在《名作欣赏》上发表的《东西方女性婚姻爱情叙事比较——张爱玲<倾城之恋>和玛格丽特·米切尔<飘>》中强调作品都从东西方文化背景出发,描述了对爱情婚姻的彻底的解构,但是都具有不同的内涵。
前期优秀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此次的阅读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但就总体而言,以往的研究都是针对作品本身和那个时代进行分析考究,没有真正渗透到作者的成长经历和背景中去分析,对现代女性主义思想没有突破性的推动,缺少实质性的警示作用和研究意义。
所以,此篇研究旨在分析两部作品的异同点,寻找异同的根本原因,并逐渐从作品中走出来,贴近生活,反映生活,重新唤醒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飘》与《倾城之恋》中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
玛格丽特·米切尔与张爱玲都受到过多种的文化熏陶,尽管她们的国籍不同、人生历程不同、创作风格不同,但是她们以自成一家的风格和个人魅力,借这两部作品都表达了自己对女性主义思想的独到见解,赞美了女主人公的反抗,都勇于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发出内心的呼喊,刻画了她们努力争取幸福的复杂性格,描绘出在乱世中摆脱了传统女性温顺的人物形象。
在《飘》中,米切尔利用女性所独有的观察视角和理解,对战争之间及战后再建进行了全面的描绘,从而引发人们对这一时期的沉思。
同时,细微而又深刻地描写了郝思嘉从一开始的反叛性格到后来的为了生活不择手段的成长历程;反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空有反叛心理和坚强意志,却选择依附男性获得好的生活,随着战争的爆发,白流苏的求生意识和爱情意识也开始强于对社会、政治和战争的认识,体现了当时中国女性普遍的心理和思想。
作为中美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郝思嘉与白流苏不屈服于权威与命运的安排,努力抗争追求想要的幸福和自由,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性格又导致她们的结局截然不同。
她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异同点,而这些都是她们饱满性格和丰富人生的魅力体现。
(一)、郝思嘉与白流苏的相似之处
郝思嘉和白流苏在战争纷乱中追求爱情婚姻,在战争和家庭破败中成长,性格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在家庭无以支撑的时候,两个人都开始了寻求新的生活道路。
为了满足自己对富足安宁生活的向往,两个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通过婚姻来改善生活。
在爱情婚姻这场战争中,两人各自运用手段,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地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东西,以达到各自所预想的结果。
她们的手段是漂亮的,虽然与爱情失之交臂,至少都获得了功利的婚姻。
在她们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有许多相似之处:
1、对待战争的态度
战争是两部作品的背景主旋律,作为娇小姐,两人对战争都有着较为一致的态度:
她们在乎的是自己的欢乐、无忧无虑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对战争是无所谓的,只有当战争威胁到她们时,才会有一丝对战争的厌恶。
郝思嘉在塔罗庄园时,就讨厌别人讨论战争、联盟州的问题,她对南方贵族时刻诅咒的“北方佬”持无所谓态度,只有当北方军的炮弹摧毁房屋,炸掉土地,还有威胁她生命的时候才会大骂一声可恶的战争。
在战争中为了寻找乐趣,她不顾非议去跳舞,就连当看妇、当售货员,也是为了释放久积的郁闷。
儿女情长也是郝思嘉在战争中一直没有放弃的,她对卫希礼的爱情和痴迷在这一阶段有增无减。
众多妇女在爱国主义的鼓动下纷纷捐赠的时候,郝思嘉想到的是幸好自己在服丧,不能带祖母送给她的珠宝。
当然,这也是她自私性格的表现。
而《倾城之恋》更是把战争当成一对自私男女结为夫妇的原因。
正如张爱玲所说:
“我认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悠然。
”,“我们对战争所抱的态度,可以打个譬喻,是像一个坐在硬板凳上打瞌睡,虽然不舒服,而且没完没了的抱怨着,到底还是睡着了。
”张爱玲回忆起自己在香港之战的表现时曾坦言“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没良心的看护。
”这和白流苏对战争的态度如出一辙。
2、多重变化的性格
《飘》中的郝思嘉是一个魅力十足的女性形象,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和国内重建的她,性格也随之不断地变化。
在众多读者看来,这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形象,她吸引着人的目光,却又得到很多批判,可见我们不能单纯地用“好人”或“坏人”来评判她。
有人认为,郝思嘉自私自利、骄纵放肆、目中无人、爱慕虚荣、冷酷无情,她并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好女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有人则认为,郝思嘉出生贵族,从小接受良好的教学,她具有美丽的外表和敢爱敢恨的性情;有人还认为,郝思嘉坚强不屈,在战争中为自己和亲朋好友挣了一片天地,是美国女性的楷模和美国人力争上游的榜样……而这些恰恰都是她性格中的一部分。
同郝思嘉相似,《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败家族里的一个美丽世故的女性形象。
在家庭的争夺和各种算计中,她学会了冷漠、顽强、自私和反击,由最初的软弱胆小、得过且过到后来的处心积虑、沉着冷静,整个性格变化都如此迅疾又自然。
或许受到张爱玲本人生活境遇的影响,在她敏锐、细致、苛刻的笔头下,封建没落家族的尔虞我诈、力图自保、重财轻义跃然于纸上。
3、利用婚姻的手段
婚姻是两个人为了生活不约而同选择的手段,并且都是拥有不止一次的婚姻生活,在得到婚姻的整个过程中两个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都有觊觎自己家人的未婚夫行为,并且毫不惭愧。
郝思嘉为了生存不惜代价,一次又一次地选择用婚姻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便利的生活条件。
战后,家族落败,房子虽然还在,却早已没了往昔的奢华安逸,成了空壳;土地虽然还在,却只是武器破坏后留下的残骸,万物覆灭;钱财虽然还在,却只是一张张无法兑换使用的废纸和寥寥无几的货币。
为了缴纳房地产税,为了能掌握前夫的财产,保住植物园,郝思嘉和自己妹妹的未婚夫结了婚。
后来,现任丈夫在决斗中被杀,她再次成了寡妇。
而郝思嘉的第三次婚姻,也是没有爱情基础的,尽管白瑞德对郝思嘉一往情深,可她的心中只有卫希礼,她只是为了过上富足的生活,才选择嫁给了非常富有、聪明狡猾,并且非常爱她的白瑞德。
她的行为被自己家人痛恨、不齿,也不被社会看好和理解,可她却不自知,依然我行我素,变本加厉,认为生命中除了富有的生活和坚守的单恋爱情外的事物都是浮云。
同样,作为东方古典保守的女子,白流苏和第一任丈夫离婚后,在娘家遭受白眼,并被家人花去她因离婚所得的财产后忍气吞声。
丈夫死后,又被家人唆使回去守寡,在母亲的漠不关心以及兄嫂的旁敲侧击到变本加厉的指桑骂槐下,对自己没落的家族彻底失望了。
在夹缝中苟且生活、随遇而安的白流苏听信徐太太的劝说,放弃不被珍惜的亲情,开始了自我拯救的行动。
抱着残破的尊严,开始变得坚强的她暗自思考并下定决心用剩余的芳华做最后一次赌注。
凭仗学到的社交手段,在相亲会上给了所有人一个“耳光”。
尔后对于其他人的蓄意寻衅不闻不问,对于勾引别人未婚夫的做法也不觉得是羞耻,反而因为得逞而开心。
其后还为了博取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的爱情,为了一段没有结果的婚姻,或者说是为了获得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在你来我往的斗法后还是把生命交给了彼此。
白流苏在世家大族的女性看来,是个不守妇道,不安于相夫教子的轻浮女子,为了自己的经济保障相交于富家公子,不断进出歌舞厅,这些都不是当时女子应该有的行为,可她宁愿接受一份虚与委蛇的感情,也不愿选择一份自主生活的保障。
(二)、郝思嘉与白流苏的不同之处
郝思嘉和白流苏虽然有极其相似的人生经历,但因为所接受的文化思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以及两人性格、受伦理道德的束缚不同,导致两人的命运也有大不同的结局。
郝思嘉和白流苏一个是生活在自由奔放、思想开放的美国南方庄园,一个是生活在浪漫细腻、时尚又保守的上海世家家族;一个是有着和父亲一般的爱尔兰血统的热情豪放,一个是有着对新时代的向往和接受,骨子里却深藏着中国旧社会千百年留下来的保守内敛的血统;一个是从最初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率性倔犟、高傲自负、不屈管束,只考虑精心打扮、装媚作娇以吸引男孩到后来的单纯与野性、自由与自私、善良与邪恶、痴情与无情混杂,既能吃苦耐劳而又贪图享受、既浪漫又现实、既无知又聪明能干的“乱世佳人”,一个是从最初的胆小懦弱、不敢和兄嫂争抢、遇到事情只会哭泣哀求、没有主见、没有追求的旧社会女性到后来的精于计算、坚强自立、懂得追求自尊、自私冷漠的具有新时代形象的女人。
可见,生活环境造成了两个人的性格和结局的迥然不同。
1、个人对待生活态度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社会,在风起云涌的乱世中,郝思嘉从一个在贵族家庭里娇养任性的娇小姐变成一名刚毅成熟的女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她承受着一般人无法承受的重创与波折,但她没有被打倒,她尽管还会眷恋过去奢靡的生活,却也晓得已然如此,回首往昔也没法改变事实。
唯有顽强地站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去扭转局面。
这些都不难看出她具有顽强坚韧、不屈不挠的性格特点。
尔后回到故乡塔罗,等待她的是破旧的庄园、没有了理智的父亲、娇生惯养的妹妹、虚弱的梅利、一个小孩两个婴儿和三个黑奴。
家人的迷茫无助,使得整个家庭全靠郝思嘉一人撑起,她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下地摘棉花,不怕让娇嫩的双手长满老茧。
正如她父亲所说的,这个世界只有土地与日月同在,塔罗这片土地是郝思嘉的希望。
这股巨大的力量加上她潜在的叛逆思想,使得她依旧我行我素,不在意其他人的想法。
为了重振家族事业,她将婚姻与爱情当作是交易的筹码,每一段婚姻没有一次是忠于内心的情感,也不在乎德行的约束,公然在亚特兰大与北方人进行贸易往来。
她就像是一个无论如何也击败不了的不倒翁,哪怕困难重重,也不会为之屈服。
而白流苏在期期艾艾的胡琴声中出场,她是一个传统的内敛的旧社会女性,女红比文化更来的重要,她默默听着兄嫂的指桑骂槐只能独自哭泣,正如文中所写,“流苏气得浑身乱颤,把一只绣了一半的拖鞋面子抵住了下颌,下颌抖得仿佛要落下来了”。
其后在母亲身旁痛哭的举动,更是将她的懦弱和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只是无力的哀求着,等待别人给她公道,却不能,或者说不敢去争取自己的尊严和独立。
她不像《飘》中的郝思嘉,她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没有到需要她出去养家糊口的境地,所以,没有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就不能够占据绝对的话语权。
一直到徐太太来后才快速扭转了局面,白流苏凝视自己唯一的资本,默默盘算着,渐渐地也不再是那个弱小、无奈和任人欺负的小女人了。
但是她所熟知的社会是男权社会,女人只有在男人的庇护下才能生存,女人似乎生来就是为男人而活的,她们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雄才大略,只有依靠父亲、丈夫、儿子来得到想要的生活。
所以,白流苏从没有想过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以维持生活,她仍是习惯了富家小姐的生活方式。
虽然家里已不如当初,但她骨子里的小姐意识依然存在,不会像寻常女人抛头露面做一些维持生计的低等活计,也不会像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一样要求得到和男人同等的地位,她只能靠婚姻来维持自己对生活的幻想。
2、对待爱情婚姻态度
《飘》讲述了四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揭示了他们所蕴藏着的理想爱情。
郝思嘉在面对爱情时就像是个幼稚的小孩,她对卫希礼所表现出来的诚挚情感,看起来虽过于浪漫、不大真实,却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的美好,这与其身上存在的一系列的缺点形成鲜明对比。
她一直觉得卫希礼是爱她的,所以她也执拗地"爱”着他,其实她错了,她完全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情感,只是一厢情愿的爱着自己理想中的卫希礼。
可她从始至终都为了这份不实的爱而执着,信守许诺,在亚特兰大已身处战火燎原之际,坚持照顾一个即将临产的情敌:
卫希礼的妻子。
其实她可以待在母亲身旁,寻求庇护与安全,但是她宁可面对战争的纷乱,也要兑现曾经的允诺。
为了照顾虚弱的媚兰,把想方设法寻来的食物给媚兰吃,把最后一双鞋子给媚兰穿,而她则是忍受饥饿的折磨,光着脚丫子摘棉花。
这样的郝思嘉绝对不是一个自私狭隘的女人,只是她把信仰放错了地方。
到了故事的结尾,当郝思嘉终究是明白了卫希礼不外乎是个沉浸在往昔无法振作的懦夫,她爱的人应该是白瑞德时,白瑞德早已彻底对她失去了信心,精疲力倦地不愿再等待,不辞而别了。
应该说正是她的任性、自私葬送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爱,而她一生努力追求的爱情、家园,一切到最后都无可挽留的“飘”走了。
“Tomorrowisanotherday.”,故事的最后好像尚未画上句号,郝思嘉似乎并未屈服,她还要追回白瑞德,追回真爱!
此外,郝思嘉在与白瑞德的爱情婚姻中一直占领上风,采取主动攻势。
虽然郝思嘉自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是她体内仍具有叛逆的因子。
为了拯救战后家园,她放下身段主动勾引本就对她感兴趣的白瑞德。
从她的言行很难看出她高贵的出身,生活的压迫使她做出这样让上流社会不齿的举动。
不过她是不会做情妇的,而是要牢牢抓住婚姻的主权,最终他们为了各自的需要也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反观白流苏则是不同的。
虽然她的爱情也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的,但是她们最大的不同是:
郝思嘉虽然一次又一次的结婚,却从来不忘自己的初爱,坚信爱情,并为爱情奋不顾身,忘记自我。
而白流苏在爱情中挣扎着,在经过亲情的折磨后,才有了全新的觉悟。
白流苏出生在中国没落世家家族里,她骨子里透露出的传统女性的含蓄美正好吸引了受西方思想影响风流不羁的范柳原的注意,才自此改变了她的命运。
白流苏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在和范柳原交往的过程当中一直小心翼翼,尽可能地保持做人的本分,不论怎样被挑逗,都不会冒然跨出一步。
因她心知肚明,假若真的这样做,那范柳原便不会与她结为夫妻了。
所以,后来白流苏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回上海,来回往复,都是迫于无奈,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范柳原对她的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显现了这段爱情中她的卑微地位。
到后来,没有办法的她还是屈于现实成了范柳原的情妇。
与此同时,作为旧社会女性向新时代过渡的代表,不难发现她有着旧时代女性的保守内敛也有着新时代女性的反叛精神。
纵观白流苏在得到婚姻的过程中,她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可以保障生活的婚姻而已,她不会像郝思嘉一样,为了生计抛头露面、东奔西走,她仅仅只是在追求婚姻时用尽手段,同时也保持着大家小姐的风范。
正因如此才在最后得到婚姻,得到与郝思嘉不同的结局。
两部作品把自私冷漠、虚伪阴暗的人性表现地淋漓尽致,两人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将中西方女性的社会意识的不同暴露出来,这正是中西方思想差异的重要体现。
二、《飘》与《倾城之恋》中女性主义思想的比较分析
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性主义认为现实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利关系与性意识之上。
而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也并非完全的出自于西方的中产阶级学术界,相对的,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限的草根运动。
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非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
由于米切尔所生活的时代恰是西方女权运动热潮上涨的时期,所以在小说叙述中,特别突显了女性的元素;而张爱玲创作之期,女性主义也已传入中国,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开始瓦解的时期。
所以,两部作品里的女性主义与社会革命相伴而行,不断促使女性的成长和女性思想的解放,对政治也有一定的稍显成熟的认识,不再单纯地依赖男性生活,她们对生活也有自己的见解和愿望。
(一)、《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飘》中的女性主义意识主要是从作者的思想角度刻画而来的。
米切尔的一生深受其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尤其是早期在其祖母和母亲的引导下,接受了女性主义思想,所以作品中郝思嘉的行为和性格变化是作者对女权意识的集中表现。
米切尔笔下的郝思嘉最感兴趣的是:
“总有一天,我要做我想做的事,说我想说的话,就算别人不喜欢,我也不会在乎的”,从她的话语中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坚毅,更多的是激情和反叛精神,结果她真就按照自己说的去做了。
《飘》的通篇叙述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不只是单纯的故事背景,更多的是推动整个情节发展最为主要的动力,所有关键人物的一生也都是围绕战争这个核心来展开描述的。
是战争改变了整个国家体制与道德准则,是战争给予所有突破一个合理的借口,同时也是战争为每个人生带来变化与挑战。
故事中的郝思嘉为争取平等权利和寻求经济上的独立做出了努力,尽管这种努力在当时社会看来是有争议的,但不可否认,这也是女性主义的最好体现:
女性可以不在男人的羽翼下生活了。
战争和社会变革,迫使郝思嘉冲破了传统的家庭模式,显现女性对社会的反叛,“将自己的生活空间由家庭向社会拓展,向男权社会提出挑战”。
郝思嘉原本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种植园主的女儿,到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勇敢执着地寻求自己的爱情,当她向喜爱的卫希礼告白失败时,她立马给了他一巴掌,并借用与其他人结婚来报复他。
可以说,她的第一段婚姻是她叛逆性情的首次体现。
后来,战争、丧夫、购买木场、重建塔罗和担负家庭的生计等,使得郝思嘉少了很多原本小姐的娇气,添加了许多的果断决绝与顽强,造就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和身处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倾城之恋 倾城 中的 女性 意识 比较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