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第八章.docx
- 文档编号:26519230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321.42KB
《机械制图教案》第八章.docx
《《机械制图教案》第八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教案》第八章.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图教案》第八章
第三十七讲§8—1概述
§8—2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课题:
1、零件图的作用
2、零件图的内容
3、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课堂类型:
讲授
教学目的:
1、简单介绍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讲解零件的视图选择的基本要求
3、讲解零件的主视图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深入理解零件的主视图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3、掌握选择零件表达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
零件的主视图选择
教学难点:
零件表达方案选择的实际应用
教具:
挂图:
“轴类零件的加工位置”
教学方法:
1、采用图物对照的方式讲解零件图的四项作用。
2、表达方案的选择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
精讲:
重点讲情零件视图表达方案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多练:
在讲授后,通过练习、讨论和分析归纳帮助学生自我消化、自我提高,从而培养选择零件表达方案选择的初步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直齿圆锥齿轮和蜗杆、蜗轮的画法和啮合画法。
2、复习滚动轴承和弹簧的种类、用途和规定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制造机器或部件必须首先制造零件。
零件图是表单个零件的图样,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
本次课开始学习零件图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
(一)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图是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要求装配而成的。
图8—1所示的铣刀头是铣床上的一个部件,供装铣刀盘用。
它是由座体7、轴6、端盖10、带轮5等十多种零件组成。
图8—2所示即是其中座体的零件图。
图8-1铣刀头轴测图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是生产中指导制造和检验该零件的主要图样,它不仅仅是把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和大小表达清楚,还需要对零件的材料、加工、检验、测量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必须包含制造和检验零件的全部技术资料。
因此,一张完整的零件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如图8—2):
(1)一组图形用于正确、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内外形状的图形,其中包括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
(2)完整的尺寸零件图中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注出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图8—2铣刀头座体零件图
(3)技术要求零件图中必须用规定的代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注解说明制造和检验零件时在技术指标上应达到的要求。
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材料和热处理,
检验方法以及其它特殊要求等。
技术要求的文字一般注写在标题栏上方图纸空白处。
(4)标题栏题栏应配置在图框的右下角。
它一般由更改区、签字区、其它区、名称以及代号区组成。
填写的内容主要有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样代号以及设计、审核、批准者的姓名、日期等。
标题栏的尺寸和格式已经标准化,可参见有关标准。
(三)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应首先考虑看图方便。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表示方法。
由于零件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画图前,应对零件进行结构形状分析,结合零件的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选择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并选好其它视图,以确定一组最佳的表达方案。
选择表达方案的原则是:
在完整、清晰地表示零件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1、零件分析
零件分析是认识零件的过程,是确定零件表达方案的前提。
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其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不同,视图选择也往往不同。
因此,在选择视图之前,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和结构分析,并了解零件的工作和加工情况,以便确切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反映零件的设计和工艺要求。
2、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表达零件形状最重要的视图,其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其他视图的选择和看图是否方便,甚至影响到画图时图幅的合理利用。
一般来说,零件主视图的选择应满足“合理位置”和“形状特征两个基本原则。
(1)合理位置原则
所谓“合理位置”通常是指零件的加工位置和工作位置。
1)加工位置是零件在加工时所处的位置。
主视图应尽量表示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所处的位置。
这样在加工时可以直接进行图物对照,既便于看图和测量尺寸,又可减少差错。
如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大部分工序是在车床或磨床上进行,因此通常要按加工位置(即轴线水平放置)画其主视图,如图8—3所示。
2)工作位置是零件在装配体中所处的位置。
零件主视图的放置,应尽量与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工作位置一致。
这样便于根据装配关系来考虑零件的形状及有关尺寸,便于校对。
如图8—2所示的铣刀头座体零件的主视图就是按工作位置选择的。
对于工作位置歪斜放置的零件,因为不便于绘图,应将零件放正。
图8—3轴类零件的加工位置
(2)形状特征原则
确定了零件的安放位置后,还要确定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形状特征原则就是将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即主视图要较多地反映零件各部分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满足表达零件清晰的要求。
图8—4所示是确定机床尾架主视图投影方向的比较。
由图可知,图8—4(a)的表达效果显然比图8—4(b)表达效果要好得多。
图8—4确定主视图投影方向的比较
2、选择其它视图
一般来讲,仅用一个主视图是不能完全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的,必须选择其它视图,包括剖视、断面、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各种表达方法。
主视图确定后,对其表达未尽的部分,再选择其它视图予以完善表达。
具体选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及内、外结构形状,全面地考虑还应需要的其它视图,使每个所选视图应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及明确的表达重点,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在明确表达零件的前提下,使视图数量为最少。
(2)优先考虑采用基本视图,当有内部结构时应尽量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对尚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和倾斜部分结构,可增加必要的局部(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有关的视图应尽量保持直接投影关系,配置在相关视图附近。
(3)按照视图表达零件形状要正确、完整、清晰、简便的要求,进一步综合、比较、调整、完善,选出最佳的表达方案。
四、小结
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
3、零件的主视图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4、选择零件表达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八讲§8—2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课题:
典型零件图的作用视图表达
课堂类型:
讲授
教学目的:
1、简单介绍零件的四个种类
2、讲解四类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
教学要求:
1、了解零件的四个种类容
2、深入理解并掌握四类零件的结构分析、视图表达和尺寸标注
教学重点:
四类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
教学难点:
四类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
教具:
挂图:
“柱塞阀零件图”、“轴承盖零件图”、“踏脚座零件图”、“阀体零件图”
教学方法:
通过对四类典型零件在结构分析、视图表达和尺寸标注各方面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讲解、归纳总结,使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产生一个飞跃。
因此,讲课时必须讲彻讲透,并安排一些典型零件图的练习,帮助学生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选择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3、零件的主视图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二、引入新课题
虽然零件的形状、用途多种多样,加工方法各不相同,但零件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根据零件在结构形状、表达方法上的某些共同特点,常将其分为四类:
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
本次课主要学习这四类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
三、教学内容
(一)轴套类零件
1、结构分析
轴套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同轴回转体。
在轴上通常有键槽、销孔、螺纹退刀槽、倒圆等结构。
此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
如图8—5所示的柱塞阀即属于轴套类零件。
2、主视图选择
这类零件的主视图按其加工位置选择,一般按水平位置放置。
这样既可把各段形体的相对位置表示清楚,同时又能反映出轴上轴肩、退刀槽等结构。
3、其它视图的选择
轴套类零件主要结构形状是回转体,一般只画一个主视图。
确定了主视图后,由于轴上的各段形体的直径尺寸在其数字前加注符号“Ф”表示,因此不必画出其左(或右)视图。
对于零件上的键槽、孔等结构,一般可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移出断面和局部放大图。
如图8—5所示。
图8—5柱塞阀零件图
(二)盘盖类零件
1、结构分析
轮盘类零件包括端盖、阀盖、齿轮等,这类零件的基本形体一般为回转体或其它几何形状的扁平的盘状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轮盘类零件的作用主要是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如图8—6所示的轴承盖。
2、主视图选择
轮盘类零件的毛坯有铸件或锻件,机械加工以车削为主,主视图一般按加工位置水平放置,但有些较复杂的盘盖,因加工工序较多,主视图也可按工作位置画出。
为了表达零件内部结构,主视图常取全剖视。
3、其它视图的选择
轮盘类零件一般需要两个以上基本视图表达,除主视图外,为了表示零件上均布的孔、槽、肋、轮辐等结构,还需选用一个端面视图(左视图或右视图),如图8—6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凸缘和三个均布的通孔。
此外,为了表达细小结构,有时还常采用局部放大图。
图8—6轴承盖零件图
(三)叉架类零件
1、结构分析
叉架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
此类零件常用倾斜或弯曲的结构联接零件的工作部分与安装部分。
叉架类零件多为铸件或锻件,因而具有铸造圆角、凸台、凹坑等常见结构,图8—7所示踏脚座属于叉架类零件。
2、主视图选择
叉架类零件结构形状比较复杂,加工位置多变,有的零件工作位置也不固定,所以这类零件的主视图一般按工作位置原则和形状特征原则确定。
如图8—7所示踏脚座零件图。
3、其它视图的选择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图8—7所示踏脚座零件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孔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T字形肋,采用移出断面比较合适。
图8—7踏脚座零件图
(四)箱体类零件
1、结构分析
箱体类零件主要有阀体、泵体、减速器箱体等零件,其作用是支持或包容其它零件,如图8—8所示。
这类零件有复杂的内腔和外形结构,并带有轴承孔、凸台、肋板,此外还有安装孔、螺孔等结构。
2、主视图选择
由于箱体类零件加工工序较多,加工位置多变,所以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根据工作位置原则和形状特征原则来考虑,并采用剖视,以重点反映其内部结构,如图8—8中的主视图所示。
3、其它视图的选择
为了表达箱体类零件的内外结构,一般要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根据结构特点在基本视图上取剖视,还可采用局部视图、斜视图及规定画法等表达外形。
在图8—8中,由于主视图上无对称面,采用了大范围的局部剖视来表达内外形状,并选用了A—A剖视,C—C局部剖和密封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8阀体零件图
四、小结
归纳、总结四类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8-2
(1)、8-2(3)、8-2(5)、8-2(7)
第三十九讲§8—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8—4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
课题:
1、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2、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
课堂类型:
讲授
教学目的:
1、讲清基准的概念、种类和选择,以及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事项
2、介绍尺寸配置的形式,常见零件图形上孔的尺寸注法。
3、讲解常用的零件铸造工艺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教学要求:
1、掌握合理选择尺寸基准的方法。
标注的尺寸除了应满足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还应知道合理,即知道要考虑设计和加工工艺的要求
2、熟悉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知道它们的用途,掌握它们的查表方法和尺寸
标注
教学重点:
1、合理地选择基准,标注零件尺寸。
2、零件上常见的铸造工艺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教学难点:
1、合理地选择基准,标注零件尺寸
2、零件上常见的铸造工艺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教具:
挂图:
“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标注”、“常见零件工艺结构的标注”
教学方法:
在“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尺寸的四项基本要求中,现阶段应重点贯彻“合理”的要求。
即在标注尺寸,不仅要进行几何形体分析,而且要从零件的功用出发,初步考虑设计和工艺要求。
不过,对尺寸标注的合理性,在制图课中,只能使学生有所理解,在具体标注时有所考虑,不能要求过高。
应注意与实习课的密切配合,以便使学生有所提高。
常见零件工艺结构在前面有关图例中或在生产实习中,已有所接触。
因此,在这里应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讲解,讲解重点放在工艺结构的图示特点和尺寸标注上,并注意在后面的典型零件测绘中进一步熟悉和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复习四类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
二、引入新课题
零件图中的尺寸,不但要按前面的要求标注得正确、完整、清晰,而且必须标注得合理。
为了合理地标注尺寸,必须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形体分析和工艺分析,根据分析先确定尺寸基准,然后选择合理的标注形式,结合零件的具体情况标注尺寸。
零件的结构形状,主要是根据它在部件或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
但是制造工艺对零件的结构也有某些要求。
本次课将重点介绍标注尺寸的合理性问题和常见工艺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表示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零件图尺寸标注既要保证设计要求又要满足工艺要求,首先应当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所谓尺寸基准,就是指零件装配到机器上或在加工测量时,用以确定其位置的一些面、线或点。
它可以是零件上对称平面、安装底平面、端面、零件的结合面、主要孔和轴的轴线等。
1、选择尺寸基准的目的
一是为了确定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或零件上几何元素的位置,以符合设计要求;二是为了在制作零件时,确定测量尺寸的起点位置,便于加工和测量,以符合工艺要求。
2、尺寸基准的分类
根据基准作用不同,一般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二类。
(1)设计基准
根据零件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而选定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零件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每个方向都要有一个设计基准,该基准又称为主要基准,如图8—9(a)所示。
对于轴套类和轮盘类零件,实际设计中经常采用的是轴向基准和径向基准,而不用长、宽、高基准,如图8—9(b)所示。
(2)工艺基准
在加工时,确定零件装夹位置和刀具位置的一些基准以及检测时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有时可能与设计基准重合,该基准不与设计基准重合时又称为辅助基准。
零件同一方向有多个尺寸基准时,主要基准只有一个,其余均为辅助基准,辅助基准必有一个尺寸与主要基准相联系,该尺寸称为联系尺寸。
如图8—9(a)中的40、11、30,图8—9(b)中的30、90。
(a)叉架类零件
(b)轴类零件
图8—9零件的尺寸基准
3、选择基准的原则
尽可能使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一致,以减少两个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尺寸误差。
当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不一致时,应以保证设计要求为主,将重要尺寸从设计基准注出,次要基准从工艺基准注出,以便加工和测量。
(二)合理选择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1、结构上的重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重要尺寸是指零件上对机器的使用性能和装配质量有关的尺寸,这类尺寸应从设计基准直接注出。
如图8—10中的高度尺寸32±0.01为重要尺寸,应直接从高度方向主要基准直接注出,以保证精度要求。
(a)合理(b)不合理
图8—10重要尺寸从设计基准直接注出
2、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封闭的尺寸链是指一个零件同一方向上的尺寸像车链一样,一环扣一环首尾相连,成为封闭形状的情况。
如图8—11所示,各分段尺寸与总体尺寸间形成封闭的尺寸链,在机器生产中这是不允许的,因为各段尺寸加工不可能绝对准确,总有一定尺寸误差,而各段尺寸误差的和不可能正好等于总体尺寸的误差。
为此,在标注尺寸时,应将次要的轴段尺寸空出不注(称为开口环),如图8—12(a)所示。
这样,其它各段加工的误差都积累至这个不要求检验的尺寸上,而全长及主要轴段的尺寸则因此得到保证。
如需标注开口环的尺寸时,可将其注成参考尺寸,如图8—12(b)所示。
图8—11封闭的尺寸链
(a)(b)
图8—12开口环的确定
3、考虑零件加工、测量和制造的要求
(1)考虑加工看图方便。
不同加工方法所用尺寸分开标注,便于看图加工,如图8—13所示,是把车削与铣削所需要的尺寸分开标注。
图8—13按加工方法标注尺寸
(2)考虑测量方便。
尺寸标注有多种方案,但要注意所注尺寸是否便于测量,如图8—14所示结构,两种不同标注方案中,不便于测量的标注方案是不合理的。
图8—14考虑尺寸测量方便
(三)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光孔、锪孔、沉孔和螺孔是零件图上常见的结构,它们的尺寸标注分为普通注法和旁注阀。
参照表8-1讲解。
(四)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1、拔模斜度
用铸造方法制造零件的毛坯时,为了便于将木模从砂型中取出,一般沿木模拔模的方向作成约1:
20的斜度,叫做拔模斜度。
因而铸件上也有相应的斜度,如图8—15(a)所示。
这种斜度在图上可以不标注,也可不画出,如图8—15(b)所示。
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图8—15拔模斜度
2、铸造圆角
在铸件毛坯各表面的相交处,都有铸造圆角,如图8—16。
这样既便于起模,又能防止在浇铸时铁水将砂型转角处冲坏,还可避免铸件在冷却时产生裂纹或缩孔。
铸造圆角半径在图上一般不注出,而写在技术要求中。
铸件毛坯底面(作安装面)常需经切削加工,这时铸造圆角被削平如图8—16所示。
图8—16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由于圆角的存在,使铸件表面的交线变得不很明显,如图8—17,这种不明显的交线称为过渡线。
图8—17过渡线及其画法
过渡线的画法与交线画法基本相同,只是过渡线的两端与圆角轮廓线之间应留有空隙。
图8—18是常见的几种过渡线的画法。
(a)(b)
图8—18常见的几种过渡线
3、铸件壁厚
在浇铸零件时,为了避免各部分因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缩孔或裂纹,铸件的壁厚应保持大致均匀,或采用渐变的方法,并尽量保持壁厚均匀,见图8—19。
(a)错误
(b)正确
图8—19铸件壁厚的变化
(五)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主要有:
倒圆、例角、越程槽、退刀槽、凸台和凹坑、中心孔等。
常见机械加工工艺结构的画法、尺寸标注及用途见表8—2。
1、倒角与倒圆
2、退刀槽和越程槽
3、凸台和凹坑
4、中心孔
四、小结
1、基准的概念、种类和选择
2、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事项。
3、常见零件图形上孔的尺寸注法。
4、常用的零件铸造工艺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第四十讲§8—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及其注写
课题:
1、表面粗糙度
2、极限与配合
课堂类型:
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评定参数
2、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3、极限和配合的基本术语
教学要求:
1、掌握表面粗糙度代号的注法,能了解代号中各种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2、能正确理解极限和配合的基本术语
教学重点:
1、表面粗糙度符号和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标注和识看
2、极限和配合的基本术语
教学难点:
在零件图上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正确书写
教具:
挂图: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标注”、“基本偏差系列”
教学方法:
要精讲多练,通过充分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达到正确标注和识读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事项。
2、常用的零件铸造工艺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二、引入新课题
为了使零件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在零件上还必须注明零件在制造过程中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即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材料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
技术要求一般应尽量用技术标准规定的代号(符号)标注在零件图中,没有规定的可用简明的文字逐项写在标题栏附近的适当位置。
三、教学内容
(一)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刀具的形状和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机床的震动及零件金属表面的塑性变形等因素,表面不可能绝对光滑,如图8—20(a)所示。
零件表面上这种具有较小间距的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一般来说,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是由不同的加工方法形成的。
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其表面耐腐蚀、耐磨性和抗疲劳等能力,但其加工成本也相应提高。
因此,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原则是:
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的前提下,表面粗糙度允许值尽可能大一些。
(a)(b)
图8—20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以参数值的大小来评定的,目前在生产中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主要参数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它是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y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用Ra表示,如图8—20(b)。
用公式可表示为:
Ra=
∣y(x)∣dx或Ra≈
∣yi∣
国家标准对Ra(um)的数值作了规定。
表8—3和表8—4分别列出常用Ra值及Ra值对应的主要加工方法和应用举例。
对照表8—3和表8—4讲解。
2、表面粗糙度的注法
(1)表面粗糙度代号
零件表面粗糙度代号是由规定的符号和有关参数组成的。
零件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及意义、零件表面粗糙度代号的填写格式见表8—5。
图样上所注的表面粗糙度代号应是该表面加工后的要求。
: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
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
基本符号上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
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
基本符号上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
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
:
a1、a2—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允许值(单位:
μm),常见的有Ra,Ry,Rz
b—加工方法、镀涂或其它表面处理c—取样长度(单位:
mm)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加工余量(单位:
mm)
f—表面粗糙度间距参数(单位:
μm)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代号中用数值表示,参数值前可不标注参数代号,Ra的注写见表8—6。
(2)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1)标注法则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标注一次符号、代号,并应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
②符号的尖角必须从材料外指向标注表面。
③在图样上表面粗糙度代号中,数字的大小和方向必须与图中的尺寸数值的大小和方向一致。
④由于加工表面的位置不同,粗糙度符号也可随之平移和旋转,但不能翻转和变形;粗糙度数值可随粗糙度符号旋转而旋转,但需与该处尺寸标注的方向一致。
2)应用标注方法示例,见表8—7。
参照表8—7重点讲解。
(二)极限与配合
1、互换性和公差
所谓零件的互换性,就是从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装配使用,并能保证使用性能要求,零部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部件具有互换性,不但给装配、修理机器带来方便,还可用专用设备生产,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
要满足零件的互换性,就要求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变动,并且在制造上又是经济合理的。
公差配合制度是实现互换性的重要基础。
2、基本术语
在加工过程中,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做得绝对准确。
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规定出加工尺寸的可变动量,这种规定的实际尺寸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公差。
有关公差的一些常用术语见图8—21。
图8—21尺寸公差术语图解
(1)基本尺寸根据零件强度、结构和工艺性要求,设计确定的尺寸。
(2)实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 教案 第八